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沿革(第二十九期)

  (一)阿富汗地处伊朗与印度及两国与北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印度大部分地区后企图控制阿富汗,以此作为阻止俄罗斯帝国向印度洋扩张来确保自己的印度领地安全的屏障。俄罗斯帝国则早就怀有通过阿富汗向印度洋扩张势力的野心,阿富汗成为英俄两国激烈争夺的对象。1837年英国人虽然已经牢固地控制印度,但是英国人开始担心俄国从开伯尔山口和波伦山口入侵印度来扩张其帝国。英国派使节到喀布尔,希望和阿富汗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汗结盟以对抗俄国。当时锡克帝国刚刚夺去阿富汗重镇白沙瓦,多斯特·穆罕默德希望得到英国人支持收复此城,但英国人却拒绝支持他。俄国随后派遣使节到喀布尔,并表示支持多斯特·穆罕默德收复白沙瓦。印度总督乔治·伊登的顾问夸大此事的影响,1838年俄国与阿富汗谈判破裂,波斯-俄国联军随即围攻阿富汗西部城市赫拉特。俄国为增长在亚洲的影响力与波斯结盟,而后者与阿富汗一直有领土争议。赫拉特一直在波斯帝国的版图里面,直到1750年阿富汗夺去赫拉特。奥克兰勋爵的计划是首先为阿富汗人解围,然后扶植一个亲英的君主代替多斯特·穆罕默德,英国人后来选定舒亚·沙阿·杜拉尼为新一任国王。1837年伊朗在沙俄的怂恿和支持下围攻阿富汗赫拉特,英国派A.伯恩斯出使喀布尔,企图促使阿富汗统治者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同英国人建立反对伊朗及俄国的同盟。在谈判过程中阿富汗方面要求英国人帮助它收复被锡克人侵占的原萨多查依王朝领地白沙瓦,英国人予以拒绝,谈判无结果。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乃转向俄国,接见俄国特使维特凯维奇,英国遂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二)为得到入侵阿富汗理由的奥克兰勋爵在1838年10月发表西姆拉宣言,交代英军入侵阿富汗的四个理由。宣言表明为确保印度的安全,英国在印度西部要有一个可靠的盟友,英国入侵阿富汗只是为了帮助舒亚·沙阿重夺皇位。英国不否认自己入侵阿富汗,但表明此举只是为了帮助阿富汗人建立合法政府,对抗外国干涉与国内乱党。 实际上舒亚·沙阿的统治完全靠英军镇压乱党维持,收买酋长的资金亦由英国提供。英国之所以入侵阿富汗是为了在阿富汗建立一个亲英政权来对抗亲俄的波斯,削弱俄国的影响力,使印度免受俄国威胁。1838年11月英国侵略军开始向阿富汗推进,次年4月占领坎大哈,进逼喀布尔。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出走,越过兴都库什山后向英军投降,但阿富汗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并未停止。1838年12月一支2.1万人的英军部队(包括英国人和印度人)在约翰·基恩爵士的指挥下离开旁遮普,随行的是加尔各塔布政司威廉·海·麦克诺滕,他将是新一任英国驻喀布尔大使。1839年3月末英军部队抵达奎达,穿过波伦山口,启程前往喀布尔。大军行经崎岖山地,穿越沙漠,翻阅海拔达4,000米的山口,但进展仍然很快。1839年4月25日英军已经抵达坎大哈,同年7月22日英军发动奇袭,夺取固若金汤的、监控西边一片、通往西北边境省的平原的加兹尼堡垒。英军炸开城门,随即开入城内。这次围城中英军200人伤亡,阿军500人阵亡、1600人被俘、受伤人数不详。英军在加兹尼得到大量补给,足够继续进军。英军随后大胜由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子带领的阿军,多斯特·穆罕默德与他的追随者一起逃往布哈拉,途径巴米扬。1839年8月在失去皇位近30年后,舒亚·沙阿在喀布尔重登皇位。

  

  (三)战后英军大部分士兵都返回印度,只留下8000人驻守在阿富汗。但是阿富汗叛乱不断,英国需要大量驻军阿富汗才能维持舒亚·沙阿的统治。为了提升驻军士气的威廉·海·麦克诺滕允许士兵家属随军驻守阿富汗,阿富汗人视之为永久驻军的表现而变得更加愤怒。多斯特·穆罕默德率军进攻英军获败,随后更投降被俘,被关押在印度。同时英军撤出巴拉希萨尔堡,在喀布尔东北部重建一个哨站。哨站选址不佳,四面环山,布满沼泽。情况更恶劣的是哨站因驻军数量过多而超出负荷,防线又长达两公里,而且补给都储存在一个独立的堡垒,距离主要哨站300英里。1841年4月-10月间不少心怀不满的阿富汗酋长投向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子阿克巴尔·汗,叛军活跃在北部城市巴米扬一带,由米尔·马斯迪·汗等人领导。1841年11月英军高级军官亚历山大·布尔内斯爵士及其副官在喀布尔遇害,凶手是当地暴民。英军却未因此而采取行动,助长叛军气焰。同年11月9日因为叛军夺取位于喀布尔的、缺乏防御的、储存补给的堡垒导致形势进一步恶化,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英军指挥官试图与阿克巴尔·汗协商,麦克诺滕表面上悬赏阿克巴尔·汗,暗地里却提议让他当上阿富汗的维齐尔,条件是允许英军驻军。次月23日麦克诺滕与阿克巴尔·汗在英军一个哨站附近会面,但,阿克巴尔·汗绑架麦克诺滕和同行的三个军官,更杀害四人。麦克诺滕的遗体被暴徒拖到喀布尔的街道上,拉到市集上展示。威廉·埃尔芬斯通失去对部分士兵的控制,威权也受到极大的打击。

  (四)1841年11月被称为“阿富汗之星”阿克巴尔领导喀布尔起义,英国侵略军陷于绝境,不得不答应撤离阿富汗。1842年1月英军16500人开始撤退(喀布尔大撤退),沿途不断遭到截击,几乎全军覆没,仅数人生还。不久英军重新集结力量,再度占领喀布尔,对和平居民进行血腥报复,但英军怕重蹈覆辙,不久即撤出阿富汗。阿富汗人民第一次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取得彻底胜利。1842年1月1日埃尔芬斯通与叛军达成协议,叛军保证驻军及其家属能够安全撤出阿富汗。五日后英军开始撤退(喀布尔大撤退),队伍总人数为1.6万人,当中有4500个军人、1.2万个平民。大部分士兵都是印度人,只有一个由英国人组成的团(第44步兵团)。吉尔扎伊战士在队伍经过山口时发动突袭,队伍在险恶的峡谷中行进30英里(48千米),渡过喀布尔河,最终在甘大麦遇袭。此后队伍只剩下40多人,失去马匹的他们只能依靠双脚前进。地面冰冻,没有遮掩,粮食只能维持几个星期。队伍的武器只剩下几支火枪,几把军官用的手枪和几把剑。第44团全军覆没,只剩下苏特尔上尉。费尔中士和七个士兵生还,全部被俘,队伍唯一到达贾拉拉巴德的成员是威廉·布赖登医生。除了进攻自喀布尔撤退的英军,阿富汗军队还进攻自阿富汗其他地区撤退的英军。在其他地区爆发的战斗,分别为贾拉拉巴德战役与第二次加兹尼战役。虽然加兹尼陷落但其他地区的驻军仍然坚守到1841年春,等到来自印度的援军解围。英军在贾拉拉巴德附近击败阿克巴尔·汗,为重夺喀布尔和重建英国在阿富汗的霸权奠定基础。

  

  (五)奥克兰勋爵开始中风,其印度总督职务由艾伦巴勒勋爵顶替。艾伦巴勒勋爵受到指示要完结阿富汗战争,他命令部队在报复、解救战俘之后撤出喀布尔返回印度。1842年8月威廉·诺顿率军自坎大哈出发,沿途抢劫乡村,拆毁堡垒。同时乔治·波洛克率领另一支驻守于白沙瓦的、士气低落的军队,穿过开伯尔山口,抵达贾拉拉巴德,与罗伯特·西尔斯会合。英军在贾拉拉巴德对阿富汗军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此后英军势如破竹,最终在1842年9月重夺喀布尔。入城后英军解救所有战俘,拆毁市集,随后经开伯尔山口撤退。多斯特·穆罕默德获得释放重登皇位,最后在1863年6月9日去世。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沙俄一直向阿富汗稳步推进,1842年时沙俄的边界仍在咸海的另一侧与阿富汗隔海对望,五年后沙俄已在阿姆河设立哨站。1865年沙俄正式吞并塔什干,三年后吞并撒马尔罕。1873年沙俄与布哈拉埃米尔阿利姆·汗签订合约,实际上剥夺他的权力,俄国基本上完全占据阿姆河以北的土地。1878年英军再次入侵阿富汗,是为第二次英阿战争。1843年英军幸存者之一随军牧师G·R·葛雷牧师出版一部关于第一次英阿战争的回忆录,他写道:“这是一场没有明智计划就发动的战争,既盲动又怯懦,最终带来灾难。无论是主导这场战争的政府,还是参与这场战争的部队,都没有得到多少荣誉。无论是政治抑或军事方面都无人受益,撤出阿富汗的部队与败军无异。”

  (一)1838年位于中亚交界处的阿富汗开始成为列强相继染指的对象,南方的英国势力希望将其作为巩固印度斯坦的北方边陲,渴望南下的俄罗斯帝国也将阿富汗视为自己通向印度洋的必经之路。他们甚至还成功笼络阿富汗的默罕默德埃米尔(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最终导致英国方面被迫选择武力。第二年2万名由柯顿将军指挥英印陆军开始从开伯尔山口以南出发,另有3.8万名普通平民跟随,不仅有来自各行业的随军服务人员,也包括很多是军人家属。当时的英军为提升远距离出征士气鼓励将士们带家属一同前往,更为以后的永久驻军做准备。1839年4月英印陆军就顺利拿下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默罕默德埃米尔见势不妙后急忙向北方的俄罗斯人求援,但后者并不想直接与英国发生冲突,所将这个请求断然拒绝。此时英军已经在7月22日进攻历史名城加兹尼,并以轻微损伤获得胜利,也让软弱的埃米尔选择出国逃亡。英军在加兹尼完成补给后又顺理成章地攻下喀布尔,到8月份一个临时的傀儡政权已经被扶持起来。到1840年11月原来的埃米尔正式宣布投降并被流放到印度软禁,这也彻底标志着英国对阿富汗的初步军事胜利。由于胜利来得太过轻松,大部分英国人都很快陶醉于享受中,他们在城中安排起板球、赛马和打猎等活动娱乐。在晚上东印度公司的军官们携着妻子一起参加晚会,喝着马德拉白葡萄酒,观看包括仲夏夜之梦在内的话剧表演。

