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方言杂谈
2021年3月9日拍摄李荣先生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总结的西路区的语言特点-多数地区人们将“责策色”等字读ei。鲁西南地区就是把“刻”读作“kei”了。比如“恁给俺刻(kei)的木手枪,还真像真的”,“恁给小小刻铅笔(bei)要小心点手,别劙破手了”等。
“刻”的字义,大家都知道了,不再重复了。我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偶尔会有修钢笔的人,在钢笔帽、钢笔裤上刻(kei)上花、鸟、姓名等。当时,买支钢笔是家里一项可观的支出的,作为学生都比较爱惜。若路上上学,学生之间打闹、嬉戏,使钢笔丢了时,绝大多数人会返回上学路上去找的,我小时候就找过丢失的钢笔。有的女孩爱惜钢笔,就会在钢笔身上刻(kei)上花;当时,我的钢笔帽上刻(kei)的是我的名字。修钢笔的人,用刻(kei)刀在钢笔身上刻(kei)好图案后,都是再拿蜡将刻(kei)痕抹平,外表就如新了。
还有,当时,砍根直一点的柳树枝,自己刻(kei)根“红缨枪”玩,是男孩常干的事。为了使红缨枪像真的,就到卖“染料”的小铺,买大红色的“染料”,将苘枇子染红,绑在枪头上,当枪穗子。为了省钱,买点深蓝色“染料”,自造钢笔水的事,我也是常干的。大人们刻(kei)的东西就更多了,有木匠在出嫁闺女的嫁妆上刻(kei)上吉祥图案,在大门门板上刻(kei)吉祥图案,在砖上刻(kei)图案等等。
现在想想,当下自己能刻(kei)的东西,只剩下给女儿刻(kei)铅笔一样活了,其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模”制造,批量生产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