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的舅舅,成就了《普通女高中生要做当地偶像》这部百合动画
摘要:把爱好变成工作,把工作变成爱好,哪个顺序更好?看了《普通女高中生要做当地偶像》这部动画可以得到一些提示。
《普通女高中生要做当地偶像》讲述的是平凡的女高中生宇佐美奈奈子居住在也很平凡的流川市,有一天,在【市役所】工作的舅舅找上门来,说一场为振兴城市经济而举办的活动需要临时演员,有零花钱赚,急需零花钱买泳衣的萌娘缺心眼子就被“骗”去参演了。活动现场奈奈子遇到同校学姐小日向缘。热情感化加上威逼利诱,两人就组了个偶像团体“流川GIRLS”,然后这个团体一边参与各种商业活动和电视节目,一边扩充团体成员,以宣传流川市为己任,让自己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奈奈子投身城市偶像这个公益项目一开始是为了赚点儿零花钱,而后爱上这个事业并走向成熟有个渐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中女二号“流川GIRLS”的另一位成员小日向缘的作用自不必说,没有她的大爱和引领,就不会有这个13集的动画。另一位龙套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他就是奈奈子的舅舅,一位曾经热爱音乐的乡镇公务员。
发现人才:慧眼识珠的舅舅知道奈奈子适合“城市偶像”这份工作,他知道奈奈子心愿,知道她喜欢偶像这个工作,也知道她有胜任这份工作的特质(见第十二话结尾处),对她也无比信任,知道她从事这份工作不会闹绯闻。“平胸,不招人”只是表面用来搞笑的借口。
用好人才:当机会到来之时,他主动上门邀请奈奈子去参加“城市偶像”,用了点小钱(工资)把奈奈子说服,让她迈出了成为“城市偶像”的第一步。先谈钱,再通过不断做任务给做偶像这个事赋予各种意义,让奈奈子真正爱上做那种生活。这个顺序可不简单,舅舅很有几把刷子,引入了一个合理的顺序。
为什么说顺序很重要呢?
先来看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吵,怎么劝他们不要在楼下踢都无效,于是她就每天给孩子们两块钱让他们来踢球,一周后她不给孩子们钱,孩子们就很生气,再也不来楼下踢球了。
兴趣爱好,一旦被钱搅和进去,很快就会变的。心理学里有个锚定效应,大概说的是第一印象很重要,先入为主。然后提出的方法应用中就提到了锚变换。上面故事中的老太太就用上了这个方法,抛了一个锚(给钱),然后不给了,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这个锚,一旦不给了,就觉得自己亏了,于是就不来楼下踢球了。
大多数动画,社团是从来都不和钱沾边的,只有对活动项目的执着和荣誉。一开始初于爱好梦想,出道以后遇到了钱这个锚,钱这个锚出现变化时,团体离分崩离析就不远了,这个可以看看动画NaNa。这个顺序跟给钱踢球的那个故事一样。
兴趣,钱(锚),锚变动,兴趣导向的事发生巨变。这个顺序是很不稳定的,好多把兴趣转化为工作的朋友都遇到过这个问题。干着干着就迷失了,比如那些以码字为乐趣的自媒体。钱这个锚影响力太大。
《普通女高中生要做当地偶像》就展示了另一种顺序(好舅舅一手操办的)。钱(锚),做任务(给意义),培养爱好,以后的锚变动就微乎其微了。类似这个顺序的电影有很多,《入殓师》《哪啊哪啊神去村》。一开始就是冲着钱去的,以后有了爱好那是更多的收获,没有爱好也无所谓,底线不一样。
把爱好变成工作,把工作变成爱好。哪个顺序更好,尚待验证,从目前看过的动画或影视作品来分析,后者幸福感会更强。奈奈子有个好舅舅,给她找到了工作和乐趣还让她遇到了伴侣(伙伴)。
以上是《普通女高中生要做当地偶像》的观后感,希望对你也有所帮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