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我不仅有爱情,还是一个才子
汉代作赋者以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为大家。四人之中,司马相如的辞赋最优,其文采让历代文学评论家百般赞叹。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都成都人。少年时期喜欢读书,学习击剑,双亲唤他为犬子;而后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所以改名为犬子。
汉景帝时期,官至武骑常侍。因为汉景帝不喜欢辞赋,所以司马相如告病免官,与枚乘、邹阳、严忌等交游,在游玩期间创作了《子虚赋》。
汉武帝即位后,十分喜爱《子虚赋》。司马相如同乡狗监杨得意趁机举荐,司马相如因此得以召见,续作《上林赋》,被汉武帝擢为郎。
《子虚赋》和《上林赋》看似二篇,实为一篇,名为《天子游猎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
此赋虽意为讽谏,但其言词繁复华丽、铺排夸饰,让读者读之眩目于东西南北、前后高下、山水石林、野兽美女等等的华丽摹绘,让讽谏的意味变淡了。
《天子游猎赋》不仅采用了大赋典型的格式(问答结构及整齐排偶的句式),还有以下几个特征:
在《天子游猎赋》中,作者的真情实感完全被华丽的表现形式和繁难的语言掩盖了,让人感受不到作者的真实意图;繁复的空间排比是《天子游猎赋》的一个特点,它不像《离骚》那样在空间排比中穿插时间脉络,加重作品的抒情言志的分量。《天子游猎赋》片面使用空间排比,没有穿插时间脉络,任由空间繁细铺排,让空间排比发展到极限,连一丝真情实感都丧失殆尽;《天子游猎赋》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天子游猎赋》的遣词用语不仅繁难晦涩,还极尽用字新僻之能事,让后人望尘莫及,无人能望其项背。
除了大赋外,司马相如写有抒情述志的赋篇幅都比较短,其中以《长门赋》写得最好。
为什么说《长门赋》写得好呢?因为司马相如借《长门赋》抒发了自己悲凉的感受。《长门赋》的艺术水平很高,让感情和景色相互交融。在情感抒发方面,艺术表现相当圆熟,所以说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得很好。
司马相如在茂陵亡故后,汉武帝曾派人前往茂陵取书,最后只得到了一卷书。
明代王世贞说司马相如文章瑰丽,用材丰富,言辞华丽,运笔古雅,精神流动,是推动汉赋(大赋)走向巅峰的关键人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