王远林:身残志坚发展种桑养蚕 小桑蚕织出“致富丝”

  2018年,义龙新区新桥镇荷花村开始在全村推广种桑养蚕产业,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的王远林主动报名,流转80多亩土地种植桑树,2019年建立700多米的厂房开始养蚕,如今,种桑养蚕产业已经成为他们一家踏上美好新生活的主导产业。

  这段时间,在王远林的桑蚕基地里,他正忙着组织工人采桑叶、喂食、将吐丝的小蚕上草束吐丝结茧等。王远林说:“第一批蚕开始摘蚕茧了,摘完接着就给厂房消毒,消好毒就进第三批小蚕,我的第二批小蚕再喂一个星期它就结茧了,我这里是一边养蚕一边卖的,供不应求。”

  4月21日,王远林从广西购买10张小蚕喂养,根据这段时间气候气温,20天左右可以养殖一批,他的第一批春蚕在5月15日起开始对外销售。

  他每年可以养6个多月的桑蚕,按照正常情况是9到10批,每批可以养10张蚕。购买第一批小蚕养殖后,他还充分利用场地,养了四张小蚕,这四张小蚕在17日前后开始结茧。这样算下来,他就可以合理利用空间,交错养殖,让自己的收入更加可观。

  王远林现场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蚕茧基本都是每斤20元到30元,每批都是出蚕茧了跟老板联系,他们上门拿货。我的十张小蚕不出问题产量在1000到1200斤之间,这样可以卖到三万元左右。”

  据了解,新桥镇荷花村种桑养蚕项目基地总投资150万元,涉及8户20人,目前建有标准化厂房4个,占地面积1613平方米,种桑树面积42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运营,由专门的公司统一配送蚕苗,并负责回收蚕茧,蚕茧卖出后再支付蚕苗本金,这样就可以降低养蚕风险,每年可为农户带来50多万元的纯收入,同时在养蚕过程中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村民罗春说:“我长期都在基地里面务工,一个月能做20天,在这里做事比较轻松,也方便带孩子。”

  王远林告诉记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种桑养蚕已经是他们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除了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手续扩大蚕房面积外,尝到甜头的他还想鼓励村里的其他农户和他一起发展种桑养蚕,一起在“致富丝”的牵引下走上致富道路。

  “我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来发展这个产业,这个比养猪、养牛轻松得多,投资和风险不是很大,而且它的效益还相当好,我懂的技术都会教给他们,争取让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的农户都能够成功。”王远林充满信心地说道。

  通讯员 罗小春张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宋洁

  编辑 段源兴

  编审 陈俎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