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隆平田”春耕啦!引进超20个水稻新种,还有新目标

  又是一年三月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的隆平试验田,迎来了它的第三个春耕生产季。

  3月11日上午,伴随着拖拉机的阵阵轰鸣,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植的160亩试验田,金灿灿的油菜花完成了“使命”,被犁进土里化作“春泥”,期待收获时节又一片金色田园、稻谷飘香。就在去年,这片试验田顺利完成年亩产3000斤的高产攻关,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前留在黄埔的牵挂。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的160亩隆平试验田开耕,图中为拖拉机在推平油菜花,将其翻入土中回填育肥。通讯员供图

  据悉,黄埔区预计今年春耕粮食种植面积达4000亩,其中,首批2000亩水稻的种植工作将于4月5日前完成。位于隆平稻香园的隆平试验田将引进20个以上的水稻新品种,助力黄埔区选种育种工作。

  引进超20个水稻新种优中选优

  2020年,袁隆平院士生前亲自选址黄埔大吉沙岛,建设近千亩试验田。其中,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植的160亩试验田已连续两年成功种植水稻,年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顺利完成——早稻平均亩产1566.14斤,晚稻平均亩产1452.8斤,双季稻亩产达3019斤。

  今年,隆平试验田再度加码,预计引进20种以上水稻优质品种。

  “我们试种20种以上的种子,主要是为了测试哪种类型的种子更加适合广州黄埔的水质、土壤、空气,为黄埔选种育种工作打好基础。”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高爱军介绍称,目前选出的品种均为湘粤两省农业专家的心血结晶,有入口清香的玉针香、适合广东人口味的丝苗米以及产量较高的杂交水稻等多个品种。

  高爱军接着表示,选种考虑点有三,“一是品质好,产出的水稻好吃;二是产量高,在大吉沙土壤含盐量较高的情况下,单季亩产量预计1000斤以上;三是种子适应力强,种植区域广。”他提到,今年隆平试验田除了试验新品种,最主要的目标在于把去年亩产超过3000斤的杂交水稻品种进行优化稳定,以进一步推广先进的新技术。

  “有了前两年的数据和经验总结,我们的种植计划更加明晰。”高爱军表示,该片农田本因海水倒灌、常年休耕等因素而缺乏肥力,两年来的精心耕种,让试验田土壤良性循环开始形成,土质更好了,粮食种植轮作模式也更明晰。

  

  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水稻智慧农场,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直播机在进行春耕播种。

  

  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水稻智慧农场,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直播机在进行春耕播种。

  

  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水稻智慧农场,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直播机在进行春耕播种。

  

  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水稻智慧农场,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直播机在进行春耕播种。

  

  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水稻智慧农场,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直播机在进行春耕播种。

  据悉,隆平试验田将在5天左右耕种完毕,届时还将进行20亩虾稻生态种养试验,打造有机自然循环体系。同时,开展65亩绿色种植试验,并延续2021年的低镉实验。此外,20亩用于科普与研学教育。试验田将进行生物防治水稻病虫草,使用无人机械种植,每年继续种植两造水稻。

  高科技助力农业春耕备耕

  在大吉沙岛的智慧农场,两台无人驾驶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机和水稻精量旱直播机按照预设路线在水田上来回穿梭,稻种均匀播撒在泥土里。这是无人农场春耕作业演示的一幕,也是黄埔区科技农业发展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

  “以往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插秧半亩地,用插秧机的话,一台机器得配两三名人工,一天插秧50亩左右。换成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直播机,无需人员操作,一天能播种近100亩地。”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在满表示,以插秧的成本来计算,传统的方式一亩地要近200块钱,现在采用机械化直播,一亩地只需要不到30块钱,“解放了人力,节省了成本,效率反而高了,这就是无人化农场的优点之一。”

  

  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水稻智慧农场,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直播机在进行春耕播种。

  据了解,大吉沙岛水稻智慧农场由黄埔区农业农村局、华南农业大学和黄埔文化(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共同建设,主要开展与智慧农业相关的品种、栽培、农机等方面的科研攻关,突破水稻和蔬菜生产智慧农场关键技术,创建“智慧农场”黄埔模式。目前,该农场计划对早中晚稻、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示范展示。

  黄埔区共有耕地面积4.6万亩,蔬菜1.7万亩,水果4.6万亩。预计今年春耕在田蔬菜的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达4000亩。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好时节,黄埔区正以科技农业为引擎,农业政策为保障,耕地保护为基础,全力助力春耕备耕开展。

  为大力利用科技助力春耕备耕上,黄埔区持续推进现代科技农业项目发展。该区与袁隆平、罗锡文、邹学校、刘仲华、刘少军等院士团队合作,建设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全面开展高产田、低镉水稻、无人农场、辣椒新品种培育、茶叶资源圃等农业科技项目。“广州黄埔现代种业(农作物)产业园”和“广州黄埔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已成功申报2021年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水稻智慧农场,智慧农机在田间作业。

  同时,黄埔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在市级农业政策的基础上,黄埔区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农10条”农业生产补贴、区级种粮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多种农业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区级财政种粮补贴800元/造/亩,购置商品有机肥料的按每吨400元给予补贴,并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降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据悉,今年黄埔区将加大对广州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宣传推广,早造水稻计划提供优质品种“19香”推广种植500亩。同时,计划在该区迳下村建设500亩高标准农田创新示范点,建设1128亩高标准农田。推进隆平院士港、航天现代农业创新中心、黄埔红(岭头)红茶创意园、极飞超级农场、麦村无土栽培精品产业园、大吉沙岛无人农场等农业科技项目。

  现代农业绘就“都市锦田”风光

  春日的大吉沙岛,微风之下,100亩金黄色的油菜花汇成“金色花海”,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据了解,油菜花田除了观赏和经济价值,主要作用在于调节土壤功能,为下一造水稻种植改良土壤状况。现代农业与田园景观相融,正成为黄埔区农业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拖拉机在推平油菜花田。

  “大吉沙岛从相对封闭的小岛变成广州市郊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我们就是见证者、建设者。现在,人们更加关注和热爱农业,证明农业和城市可完美互融。”高爱军表示。

  近年来,黄埔区重点规划建设隆平稻香园,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岛上基础设施和观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将其打造成为市民领略现代农业风光的“打卡点”。

  如今,大吉沙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水系循环系统、碧道工程、烘干储藏中心、禾下梦雕像、栈道等项目已完成建设。岛上环境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持续修建,稻田连续种植,充足的食物与和谐的环境吸引了150多种鸟类栖息岛上。

  岛上于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吉粮仓是隆平试验田的配套设施。该建筑采用传统岭南钟楼建筑风格,里面的“两藏馆”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历程以及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的建设历程。这里还珍藏了袁隆平院士为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题词的原件。

  近两年来,大吉沙岛日均吸引近4000名市民前来游玩参观。黄埔区文化集团策划开展了“大吉沙岛?研学体验先锋营”、丰收体验活动、候鸟科普观察等主题活动,为市民提供农业知识科普和亲身体验。这个广州至今唯一不通车、不通桥、只靠渡船出入的江心小岛,摇身一变,已成为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典范。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徐洁芹 范敏玲 李剑锋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