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退休,光绪掌权,维新变法即将成功,为何最后功亏一篑?

  19世纪90年代,大清都快输光家底了。

  那个世纪,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世纪,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世纪。先是鸦片战争砸开了腐朽的封建大门,列强从沿海一路渗透到内地,大肆瓜分中国的资源。后来,农民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便拉起队伍发动太平天国起义,打了一场伤亡上千万人的内战。再后来,一直不被大清放在眼里的日本也跳了出来,一脚把大清踹倒在地。至此,清朝的颜面几乎荡然无存。

  谁能想到,不到一百年前,中国人还自认为处在所谓的“文明霸主”的地位。如今却落得到处挨打,无处伸冤。于是,朝野上下,对现状不满的情绪终于爆棚。

  

  对于那时中国的有志之士,尤其是中上层知识分子来说,承认日本人和西方人比他们发达的论调,是坚决无法接受的。不过,对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也的确促使他们开始思考国家和民族的状况,当他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相距甚远时,他们就开始寻找症结之所在。

  不过,他们是在改变环境和纠正错误的角度去寻找。于是一个改革派便应运而生,并且相应地分成了两个派系。右派主张渐进式的改良,反对灾难性的国体变革;左派则坚持从根本上做起,彻底推翻腐化堕落的清政府,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康有为见到光绪帝后,崇敬之情伴随终生

  康有为,19世纪90年代中国最杰出的维新改良运动领袖。他的弟子根据他的籍贯称呼他为“南海”。他的改革思想对于封建制度来说,伤害并不算太大,他本人也不是那种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政治家。可是,因为他在“百日维新”期间呈给光绪帝一系列“与传统观念大不相同”的奏折,而被当时掌权的大多数皇室成员和上层人士认为是极端恐怖的危险分子。

  

  康有为

  康有为和反映他思想的作品,让这些当权的满清贵胄既恨又怕,就好像中世纪的欧洲人对异教徒及其巫术的恐惧和憎恨一样。说得不恰当一点,康有为简直就是1898年的“布尔什维克头子”。

  后来终其一生,康有为的改革思想都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也让他在短短十几年后,就从“改革派”变成了“顽固派”。

  康有为在被特别推荐给皇帝之前,就早已在积极倡导政治和社会改革了,并对儒家传统观点做出了新奇大胆的诠释。他在家乡广东省享有崇高的威望,而后名声从广东一下子传遍全国。最终引起了一些有改良意识且又有威望的达官显贵的注意,如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翰林学士兼监察御史许景澄以及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集学者、诗人、书法家的名号于一身,被当时的大清文坛推崇为领袖。帝师的职位使翁同龢的学者生涯达到了顶峰,他也在这一职位上先后服侍了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

  

  翁同龢与康有为

  翁同龢思想开明、心胸豁达,他与陈宝箴、许景澄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商议后,于1898年年初向光绪帝推荐了康有为。

  翁同龢将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坦坦荡荡地介绍给了光绪帝。可以看出他他没有当时官场中普遍存在的那种妒忌他人的恶习,并且已经从儒家迂腐的保守主义中解脱出来。

  另外,由此也可以从中看出,光绪皇帝并不像某些文学影视作品描述的那样,被慈禧捏得死死的,像个巨婴一样没有主见。

  其实,那个时候,翁同龢比包括慈禧太后在内的其他人都更了解光绪皇帝的性格和能力。他知道光绪皇帝非常理解康有为这些人的改革理念,并希望去积极实践这些政治改革大计,使大清能够重新强大。

  因此他才会与皇帝商议此事。否则,他就不可能去做这么一件于他而言毫无意义的事情。

  1898年1月,康有为第一次与光绪帝会面,富有朝气、思想开明、心忧社稷的光绪帝给康有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康有为经常跟别人谈到君臣二人首次见面的事情,语气中带着尊敬,对光绪满口称颂。

  

  光绪

  不难想象,如果当时这位改革家发现光绪皇帝缺乏才智,且没有爱国之情和改革诚意的话,他后来很可能就加入与满清势不两立的革命党了。

  即使康有为曾有过“投身革命”的想法,那么,在觐见过皇帝之后,也很快抛弃了这种想法,且终其一生都未再改变。因为他发现光绪皇帝不仅同意和支持改良运动,而且迫切希望自己能成为实践这一运动的领导者。

