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霓虹印象(上)

  我与小崔,也就是现在的Biu仔妈,在大学的时候是连体婴一般的存在。毕业后虽然天各一方,但仍然是每两三年就约出来去旅行的钻石闺蜜。三年前我们同游了日本。由于行程太美好,回忆太灿烂,以至于这次休假三个月期间,我拉着Y先生又游了一次。两次旅行各有各的魅力,都是幸福爆表。这次先写缘起的闺蜜之行,下期看世界就写Couple之旅了。

  长长又暖暖的友谊

  Day 1 - 打卡东京

  作为在漫画和日剧中成长的一代,我一直想去亲眼看看日本。而刚毕业的时候小崔曾在东京工作过两年。那时我们就计划同游,甚至我的机票都已订好,却不幸遇上日本311地震和福岛海啸,只得取消。这次能去也算是一尝夙愿,所以我们(主要是我,此处小崔姨母笑)更是兴奋的不得了,第一天就信誓旦旦的要打卡浅草寺、新宿、原宿以及涩谷这几个地标式景点。

  一大早从银座的酒店出发,在小崔的指导下,体验了从路边贩卖机购买咖啡的桥段,然后步行去了汐留的德康将军庭院– 浜离宫恩赐庭园。

  浜离宫恩赐庭园 (照片经过PRISMA APP处理)

  这个坐落于隅田川岸边的大名庭院,也是我们东京观光船的上船地点。等船期间在庭院小逛,好似一下从21世纪穿越去了历史剧中的江户时代,松竹满园,红叶灿灿,潮入之池和两处猎鸭场也精致有趣。公园不大,作为路过的景点刚刚好。

  现代与历史交融的浜离宫恩赐庭园

  接着我们坐船一路北上至浅草寺,船上不断有日语和英语广播介绍两岸风景,但是我们光顾聊天吃零食(小学生郊游状态),一样也没听进去。

  在浅草寺下船,看到大名鼎鼎的一兰拉面,果断进入(完全不用排队!)。在小崔的指导下,体验了从贩卖机购买拉面的桥段。之后没两分钟,就看到店员妹妹端着两碗热腾腾的拉面出来了。在上桌的时候,可能是被我的兴奋眼神震慑到,她一不小心手一抖,啪嗒,把挂在碗边的勺子给抖到汤里面去了。没有0.1秒的犹豫,店员妹妹立刻苟闷乃赛劈里啪啦说了一大串我听不懂的日语后,又把这碗面端回厨房,过了几分钟端了一碗新的过来。仅仅是汤勺滑落到碗中,就为顾客换了一碗新的拉面,这个小插曲,让我在到达日本的第一天,就对这里服务业的水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一兰拉面

  吃饱后漫步至浅草寺,抽签打卡。哈,枯木逢春,吉。

  这个吉签在我钱包里面放了一年

  然后地铁奔往新宿御苑,意外发现今天周一不开门,于是改道步行去位于原宿的明治神宫。在神宫里三不五时就看到身着精美和服的小朋友。Google下才知道,原来是临近11月15日的七五三节了。在七五三节这个日子里,日本3岁和5岁的男孩、 3岁和7岁的女孩会穿上鲜艳的和服去参拜神社,以保佑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日本人认为奇数是吉利的数字,所以选择了这三个年龄)。所以我们在看神殿古树鸟居大酒桶的时候,更有幸看到了这么多靓丽可爱盛装参拜的小朋友。

  明治神宫身着华服的小朋友

  明治神宫 (照片经过PRISMA APP处理)

  明治神宫参观完,下一站就是涩谷。

  在L'OCCITANE Cafe吃个下午茶,味道不惊艳但景超级好。位于二楼的咖啡厅俯瞰涩谷站前交叉路口。电影生化危机里把这里作为病毒肆虐的起始点,真是太对了,这里绿灯一闪八个方向的人流交汇,病毒如何能不肆虐传播。

  很幸运的是,我们去的当天正是万圣节。在涩谷这个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一睹现实版的百鬼夜行。