  (二)驻防部队也愈发松懈,选择将阿富汗本地的城塞弃之不用,转而在无险可守的地形另建条件优渥的军营,并把大量部队调回印度。但伴随数次强烈的暴动发生,阿富汗本地的反抗势力已完成重组,默罕默德的儿子阿克巴汗开始领导起义军展开全面反扑。为了应对危局的英国人让59岁的埃尔斯芬通接受军权,希望这位曾参加过滑铁卢战役的老兵,能挽回迅速恶化的局势。但阿富汗人已经在11月2日发起喀布尔起义,擒杀和俘虏数位英国军政高层。当时的喀布尔仅有4500名驻军,其中的690名为英国,其余则是来自印度的征召土兵。11月23日阿富汗人已占领能俯览英军炮兵阵地的山丘,并且迅速展开攻击。在付出大量伤亡后杀伤300名隶属东印度公司的武装人员,并且与喀布尔城内的起义军会师,最终在12月23日阿克巴汗邀请英国方面的最高指挥官麦克诺顿参议和加茶会。后者不知有诈被起义军首领成功诱杀,同时起义军方面假意释放全部的英国士兵,让埃尔斯芬通将军带着他们离开中亚山区。1842年1月1日埃尔斯芬通同意对方的所有条款,五天后英国人开始从大雪封山的喀布尔地区撤出。他们需要跋涉90英里,翻过被积雪覆盖的山路,走上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不归路。除了700英国步兵和3800名印度裔士兵,他们身后还有1.4万人的普通平民,所以队伍行动非常缓慢,很容易遭到山民袭击。

  

  (三)过慢的行进速度也让补给问题很快浮现出来,最致命的威胁还是3万名蓄势待发的阿富汗部落武装。在撤退的第二日队伍就开始被阿富汗人追杀,大部分缺乏保护的平民都遭到非人道对待。袭击者们很快缴获一些英军残留的火炮,并在遭遇战中重创对手,因此在整整2天的灾难行军后英国人实际只推进6英里。仅仅到1月9日晚间走了25英里的他们就损失3000多人,除了死于武装袭击还有很多人因疾病、严寒而永远倒下。部分人因胆怯而选择折返,却同样遭到阿富汗人的无情虐杀,直到11号整个队伍已经只有200名军人幸存。指挥后卫部队的约翰-谢尔顿依靠筑有泥墙的废弃园地同几倍于自己的敌军周旋,英国人的顽强抵抗甚至赢得阿克巴汗的欣赏。他又故技重施,假装同意和谈,却故意扣押下他们。此后更是不断劝降谢尔顿,却遭对方的严词拒绝,最终这些后卫士兵也因弹尽粮绝而全部战死在阵地里,而带领他们从喀布尔出发的统帅已经沦为酋长领袖的阶下囚。1月12日撤退中的英军损失超过1.2万人,剩下的人则被军官托马斯-约翰率领,只敢在夜色行军的他们发现自己被带有刺的橡木栅栏挡住去路。

  (四)为了通过这条狭窄的道路,他们不得不忍痛翻越栅栏。埋伏的阿富汗人却再次出现,将受困的他们杀伤大半。经过这场劫难后剩余英军被彻底分为数个星散小分队,其中最多的一组不过有20名军官和45名士兵,他们大都来自第44步兵团,并且因目标明显而很快遭阿富追兵包围。面对不断涌来的敌人时英军士兵最后一次组成空心方阵,当阿富汗人因不愿意恶战而展开劝降,士官又坚定地高呼到没有人会同意。1月13日整支英军只剩下1位幸存者,他是来自苏格兰的助理医师威廉-布莱顿,正独自骑着矮马逃亡贾拉拉巴德城堡。尽管他人马俱疲但仍然需要和几名追杀他的阿富汗骑手周旋,幸运的是在逃亡到城堡一英里处后他的仓促身影被哨兵所发现,奄奄一息的威廉这才获得救援,坐骑也因连续劳累而在停下后倒地。当被问到大部队在哪时威廉只能给出最悲哀的回答:“我就是全部!”关于在阿富汗战败消息传出后整个英国各方都倍感震惊,除了总督奥克兰因此被撤换外东印度公司长期不败记录也遭终结。虽然不列颠帝国还会有两次极不愉快的阿富汗回忆,但第一次英阿战争的惨败还是因死亡行军而显得格外深刻。

  (一)阿富汗是18世纪中叶形成的多民族的大地主和封建贵族专政的伊斯兰国家,战略地位重要,是19世纪英国和俄罗斯帝国争夺的对象之一。沙俄视阿富汗为其南下印度洋的战略跳板,英国则视阿富汗为维护英属印度北方统治的屏障。阿富汗依靠各部族武装和广大人民的支持胜利地抗击英军的入侵,第一次阿富汗抗英战争以后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儿子希尔·阿里继承王位,采取接近沙俄疏远英国的政策于1878年7月与俄国结盟,拒绝英国使节进入阿富汗。1878年11月英军3.6万人分三路入侵阿富汗,穿过开伯尔、古勒姆、博兰山口,1879年1月攻占坎大哈,进逼喀布尔。希尔·阿里逃亡,不久死去,其子耶古卜继承王位。1879年5月26日耶古卜与英签订《甘达马克条约》,阿富汗沦为英国的附属国。阿富汗人民不甘屈服,1879年9月举行喀布尔起义,杀死英驻喀布尔总督。1879年12月10万起义大军在谢尔布尔包围英军,1880年7月阿军在迈万德之战中击溃英军1个旅。阿富汗人民的英勇抗击,迫使英国殖民者放弃霸占阿富汗的企图,于1880年9月缔结妥协协定。英国准许阿富汗内政自由,外交则由英控制,1881年英军撤出阿富汗。在19世纪70年代帝国主义者加紧争夺殖民地,沙俄相继占领中亚布哈拉、浩罕、希瓦3汗国后其势力已直抵阿姆河畔,并对阿富汗虎视眈眈。英国在1874年保守党执政后又积极推行对阿富汗的侵略政策,当时英俄两国在近东亦发生激烈对抗。

  (二)俄国人为迫使英国人在近东作出让步调派军队到阿富汗边境,并派以斯托莱伊托夫将军为首的军事代表团到喀布尔,企图劝说阿富汗国王希尔·阿里汗(1863~1879在位)与俄国结成同盟。英国人闻讯后要求希尔·阿里汗接待以阿瑟·尼维尔·张伯伦将军为首的英国代表团,但被希尔·阿里汗拒绝,英国遂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侵略阿富汗的战争。1878年11月英军入侵阿富汗,亲俄的希尔·阿里汗稍作抵抗后逃往北方向俄国求援,但被拒绝。希尔·阿里汗心力交瘁,于1879年初死去。其子雅库布汗放弃抵抗,于同年5月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冈达马克条约》。条约规定阿富汗的对外关系由英国人控制,英国人在喀布尔设驻扎官,阿富汗的一部分领土和几个重要山口划归印度。这个屈辱性的条约激起阿富汗人民的极大愤慨,1879年9月喀布尔爆发人民起义,英国驻扎官署被围。英国侵略者再派大军占领喀布尔,屠杀阿富汗人民。英军的暴行更加激起阿富汗人民的无比义愤,起义遍及全国,希尔·阿里汗的次子阿尤布也在赫拉特掀起反英斗争。俄国人为给英国人制造麻烦,怂恿和支持希尔·阿里汗之侄阿卜杜·拉赫曼汗从中亚北部回到阿富汗组织军队,向喀布尔推进。英国急于从阿富汗脱身,乃同阿卜杜·拉赫曼进行谈判,同意承认他为国王,并答应给他大量金钱和军火。阿卜杜·拉赫曼则承认冈达马克条约的主要条款,即由英国控制阿富汗的对外关系。第二次抗英战争中阿富汗人民英勇抗敌,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只是由于统治者投降妥协才使英国得以利用条约控制阿富汗的对外关系。

  (一)1919年2月阿曼诺拉继承王位,他因不满英国对阿富汗的统治而宣布阿独立。5月3日英军入侵阿富汗。1919年阿曼努拉·汗继任阿富汗国王后即位时发表公告,宣布阿富汗在对内对外方面完全独立,并写信给英国印度总督,要求英国承认阿富汗的独立,但遭到无理由拒绝。同年5月战争爆发,阿富汗军民在大部分战线上取得胜利。阿富汗正规军4万人分三路在开伯尔、瓦济里斯坦和坎大哈三个方向英勇抗击英侵略军,并在瓦济里斯坦方向打败英军,包围塔勒要塞。阿印边境普什图族抗英起义此起彼伏,印度的反英民族解放运动也不断高涨,英国陷入窘境,被迫放弃继续侵阿作战计划。同年8月在拉瓦尔品第草签和约,1921年正式签订条约,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当时由于印度境内爆发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英国急于结束战争。6月双方缔结停战协定,8月双方代表在拉瓦尔品第签订和约,英国正式承认阿富汗独立。经过长期英勇的斗争,阿富汗最终摆脱英国的控制而获得完全独立。布哈拉汗国是1500年至1920年间位于中亚河中地区的一个由乌兹别克人建立的波斯文化圈封建王朝,因16世纪中叶迁都至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而得名,一度为强盛的中亚军事封建王朝。1920年爆发革命,被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推翻。布哈拉汗国为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设有比较完善的官僚机构。布哈拉的中央宫廷为王朝权力的中心,但仍保留着不少游牧部落社会、奴隶制以及分封制残余。

  (二)布哈拉汗国是位于中亚河中地区的乌兹别克族封建王朝,19世纪初其疆域除泽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外,还包括今土克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的部分地区以及锡尔河北岸、突厥斯坦城及其附近一带,鼎盛时期还囊括波斯的霍拉桑。布哈拉汗国原定都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16世纪中叶迁至布哈拉。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其次为塔吉克人。居民多从事农业、牧业,其中灌溉工程较为发达。布哈拉汗国共分为三个王朝,即昔班尼王朝(1500年—1599年)、阿斯特拉罕王朝(又称“札尼王朝”,1599年—1785年)和曼吉特王朝(又称“海达尔王朝”、“布哈拉埃米尔国”,1785年—1920年)。1500年乌兹别克人首领昔班尼率兵自北进入河中地区占领撒马尔罕,推翻帖木儿后裔在中亚的统治,建立昔班尼王朝。该王朝原定都于撒马尔罕,1561年迁都布哈拉,遂称布哈拉汗国。1505年昔班尼夺取花剌子模,1507年攻取赫拉特,灭帖木儿帝国。1510年昔班尼在谋夫战役中被费尔干纳统治者莫卧儿王朝的巴布尔和波斯人的萨法维王朝联军所败,阵亡于梅尔夫城,昔班尼死后国家濒于崩溃。1512年昔班尼之侄速云赤执政,率军在加兹德万战役中打败萨法维王朝和巴布尔的军队,恢复和巩固乌兹别克人在河中地区的统治,但速云赤晚年惨败于1528年的加姆战役。

