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彩角鸮,世界上最小的猫头鹰,只有小号纸杯那么大

  微型猫头鹰花彩角鸮

  在美国西南部的某个地方,一只体型很小的猫头鹰正扇动翅膀,穿过夜空,朝西北方向飞去。这是一只花彩角鸮——丛林中体形最小的猫头鹰,因其羽毛呈现火焰般的色彩(橙色)而得名。此时,也许出于本能,抑或受到南方星座移动以及体内生物钟的共同作用,这个长着一对黑色眼睛的小家伙正离开它冬天的巢窝,飞回千里之外的位于山区的繁殖地。

  花彩角鸮也被叫做“小角鸮”,其致命短处是它们的身体仅有(340毫升)的咖啡杯那么大,这让它们不仅会受到树栖哺乳类动物如浣熊和松貂的欺负,就连啮齿类如树松鼠和鼯鼠也会把它们从鸟巢里赶出来,以取食它们窝中的蛋或者幼鸟,难怪它们要选择在夜间活动。不过,即使在夜间,它们也常常成为徘徊在林间的大型猫头鹰如枭、长耳鸮和大雕鸮的晚餐。

  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开始跟踪花彩角鸮,他们艰辛的野外研究工作终于使人们了解了这种体型娇小、神出鬼没的微型猫头鹰的繁殖习性、生存环境以及面临的困境。

  致命的食物短缺

  花彩角鸮一生中,危险如影随形。逃过繁多的天敌固然危险重重,但它们面临的最大危险还不是那些猎食者,而是它们自己的食性。花彩角鸮以昆虫而食,这导致它们常常处于严重的食物短缺的危险之中。尽管昆虫数量繁多,但在夜间,昆虫数量却取决于天气是否温暖干燥,寒冷潮湿的天气往往会降低昆虫的活动程度。花彩角鸮常常栖息于高海拔地区,这样的生存环境集中了诸多不利因素。更糟糕的是,尽管花彩角鸮全身密布隔热隔水的羽毛,但长时间地暴露在潮湿的夜间环境,它们也会受凉,而维持体温则会消耗它们更多的能量。

  山区的天气变化无常,哪怕一场持续两三天的风暴也有可能令花彩角鸮身处绝境。鸟类是温血动物,拥有较高的体温(平均40℃),为了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大多数鸟类都需要充足的食物供应,而季节性的长距离迁徙、换毛,以及繁殖(包括争夺领地、产卵和喂养幼鸟)等,使鸟类对营养的要求更高。可在山区,春天的天气真的靠不住。因此,“能源危机”往往是花彩角鸮面临的最大威胁。

  危险的迁徙之旅

  在春季,花彩角鸮有一场非同寻常的迁徙。如果说拿破仑攻无不克的军队是“靠胃来行军”的,那么,花彩角鸮的迁徙也是如此。当然,它们追逐的不是法国美食,而是夜行性昆虫,主要包括鳞翅目昆虫(蛾类)、鞘翅目(甲虫)和直翅目(蟋蟀)等。正因此,人们也将这种小型捕食者叫作“翅目类的幽灵杀手”。

  早春时节,美国西部高地被残雪覆盖着,天气依然寒冷,昆虫们还在休眠。而在温暖的低海拔地区,各种昆虫已经从冬天的休眠中苏醒过来。于是,花彩角鸮的迁徙开始了,它们沿着低地向北回迁。

  美国科学家正在跟踪研究的这种花彩角鸮,将飞越美国西部山区,最后抵达目的地——爱达荷州的萨布莱特山,这里是它们的筑巢繁殖地。在这趟回归之旅中,它们面临重重危险。相对于日间活动的鸟类,它们不得不在夜间气温骤降期间进食,这让它们的取食难度更大。美国西部山区的天气变幻莫测,在花彩角鸮急需补充能量的旅途中,如果遇到寒冷气流,引起食物短缺,它们就得忍饥挨饿。食物短缺有可能导致花彩角鸮体重减轻达25%之多。如果连续数晚不能进食,它们就会饿死。因此,一些花彩角鸮会在旅途中死去。另外,如果它们在5月中旬以前飞到萨布莱特山,或者说,如果它们在昆虫出现之前抵达那里,它们也将处于食物短缺的危险之中。