  涩谷百鬼夜行

  Day 2 - 东京至京都

  今天下午就要离开东京,于是打算早起去筑底市场吃海鲜,但由于前一天暴走电力耗尽,今日赖床。

  睡到自然醒后磨蹭出门,来到上野参观东京国立博物馆。作为浮世绘代表作的《冨嶽三十六景》因为外借没有展出有些遗憾,于是我们只好转而研究各个表情生动形态逗逼的罗汉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品 (照片经过PRISMA APP处理)

  参观结束又花了不少时间逛博物馆商店。其实博物馆商店是买纪念品和伴手礼的好地方,不仅做工精良,而且设计上还会有很多代表本国文化和历史的符号,比一般纪念品店的东西要有质感很多,像是便签本,小挂历,画片,明信片等都是好选择。

  中午出发乘新干线去京都,在小崔的指导下,体验了列车便当。嗯,果然和她说的一样,外表华丽,味道普通。

  打卡火车便当(照片经过PRISMA APP处理,我当时真的很迷这个APP

  )

  傍晚抵达京都,入住京都御三家之一,有两百年历史传承六代的佟家旅馆。他们名字里的佟(zhong)字,是柊树的意思。而柊树就是一种冬青树,大家圣诞节门上装饰的那个绿花环,就是这种树的叶子啦。和国外喜庆的节日感不同,这家店里的佟树叶图案作为一个雅致的影子,默默点缀在寝具、浴衣、茶碗、置物箱甚至垃圾筒等各个地方,低调标识着这里沉淀下的历史。

  你能看到几个柊叶呢?

  之所以选择这家旅馆,很大原因是因为这里是川端康成的最爱,他的作品里很多都有这家旅馆的影子。除了他之外,三岛由纪夫在这里创作了他著名的《金阁寺》,卓别林,阿兰·德龙以及约翰·列侬等也都曾在柊家下榻。

  而我们,就住在川端康成听过雨的屋子...旁边。

  摆拍饮茶听雨

  到房间后有温柔软甜的小姐姐为我们准备欢迎茶点,并给了我们俩一个带铃铛的房间钥匙。我当时想这个旅馆果然很老,钥匙这么怀旧还串个铃铛。结果换好浴衣后出门,一走路身上的钥匙就叮铃作响,过道上本来有几个女给在端茶,她们一听到铃声后,立刻无声的退到过道两旁,微低着头,为我们俩让出了一条路。

  脑海中立刻脑补出日剧《大奥》中大名中间走,妻妾跪两旁的画面……

  但真正走过的时候,比起享受,更多的是尴尬,觉得这也太夸张了,恨不得快点走过去。

  接下来是在带着庭院的包间内,“享受”有十二道菜的漫长的怀石料理。中间我们各种摆拍,各种换坐姿,各种放音乐。为我们服务的小姐姐,看到我们这样后用蹩脚的英文说,她真的好高兴我们享受在这里度过的时光。我俩只能呵呵,心想要不这样,我们怎么才能坚持完这整整三个小时的料理啊。晚上回到房间泡澡敷面膜,只觉得这是最大享受。

  正襟危坐吃料理,桌上右边那个木牌子就是我们的铃铛钥匙

  华丽的料理

  Day 3 - 古刹小路赏京都

  小时候读川端康成的书,想象京都的样子,应该是暮色中古朴的街道上,走过小梧桐树一般的年轻舞女,透过她的背影和寺庙的屋角,看到远山火红的枫叶,把天空映上一层淡淡的霞光。这是一个典雅美丽的地方,而今日,我们要从银阁寺由哲学小路至永观堂,再到南禅寺及金阁寺,邂逅这个城市的花容月貌。

  由于我们出发的早,所以银阁寺的游人尚少。充满禅意的向月台没能欣赏来,但是铺满绿苔的小后山倒是很喜欢。

  清晨中的向月台和银沙滩

  银阁寺小后山,实景比照片还要漂亮得多

  出银阁寺就是哲学小路。这条约2公里,沿着琵琶湖疏水铺就而成的小路,因为某些个哲学家常在此思索徘徊而得了个哲学小路的浪漫名号。那天清晨的阳光和煦,我和小崔沿着小路,在半红半黄的树下走着。有时路过小店,白色的洋房,还有遛狗的居民,有时就只是散漫的走着,伴着潺潺流水,有一搭没一搭的聊漫无边际的天。心灵是如此温暖安定。

