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斗笠——编织生活之美

  

  天宝斗笠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在唐诗宋词里,斗笠,往往担当着意境表达的角色,适宜水墨丹青来勾勒写意;而在闽南人的日常生活中,它是农家必备的遮阳遮雨用具,外形看似简单,却需要费时费力的手工编制。在芗城区天宝镇,编织斗笠这项传统技艺仍在传承延续。

  

  天宝镇紧靠九龙江,江边成片的竹子成为了编斗笠的好原料,因此周边有许多的村庄来专门做斗笠。他们所产出的斗笠被称为“天宝大笠”,适合农民雨天耕作时使用。由于笠面和笠胎中间的空隙较大,比较通风,且重量较轻,一直深受顾客的喜爱,在周边一带也享有盛名。

  斗笠的制作主要分为编笠胎和盖笠面两道工序,因此周边也分为了编笠胎和盖笠面两类的专业村。茶铺佘族村就是一个有名的斗笠村,村中的传统编织技术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走进村子,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祠堂里、树荫下,都能见着村民编斗笠的忙碌身影。砍竹、剖篾、编织、成型……一道程序也不能马虎。

  

  村民 钟阿姨

  步骤就是买竹,砍竹,剖篾、编织笠头,做斗笠。最后成型就完整了。

  我从15岁左右开始编斗笠,现在72岁了,已经有50年的经验了。我们这儿不用学,从孩童开始就每个人都会,看大人做小孩就跟着学。以前做大笠,这种小斗笠做得比较少。现在大笠用得少了,就都做小的。

  

  

  据村里的手艺人介绍,把竹子锯成适当的小段是编笠胎的第一步。剖开后再根据笠胎的等级劈成细竹篾。特别是剖竹篾,是个技术活儿,篾条要剖得粗细均匀,不能厚薄不一。高档的笠胎所用的竹篾薄如纸细如发,堪称精美的工艺品;稍次点的,绿豆也筛不过。

  

  村民 钟老伯

  刚开始学剖篾比较难剖,又慢又易断。剖久了之后就剖得特别快,掌握技巧以后手捏紧就不会断了。做的时候动作要流畅一些,整条竹篾厚度要一致,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太软不成型,太硬扎手会疼。

  编笠胎时先把竹篾编成六角形孔眼的笠顶,然后套在用木头或水泥做成的笠模上编制。细篾在一双双生满老茧的手指间盘绕交错,不多时,就编出一个笠圈。成型后把篾片与笠沿结编收边,完成的笠胎就可以出发,前往下一站山美村。

  

  竹叶是包装笠胎的最佳选择。洒上水后的笠叶柔和松软,卷成螺旋状后,白色尼龙绳在笠叶和笠胎间来回穿梭,巧手将笠叶一片片归拢折叠,以笠尖处被缝制稳固作为收尾。

  

  

  天宝斗笠早年间十分畅销,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斗笠业开始走下坡路。如今,编制斗笠的大多是老年人,年龄大部分超过60岁,小的也有50来岁。但斗笠村的村民们依然没有放弃这项老技艺,瞄准东南亚市场,主动对接,获得出口订单,仅今年上半年已完成30万顶。传统的斗笠并没有消亡,反而继续走向远方,为异国带去诗意,为村民编制出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