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柠檬特色产业集群
「本文来源:潼南发布」
潼南地处北纬30度世界柠檬黄金种植带,气候温润、地势浅平,是世界三大柠檬产地之一。近年来,我区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智能化赋能、品牌化培育”的思路,加快做大做强柠檬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鲜果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潼南柠檬已成为潼南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和发展的“闪亮名片”。
规模化种植
琼江沿线种植面积达32万亩
“看,这颗柠檬长得很好,个头大、表皮干净,达到了一级果的标准。”近日,在柏梓镇金盆社区益达柠檬种植基地里,个头饱满的柠檬挂满了枝头,整个基地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柠檬香气。
柏梓镇距城区1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区柠檬产业的核心基地。当前,该镇柠檬种植规模已达4万余亩,正努力建成全区的“柠檬示范基地”;同时,以智能化引领,建成以“互联网+柠檬产业+物联网+风情小镇”为内涵的“互联网柠檬小镇”,加强农业、工业和相关服务业联动,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研发为一体的柠檬集散中心。
廖成彬种植柠檬已经有20年了。2011年,他从四川安岳来到潼南发展起了柠檬种植,从起初的几十亩做到了800亩,效益也是越来越好。正值柠檬丰收时,廖成彬从社区里找来十几名老乡采摘柠檬,确保按时将柠檬供应给客商。
“每年10、11月,都要请三四十名工人来采摘,不然忙不过来。”廖成彬说。工人们在柠檬地里忙着挑选、采摘、入筐,放眼望去,翠绿和金黄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丰收画面,也串联起了大家的甜日子。
记者了解到,仅柏梓镇万亩柠檬基地,就陆续引入汇达柠檬、金盆果业、岗宏果蔬等规模种植户10家,年产量近2万吨,年产值约2亿元。此外,该镇在“潼柏路、太柏路”沿线拓展建设了柠檬标准化种植基地,使全镇柠檬种植面积达到了4万余亩,切实让更多农户搭上了柠檬产业发展的“快车”。
目前,潼南正着力打造琼江流域柠檬产业带,种植区域覆盖全区20个镇街、115个村居、5万余户农民。依托潼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培育柠檬加工企业27家,形成汇达柠檬、檬泰科技“双龙头”加工链,建成“柏梓柠檬小镇”“柠檬博览馆”等乡村旅游基地,打造太安—柏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环线,2020年乡村旅游突破700万人次。
标准化生产
确保柠檬生产绿色生态无公害
深秋时节,柠檬飘香。走进潼南万亩柠檬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枝繁叶茂的柠檬树结满了果实,黄澄澄的柠檬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在岗宏果蔬柠檬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背着背篓忙着采摘,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在基地建设初期,我们就以柠檬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为目标,以提高柠檬品质和产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柠檬种植技术和果园管理水平,从而推进柠檬种植环节科学化、标准化。”该基地负责人李洪刚介绍说。
在基地总体规划布局上,岗宏果蔬一体化开展了园区排灌系统、交通系统、机电系统等建设,对土地进行深耕和改造,严格按照每公顷不超过800株果苗的行距标准栽种柠檬幼苗,并对柠檬园进行科学分区,实施标准化生产。
为促进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区推广采用种植新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操作规程规范组织柠檬生产,不准使用高毒高残违禁投入品,建立健全生产操作记录和产品质量追溯记录体系,确保柠檬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让果品生态绿色环保。
走进种植基地内部,粘虫板、捕食螨和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除虫器具一应俱全,能显著减少虫害率和管护成本。
“为确保生产的柠檬绿色、生态、无公害,我们按照绿色标准进行生产,严格套袋、打无公害农药、按配方施肥,由于品质从源头就得到了保证,果子还没成熟基本订单就满了。”李洪刚说,“我们种柠檬用的都是农家肥、柠檬专用肥,从不施用化肥,从而在源头上保证了柠檬绿色。为确保有足够的农家肥,我们与周边的养猪场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干湿分离处理后的农家肥灌溉柠檬基地,既满足了柠檬基地用肥需求,也实现了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为了让柠檬植株健壮、少生病,我区坚持从源头抓起,于2017年开始自建柠檬种苗脱毒中心。
“采用脱毒育苗两年可出成品苗,比传统方式提前一年左右,还具有长势快,抗逆性强等优点。”潼南柠檬脱毒育苗中心技术员介绍,自2018年建成投产以来,该柠檬脱毒育苗中心一年就可培育出100万株以上柠檬商品苗。