  (三)在阿布德·阿拉赫二世统治时期布哈拉汗国国势强盛,重新征服霍拉桑、花拉子模,夺取费尔干纳和塔什干,并侵入哈萨克草原腹地。1598年阿布德·阿拉赫二世死后国内动乱,霍拉桑等地复失。1599年阿斯特拉罕王朝开始统治布哈拉汗国,该朝伊玛目·库里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以伊斯兰教法治国,政治经济相对稳定,商业繁荣,纺织品、陶器、纸张远销国外。其后乌兹别克人各氏族割据势力日渐强大,王族内讧加剧,波斯萨法维王朝、阿夫沙尔王朝、印度莫卧儿王朝和希瓦汗国也乘机频繁入侵。苏布汗·库里在抵御外部入侵和平定内乱中取得一定成就,但汗国日趋衰落和陷于分裂。18世纪前期浩罕(中心在费尔干纳)从布哈拉汗国分裂出去,建立独立的浩罕汗国。1740年波斯纳迪尔沙入侵,阿布都拉·哈兹投降,于1747年遇害,乌兹别克封建王朝逐渐重新成为波斯各个封建王朝的附属国。阿斯特拉罕王朝末代可汗阿布·加兹统治期间曼吉特首领马桑·沙·穆拉德迎娶其女,建立曼吉特王朝。在他统治期间采用“埃米尔”称号,实行行政和财政方面的改革,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加强布哈拉汗国的中央政权。纳斯尔·阿拉赫·巴哈杜尔统治时期加强军队建设,不断扩张领土,力图称霸河中地区,并多次出兵对浩罕汗国进行军事干涉。1868年在穆扎法尔丁·巴哈杜尔统治时期布哈拉汗国沦为沙皇俄国的附庸,1920年9月当地人民和苏俄红军推翻曼吉特王朝,建立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布哈拉汗国正式灭亡。

  

  (四)布哈拉汗国为突厥人与伊朗人混合的军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王朝,受波斯影响较大设有波斯式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汗国奉伊斯兰教逊尼派为国教,实行伊斯兰教法和部落习惯法相结合的司法制度,霍加家族、伊斯兰教长老在宗教和政治上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苏菲派纳克什班迪耶教团和库布拉维耶教团受到汗国的尊崇,赐封有大量土地,建有豪华的麻扎。布哈拉汗国将波斯文化、伊斯兰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促进突厥—伊朗文化进一步丰富。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为中亚伊斯兰学术文化中心,汗国除对原有的清真寺、图书馆、天文台进行修葺扩建外,还新建有多所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经学院,其中撒马尔罕的希尔达尔伊斯兰经学院为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育中心,培养大批学者。苏菲派学者对《古兰经》和圣训作了注释和考证,此外布哈拉汗国文学、史学盛极一时,建筑、绘画、书法等也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波斯细密画创作相当著名。布哈拉汗国极盛时期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力,构成中流砥柱。骑兵分为人马披铠甲的重装骑兵与抛弃铠甲累赘的轻装骑兵,乌兹别克人与塔吉克人都是剽悍善战的骑士,他们弓马娴熟。中亚、西亚的武备以波斯工匠所锻造的最为精良,布哈拉王朝官营作坊多聘请波斯籍能工巧匠打造刀剑与甲胄。布哈拉战士多装备头巾盔、链板甲、锁甲、四镜甲等卫体防具,武器则有复合弓、斧、长矛、盾、大马士革刀、狼牙棒等,整体与萨法维帝国、奥斯曼帝国武备类似。

  (五)希瓦汗国(1512年-1920年)是历史上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汗国,位于阿姆河下游的花拉子模绿洲。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次为土库曼人、卡拉卡尔帕克人和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希瓦汗国所在的地区古代为花剌子模的领土,后花剌子模先后被蒙古帝国、帖木尔帝国和波斯征服。1512年花剌子模绿洲居民发动起义,伊斯兰首领方教士首领鼓动下赶走波斯总督摆脱波斯统治,拥立乌兹别克王族伊尔巴尔斯(1512~1525在位)为汗,建立独立的国家,即希瓦汗国。首都最初在乌尔根奇,后因阿姆河改道(1570年)在16世纪末迁至希瓦(今咸海南)。建国初期政局动荡,1537~1538年间一度被布哈拉军队占领。哈吉姆汗统治时(1558~1602)汗国局势相对稳定,在1593年复被布哈拉汗征服,1598年恢复独立。阿拉布·穆罕默德(1602~1623在位)即位之初俄国哥萨克人两次窜至乌尔根奇抢劫,被希瓦人民歼灭。1622年王子伊尔巴尔斯等发动叛乱,汗被废并被挖掉双目,从此开始长时期的王族内讧以及乌兹别克人与土库曼人之间的激烈斗争。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汗即位后混乱局面结束,国势转强,他和他的儿子阿努沙(1663~1687在位)曾多次侵入布哈拉汗国境。1717年俄皇彼得一世派军远征希瓦惨遭失败,1740年希瓦被伊朗纳迪尔沙征服。纳迪尔沙死后希瓦摆脱伊朗的控制,但内乱日甚。

  (六)从1763年起乌兹别克孔格勒首领掌握实权,汗成为傀儡。1804年伊尔土泽尔(1804~1806在位)废除“傀儡汗”,建立孔格勒王朝。穆罕默德·拉希姆汗时期(1806~1825)汗国实现政治统一,国势日益强盛。19世纪上半期希瓦与布哈拉为争夺谋夫城进行长期战争,与此同时它面临来自俄国日益严重的威胁,1873年汗国沦为俄国的保护国。1920年2月在当地人民和苏俄红军的攻击下汗国覆亡,建立花拉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24年并入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加盟共和国。希瓦汗国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的花剌子模绿洲,统治范围西及里海,南达呼罗珊北部。首都初在乌尔根奇,后因阿姆河改道于16世纪末迁至希瓦。16~17世纪时汗国经济衰落,文化水平极低。17世纪中期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汗撰写有关自己王朝的历史著作时,除他本人外国内竟找不到胜任此工作的人。18世纪末经济文化出现转机,19世纪上半期由于灌溉系统的扩大和改善,农业特别是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发展。金属制造、陶器手工业发达,商业和对外贸易活跃,文化和建筑也呈现繁荣兴旺景象。希尔·穆罕默德(即穆尼斯)及其侄穆罕默德·里扎(即阿格希)撰写的关于花拉子模的历史著作内容详细、史料丰富,远远超过布哈拉和浩罕汗国保留至今的全部历史著作。

  (七)浩罕汗国是中亚地区的封建国家,核心地区在包括浩罕、安集延、马尔吉兰、纳曼干等城的费尔干纳盆地。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其次为塔吉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版图包括今日的哈萨克南部部分地区、乌兹别克东部以及塔吉克与吉尔吉斯部分领土。16世纪、17世纪时费尔干纳盆地属布哈拉汗国,后逐渐脱离其控制。1710年乌兹别克明格氏族首领沙鲁赫建立以浩罕城为首都的独立国家,1760年浩罕统治者额尔德尼曾归附中国 ,他的继承人纳尔布塔加强浩罕对费尔干纳的统治并继续对中国称臣。在奥马尔汗和马达里汗的统治下汗国进入鼎盛时期,它的疆域西北临咸海,包括锡尔河下游附近的哈萨克草原;东北扩展到巴尔喀什湖以南中国地区;南达喀拉提锦等山区领地。马达里汗多次侵犯中国喀什噶尔地区,竭力支持该地和卓后裔进行叛乱活动。在胡德亚尔汗时期汗国的统治者趁新疆动乱之际企图入侵中国领土,1865年汗国阿克麦吉特要塞司令阿古柏侵入中国南疆地区并自己称汗,1876年(清朝政府派左宗棠进军新疆,粉碎企图分裂中国的阿古柏反动政权。19世纪上半期汗国经济生活和文化建设出现高潮,浩罕人民进行空前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促进农业特别是植棉业的发展。养蚕业和园艺也很发达,布匹、书写纸张、陶器等享有盛誉。浩罕、塔什干城为当时中亚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与中国、俄国等的贸易关系密切。

  

  (八)建立浩罕的明格部落是16世纪从原金帐汗国南迁至河中的乌兹别克人的一系(1514年第一位统治者名阿尔丁别什),这一时期在中亚由自称为乌兹别克人的金帐汗国末裔建立起的国家共有三个,除了浩罕汗国外其他两个汗国都宣称是昔班尼的后裔。在这三个汗国中布哈拉汗国居于统治地位,17世纪末布哈拉汗国国势衰微,其实际支配领地仅剩首都所在的河中地区的一部分,于是在费尔干纳地区中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的和卓们开始领地自治化。1710年费尔干纳地区的明格部落首领沙鲁克开始反抗宗教政权,并于1740年定都浩罕建立浩罕汗国,摆脱布哈拉汗国的统治。浩罕汗国建立当初国家较为弱小,经常受到位于天山山脉北麓地区的准噶尔汗国的侵略。1757年清朝征服准噶尔汗国,并于1759年镇压新疆南部的大小和卓之乱,控制整个新疆地区,使得浩罕汗国和清朝在塔里木盆地的喀什地方直接接壤。一些从清朝统治地区逃亡的瓦拉贵族以及之前统治塔里木盆地的和卓们开始流亡到浩罕汗国,使得浩罕汗国成为清朝眼中的潜在威胁。面对清朝将军兆惠率领大军的威胁,浩罕君主额尔德尼向位于南面的阿卜达里王朝(今阿富汗)国王艾哈迈德·沙·杜兰尼求援未果,以确保其与新疆地区的通商权为条件臣服于清廷。1774年至1798年间为清朝的藩属国,确保对新疆地区的贸易,这为之后浩罕汗国的经济繁荣打下基础。同时作为清朝的保护国在军事方面的压力也大为减轻。这些条件使得浩罕汗国具备扩大其领地的条件。浩罕汗国的各代君主都积极雇佣原准噶尔军队中的主力—柯尔克孜族作为雇佣兵和炮兵充实军事力量,在18世纪末纳尔布塔统治时期终于完成费尔干纳地区的统一。

  (九)1800年当时的君主爱里木从希瓦汗国手中征服中亚地区为数不多的大都市之一塔什干,塔什干是俄罗斯帝国和东方连接桥梁,浩罕汗国从而打通进入哈萨克草原的通道,这一功绩使得当时处于浩罕汗国统治下的各个部落一致推举他成为大汗。察合台汗国以来在中亚上所有被冠上“大汗”称号的君主都要承认这一继承成吉思汗的尊号的习惯,因此爱里木成为浩罕国的大汗,而国家也开始被称为“汗国”。在1810年即位的爱里木的弟弟穆罕默德·奥马尔汗执政期浩罕汗国迎来鼎盛期,通过军事行动浩罕汗国征服哈萨克地区的主要城市突厥斯坦,迫使该地区的哈萨克部落和吉尔吉斯部落臣服。其疆域范围的北面到达巴尔喀什湖,西面直到锡尔河流域。在贸易方面浩罕汗国保持着对清朝的朝贡,同时与俄罗斯也确定贸易关系,从而打通东西方的贸易路线,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因为其与清朝的关系愈加紧密,浩罕商人垄断新疆的进出口贸易,使得浩罕汗国成为中亚最大的贸易国。当时中亚市场上流通的金银装饰物、武器甚至日用品都是由浩罕汗国所垄断,除此之外从中国出口到西方的茶叶,丝绸,陶瓷器等等也都要通过浩罕汗国。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浩罕汗国也摆脱处于边境地区荒芜的面貌,加速社会基本设施的建设,逐渐成为该地区军事·宗教·商业的中心。为了维持对新疆统治的清朝不得不在该地区投放大量的财力人力,进入19世纪后为了牵制浩罕汗国扩大疆域的野心,清朝开始在新疆地区逐步限制浩罕商人的活动。强盛起来的浩罕汗国对清朝这种措施颇为不满,同时也觊觎清朝控制之下的喀什地方。为此浩罕一直支持新疆反抗清廷统治,拒绝引渡大和卓之子萨木萨克,并在大英帝国支持下为萨木萨克策划复国。