  艰辛的求偶和育幼

  春季的迁徙对花彩角鸮犹如一场生死未卜的考验,但即使捱过这一关,花彩角鸮最终精疲力竭地到达了目的地,也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繁殖季节的能量需求也是相当巨大的,对于雄性花彩角鸮更是如此。在荷尔蒙的驱使下,雄鸟在林间穿梭、鸣叫(它们低沉的双音节叫声非常响亮),一方面为了吸引任何可能与之交配的雌鸟,另一方面则警告其他雄鸟不要靠近。对于那些回应它的鸣叫并靠近它的雌鸟,它将供给食物以示奖励。幸运的话,它的努力很快就会为它带来一个配偶。这时,它会领着它的“未婚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直到后者满意,最终选定筑巢地点。接下来,当“丈夫”的就要开始艰苦、持续的“婚食行为”。所谓“婚食行为”,即从配对开始,直到孵化期结束,雄鸟都要负责给其配偶提供食物。此外,它还要巡逻它的领地,驱赶敢于闯入的其他雄鸟。

  对雌鸟来说,日子也过得并不轻松。一旦配对,它们便立刻面临繁殖对能量的需求。不过,被雄鸟追求,雌鸟还是好处多多——尽管很快就要产卵,但至少在眼下,它们可以享受一段舒适安逸的日子。它们变得懒惰,不爱运动,坐享追求者们进贡的大量食物。一旦决定与某只雄鸟结成配偶,它们就整晚待在选定的树洞里或树洞边,发出像雏鸟般嗷嗷待哺的声音,等待雄鸟喂食。数周之内,它们就会恢复体力并做好产卵的准备。

  一当产下第一枚卵,雌鸟就开始孵化。之后,雌鸟每1~2天产1枚卵,每窝产2~4枚卵。产卵的数量能反映雌鸟的身体状态。当然,这也是由雄鸟的喂食量决定的。如果遇上恶劣天气,导致昆虫供应不足,雌鸟的产卵能力就会降低,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完全不产卵。

  孵化过程长达24~25天。幸运的话,适宜的天气保证雄鸟能为自己的配偶捕捉到足够的食物。但如果不幸遇上了持续的不利天气,雌鸟就不得不离开正在孵化的卵自行外出觅食,以保证自己能活下去。对卵和巢而言,雌鸟的任何一次长时间离开都是相当危险的。

  有科学家曾经统计过,一只孵化过程中的花彩角鸮雌鸟一天大约要吃22只昆虫,而在整个孵化以及之后的育雏过程中,一对花彩角鸮在49天内一共捕食了2314只昆虫。还有科学家对繁殖期的鸟巢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一对花彩角鸮父母平均每晚回巢65~133次,几乎每次回巢都伴随着喂食。可见,在整个繁殖季节,花彩角鸮对昆虫的需求量是惊人的,“幽灵杀手”名不虚传。

  忠于配偶和领域

  研究表明,鸟类的翅膀长度与迁徙路线长度的关系呈正相关:翅膀越长,迁徙的路线越长。花彩角鸮相对较长的翅膀和游移漂泊的记录,都支持将它们归入被称为“新热带候鸟”的类群,也即在北美筑巢、在美国南部度过非繁殖季节的陆生候鸟。

  研究人员的野外跟踪研究发现,配对的花彩角鸮会在夏天一起飞回爱达荷繁殖地。尽管回归的旅途漫长而危险,但花彩角鸮仍然可以精准地回到特定的筑巢地点,并且忠于同样的伴侣。

