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高管释放信息:电动两轮板块野心巨大,做好对抗中国品牌准备
在顶级摩托车品牌的电动化浪潮中,日系品牌在2022年冲到了最前列,尤以本田为甚。
今年9月,本田正式发布了自身的全面电动化战略,表示将推动两轮到汽车的全面电动化,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按照规划,本田将在逐步实现电动两轮车的规划化生产,并将在2026年推出十款以上电动车型,截至2030年要达到全球350万台的销量,占据两轮总销量的15%。而到了2040年,本田将实现两轮的全面电动化。
而在近日,本田二轮车业务的常务执行董事野村欣滋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重申了本田两轮的电动化进程,并首次直面中国品牌的领先优势,同时也释放了很多值得国内业界重视的信号。
10%的利润率是电动化的底线在摩企电动化的过程中,盈利问题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影响企业转型的主要元素。相对于燃油摩托车成熟的用户市场和盈利体系,电动两轮车在全球范围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前景广阔,但当下依旧比较难实现快速盈利。而围绕电气技术和整车开发、渠道构建等方面,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前期成本。
围绕这点,本田表示“10%的利润将成为其底线”。换言之,无论市场走势如何,锂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都不会影响本田实现自我利润保障的决心。加上其刚刚起步尚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预计本田在全球市场的定价在比较长时间里很难实现与中国品牌的对标。
但同时本田方也表示,规划在2026年实现100万台年销量目标,通过规模化生产的方式拉低平均成产成本。
围绕中国市场的布局已经展开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两轮车市场,中国庞大的内需早已引发本田关注,早几年就已经实现了初次登陆,但由于产品定价等问题,并没有掀起多少风浪。但这并不代表本田这几年放弃掉了中国市场。
2018年本田在中国发布首款电摩
按照野村欣滋的说法,本田将“通过合资公司推出包括价格在内能抗衡中国企业的商品”。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五羊本田和新大洲本田近年来的动作。
2021年,五羊本田首次以主品牌的名义发布新车。其中了U-GO为电摩款,定价7499元起,考虑其搭载的锂电池,其与国内铅酸电摩的定价差距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大。而作为电自车款的U-be的定价则更加亲民,3099/3450/3750的定价几乎已经完全对标了传统车企头部品牌的中档车型的定价区间。
同年,新大洲本田发布的电自车型S07,其标准版售价为3349元起,特别版售价3449元起,两者的差别只通过配色区分,也基本处于差不多的空间。
由此可见,本田的确在兑现着通过合资品牌寻求价格对抗的策略,并且已经成功实现这一目标。据悉,五羊本田U-be今年在国内的销量就非常不错。
而按照本田的规划,中国市场的销量将占据其全球总销量的30%。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从产品层面,其已经初步做好了与国产巨头的竞争准备。而同时也有坊间消息显示,本田在今年下半年曾经有计划在国内发布电动两轮车新品,但不知为何最终没有成行。
本田与国产品牌将在东南亚激烈交锋在全球战场,本田也做足了与中国品牌竞争的功课。尤其是身处电动化前沿的东南亚市场,更将成为两者竞争的焦点。
野村欣滋表示,印度和东南亚市场将占据其电动两轮车总销量的近70%。考虑到市场规模,东南亚无疑将占据更大的比重。
比起早年间国产摩托车品牌的黯然退出,东南亚堪称是本田摩托的后花园。虽然当地人均工资很低,但拥有一台万元级的本田摩托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标配。从市场影响和用户认知、乃至渠道的角度来说,本田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一旦其在该区域全面推进电动化,预计增量速度是非常可观的。
与此同时,国产品牌同样在近年来将东南亚视为主要战场,不仅有雅迪、绿源等前往设厂,同时爱玛、小牛、台铃等也都在以不同方式深耕该区域市场,抢占该区域交通出行“油改电”的先机。
对比国内市场的本土优势和渠道优势来说,如何在东南亚与本田进行正面竞争,或许也将成为验证国产电动两轮车品牌实力的关键战役。
事实上,电动化的竞争其实不仅仅是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国产燃油车时代的落后已经成为历史,电动化时代的领先机遇已经摆在眼前,但竞争一定是激烈的。
(消息来源:日经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