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爱学驴叫:在古代,驴的地位超出你的想象!

  文/晚风暮雨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去世后,魏文帝曹丕亲自率领一众文士出席他的葬礼。

  曹丕对众人说:“王仲宣(王粲)平日里最爱听驴叫,我们每人学一声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王粲的墓地响起接连不断的驴叫声。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伤逝》,后来这种吊唁的方式被称为“驴鸣之吊”。

  那么,王粲为什么会有这种嗜好呢?

  因为驴在魏晋时期数量稀少,非常珍贵,很多名人都认为驴的叫声悦耳动听,甚至会刻意去模仿。

  据史书记载:驴并非中原地区所产,而是来自西域塞外。

  大约在战国时期,秦、燕、赵三国和匈奴接壤,从匈奴引进了驴,但数量极少。

  到了汉朝,牧畜业发展显著,除了战马和骆驼,驴也开始被养殖,汉武帝时期,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军也俘获了一些驴。

  汉宣帝时期一次战斗,就曾俘获牲畜十余万头,东汉大将军窦宪征讨匈奴,俘获牲畜百万头,当中就有不少驴。

  汉灵帝非常喜欢驴,史书记载:“ 养驴数百头常自骑之,驭驰遍京师 , 有时驾四驴入市。”

  当时有人对皇帝爱驴很反感说道:“驴乃服重致远,上下山谷,野人之所用耳,何有帝王君子而骖服之乎?”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皇帝的带动下,东汉贵族高官出现一股养驴的风潮。

  东汉有一位大臣名叫戴良,王莽篡汉后,他辞官回家,侍奉母亲。

  他母亲非常喜欢听驴叫,戴良为了让母亲高兴,天天学驴叫。

  史书上称戴良“家富,好给施,尚侠气,食客常三四百人”,算是豪门,以他的经济能力,购买驴送给母亲应当不成问题,但他始终自己学驴叫,可见,当时驴还是一种稀罕动物,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三国时期,东吴枭雄孙权,有一次举办宴会款待群臣。

  君臣其乐融融之际,孙权看到诸葛瑾(诸葛亮大哥)的长脸,就想捉弄他一下,悄悄地叫侍者去牵来一头驴。

  驴的脸上挂着一块木牌,写着“诸葛子瑜”,群臣见后,知道是在揶揄诸葛瑾,都哈哈大笑。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聪明过人,见到父亲被取笑,就请求在木牌上加两个字。

  孙权同意后,诸葛恪提笔在“诸葛子瑜”后面加上“之驴”两个字,这样驴就变成了诸葛瑾的。

  孙权对诸葛恪赞不绝口,将驴赏给了他,诸葛瑾父子得到一头罕见的驴,也非常高兴。

  西晋人王济,才华横溢,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娶常山公主为妻,他认为驴鸣之声可以寄托哀思,特别喜欢听驴叫。

  王济去世后,他的好友孙楚前来吊唁。

  孙楚知道王济的爱好,便对着他的遗体学起驴叫,据说学得惟妙惟肖,和驴的叫声几乎一样,然后痛哭失声,逗得其他宾客忍俊不禁。

  从此之后,驴又有了“孙楚声”的雅称。

  后来随着驴在中原地区的大量养殖,数量增多,地位也下降到其他牲畜一样。

  唐朝时,驴几乎成了诗人们的标配,李白、杜甫、孟浩然、贾岛、李贺、孟郊等诸多诗人都写有和驴相关的诗句。

  参考资料:《后汉书·卷八十三》、《世说新语·伤逝》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