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故事的湮没,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结束
原创 JiFeng Bookstore 回响编辑部 收录于话题#回响电台30个
世界那么大,让我们一起边走边聊,这里是回响电台。“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浦东尚未开发的年代,上海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在广州,也有类似的说法:“西关小姐,东山少爷,河南乞丐”,这里的河南指的是珠江以南。
“BOOK導賞”团队的電車和省城风物文保团体的叶嘉良从小就住在河南地区的龙导尾,他们通过翻阅资料,实地走访,发现河南龙导尾远不是个破破烂烂的地方,这里是“建筑博物馆”,是最后的广州老社区,在近代出过许多历史名人,是藏龙卧虎之处。 叶嘉良将那些关于广州的各种讹传还原成真相,让那些沉寂的人与事重建天日,電車则招募有兴趣的市民一起在城市中行走,一边走一边讲述城市的故事,電車把这个过程称为“导赏”。通过导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广州的文化、历史、城市精神。
在本期节目中,除了河南,電車和叶嘉良还将分享:广州还隐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除了十三行、沙面等旅行社推荐的景点外,广州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我们怎样去深入了解一座城市?
3’00 导赏活动如何在QQ群聊中诞生?
4’16 来自香港导赏团的震撼
7’16 从与NGO合作到商业化考量
9’05 叶Sir与電車因何相识?
11’35 一次引起轩然大波的广州文保事件
14’31 龙导尾社区的丰富之处和特点在哪里?
20’40 龙导尾如何颠覆了大众的认知?
24’10 叶Sir是怎样钻研广州城市历史的?
27’44 電車的导赏之道
30’47 如何让历史活起来?
32’09 导赏的公共教育功能
对 谈 人
電車
自称省城“行街讲古佬”,广州街坊情初代成员、资深导赏员;BOOK導賞发起人之一。
叶嘉良
文史独立学者、广府文化推广人;广府文化社团“省城风物”负责人。
電車:回响电台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電車,来自广州的“BOOK導賞”团队。
叶嘉良:大家好,我是叶嘉良,来自广州的“省城风物”文保团体。
電車:BOOK導賞是一个比较新的团体。2018年5月由“广州街坊情”小组倡议成立的,BOOK導賞和“广州街坊情”是同一个班底。“广州街坊情”是2010年6月,在一个QQ群上成立的,当时广州在办亚运会,整个广州大兴城市建设,引起了很多广州人的关注,大家都在讨论,城市要更新,但是也要保护一些历史记忆,这样的话题非常热,年轻人就喜欢在QQ群或者论坛讨论这些事。我进了其中一个群,当时候群的名字就叫做“广州街坊情”。
我们当时想做一个线下活动,召集广州人一起去走一走我们的老城区,重新认识一下自己住的地方。大家在想怎么做的时候,就发现国外有一种活动叫做citywalk,轻量、简单、容易操作,这就是2011年我们做导赏活动最开始的雏形。后来,我们在2011年10月去香港参加了湾仔的社区导赏团,给我们的震撼很大:因为我们在广州跟大家走老城区的时候,谈话、资料都是很简单的,但是香港的社区导赏深入浅出,方法和体验层次很丰富,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那一次的)导赏员是一个在湾仔生活40多年的阿姨,你看她的状态,就好像刚刚做完家务,过来给你做讲解一样。她一开始就说,湾仔为什么叫湾仔?然后把从前到现在的变化慢慢给大家呈现。说到保育的问题,湾仔那边有两幢二战之前的楼,她讲政府是怎么跟居民去沟通,把楼和人都留下来的;然后就开始讲一些“保不住”的东西,譬如,湾仔的旧街市是怎么样被拆了,只剩下一个外立面。她更多的是介绍人,因为是街坊,她认识很多在社区里工作,或者开店的人。她一边走一边谈,让我们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从社区更新中受益,有些人为了生活还是要去缴比较贵的租金,有些人每天都在担心被赶走。讲完之后,她让我们看到香港发展的一个问题,就是屏风楼——房子建得很高,下面的空气流动性很差,让人感到窒息、压迫感很重,她直接让你站在那里,让你感觉。
到了夜晚,导赏员引导我们去船街上一个叫南固台的地方,那有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老宅,但被日本人拿去了做慰安所,里面就有一些枉死的人,后来变成著名的闹鬼的废墟。你会看到很有趣的地方:居民楼跟鬼屋只是一墙之隔,但是人还是要生活在那里,新的建设在隔壁继续,但是那个地方还是荒废的。这样一个矛盾的发展体让我们(印象)很深刻。所以,我们说回广州一定要学他们来做。
湾仔蓝屋(图片来源:网络)
二战前建筑,香港政府首个成功留人留屋的历史建筑活化项目,一层曾设有湾仔生活馆
香港屏风楼-益昌大厦(by tonyxiong1994)
南固台(图片来源:网络)
2013年,我们开始正式做这种活动,有幸得到一些NGO的支持。广州的NGO,除了会关注弱势群体或者残疾人之外,也会关注广州的文化建设。所以有一些NGO也刚好给了我们一些机会给他们去导赏,慢慢我们就开始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基地。