  虽然从未担任过帝师一职,与光绪帝见面也仅有那么几次,但康有为还是在当时被很多人当成帝师。在一次觐见中,光绪帝授予他不须经有关部门审批便可直接呈递奏折的特权。康有为对此满怀感激。

  

  1898年6月起,“百日维新”正式启动。而康有为越过权力部门、直接呈递的奏折,几乎就成为了后来一系列的改革诏令。改良派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大受鼓舞,但掌握大权的皇族贵胄却感到极度震惊,并强烈抵制。

  老实说,那时候康有为的许多改革主张还是比较贴近实际的,并没有后来所说的那样“脱离社会实际”。不过,一些涉及核心政治体制的改革主张,确实有点“步子迈得大,扯了裆”,而且被“扯裆”的人,又是霸占既得利益的满清皇室权贵。这一点,后来康有为也做过反思,觉得自己在某些理念的实践上还是太草率了。

  那些当权的满清贵胄,本来应该是跟光绪帝站在同一阵线的,毕竟他们都是靠皇权来维护自己利益的。不过,光绪帝竟然意外地“敢于拿自己开刀”,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觉悟。可惜的是,绝大多数满清权贵在国家利益与家族利益的抉择中选择了后者。他们可没有“自己苦点,天下富点”的无私精神,不愿意跟随年轻的光绪帝无私奉献。其中,幕后把控大局的慈禧也是这种态度。这就注定了年轻的皇帝发起的改革成不了气候。

  光绪帝收回了皇权,但仍强不过退休的慈禧

  光绪皇帝一共在位了34年(1875-1908年),在他执政期间,慈禧才是大清真正的“皇帝”。慈禧是出了名的爱权力、爱享受,要让这位名副其实的掌权者放弃手中的实权,她万万不能同意。

  早在1888年,大清朝廷颁布了两条“看似要变天”的皇令:一是说光绪皇帝马上要结婚了;二是说慈禧太后将在皇帝结婚的第二个月告别“垂帘听政”的“苦差事”(交回皇权)。然后,颐和园也在那一年建成竣工,慈禧希望交回皇权后,将颐和园作为她退休养老的地方。

  1889年,19岁的光绪帝大婚,皇后与慈禧太后同出一族——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兄长的女儿。懂的人都懂,慈禧是希望借助这次联姻更加巩固她自己一族的地位。

  婚庆大典结束后,接着举行了光绪帝“亲政”仪式。

  

  影视作品中的慈禧与光绪

  对于光绪帝亲政,慈禧似乎没有什么异议,“爽快利落”地把国家管理权力交给了光绪,且“谦虚大度”地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头衔荣誉”,就是想过“养花、遛弯、跳广场舞”的生活。对此,朝中官员也是予以支持的。

  然而,退位对慈禧并没有多大影响,实际上她依旧握有绝对的权力与威望,就跟当年名义上把皇权交给嘉庆的乾隆皇帝一样。

  所以,“名义上退休、理论上下岗”9年的慈禧,在实际上却拥有比光绪皇帝更高一层的权威和声誉,可以全然无视皇帝所颁布的谕令。朝中大小官员对此也心照不宣。

  哪怕如今的她没有“垂帘听政”,她也因为自己是皇帝的母亲以及在皇族中的辈分而享有比光绪皇帝更高的权力。倘若下一任皇帝即位,那么她将升为更为尊贵的“太皇太后”。(实际上慈禧的确得到了这个称谓,光绪皇帝驾崩后,她曾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奉为太皇太后,死后也是以太皇太后的规格葬入皇陵的。)

  自1898年9月份后,慈禧喜欢动不动就羞辱光绪皇帝,这都出于她的地位高于皇帝的实情。从某些方面来讲,清廷的皇太后同英国上议院所发挥的作用相同。太后无需任何形式,就可以颁布一些法令。如果太后能够得到整个国家的支持,那么她所掌管的权力以及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则是不可估量的。