  (十)1820年萨木萨克取胜,1826年穆罕默德·奥马尔汗的儿子穆罕默德·阿里汗支持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入疆建立“赛义德·张格尔苏丹国”,出兵叶尔羌地区,史称张格尔之乱。张格尔之乱引发几十年未遇的新疆大规模叛乱,清朝与浩罕汗国断交并出兵平定叛乱。1828年张格尔兵败被俘,送至北京后处死。然而这次大叛乱也给清朝在新疆的统治带来很大打击,使得清政府不得不考虑与浩罕汗国相妥协。1830年清朝与浩罕汗国议和,同意浩罕汗国向新疆六城地区派遣“长老”行使领事特权的要求。通过派遣长老浩罕汗国可以一面保护浩罕商人在新疆的利益,同时直接对浩罕商人征税,从而保证浩罕汗国垄断在六城地区的贸易利益。但是在张格尔之乱后浩罕汗国还是没有放弃其对喀什地区的野心,时常支持和卓族人的复国行动,介入新疆事务。在浩罕汗国繁荣的背后其国内的统治阶层逐步发生对立,哈萨克和吉尔吉斯等游牧部落的叛乱也时常发生,政权实际上很不稳定。1842年布哈拉汗国的继承者布拉哈阿米尔国的纳斯鲁拉入侵浩罕攻下浩罕城,并杀害穆罕默德·阿里汗全族人,从此浩罕汗国被纳入布哈拉的领地。随后布哈拉在被占领的首都浩罕城,扶植新一任傀儡统治者。不久出自浩罕大汗一族分支的西尔·阿里汗夺回政权。但由于王室血脉的而引发的汗位继承斗争使得国内政治环境逐步恶化,政局陷入混乱。同时北方的俄罗斯帝国入侵哈萨克草原,直接威胁到浩罕汗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浩罕汗国曾尝试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奥斯曼帝国联手,并且与大英帝国保持友好以牵制俄罗斯帝国的南下,然而国势大不如从前的浩罕汗国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抵御来自俄罗斯的压力。

  (十一)1864年新疆爆发反清民族大起义,迅猛的反清风暴席卷天山南北,震撼清朝在新疆的统治。此间在南疆和北疆先后出现几个互不统属的割据政权,封建割据政权的头目们称王、称汗,对劳动人民进行更加残酷野蛮的封建统治,他们相互火并给新疆各族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1865年喀什噶尔封建主金相印和思的克伯克,利用维吾尔等各族人民在疏附的起义企图以拥护“圣裔”号召群众,从浩罕将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迎来喀什。英国扶持的浩罕国军官阿古柏趁机入侵新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七城汗国),占领南疆和北疆的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对新疆各族人民施行中世纪伊斯兰教汗国野蛮、暴戾的统治,维吾尔族人民与各族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1864年在阿古柏前往新疆的同年俄罗斯帝国开始对浩罕汗国的入侵,1865年布哈拉汗国与俄罗斯帝国联手攻下汗国北部重镇塔什干。1868年3月浩罕汗国与俄罗斯签订保护条约,使汗国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从属国。战败之后借由政变上台的穆罕默德·古德亚汗在浩罕市内开始兴建俄罗斯风格的新王宫,同时开始加强集权统治来巩固王权,然而这也未能阻止浩罕汗国瓦解的进程。1871年和1873年浩罕两次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军队主力逃入新疆投奔阿古柏。1875年在布哈拉汗国入侵和国内吉尔吉斯部落叛乱的环境下古德亚汗向奥斯曼帝国求援未果后宣布退位,叛乱者们拥护纳西尔丁汗即位。但随即俄罗斯帝国以“前任可汗要求武力保护”的理由,在斯科别列夫将军的率领下开始对浩罕汗国的入侵。1876年2月19日俄罗斯军队攻下浩罕城,末代可汗纳西尔丁汗出降,浩罕汗国灭亡。

  (十二)浩罕立国时领土仅限于费尔干纳谷地一带,随着其不断扩张到19世纪早期浩罕已经完全控制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和塔吉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哈萨克人也在其控制之下。鼎盛时期的浩罕东接中国、南隔阿姆河和阿富汗相邻、西接布哈拉、希瓦两汗国,是中亚河间地区第一强国。居民有撒尔塔人与突厥人,浩罕的经济以绿洲农业和畜牧业并重,贸易对于国家非常重要。安集延是主要贸易城市,因此浩罕人也以安集延人闻名于世,清朝特开喀什与其通商。浩罕的国教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支脉依禅派,国民喜爱舞蹈、骁勇善骑,当时有人称颂“四十回兵不如一安集延”。古德亚汗的宫殿保存至今,成为中亚夯土建筑的典范之作。哲德沙尔汗国(1867—1878)是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入侵中国新疆后建立的地方殖民政权,“哲德沙尔”意为七城,即喀什噶尔、和田、阿克苏、叶尔羌、库车、英吉莎和乌什七城。实行“苏立尔阿列”(军事封建采邑)制度,将城乡分封给军官和地方官吏,作为他们的采邑。地段内的人民即农奴,所有收入归统治者。强化伊斯兰教,在城乡普遍建立宗教法庭,强制推行伊斯兰教法。宗教法庭由若干哈孜(卡迪)组成,由阿古柏任命总哈孜(哈孜卡郎)、军事法官(哈孜奥斯卡尔)和总拉伊斯(哈孜拉伊斯),并根据居民和乡的稠密度任命地方哈孜。配备一名穆夫提,由他们行使地方审判权。实行拉伊斯制度,拉伊斯们手持教鞭,可随意拷打百姓(如不按时礼拜,妇女不戴面纱上街等)。强制推行天课制度,征收赋税。大修礼拜寺,恢复和扩建麻札。发展伊斯兰教寺院经济,强迫非穆斯林改信伊斯兰教。对外勾结英俄帝国主义,1872年签订“俄阿条约”,1874年签订“英阿条约”,使其侵占区沦为英、俄殖民势力范围。1878年清军攻陷、收复喀什噶尔等城,汗国灭亡。

  (一)塞西尔·约翰·罗兹(1853年—1902年)是英国殖民者,南非钻石大王,金融家和政治家。1853年7月5日塞西尔·约翰·罗兹出生在英国哈福德郡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农村牧师家里,他从小体质纤弱,不能像几个哥哥那样上大学或者参军,只能留在家里随父母耕作。罗兹在17岁以前只断断续续地接受过初等教育,1870年罗兹的一个兄弟赫伯特写信叫他到南部非洲的开普殖民地治病,于是罗兹来到南部非洲。他首先到达纳塔尔省,在赫伯特经营的棉花种植园里干活,第二年他们离开种植园来到当时著名的钻石矿业中心——金伯利。罗兹到达南非的时候正处于英国帝国主义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后由于在瓦尔河和奥兰治河汇流处发现钻石,各西方国家对南非的殖民掠夺和资本输出更加猛烈,各国冒险家和投机商蜂拥而至。罗兹被金钱的贪欲诱使也加入这支队伍,他和赫伯特到达金伯利后最初一贫如洗,只得一面开采矿石一面靠卖冰激凌为生。由于德兰士瓦的金矿和钻石矿属于深层矿,必须有大型设备和大规模爆破才能采得,一般小公司或个人淘金者无力开采。1873年罗兹与另一个冒险家查尔斯·拉德合伙开始收买破产企业,招收小矿主入股,在大搞投机活动中牟取暴利,迅速扩大经营范围和数量,垄断最大的“兰特”金矿的生产(南非货币“兰特”就来自这一矿名)。1880年罗兹创办“戴比尔斯矿业公司”,资本为20万英镑,6年之后罗兹仅一人全年所得就达到25万英镑。

  

  (二)1888年他击败自己的老对手“金伯利中央矿业公司”的寡头巴纳托,建立“戴比尔斯统一矿业公司”,成为这个公司的三大董事(其他二人为巴纳托和拜特)之一。他这时已经几乎垄断世界钻石生产的90%,加上头一年他入股经营的“南非统一金矿公司”的赢利,他每年可以得到500万英镑的纯利润。罗兹的发迹过程是他残酷剥削非洲人民的过程,是英国迅速走上帝国主义的一个缩影。而一直穷得发疯的德兰士瓦政府面对这块肥肉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乱收税、狂收费,所以灭掉这个“贪得无厌”的布尔人小国是罗兹最大的愿望。1873到1881年罗兹除了从事经济投机活动外还用近一半的时间回国到牛津大学学习经济和哲学,这期间罗兹的一整套极端反动的理论开始形成。1877年他写道:“世界几乎已经被瓜分完毕,余下的部分正在被瓜分、征服和殖民化之中,可惜我们不能到达夜间在我们头顶上闪烁的星星那里!如果可能的话我就要并吞那些星星,我经常想到这件事。我看到它们这样亮却又这样远,只觉得心中难受。”在一次集会上他说英国“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要扩大不列颠在全世界的统治,在罗兹看来重要的是首先使南非的布尔人接受英国人的统治,然后再实现纵贯非洲的“两开计划”(即从开普敦到开罗)。接着还要使英国恢复它在美洲的殖民地,占领太平洋群岛、马来群岛、中国和日本以及亚洲许多地区的沿海地带。

  (三)罗兹是一个狂热的帝国主义分子,他知道侵略和掠夺海外殖民地可以转嫁国内社会经济危机,维持本阶级的统治,因此他歇斯底里地鼓吹侵略战争。有一次他参加伦敦一个工人区失业工人的集会,听到充满“面包!面包!”的呼声,事后他赤裸裸地说:“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避免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我常常说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1881年罗兹在牛津大学结业后返回开普殖民地,他以竞选为契机,当取得议员资格后便一步步地开始实行他的政治理论。就在他刚刚跻身政界之际罗兹遇到老牌的殖民主义分子,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查理·乔治·戈登,他非常钦佩戈登在“平息”巴苏陀兰的内乱时使用的残忍手段,后来戈登出任苏丹总督时还曾邀请罗兹到苏丹担任要职。位于赞比亚河和林波波河的河间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金矿,是实现英国“两开”扩张计划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888年在成立钻石开采垄断组织时罗兹在讲演中就强调说:“我们应当永远记住南非问题的实质在于把开普殖民地扩大到赞比亚河,以便打通从开普敦到开罗的内陆通道。关键的一着是占领马肖纳兰,如果我们能得到马肖纳兰,我们就抓住非洲的天平。”要实现这个扩张计划,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洛本古拉领导的马塔贝莱王国。

