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坐“8年冷板凳”华中科大未来技术学院120名新生开启大学新生活
面对未来科技产业变革,华中科技大学有120名新生准备“坐8年冷板凳”。10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举行开学典礼,这120名学生将开始他们本硕博连读的学业生涯。
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该学院面向全校选拔,经过英语、数学、综合三个科目的笔试以及一场个性化面试,120位来自光电学院、电信学院、计算机学院等不同专业的学生脱颖而出。

10月10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记者高勇 摄(信息来源:通讯员高翔)
今年5月,教育部启动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确定并公布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内的12所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教育部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造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华中科技大学是华中地区唯一一所入选高校,并于7月正式成立未来技术学院。
据了解,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未来技术学院迎来首批新生。这些高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在培养方向上各有特色。
华中科大校长李元元介绍,该校未来技术学院着眼于未来科学技术领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进行超前性的布局,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担起未来科学技术发展主力军的责任。他勉励新生,选择了未来技术学院就是选择了使命与担当,要矢志奋斗,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怀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珍惜时光,苦练本领,为成为引领国家未来技术发展的领军人才而奋斗。
该校未来技术学院确定,将围绕未来科技产业的核心“大工程大健康”战略方向,先行建设先进智能制造、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芯片与系统、人工智能等四个未来交叉学科技术方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担任院长。
当天,丁汉院士以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为题,为新生们进行“未来讲堂”第一讲。他向学生们介绍了能主动适应动态环境的共融机器人目前的科研进展和未来发展空间,并激励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国家做出自己的科学努力。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谭芳 通讯员高翔 徐彦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