  这就是为什么维新变法前后,很少有人同情光绪皇帝的原因。哪怕是那些忠于皇帝的人。在他们眼中,代表着皇朝系统的人是“老佛爷”慈禧,而不是光绪皇帝,因此“老佛爷”才是他们应该效忠的对象。

  

  显然,康有为以及他的学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当他们正在拥护皇帝,以为自己“抱了大腿”而意气风发的时候,更多的反对派势力则围绕在慈禧太后身边,时刻为阻挠变革而准备着。

  在清朝,历代皇太后拥有的权力和威望是不容小觑的。

  清朝皇帝向历代帝王一样崇尚儒家学说,重视孝道,对自己的母亲(不一定是亲生母亲,也可能只是礼法上的母亲)向来没有过分违逆的。想当年,康熙和乾隆就曾以太后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过谕旨,他俩对太后也是非常孝敬的。

  而且,在清朝后宫,如果皇帝想要册封嫔妃或者提升她们的地位等级,也是要经过太后允许的。

  比如道光二年,皇帝在11月份发布谕令,皇帝依据太后的意愿,将佟佳氏册封为皇后。这不足为奇。满清皇族必须依据祖制,除非太后辞世,否则皇帝无权干涉其妃子地位的晋升事宜。甚至连皇帝的婚约也是由太后全权负责,比如皇后人选,何时完婚等。

  

  可见,满清的皇太后,其地位和影响力之大。假如遇到有权力欲望的皇太后,那么她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利用地位和影响力来干预朝纲。慈禧就是这样的皇太后。她也确实在数十载的时间里把控朝政,不可一世。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尽管慈禧把皇权交给了光绪,但朝局的实际掌控权仍然在她的手中。但只要她想运用这些权力,她就会对整个朝廷产生很大的影响,以至于继续执政,并收回皇帝的皇权。

  很多学者认为维新派之所以改革失败,是因为光绪皇帝懦怯无用,康有为等人缺乏反抗精神,而慈禧太后对他们心狠手辣,强势逼人,但这种言论缺乏公平性。太后所拥有的权位,在现实以及理论方面都要强过皇帝:就理论而言,太后这尊贵的称谓取决于她的辈分而非能力;就现实情况而言,她因自己的地位得到保守派拥护,以此阻碍变革的实施。保守派支持她并非是因为她在领导和政治方面有杰出的能力,也并非她有治理国家的才华,只是因为将她视作保守派的领导者,他们就可以根据中国的礼法摧毁这场变革运动。

  即便在维新变革的时候慈禧已经死了,这些保守派也有其他方法。他们寻求机会引发政变,借此夺取光绪皇帝的政权,之后再从皇族血脉中选定一位较为“听话”的人来掌管皇权。

  就当时而言,保守派不仅想在朝廷里除掉康有为等改革派势力,而且也打算对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力量给予打击。因为当时大清朝野对于改革的呼声非常之高,保守派那时别无选择,面对这种危机,他们只有投靠太后才可以完全阻止维新运动,只有她才能牵制皇帝,威慑住在野的改革势力。

  但是,光绪和康有为他们对慈禧的能力就低估了很多。其实,光绪是很清楚慈禧的能力和威望的。但他显然被慈禧整日在颐和园修身养性的表象给迷惑了,以为她真的年老力衰,不打算过问政事了。

  慈禧钟爱戏曲艺术,“退休”的那段时间,她在颐和园里天天吃席看戏,悠闲自得。而且,她还虔诚信佛,时不时地在优雅宁静的宫殿中吃斋念经。

  

  但慈禧太后对于维新变革的最终态度大大出乎了光绪他们的意料。慈禧的制改革的一些具体施政措施后,极端不满的情绪逐渐难以控制,因为这些措施明显侵犯了以她为首的皇族权贵们的切身利益。而她本人,对于这些利益,以及维持利益的权力从来都没有打算放弃过。

  于是,慈禧就多次利用大清律法以及皇族法律来与光绪的维新变革相对抗。她下旨免除赞同维新运动的翁同龢的职位,这是她干涉朝政的第一步。但她并非时常做出这样的决定。从整体形势来讲,慈禧还是希望光绪帝以及辅佐大臣们能够处理好朝廷的事宜。因此,年轻的光绪帝认为这还算公平,至少,他希望她不再插手有关国家大事的相关改革。