到2015年,我们还做了一次培训,让一些感兴趣的朋友跟我们一起学做导赏。那次一个叫807创新空间的NGO(的工作人员)就跟我说,如果你想把导赏做得专业一点,可以考虑把它常规化,每个月至少出一次活动,每一次都有不同,你负责讲解和安排,我们去给你做招募。我跟他们合作了差不多一年多,这成为了我们现在做活动的基础。
到了2018年,文化旅游的市场开始出现了,需求开始增长,国家也在推动传统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型,广州市政府开始支持文化活动,广州文史类的出版物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就决定往商业化发展,让它生存下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叶嘉良:我跟電車认识得很早,我们都是在同一个老城区的同一个地方长大的,就是广州人俗称“河南”(珠江南岸)的地方——海珠区龙导尾社区。我们从小在那长大,本来就对那个地方感情挺深。为什么会跟電車有交集呢?当时广州准备要开马路,(龙导尾)那个地方本来应该要开辟一条大马路作为主干道,但如果(原来的)马路拆了,我们小时候生活的整个地区,基本上都完了。我们就希望能把这个片区保下来,那个时候才开始慢慢去挖掘我们身边的老故事、老房子之类的东西。因为做那个事情,大家就互相认识了,发现我们做的东西原来都是一样的,真的是志同道合。后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开辟)马路这个计划也搁置了。
那时候大家发现,我们居住的地方,别看平常这么破破烂烂的,有很多东西比我们父辈的历史还长,很值得我们去挖掘。作为一个本地人,作为广州人,这些东西我们不做,谁来做呢?我们去找原先的东西都很困难,我们现在不做,后代再来找,就更困难了。所以,这些湮没的故事和那些老房子默默无闻的状态,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结束。
我们专门成立了河南地文化学社,专门搞我们住的海珠区的地方(研究),通过文献资料、走访,去挖掘(历史)。挖掘完,我们把这些东西整理成文章、报道。所以,電車的街坊情跟我们的文化学社其实是平行的两个组织,但是做的东西可能都是类似的。
后来,广州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有一个很著名的民国建筑,一夜之间被开发商给拆掉了,引起了轩然大波。广州市规划局马上在全广州进行了一次历史建筑大普查。在2012年之前,广州只有文物,没有历史建筑,很多级别不够文物的建筑物,没有办法保护。所以(又是)一夜之间,全广州就开始了历史建筑的普查。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就抓紧时间,跑图书馆、档案馆,翻资料找,弄出来一大堆(材料),统统上报规划局。因为当时报纸也报道得比较多,成果就慢慢显现出来了。我们推荐了很多的历史建筑,入选了70多个。
这只是一个开始。后来,我们想不仅仅做海珠区那边,也就是珠江以南的地区,我们也希望做珠江以北老城区这一块,我们就把文化学社改了个名字,叫“省城风物”。“省城”就是以前广州的称呼。 之后,我们(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全广州的老城区,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就是文献查证和实地走访。我给它一个名字叫“历史侦探”,把纸上的和实际的结合起来。我们做了两个工作,第一就是把历史上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挖掘出来,第二个就是把现在已经以讹传讹了很多年的东西纠正过来。
我们之前一直是把这些成果往上报,但是普通人不知道。刚好電車搞行走活动,我们觉得不错。有些东西不能够只是往上传,还应该要往下达。大约在2012、13年左右,我们就开始(合作)做导赏,一直做到现在,没中断过。基本上整个广州每个角落都走遍了。
電車:龙导尾现在是BOOK導賞的基地了,我们最好的路线就在龙导尾里面。龙导尾是一个“建筑博物馆”。这个名字不是我起的,是我在网络上,从一些人写的走访感想里摘录下来的。建筑博物馆的意思是,(龙导尾社区)从清朝中期的十三行的行商潘振承故居到现代的建筑都有,层次很丰富,而且叠加在一起,互相穿插着。
龙导尾其实是一个很拥挤的地方,居民很多,但它是一个最能够体现广州市井风情的地方。支撑起整一个居民区大概10多万居民生活的,是一个长约1.1公里左右的露天的市集。这个露天市集是建在旧时的一条水道上面,我们叫河涌——就是一条水道淤塞(形成的)。政府60年代组织义务劳动,把它给改造成下水道。80年代开放,大家开始做个体户,在那边摆摊。后来就把它改造成为一个街市,卖什么东西的都有,(很能体现)广州人的经商、生活的习惯。
比如,广州人很喜欢买本地的东西:这条鱼是本地鱼还是北方的——我们的北方仅仅是广东以北;芋头这么大,一看就不是本地种的;这个是新会陈皮,那个是外国的东西,会很清楚,价格也会差很远。所以以前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觉得要先吃本地的食材,如果本省没有,外省有,我们也可以试试。
麻石街上的市场(by BOOK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