智能化赋能
柠檬指数助力全产业链发展
潼南是世界著名的柠檬之都,2018年在首届智博会上联合阿里云发布了世界首个柠檬指数,潼南柠檬从此迈入全球舞台。3年时间转瞬即逝,2021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数字潼南—中国柠檬指数3.0”再次升级发布。
该指数通过大数据算法对潼南柠檬产业的生产、价格、品牌推广、科技和政策导向等五大维度,通过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比对,最终给出一个综合分析后得到的综合数值,通过柠檬指数可综合反应柠檬产业运行健康程度、景气程度,并根据当前行业运行态势预测未来的产业发展走势。
得益于近年来数字潼南的快速发展,潼南柠檬产业得以依托潼南深化的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形成了“潼南·中国柠檬指数3.0”的“多端多应用”。通过潼南·中国柠檬指数官方网站、掌心潼南APP柠檬指数微应用等,农户、专家、产业管理者等均可在线查看“潼南·中国柠檬指数3.0”,农户可根据其分析指导辅助种植、生产和销售,专家和产业管理者也可以精准的对接农户的需求,更精准的助力柠檬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柠檬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数据分析员,无人机飞手、农艺师,新一代“脑力”农民进入了农业领域,推进了潼南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宜机化配套建设工程的进程。
为让柠檬种植、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数据化实现产业提档升级,潼南区委、区政府制定发布了《潼南区柠檬标准园种植及管理技术规程》,促进潼南柠檬产业走上大数据智能化之路。
汇达柠檬在柏梓镇龙口村智慧柠檬园里,水肥一体化的喷灌系统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数百亩柠檬的浇灌作业。土壤里安装的智能监测头,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温、湿度等,只要达到了设定相关的限值,系统就能自动开启喷灌作业,管理人员可在企业内部的大屏幕上,实时查看了解相关信息。
据统计,作为重庆市现代农业化排头兵,潼南近年来坚持抓好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强化从种业源头到精深加工末端的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平台11个,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00余家。
品牌化培育
开发出5大体系350多款产品
随着近年来柠檬产业的异军突起,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提出了“以潼南为中心建设百亿级柠檬产业链,带动全市及周边形成千亿级柠檬产业集群”的要求。潼南区委、区政府抢抓重要发展机遇,不断推动柠檬全产业链做大做强,把柠檬这个“小果子”做成了“大产业”。
柠檬饮用水、柠檬糕、柠檬鲜食片、柠檬冻干片、柠檬面膜、柠檬香皂……如今的潼南区,围绕着深加工,潼南柠檬已经开发出饮料、绿色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等5大体系350多种产品,培育出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专业化柠檬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我们企业的主导产品就是果胶,作为重要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众多消费食品中,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目前的情况是,其主要依靠海外进口,国内市场缺口非常大。”重庆檬泰科技常务副总经理邢子刚介绍,依托于潼南巨大的柠檬种植和产量优势,经过多年的研发探索,檬泰突破了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一条生产线一年就可以消化掉3.5万吨的果皮,生产出2000吨的高质量果胶,其产值就是2亿元。
多年来的持续投入、接续发力,潼南柠檬的品牌美誉度、产品影响力,早已蜚声海内外。
借助后发优势,潼南柠檬已经涌现出汇达、檬泰等一批著名品牌。以过硬的品牌声誉,在全国布局了7大区域营销中心,在“线上”搭建“中国柠檬交易网”“中国柠檬交易中心”,建成阿里巴巴线上营销中心和天猫、淘宝、京东等多个网络销售平台旗舰店,发展本地经销柠檬的电商主体20余家;产品远销俄罗斯、德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填补了“渝新欧”洲际列车生鲜类的空白。
截至2021年9月,全区柠檬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主要分布在琼江沿线的崇龛、柏梓、塘坝、小渡等镇,已形成琼江流域柠檬产业带,现年产鲜果28万吨,综合产值50亿元,助力5万余农民增收致富,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第一。
2020年,重庆柠檬产业群已成为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50个优势特色产业群之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