  毕竟,改革和她所掌管的宫廷私事无关。

  荣禄摇摆不定,袁世凯当即叛变,光绪帝功亏一篑

  当光绪皇帝根据变法的需要,大力缩减机构、裁撤人员的时候,朝廷里具有威望的满汉官员为此极为不满。这些官员组成代表团,一并去了天津同执掌北洋军队的司令荣禄见面,要求他在必要时期再度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防止光绪皇帝把他们的利益给夺走。

  身为贵族身份、握有兵权的荣禄和这些保守派的意见基本一致。荣禄这人,不像我们很多人以为的那样“顽固守旧、迂腐贪婪”。他毕竟是当时权柄滔天的政治人物,拥有过人的才华,对大清朝也是忠心不二,要不然不可能爬到这么高的位置。而且,他的思想观念也比很多守旧派开明一些,他也清楚要在当时那个烂摊子中救国家于危难,就必须学习日本,推行改革。

  所以,荣禄对于保守派的请愿没有明确表态,他总体上是处于在两派之间观望的态度。

  此时的光绪皇帝也深知保守派的势力难以撼动,必须尽早、尽快、尽可能一招毙命地展开维新运动。他也知道这件事风险很大,便时刻注意事态发展。

  在光绪皇帝看来,如果他按部就班地执行改革,就会给保守派留有时间,他们就会有所行动。因此,光绪皇帝以及康有为都认为必须马上推行改革,尽管有风险,但是要比懦弱的“走着瞧”政策多些希望。

  光绪皇帝也想到保守派一定会请慈禧出面。他也清楚慈禧太后一向迷信、目光短浅,喜欢听甜言蜜语,既不喜欢外国人,也反感新朝廷推行新政策主张。而新政策的实施会让保守派觉得这是在否定大清朝现存的一切祖制礼法。

  光绪皇帝明白,虽然太后已经9年不理会朝廷的相关事务,但是她依然保留着高于自己的权力。太后直接罢黜帝师翁同龢,就是她拥有无上权力的有力证明。目前,太后对改革还没有具体表态,但是,只要她反对推行改革,那么她随时都可以将这些改革命令收回。太后若是支持保守派,那么改革维新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光绪皇帝全面分析了整体事态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后,最终认定,确保改革运动不被慈禧太后威胁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采取某些行动,阻止太后成为保守派的领头人。

  也就是说,光绪皇帝需要有人拥护,而且这个人不但在朝中拥有很高的地位,还要手握兵权,能够震慑住其他人。另外,这个人还必须是一个行动派,并且拥有长远的目光,支持维新运动,效忠于皇帝。

  光绪皇帝依照这个标准,最终找到了北洋新军的领头人袁世凯。他以为自己找对了帮手,但他却不知道袁世凯其实效忠的是太后。

  

  光绪皇帝当初是发自内心地信任袁世凯,但年轻的他虽然有学识、有抱负,却唯独缺少对人性、人心的把控,未能看出袁世凯的本性。

  光绪皇帝满心期待、推心置腹地召见了袁世凯,希望袁世凯能够阻止慈禧太后重新掌权。这事还有另一种说法:1898年9月,袁世凯接到密令秘密觐见光绪皇帝,但是他没有见到皇帝本人,只是见到了负责传递皇帝意愿的第三人。不过,由于他自身的原因,袁世凯曲解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肯定不会为阻止荣禄让袁世凯在必要的时候刺杀荣禄,更不会为了阻止太后而让袁世凯囚禁太后。这样做都不利于皇帝以及正在实行的改革行动。皇帝直接忤逆太后会造成公众的反感,这甚至会危及他的性命。另外,在清朝很少有人因政治分歧而去刺杀谁。至于光绪皇帝,他本性也没有那么残暴、嗜血。皇帝是想让袁世凯利用他的军权,隔断反对派同慈禧太后之间的联系,让慈禧太后无力对紫禁城的政令进行干涉。

  袁世凯同光绪皇帝见面后,就将这件事转告给荣禄。另外,因为担心太后以及自己的安危,他毫不犹豫地派人赶往颐和园,将事情做了一番夸大其辞的描述后,禀报给慈禧太后,希望她抓住时机立刻做出决定,避免有性命之忧。