  (四)1888年2月罗兹委派披着宗教外衣的开普殖民地官员莫法特去见洛本古拉,用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两个布尔人国家可能入侵马塔贝莱王国来威吓他,劝说洛本古拉与英国签约结盟。洛本古拉不明真相便轻易地答应,在事先未得到英属南非最高专员的许可时不与任何外国人谈判。8月罗兹又派他的重要助手查尔斯·拉德再次去见洛本古拉,用1000支老式步枪、一艘炮艇和每月100英镑为交换条件请洛本古拉批准南非公司在他的国家里开采金矿。他利用洛本古拉不识字的缺陷,在租让书上加入许多对方不知道的条款,洛本古拉的轻信铸成大错,10月30日在租让书上画押。莫法特条约和拉德租让书立即成了罗兹入侵马塔贝莱和马肖纳兰的借口,英国政府竭力支持罗兹。1889年10月维多利亚女皇正式给南非公司颁发皇家特许状,使罗兹可以任意对待当地居民,排斥欧洲竞争者,为独占南非打下基础。19世纪90年代初恩格斯写道:“非洲已被直接租给各个公司(尼日尔、南非、德属西南非和德属东非),马肖纳兰和纳塔尔也为了交易所的利益而被罗兹占有。”1890年罗兹领导的所谓进步党在开普殖民地的议会选举中获得胜利,罗兹组阁并担任开普殖民地的总理。他更加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财富强行推行他的殖民计划,开始对河间地区的进一步吞并活动。1891年洛本古拉发现由于自己在两份文件上签字,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实际上已被出卖。

  (五)为此他于1月18日致信英国各家报馆说:“报上发表的消息说我已把我国的矿产都租让给拉德,既然对此事有很大误解那一切以此租让权为根据的活动暂停,我拟在我的国土上进行查勘。”然而洛本古拉觉悟得太晚了,罗兹已经做好全面侵略和吞并马塔贝莱兰和马肖纳兰的准备。他招募冒险分子组成叫“拓荒队”的武装队伍,把他们派到河间地区。1893年10月罗兹的心腹、南非公司驻河间地区的行政长官斯塔尔·詹姆逊率领1500多名白人和雇佣军士兵分成三路进攻马塔贝莱人居住的村镇,10月24日洛本古拉领导人民奋勇抗战,在尚加尼河战役中马塔贝莱战士有数百人被打死。11月1日在离布拉瓦约市约48公里的本贝西河附近又发生一次大会战,这两次会战中洛本古拉的军队无力抵抗拥有马克沁重机枪和其他装备的侵略军,均遭失败且损失达1500人。11月4日洛本古拉撤出首都布拉瓦约并焚烧全城,不久洛本古拉因病去世,这样英国殖民者夺得河间地区。在入侵马塔贝莱王国的前后罗兹还分别派人,以利诱和威胁的手段强迫赞比亚河以北的本地统治者接受“保护”。1890年6月赞比亚河西北的洛兹王国与罗兹派去的特使签定一项条约,承认由英国南非公司独占本地的矿业和商业权。同年罗兹的另一名特使也几乎用同样的办法,使赞比亚河东北的隆达族酋长卡赞贝也签定条约。

  

  (六)1895年罗得斯将新占领的河间地区和赞比亚河以南地区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罗得西亚”(今赞比亚、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罗兹的扩张活动此时达到鼎峰,英国把南部非洲看作是到达赞比亚河流域最方便的自然通道,罗兹曾经说它是进入“内地的苏伊士运河”、“进入大陆腹地的通道之钥”、“瓶颈”等等。1880-1881年布尔人起来反对英国人的渗透扩张,爆发第一次英布战争,英国人遭到失败。但矛盾并没有解决,双方冲突仍不时发生。罗兹恪守“扩张就是一切”的信条,至1885年初英军进驻贝专纳全境。1885年罗兹曾经为此事与德兰士瓦共和国布尔人总统保罗·克留格尔在瓦尔河上举行会谈,克鲁格指责英国的侵略活动,罗兹则说出兵贝专纳是为了把当地人从布尔人的威胁下解救出来。双方都引用圣经的箴言来为自己辩护,这次会谈失败后留下更深的积怨。罗兹在吞并河间地区之后把德兰士瓦作为觊觎的对象,他利用布尔人不给境内外国人选举权为借口,想用颠覆手段推翻克留格尔政府。1895年12月詹姆逊带领英国南非公司的军队从罗得西亚开进德兰士瓦,可是还没有展开武装行动就被布尔人解除武装并做了俘虏,这就是臭名远扬的“詹姆逊袭击事件”。这一丑闻在开普殖民地、在西欧都引起强烈反响,德皇威廉二世致电克留格尔表示“祝贺”,英国当局极为被动。

  (七)詹姆逊袭击事件是指罗得西亚的行政长官詹姆逊在1895年12月28日进军德兰士瓦被俘虏的事件,1886年一个英国淘金者在布尔人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也以南60公里处发现迄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一年后以淘金者营地发展起来的约翰内斯堡拥有的人口超过比勒陀利亚。早在1887年罗得斯就凭借手中雄厚的资金买下德兰士瓦金矿的大部分股权,建立南非金矿公司,在占领贝专纳和马塔贝莱王国(尤其是罗得斯担任开普殖民地总理)后加速兼并德兰士瓦的进程。1895年罗得斯拟定一个兼并计划,先鼓动德兰士瓦的“外国人”起来暴动,组建临时政府。同时向在罗得西亚的行政长官詹姆逊“请求”帮助,采取里应外合的手法拿下德兰士瓦,时间定在1895年12月28日。当暴动日子临近的时候策划暴动的人方才发现28日是赛马节,这在德兰士瓦是一件大事,因为当地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他们紧急要求罗得斯改变时间,罗得斯见此只好暂时停止行动,并告知詹姆逊。但是詹姆逊没有收到罗得斯叫他暂停行动的通知,仍按计划带领500名骑兵由北向南进军德兰士瓦,结果入境不久就被德兰士瓦军队团团包围。在1896年元旦被迫投降,詹姆逊成了俘虏,后来他被引渡给英国政府,并在伦敦被判处15个月徒刑。詹姆逊袭击事件很快臭名远扬,在西欧都引起强烈反响,使英国当局极为被动。

  

  (八)罗兹为此承担责任,辞去开普殖民地总理的职务,他的政治生涯也从此结束。1896年罗兹不得不辞去开普殖民地总理的职务,罗德西亚和贝专纳(今纳米比亚)均被英国政府接管,罪魁虽然下台但战祸已经埋下。1899年10月9日德兰士瓦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尽快撤离集结在德兰士瓦边界附近的军队,英国政府拒绝这一要求,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由于布尔人早有准备且行动迅速,很快就包围金伯利等重要城市。罗兹此时正在金伯利。在三个月的围城期间罗兹坐卧不宁,1900年2月27日英军在金伯利附近打败布尔人后罗兹才得以逃生返回英国本土。1899至1902年的英布战争使非洲人、布尔人和英国人都遭到巨大的损失,布尔人死伤2.4万人,英国人死伤2.88万人,战争费用2.5亿英镑。非洲人仅被关入集中营的就达80万人之多,1899年7月1日塞西尔·约翰·罗兹在其遗嘱中正式提出死后将用其遗产在母校牛津大学设立奖学金的愿望,以资助英属殖民地、属地以及美国、德国的优秀男性青年在牛津大学完成学业,罗得斯称其为“殖民地奖学金”。罗得斯认为利用奖学金的形式把“讲英语的白人联合起来”可以保证英属殖民体系的团结与巩固,同时向美、德等世界大国示好。1902年3月26日罗兹因心脏病结束罪恶的一生,罗兹临死前曾问守候左右的人:“人们会改变这个国家(指罗得西亚)的名称吗?”

  (一)1652年第一批荷兰移民抵达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定居,1795年和1806年英国两次占领好望角殖民地,1814年至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以600万英镑的价格从荷兰手中购买好望角地区,开始对其加以统治,好望角地区又称作开普。1836年对英国统治不满的布尔人开始集体离开开普殖民地,民团司令官安德列斯·比勒陀利乌斯(史称老比勒陀利乌斯)在北方内陆建立莱登堡共和国、温堡共和国等殖民区,这些殖民区在1849年合并建立南非共和国,又称德兰士瓦共和国,另一部分布尔人在其东部和南部先后建立纳塔利亚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1876年英属纳塔尔省总督谢普斯通于前往德兰士瓦共和国进行游说,劝其接受英国统治,由于财政困难以及面临与东边祖鲁王国的大规模冲突,德兰士瓦共和国接受归并英国的要求。1877年4月英国发表声明德兰士瓦共和国成为英国殖民地,任命谢普斯通爵士为行政长官,德兰士瓦总统伯格斯辞职。1879年祖鲁战争之后英国消灭祖鲁王国,解除布尔人面临的最大威胁。由于英国人统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三年期间并没有着手改善中下层布尔人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增加投资、改善当地的财政、经济和政治生活,反而允许英国商人进行土地投机,向布尔人补收以前欠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税款,引起布尔人民广泛的不满情绪。1880年9月为了从土著手中收缴金伯利钻石矿作为工资发到黑人劳工手里的大量枪支,在英国保护国巴苏陀兰(今莱索托)发生“缴枪暴乱”。

  

  (二)英国驻德兰士瓦的主力部队南下镇压暴乱,留在德兰士瓦的英军总数不超过三千人,只驻守在比勒陀利亚、吕斯滕堡、莱登堡、斯坦德顿等几个重要城镇,因而防务空虚。该年12月16日五千多不满英国治理的布尔人聚集在帕尔德克拉尔举行国民大会,宣布进行武装反抗,恢复南非共和国。推举在布尔人当中德高望重的保罗·克留格尔、皮埃特·茹贝尔和小比勒陀利乌斯三人为首领,同日新组成的三人政府将南非共和国的独立声明送到比勒陀利亚驻军的手中,英国人拒绝接受,下令各地驻军火速增援比勒陀利亚。1880年12月17日布尔人市民和英国驻军的冲突在波切夫斯特鲁姆爆发,12月20日驻扎在莱登堡的英军第94团两个连驰援比勒陀利亚,在布龙克霍斯特干河遭到布尔民团的伏击,第一场战斗打响。由于布尔人采取游击战的战术,在交战中英军247人中有77人阵亡、157人受伤,布军只有2人死亡、4人受伤。1881年1月增援的英军部队从纳塔尔殖民地出发,向德兰士瓦进军。英军司令科利将军率这支千余人的援军西进德兰士瓦,在纳塔尔与德兰士瓦边境的朗峡受到茹贝尔将军的阻击,英军有93人被打死、133人受伤、54人被俘,科利本人也在山顶被击毙,布军方面只有1人阵亡、5人受伤。1881年3月6日英国和德兰士瓦军队签订停战协议,8月3日双方又签订《比勒陀利亚协定》。该协定规定保证德兰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国女王宗主权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权;战时英军有权借道德兰士瓦。