  哲学小路

  沿着小路踱步到永观堂,一下惊艳。这里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古刹。在廊下坐着,即便发呆也可以美其名曰,是在参悟一花一世界的奥义。

  永观堂禅林寺

  比起永观堂的沉静,南禅寺就是大气,而金阁寺就是人多啦,当然也是震撼,但也是真的人多…

  我竟然在汹涌人潮之中奇迹般的照到了这张照片

  Day 3 - 和服变装拍拍拍

  闺蜜游必不可少的就是拍美照啦,既然来了京都,自然要入乡随俗穿和服了。我们预约了冈本清水寺总店,起个大早去租和服化妆,十一点半才装扮妥当。

  打扮妥当要出街了

  中午赶去衹园和朋友吃据说很难预约很美味的鳗鱼饭,一边幸福的感叹着鳗鱼的肥美和米饭的香甜,一边按摩着和服下跪坐难安的膝盖,只觉得日本女生的关节一定很好。

  穿着和服盛饭的小崔是不是有大和抚子的感觉

  饭后两人迈着小碎步在路上各种自拍摆拍。

  还有小崔的创意的主妇五连拍。

  大概三年前京都路上穿和服的还不都是游客,又或许我俩年轻貌美(咳,这是这句话的重点),所以我们还不时被其他游客街拍。最开始外国游客上前用日语和body language问我们是否可以拍照的时候,我俩都是抿嘴一笑,照就照呗。

  但后来有中国游客上来问的时候,就实在是不好意思了。

  那是在八坂神社的时候,我俩走着走着听到后面有悉索的中文在低声议论

  “这里有两个穿和服的女孩子。”

  “挺好看的”

  日子久了记忆模糊,我坦白这句可能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

  “能不能拍照啊”

  “要不问问人家呗”

  “你又不会日语怎么问”

  “英文问呗”

  这里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当时内心OS就是姐姐,你用中文问吧,我们能听懂。

  这时候我们俩已经到了神殿的净手台,舀水的时候抬眼就看到那几位中国游客正在路边看着我俩。我赶紧别过头看向小崔,正看到她的眼底也是深深的不好意思。

  那几位游客就推搡着一个大姐出来。

  那大姐问:“CanI take a picture?”

  我当时一咬牙,真诚的看着这位大姐的脸以及她身后好几个朋友备好的相机,用纯正的普通话说:“那个,我们也是游客。”

  “啊?你们也是游客。哈哈,哈哈。”

  她说完,立刻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她的朋友们也一下散掉了。

  当时觉得让人家扫兴了真的是很尴尬,但是一转眼又开始沉浸在无限的拍照中。走走停停到下午,本来是打算再去清水寺。但是爬到寺门口看到乌泱乌泱的人群,我俩一致决定在门口照几张到此一游照就回和服店换回自己的衣服。

  和服照片虽有趣,但实在是太累人了,几小时就完全电力殆尽,晚上俩人喝杯啤酒放松下。

  劳累后的啤酒真是太舒压了

  Day 3 - 博物馆和大鸟居

  第一天路过京都博物馆的时候,看到博物馆前大排长龙,一查才知道原来此时有坂本龙马逝世150周年的纪念展。我觉得这个名字耳熟,或许是漫画里见过,于是非要拉着小崔也来凑热闹。事实证明热闹还是不要瞎凑,来回排了两个多小时,好容易进去了,才发现什么也看不懂,都是些书信啦文字啦之类的。小崔大气的拍拍我的背说,怎么样,这下死心了吧?

  从博物馆出来,路对面就是三十三间堂。这里的罗汉像倒是有意思的很,值得一去。这样我们也不算走了太多冤枉路。

  下午去了伏见稻荷大社,然而我们犯了每一个无准备游客会犯的错误,就是花了太多时间在底层的鸟居,最后才发现原来鸟居在山上还有很多,人还少,于是暗暗下定决心要下次再来把整个山都爬一遍。

  伏见稻荷大社

  晚上去鸭川吃鸭肉火锅,白色的汤底浓郁无比,尤其记得里面的白菜特别清甜。肚子圆滚滚的出来,在鸭川鸭蛋黄颜色的昏黄路灯下散步,为我们的日本之行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