  可以肯定的是,慈禧太后在听报告后,非常震惊。她由此想到了皇帝以及维新派握有实权后自己的处境,她很有可能被软禁、罢黜、蒙受羞辱甚至最后饿死。但这都是慈禧对维新改革派的误解,

  也许这些谣言制造者只是为了让太后相信这件事并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而非对皇帝的性格进行丑化。但是,这些计策很有效。慈禧太后在第二天就准备收回皇权。

  

  在9月份的一个早晨,天清气爽,慈禧太后从乐寿堂出发回到了紫禁城,此行出乎人们的意料。威风八面的慈禧太后盛怒不已,她站在了无助且恐惧的光绪皇帝面前,大声地斥责,说他居然想刺杀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叛徒。之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软禁在紫禁城附近的湖中岛上,皇帝的特权再次回到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太后还以国家的名义颁布了一道圣旨用来羞辱皇帝,内容大意为:光绪皇帝深知自己无力治理国家,一再请求慈禧太后重新把持朝政,而且皇帝代表其子民对慈禧太后能重新执政感到万分感谢。

  当然,这一切都是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承认的。

  另外,清政府还颁发了另一个恶毒的诏令。诏令的内容非常简短:“帝遇疾,皇太后复训政。”

  民间传闻与宫人讲述,皇帝都是最悲惨的那个人

  北京的老百姓最初听到所谓“帝遇疾,皇太后复训政。”的诏令时,也是议论纷纷,一头雾水。后来他们就明白了,当今皇帝正面临性命之忧,而这种忧虑并非来自于疾病。对此,民间甚至出现了这样的传言:

  当时,光绪皇帝得知慈禧太后要从颐和园回来,在她离紫禁城不到11公里时,皇帝担心自己会有危险,换了便衣躲在英国的使馆中。可是,英国的使者不但拒绝向光绪皇帝提供帮助还将他囚禁并送回了紫禁城接受慈禧太后的斥责。

  当然,尽管真相无人得知,但也不会这么荒谬。真正的经过很可能是这样:年少且悲惨的皇帝确实想出逃,但是被宫中的太监拦下了。后来,确实有一些太监跟皇宫外面的人提起这件事。

  紫禁城皇宫里大约有3000名太监,他们同样对光绪皇帝推行的改革不满意,不仅是因为敬畏慈禧太后的原因,更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利益会因为光绪的改革政策而遭受较大的损失。

  所以,这些太监跟保守派一样,都希望慈禧太后可以让大清腐朽的祖传制度继续存在,确保他们能够继续奢靡的生活。

  再后来,光绪皇帝自知自身难保,他也不想连累朋友。皇帝只好做最后的努力,他发了一封密函通知康有为:慈禧太后将要下狠手对付他们。

  

  接到密函时,康有为已经带着他的学生梁启超逃离了北京。最后,康有为去了香港。但其他支持维新的核心成员却没有躲过灾难,这些人都被囚禁起来,永不释放,其中徐致靖御史因引荐康有为被定罪;陈宝箴被免去了湖南巡抚的职位;帝师翁同龢本来也难逃惩处,但是他在朝中有诸多好友,如果他死了会引起很多人的强烈不满,所以,太后只是罢黜了他的职位,让人暗中对其监视。但不久,翁同龢就在贫困中辞世了。

  至于杨深秀、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以及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这六位维新派核心人员,最终英勇就义。

  他们在慷慨赴死前,曾有刑部官员上书要求对他们进行审判。不过,铁血无情的慈禧太后直接驳回了这请示,下旨说:“无须审判,即刻处死。”

  1898年9月,64岁的慈禧太后再次执掌朝中大权,这时的她依然精力旺盛,思维清晰。被囚禁的光绪皇帝已28岁。在慈禧太后执政时期,光绪皇帝时常被迫像个低贱的随从,跟随慈禧太后在紫禁城和颐和园之间往返。

  住所的变动对光绪皇帝而言,根本没有区别,不过是换个地方被囚禁而已。他在颐和园居住的地方名为玉澜堂,玉澜堂水光潋滟,可惜光绪皇帝看不到这风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