  (三)布尔共和国是历史上南非境内一个共和国,1652年第一批荷兰移民抵达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定居。1602年六十家荷兰商行合伙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联合省议会赋予它垄断东印度贸易的专利权。根据尼德兰联合省议会的授权东印度公司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组建自己的船队,可以独立地对外缔结条约协议,可以对外宣战、议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迅速垄断西欧和香料群岛之间的往来贸易,经营东印度群岛的胡椒、肉桂、豆蔻、丁香等商品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荷兰商船队的单次航程通常需要八九个月,穿越印度洋和大西洋两个大洋,为了补给淡水、蔬菜、水果和新鲜肉类等给养需要在中途建立若干供应站。1598年荷兰人占领西印度洋一个湿热的火山岛,以当时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官毛里茨·奥兰治亲王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毛里求斯岛。荷兰人在这里建立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商船供应站,但是由于岛上鼠害猖獗以及偏离当时的主要航线,毛里求斯岛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已嫌不足,荷兰人决定在好望角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中途补给站。1652年4月荷兰船长扬·范里贝克载着第一批153名荷兰移民抵达好望角的桌湾,建立南非的第一个荷兰殖民地开普敦。这些移民都是东印度公司的雇员,根据东印度公司下达的指令来种植作物、饲养牲畜,产品由东印度公司定价收购。不久一些荷兰雇员为了摆脱东印度公司对他们的控制开始向内地移民,不久之后更多的荷兰人和受迫害的法国胡格诺教徒前来定居。

  (四)他们以开普敦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将商船补给站扩大为开普殖民地,开普敦取代毛里求斯成为来往于两大洋的船只最重要的中途补给基地。1710年荷兰人正式抛弃毛里求斯岛,全力经营开普殖民地。为了建立向商船供应产品的农场和牧场,荷兰移民从好望角向内地迁移扩张,圈占土著人的大片土地,驱赶当地的土著黑人劳动,自己成为奴隶主。这些荷兰、法国和德国移民的后裔逐渐形成统一的种族,操夹杂法语、德语、马来语和科萨语的荷兰文方言,被称为布尔人(意为“农民”),但其自称为阿非利卡人(原意为非洲定居者)。至19世纪中叶定居在南非的荷兰移民后裔数量已经达2.1万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欧洲白人定居者中达24%。在1877年—1880年英国统治德兰士瓦的三年期间布尔人的民族情绪高涨,德兰士瓦和开普两地的布尔人联合起来,于1880年在开普敦成立民族主义组织——阿非利卡人大会,并且在独立的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也发展分会。布尔战争期间英属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省的阿非利卡人居民普遍参加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军队,或为其游击队提供帮助。布尔战争结束后英国采取与阿非利卡人和解的政策,1906年在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将军的努力下德兰士瓦获得自治地位,1907年奥兰治河殖民地也获得自治地位,恢复奥兰治自由邦的旧名。909年为了统一南非的殖民地财政、关税、铁路的英国国会通过“南非法案”,1909年9月20日英王爱德华七世批准议会提出的建立南非联邦的法案。

  

  (五)11910年5月31日由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自由邦和纳塔尔共同组成的南非联邦成立,南非成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一样的自治领地。为了妥协旧英属殖民地和新吞并各行省之间的利益关系,南非联邦的首都也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分别设在开普敦、比勒陀利亚和布隆方丹。此时居住在南非四个殖民地的阿非利卡人已有60万人,远远超过英裔白人的数量,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加尔文派改革教会)和语言(由荷兰语演化而成的阿非利卡语)。英布战争大大促进其民族认同的心理状态的形成,南非联邦的成立则使他们合并成为单一国家。经历了长期演化和认同过程,在布尔战争之后南非的荷裔移民后裔终于形成为一个统一的阿非利卡人民族。南非联邦成立后原来各殖民地中的阿非利卡人政党很快结合成单一的政党——南非党,由路易·博塔任主席。在1910年9月的南非第一次普选中南非党得到阿非利卡人农场主的一致支持,击败英裔的联邦党,在1911年11月正式成立南非联邦政府。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在一部分阿非利卡人当中出现扩大种族范围的倾向,鼓励以阿非利堪斯语为第一语言的南非和纳米比亚籍有色人种宣布自己为阿非利卡人。在阿非利堪斯语中黑人、印度人等非白人人种被称为“kleurlinge”,而这些操阿非利堪斯语的有色人种则被称为“棕色阿非利卡人”或“棕色人种”。他们在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也被称为混血人种或巴斯特人(意为“杂种”),纳米比亚的雷霍博斯人与其来源相同。

  (六)南非和纳米比亚的混血人种出现于18世纪下半叶,是迁徙到南非内地的布尔农民与祖鲁、科萨、纳马等土著民族妇女通婚的结果。他们操阿非利堪斯语,起荷兰名,信仰加尔文教派。在南非和德属西南非洲,混血人种曾与布尔人一同展开对黑人的战争,作为报酬时他们被允许保留自己的土地。考虑到南非殖民时期和种族隔离时期不同种族间的严格界限,白种阿非利卡人的这种态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进步。但是操阿非利堪斯语的有色人种并不认为自己与白阿非利卡人属于同一种族,因为经过漫长的隔离让他们已经发展出完全不同的种族文化,同时“阿非利卡人”这个词语的种族主义背景容易令人产生不愉快的联想,这些人倾向于用更加中立的形容词格“阿非利堪斯人”来称呼自己。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阿非利卡人仍然用“布尔人”这一称呼,这些人大多是居住在原英属开普省范围之外的布尔共和国公民后裔,他们的祖先包括1690年迁出荷兰东印度公司开普领地的布尔人和1836年“大迁移”的布尔人。“阿非利卡人”的叫法在1930年代得到南非联邦政府(当时为英国自治领)的鼓励,因为这个称呼不会使人联想到著名的两个布尔共和国,因此有一种“民族统一”的语感。但是那些坚持拒绝与英国人和解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后裔则坚决拒绝自己被称为“阿非利卡人”,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比留在英国殖民地的阿非利卡人更加珍视自由,在遇到殖民企图时奋起抵抗,因此不应与那些甘受英国殖民统治的阿非利卡人划为同一民族。

  (一)“布尔”系荷兰语,意为“农民”。布尔人是指到南部非洲殖民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后裔,1652年第一批荷兰人来到南非的开普建立殖民地,经过百余年的殖民活动后布尔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民族,但是布尔人并没有在南非造成独霸局面。1795年英国舰队在南非开普登陆,开始和布尔人在南非长达百年的争夺战。经过多年的冲突后在英国的强大实力面前布尔人被迫向北面迁徙,于1852年和1854年分别建立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共和国。1867年一个小孩在奥兰治河畔玩耍时偶然捡到一块晶莹的“石子”,当布尔农场主来访时得知这个“石子”便将它带回欧洲鉴定,证实这块“石子”就是真钻石,据说这是在南非发现的第一颗金刚石。这一消息传出后轰动整个世界,西方人纷纷来南非“探宝”。1869年又发现一颗当时价值达62.5万法郎的大钻石,更使欧洲人确信南非具有丰富宝藏,引起空前的寻找金刚石狂潮。1884年和1886年在德兰斯瓦尔境内又发现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金矿,在欧洲又掀起“黄金潮”,淘金者和找钻石者纷纷拥入南非。水手们离开军队,商人们关上店铺,职员们走出办公室,农场主抛弃土地和牲口,他们全都如饥似渴地奔向奥兰治河和瓦尔河两岸。在短短几年内南非的淘金者之中数英国人最多,已超过当地的布尔人,英、布人数比例为7∶3。英国人掌握大部分采矿权,组织数个大公司,其中最大的是英国塞西尔·罗得斯的三个大公司,他仅在1890年就从钻石和金矿矿中攫得500万美元的利润。

  

  (二)英国在开普的殖民当局为垄断金刚石产区,兼并大片南非土地。1871年吞并金刚石产区西格利加兰,1877年吞并布尔人的纳塔利亚共和国,1877—1878年吞并卡弗拉里亚全部和西北部的瓦尔弗士湾。为了阻止布尔人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英国又于1878年准备夺取祖鲁兰,消灭祖鲁人的国家。1887年英国吞并祖鲁兰,祖鲁人失败后英国和布尔人的冲突不可避免。1880年英国吞并德兰斯瓦尔地区,但在迈朱拜山一战(1881)战败后英国不得不退出德兰士瓦地区。此后不久德兰斯瓦尔地区发现大量的金矿,随之而来的英国淘金者从开普和纳塔尔地区来到该地区,数以千计的英国人开始在这一地区定居,并请求拥有选举权和平等付税但没有成功,其结果使这一地区的局势变得十分紧张。1867年奥兰治河地区发现钻石,奥兰治政府立即声明这一地区归自己管辖,英国的殖民者极力反对,并阴谋策划吞并两个布尔人共和国的计划。1877年英国人派军队武力吞并德兰士瓦共和国,这一行为激起布尔人的武力反抗。1881年2月布尔军在马祖巴山附近击败1000多名英军,迫使英国在保留部分权力的名义下承认德兰士瓦的独立,并相互签订和约。1884年探矿专家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和瓦尔河之间的一个偏僻牧场上,发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简称兰德金矿),随后在这座金矿上建立约翰内斯堡。来自金矿的利润和税收使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与英国的摩擦。

  (三)90年代初英南非公司领地扩张到刚果边境,英非洲湖区公司侵占尼亚萨兰,这样就使英国在南非的殖民地联成一气。英南非殖民地总理罗兹叫嚣,英国人要征服全世界,在非洲实现所谓“开普—开罗”计划,即试图把英属的南北非洲联成一体。90年代中在罗兹的“开普—开罗”帝国主义计划面前唯一的障碍是布尔人的两个共和国——德兰斯瓦尔和奥兰治,罗兹一面组织约翰内斯堡的外国移民从内部颠覆德兰斯瓦尔共和国总统克鲁格的统治,一面从外部准备武装袭击。1895年12月—1896年1月罗兹派党羽从西部向德兰斯瓦尔共和国进行偷袭,但被克鲁格彻底粉碎,布尔人为维护其利益靠拢德国来对抗英国,英布矛盾日益尖锐,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1890年德兰士瓦政府宣布定居在约翰内斯堡的外国侨民要缴纳全额的赋税,但不得享受参加总统和立法会选举的权利,除非在德兰士瓦住满14年并拥有国籍。此外所有的外侨都不能担任政府公职,子女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这一法律遭到英国的抗议,因为德兰士瓦的外侨大多是英国人。德兰士瓦同英属南非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壁垒,德兰士瓦对国内英资矿业公司的高额税收和经济限制,是19世纪晚期德兰士瓦同英国之间关系紧张恶化的主要原因。1895年约瑟夫·张伯伦成为英国殖民大臣,矿业巨头塞西尔·罗得斯就任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该年12月28日罗得斯的好友南非矿业公司的高级职员詹森博士带领500名南非公司的警察及几挺机关枪企图远征德兰士瓦,推翻德兰士瓦的保罗·克留格尔政权。