  美国西北部的山地大部分被斑块状的林场覆盖,迁徙的花彩角鸮喜欢选择茂盛的树林和灌丛作为筑巢地。这种行为偏好看来是由前几代繁殖的成败与否形成的。

  和很多其他种类的小型猫头鹰一样,花彩角鸮把巢筑在空树洞里。因此,它们必须依赖“初级洞巢者”(例如一些种类的啄木鸟)的专业技能。有时候,它们还得与其他小型猫头鹰和当地的啄木鸟种群竞争巢洞。比如一对花彩角鸮夫妇在头一年的夏天成功地利用了某个树洞,但在第二年,它们有可能不得不同其他洞巢鸟类竞争这个树洞。

  未知的种群命运

  在爱达荷州,为了调查花彩角鸮的筑巢繁殖率,研究人员总是在夜晚,在每个能听到花彩角鸮鸣叫的地点做标记,然后在白天来寻找被花彩角鸮占据的巢洞。经验告诉他们,通常在5月中下旬就能听到雄鸟的鸣叫,听到雌鸟的鸣叫则要晚一点。因此,多半要等到6月,雌雄鸟才会占据巢洞。可是,在第五个夏季,意外出现了。

  一切都发生得毫无预兆。早些时候,雄鸟还和以往一样在领地中鸣叫着。可进入6月后,尽管研究人员能听到花彩角鸮的鸣叫声,但他们却找不到任何被占据的巢洞。到7月,情况依然如此,而在通常年份,这个时候花彩角鸮们已经在巢里忙于饲喂它们的雏鸟了。研究人员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花彩角鸮们都回来了,却没有一只成功筑巢,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研究人员还在家畜的饮水槽里发现了淹死的花彩角鸮,这暗示食物的匮乏已经迫使花彩角鸮们冒险到水槽里捡食昆虫了。

  研究人员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却没能发现有什么异常——没有火灾,没有干旱或者洪水,没有放牧活动的变化,也没有伐木。普遍的筑巢失败一定另有其因,那会是什么呢?导致筑巢繁殖失败的原因,或许就隐藏在峡谷上方的微风和山坡上的云朵阴影之中。

  研究人员对研究区域当年4~6月的天气记录进行调查,并据此计算出繁殖季节早期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通过对比前四个繁殖年份同第五个繁殖年份的气象数据,特别是成功繁殖年份中的重要阶段,如迁徙之后的生理恢复期、婚食期等的气象数据,研究人员最终看出了天气(以及随之变化的昆虫供应量)和花彩角鸮筑巢繁殖成功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繁殖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不利天气,可以彻底击垮整个繁殖种群。

  时间又过去一年,第六个繁殖季节到来了。和第五年一样,这个地区再一次经历了又冷又湿的天气模式,花彩角鸮们也再一次经历了整个种群范围的筑巢繁殖失败。占领了领地的雄性花彩角鸮在5月下旬以及整个6月不停地鸣叫着,但和前一年一样,研究人员没能找到哪怕一对成功筑巢繁殖的配偶。

  令人欣慰的是,第七个繁殖季节的5~6月较前两年温暖干燥,研究人员终于发现了一些成功筑巢繁殖的花彩角鸮。他们还成功地对一些花彩角鸮家庭进行了环志,这样他们得以通过无线电跟踪来了解雏鸟学飞后的家庭行为和行踪。

  无线电跟踪结果显示,雄鸟负责饲喂和照顾头两只幼鸟,它总是不离它们左右,并只在巢窝周围林谷的一侧活动;雌鸟在第三只(也是最后一只)幼鸟学会飞行后,开始担负照顾的职责,它领着“孩子”在冷杉林间和林下灌丛中穿梭,并只利用林谷的另一侧。“父母”双方分别在领地内不同区域照顾不同的后代个体的行为,被称之为“育雏分工”,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躲避捕食者并提高育雏的有效性。

  爱达荷州的花彩角鸮在不同年份的繁殖情况发人深省:未来的全球气候也许变暖并且变干,也许变湿并且变冷,但无论怎样,对花彩角鸮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