  (四)1896年1月2日詹森武装在克鲁格斯多普被南非警察部队包围,除134人被击毙外其余的人(包括詹森在内)全部被俘虏。在约翰内斯堡准备发动暴乱的“外侨改革委员会”连忙行动,但也被南非警察镇压。詹森及其同伙被移交给英国,以“企图对友邦进行军事远征”的罪名判处15个月监禁。约翰内斯堡“外侨改革委员会”的首领被德兰士瓦法庭判处死刑,后来在英国的强烈抗议下被改为15年监禁,每人罚款两万五千英镑。詹森远征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向德兰士瓦总统保罗·克留格尔拍发一封著名的电报表示祝贺,电报恶化英德关系,同时使英国下定决心以武力解决与德兰士瓦的争端。1899年秋英国开始在两个布尔族共和国边境附近集结军队,1899年4月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爵士授意德兰士瓦的英国侨民给维多利亚女王写了一封申冤书,请求她保护英国臣民的利益。该年6月米尔纳和克鲁格在布隆方丹就保护外侨权益问题进行最后一次谈判,英方在谈判的同时抓紧时间从海外向南非调遣军队。西方世界在1899年发起同情和声援布尔共和国的运动,荷兰和比利时组建众多的民间团体,此外还征募捐款、发表文章、建立基金会,向德兰士瓦捐赠战时流动医院和医疗设备。来自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上千名志愿者纷纷远渡重洋来到德兰士瓦,准备同布尔人并肩作战

  (五)1899年9月克鲁格告诉米尔纳可以考虑把外侨得到德兰士瓦公民权的居留期限从14年减少为5年,但是要求英国今后停止对德兰士瓦共和国提出宗主权的要求。受国内舆论影响的英国国会在给克鲁格的答复中说:“女王陛下政府认为南非共和国政府的答复是消极的,或者是非决定性的。女王陛下政府保留对当前形势予以重新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最后解决手段的权利。”为了给德兰士瓦增加军事压力,英国从印度和地中海各自调派两千人增援纳塔尔殖民地。1899年10月9日德兰士瓦政府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停止向南非增兵,撤退6月1日以后到达南非的一切军队,将一切争议问题付诸外交仲裁,限48小时答复。10月10日张伯伦命令米尔纳对南非提出的条件予以拒绝,为防止英国入侵的布尔人于1899年10月11日对英宣战并展开军事行动,联军由懦贝尔将军指挥。1899年10月11日下午5点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联邦议会向英国宣战,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布尔军队士气高昂,纪律严明。到战争开始时英军有3万人,它采用募兵制补充兵员,这里的英军武器陈旧、训练很差、纪律松弛,因此在战争初期多次被布尔军队打败。布尔军队在进攻时采用散开队形,他们射击准确,善于利用地形构筑野战工事。而英国军队则采用密集队形,作战时既不会实施机动,也不进行伪装,以致伤亡惨重。但是布尔军队由于围攻城堡而占用基本兵力,大大削弱进攻能力,使英军得以聚集兵力。

  (五)至1900年1月底英军已拥有20余万人,2月罗伯茨将军率领英军转入进攻,解除布尔军队对几个城市的包围,并于3月占领奥仑治共和国首都布隆方丹。5月31日又占领德兰斯瓦尔首都比勒陀利亚,从此这两个共和国均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战争并未就此结束。同年10月包达和狄维难特率领人数为2万的布尔军队化成小股“突击队”,展开顽强的游击战争。然而布尔军队所作的努力,由于他们本身也是以殖民者的态度对待当地黑人而受到削弱,因此他们的反英斗争没有取得土著居民的同情和支持。英军指挥部为了摧毁游击队的抵抗将军队扩充到25万人,采取“焦土”战术,广泛建立筑垒发射点(碉堡)配系。1902年5月31日布尔人被迫签订和约,承认德兰斯瓦尔、奥仑治两个共和国并入英国。1910年德兰斯瓦尔、奥仑治和海角、纳塔尔合并为南非联邦,成为不列颠的自治领地。此战布尔军队采用民兵制补充兵员,凡年满16至60岁的男子均需携带马匹、步枪、备用子弹和粮食到集合地点报到,经济困难的由公家发给武器装备。两个布尔族共和国建立一支人数为4.5万的联军,装备有德式步枪(主要是毛瑟枪)、40挺机枪和80门速射炮,而且布尔军队士气高昂、纪律严明。英军初期有3万人,战争爆发后援军从本土和各殖民地源源不断开到,总兵力最高达到25万人。1899年10月11日战争爆发 ,英国先后动员44万军队,布尔人有8.8万人参战。战争初期布尔军采取攻势,多次打败英军。

  (六)1899年10月布尔军队攻克纽卡斯尔和格论科两个城市,包围莱迪史密斯、马弗京和金伯利。1899年12月布尔人在科伦索、斯托姆贝赫和马格斯方丹3条战线上击退英军解围部队的进攻,英军损失惨重。但到年底布尔军将主要兵力用于围攻城堡而分散兵力,这就大大削弱进攻能力,因此布尔军进攻失去势头,致使主力未能直捣东部沿海和德班港并切断英军的增援。布尔人计划是在英国援军到达南非前集合优势兵力并分为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分割并包围两个主要的英军据点——莱迪史密斯和邓迪,并占领德班港,获得出海口;另外一路向西南,占领西开普铁路线上英军主力驻扎的两个战略要地——马弗京和金伯利。同时在开普殖民地煽动布尔人暴乱来牵制英军兵力,尤其是破坏东西两条开普铁路的运输,阻止增援的英军利用铁路向北挺进。为了防备非洲土著趁开战之机进攻布尔人,由普林斯洛将军率重兵驻守远离前线的象河流域防备佩迪人的暴动,1000人的民团驻守斯威士兰边境,1000人的民团驻守卡利登河谷的巴苏陀边界。1899年10月12日由德兰士瓦军队和奥兰治武装部队组成的布尔联军向东开拔,布军总司令皮埃特·茹贝尔将军率领主力部队从东奥兰治翻越德拉肯斯山,进入纳塔尔殖民地,直扑纳塔尔英军主力所在地莱迪史密斯。

  (七)10月20日清晨追击的布军在塔拉纳山同在这里保卫莱迪史密斯外围防线的英军的一个旅发生战斗,布军指挥官梅厄将军利用有利的地势和晨雾的掩护对英军发动突然袭击,此战英军损失465人、布军损失145人。另一支布军由德拉瑞将军指挥,在10月11日进入英属贝专纳兰境内切断西开普铁路干线,从而阻隔开普地区与罗得西亚间的联系。德拉瑞将部队分为两路,一路由克龙耶将军指挥来包围马弗京,另一路由路易·博塔指挥来包围钻石重镇金伯利。第三支布军渡奥兰治河南下,吸收英属开普殖民地的小股布尔人武装,在开普东北地区活动,威胁东西开普铁路线。英军不得不对奥兰治河铁路大桥严密防守,提防布尔人的炸桥企图。西开普铁路线上最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和军用物资集散地德阿尔也遭到布尔人的骚扰,为了保护东西开普铁路的正常通行,英国人不得不把4.7英寸的海军炮安装在列车上,在掩护下慢慢推进,一小段一小段地修复铁路。1899年10月30日莱迪史密斯的四千英军在乔治·怀特中将的指挥下向布军发动反攻,在尼科尔森峡谷同茹贝尔指挥的布军主力遭遇,最终英军战败,损失1272人。余部退回莱迪史密斯,旋即被包围。由于莱迪史密斯防守严密,茹贝尔几次攻城不克,于是派出侦查部队深入英军腹地,前至到埃斯特考特一线,侦察可以用来进行固守的地点。其余的主力部队则在莱迪史密斯周围扎营休整,等待英军海外兵团的到来。

  (八)10月底英国南非远征军总司令雷德弗斯·布勒上将率领的两万英军到达开普敦,从11月中旬开始布勒指挥的英军在东、中、西三条战线上向布军发动反攻,梅休因中将在西线解除金伯利包围,弗兰奇中将在中线进攻奥兰治自由邦,布勒将军率领主力部队在东线解除莱迪史密斯包围。布勒上将12月15日清晨在莱迪斯史密斯西南的小车站科伦索对那里的布军发动进攻,企图强渡图盖拉河前往莱迪史密斯。布勒指挥的兵力包括英军第二、第四、第五、第六旅(共计1.6万人),此外还有四个轻骑兵团和由殖民地骑兵组成的三个枪骑兵中队。炮兵则有5个炮兵连和30门大炮,此外还有16门海军的12磅炮和4.7英寸炮,包括骑兵和炮兵在内布勒的总兵力为2.2万人。投入科伦索之战的布尔军队来自约翰内斯堡、海德堡、克鲁格斯多普、弗赖黑德、乌得勒支等八个地区的民团和奥兰治自由邦的部队,还有约翰内斯堡和斯威士兰的白人警察部队,共计3500人。此外还有一门120毫米德制克虏伯榴弹炮,1门75毫米克虏伯野战炮,2门75毫米法制什耐德-克鲁索加农炮,1门37毫米马克西姆速射炮。由于布军事先隐蔽炮兵阵地以及英军统帅的指挥失误导致兵力分散和战术死板,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到惨重失败,阵亡1139人,失踪250人,丢失10门大炮。布尔军队仅仅阵亡8人,伤30人。在莱迪史密斯会战的同一时期里英军在西线的金伯利和中线的斯托姆贝格也遭到失败,损失2800人,在英国史上被称为“黑暗的一星期”。

  (九)布勒上将因兵败而辞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位,连遭挫折的英军更换主帅,维多利亚女王派出两名经验丰富的殖民地统帅负责远征部队,即罗伯茨勋爵为指挥官,基钦纳勋爵任参谋长。同时6万增援部队赶到,集结于开普敦、伊丽莎白和东伦敦,从而使总兵力增至18万人。英军分东、北两路突入布尔人心脏地区,2月罗伯茨将军率领英军转入进攻,解除布尔军对几个城市的包围,2月28日巴特勒将军率领2.6万名士兵攻破莱迪史密斯,3月31日弗伦奇勋爵会合由布隆方丹撤回的骑兵队,率领4万人的部队攻占金伯利。随后英军先后占领奥兰治共和国和德兰斯瓦尔共和国,布隆方丹、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等城市先后陷落。9月德兰斯瓦尔共和国总统克鲁格流亡欧洲。英国宣布吞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1899年12月17日罗伯茨勋爵被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任命为南非远征军总司令,基钦纳为参谋长。由于遭到失利,好战情绪在英国国民中高涨,索尔兹伯里内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得到支持。1900年1月10日罗伯茨和基钦纳抵达开普敦。他们带来本土的第七军和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增援部队,以及驻印度和锡兰的三个骑兵分队。1900年1月南非战场上的英军增至18万,3月再增至25万人,居于绝对优势。此外还有几千匹军马从英国和澳大利亚运抵南非,增加英军的机动性。1900年2月在权衡战场局势之后罗伯茨改变战略,将主攻方向从纳塔尔西移到中路兵力较弱的奥兰治地区,同时改变刻板的正面强攻战术,采取迂回夹击的策略。

  (十)西线方向英军击败布军皮埃特·克龙耶指挥的民团,2月16日解放被围困数月的金伯利。东线英军2月27日发动攻势,3月3日在多得雷赫特打败布尔人,终于得以解莱迪斯史密斯之围。消灭最强悍的克龙耶对左翼的威胁后罗伯茨将主攻兵力转回奥兰治,稳步向北挺进。由于吸取第一阶段失败的教训让英军改变战术,在遭到布军伏击时步兵部队不再保持队形,而是就近挖掘战壕,掩护骑兵对布军阵地发动冲锋,在这种战术下布军在白杨树林、亚伯拉罕牛栏等地的阻击接连失败。3月10日英军第六师和第七师在亚伯拉罕牛栏击败布军装备最精良的约翰内斯堡警察部队,3月12日奥兰治自由邦总统马蒂乌斯·斯泰因带领政府和国会官员逃出首都布隆方丹,逃往北方的克龙斯塔德。3月13日下午英军开入布隆方丹,3月中下旬英军部队伤寒流行,罗伯茨不得不下令就地休整,英军的攻势被迫中断。3月26日布军总司令茹贝尔在柳树农庄战斗中再次坠马重伤,3月27日去世,根据他的遗愿让擅长游击战的路易斯·博塔继任布尔野战部队总司令。1900年4月底又有一大批英国援军开到南非,经过兵力调整后在主攻方向上罗伯茨有八个步兵师(第3、6、7、8、9、10、11师、殖民地师)和第12骑兵师。英军在5月初重新发动进攻,5月12日罗伯茨的大军攻克奥兰治自由邦的新首都克龙斯塔德。由于接连遭到失败让布尔人的士气一落千丈,在罗伯茨的宽大许诺下许多在英军后方活动的民团团员向英国人投降并交出武器,然后返回自己的农场。

  (十一)5月中旬仍在战斗的布尔人只剩下两万多人,1900年5月24日米尔纳勋爵在布隆方丹宣布英国兼并奥兰治自由邦。吞并奥兰治后英军加紧向德兰士瓦进攻。5月29日弗兰奇将军指挥澳大利亚骑兵部队在约翰内斯堡南郊的克利普河击败最后一支防御部队,5月30日克鲁格总统乘坐火车离开首都比勒陀利亚。5月31日罗伯茨进入约翰内斯堡,6月5日清晨开进比勒陀利亚,1900年9月1日罗伯茨宣布英国兼并德兰士瓦并宣称战争结束。9月11日克鲁格总统得到流亡的德兰士瓦政府授权,抵达葡属莫桑比克首府洛伦索马贵斯,10月19日克鲁格乘坐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派来的巡洋舰格尔德兰号前往欧洲求援。攻占比勒陀利亚之后罗伯茨的4万部队在原地休整,但英军从开普敦到比勒陀利亚的漫长补给线受到仍在抵抗的布尔人的袭击,此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主要城市和铁路线已经被全部占领,布军开始转入游击战。在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两地中英军挫败多起布尔人的暴动企图,罗伯茨将军于1900年11月29日离开比勒陀利亚,回国接任英军总司令的职务。他将南非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基钦纳勋爵,伊安·汉密尔顿勋爵接任参谋长。退出城市的布尔军队此时已经化整为零,组成多股游击队,布尔人的游击队在德韦特、德拉瑞、博塔、扬·史末资和詹姆斯·赫尔佐格等人的领导下发挥野战骑射之长,袭击英军交通线,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

  (十一)1900年12月至1901年4月布尔游击队在博塔和德韦特的指挥下深入英属开普殖民地作战,1901年4月到9月的冬季战役中布军游击队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英军发动多次偷袭并屡屡得手,俘获大量军火、给养和大炮。1901年9月至1902年5月史末资和赫尔佐格再次进入开普殖民地,他们率领5000名骑兵分成若干小股游击队,奔袭千里深入英军大后方,一直推进到大西洋沿岸和开普敦近郊,迫使英国在开普地区宣布戒严。布尔军退出城市后博塔和德韦特率领的总兵力为2万人的布尔军队分为若干个小队(即所谓“突击队”),展开顽强的游击战。他们切断铁路交通,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骚扰市郊,甚至远袭开普中心区。英军为了应付到处袭击的布尔人游击队疲于奔命且伤亡重大,然而布尔军所作的这种努力却因他们本身也是以殖民者的态度对待当地黑人而被削弱,因此他们的反英斗争没有取得土著居民的同情和支持。英军指挥部为了挫败游击队的抵抗将军队扩编到25万人,实行“焦土”战术,广泛建立筑垒发射点(碉堡)配系。罗伯茨勋爵开始烧毁农场及建筑物,毁掉庄稼。但1901年初他被召回伦敦,基钦纳勋爵接任部队指挥官。他急于结束战争,因为他不想失去印度最高指挥官的职位。基钦纳建立很多集中营,使被关押在那里的数以千计的妇女和儿童死于流行病,他还下令对被捕者都处以死刑。虽然战争初期布尔人与英国人曾郑重承诺,不将本土人卷入冲突,但基钦纳仍然招募1万名非洲本土人,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手持武器的本土人在被捕后遭到布尔人的枪杀。

  (十二)基钦纳俘虏布尔人时要求这些人为死去的本土人承担罪责,以作为对布尔人的报复。因此屠杀行动连续不断地发生,大量平民成为受害者,军事损失难以估计。大英帝国的残酷压迫行径遭到来自整个文明世界的谴责,但只要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话基钦纳勋爵便会对南非毫不留情。直到1901年1月22日享年82岁的女王逝世,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继位后才减少对布尔人的镇压。此时英国在南非的驻军已达25万人,他们在同3万名反抗者作战。最终布尔人同英国妥协,1902年2月开始和平谈判来商定合约。这一合约要求战败方若想保留自己的荷兰语言和生活传统,就要承认自己为英国的臣民。1902年5月31日布尔人被迫在比勒陀利亚签订和约,承认将德兰斯瓦尔、奥兰治两个共和国并入英国。布尔战争旷日持久,双方精疲力尽,欧洲各国对英国的抨击和指责也日益激烈。1901年2月基钦纳已经开始和路易斯·博塔进行秘密谈判,到1902年5月为止英军已经在南非靡耗战争费用2.2亿英镑,死亡2.1万人。布尔人的作战能力也在迅速下降,兵力从最高时期的8.8万人减少到2.2万人,由于得不到补给导致民团士兵营养不良、衣衫褴褛、士气沮丧,他们的物资已经耗尽,只能依赖战利品为生。1902年英布双方开始正式举行和谈,谈判的关键一是布尔人的独立问题,二是对待非洲人问题(核心是非洲人的选举权)。关于第二个问题英国牺牲非洲人的利益向布尔人靠拢,较快就同布尔人取得一致意见。英国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兼并布尔共和国,因此寸步不让,先后五次坚决拒绝奥兰治总统斯泰因提出的维持独立的要求。

  (十三)布尔人只能退让,要求掌握独自制订和执行对土著的政策的权力。1902年5月15日代表两个布尔共和国、32个地方民团和165个游击队的布尔人代表在弗里尼欣开会,讨论和战前途。5月27日米尔纳勋爵来到弗里尼欣同布尔人代表史末资将军举行会晤,在会晤中米尔纳提出十二条和谈条件,其内容为:布尔野战部队和武装公民放下武器,缴出其所有或所控制的全部枪炮及战争物资,终止对爱德华七世国王陛下政府继续进行任何抵抗的企图,并承认国王陛下为其合法主权者;宣誓效忠英王的布尔战俘将立即得到释放;保证布尔人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不受侵犯;除某些违反战争惯例的行为外实行普遍大赦;英语为官方语言,但是在学校和法院中可以使用南非荷兰语;布尔人准许保留枪支用来自卫,但须申请执照;尽快用民政管理代替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军事管制;条件成熟时在南非建立代议制自治制度;任何为支付战争费用征收的捐税都不强加在新征服的两个地区;英国协助布尔人重建农场;向受损失的农场主和布尔公民提供三百万英镑的赔偿;剥夺布尔军队主要指挥者的公民权,但是不判处他们死刑。5月30日60名布尔代表就是否放弃维持独立举行投票,结果以54票对6票决定接受和约中最关键的第一条内容。5月31日英布双方在弗里尼欣正式签订和约,持续31个月的英布战争宣告结束。战争延续2年7个月,英军消耗战费2.5亿镑 ,死亡21942人。布尔人死于战场3990人,死于集中营27927人。布尔人答应停止军事抵抗,交出全部武器,承认德兰斯瓦尔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并入英帝国。

  (十四)英国则保证战后的军事管制将尽速由民政代替,只要情况许可就将成立导向自治的代议机构;在实行自治以前不给予非洲人选举权,即使将来授予他们选举权也严加限制,以保证白人的绝对优势;英国政府将支付300万英镑用来恢复布尔人的家园。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英国先后动员45万军队,其中25.6万为英国正规军,10.9万为英国志愿军,5.3万为南非英国殖民地军队,3.1万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国通过海路运到南非的军队前后共计38万,此外还运送35万匹马、10万匹骡子、134万吨军事装备和其他物资,先后动用1027艘舰船,参加战争的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部队共有1072名军官和20870名士兵阵亡。参加战斗的布尔人前后共计8.8万人,其中德兰士瓦人4.3万、奥兰治人3万,这两个国家全部人口不过44万,所以是几乎全部男性青壮年都上阵作战,此外还有1.3万开普殖民地的布尔人以及两千名外国志愿者。到缔结和约时参战的布尔人共有3700人阵亡、3.1万人被俘虏、2万人缴械投降,一万多人流亡到德属西南非洲和莫桑比克。英布战争后英国将南部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控制通向非洲腹地大湖区的走廊,好望角地区以广袤的南非内地为依托,成为英属海外帝国最重要的前哨基地之一。随着世界上最大的兰德金矿被英国把持,英国得以控制全球经济命脉,来自南非的黄金使得伦敦迅速成为全球金融业和黄金交易的中心。

  (十五)第二次英布战争也标志着英国的海外扩张史的终结,英国政治家发觉由于近代化战争代价高昂,同时保卫大英帝国海外领地和英国本土的做法,在经济上和战略上都是不可行的,因此英国不应当再保持孤立政策。布尔战争结束后英国便开始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将部分海外势力范围转托给加、澳、新等白人自治领,英国本身的战略重点则转回欧洲。布尔战争引起大英帝国内部的巨大变化,高额的战争开支使英国无力再花巨大的代价来维持帝国体系,连一向热衷于帝国殖民事业的张伯伦也在战后感叹道这是个负担。1902年英国政府开始考虑通过关税改革,用关税特惠制维系帝国的团结,这种关税改革实际上提高殖民地在帝国内的经济地位。布尔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等殖民地召开军事首脑会议,决定向南非派遣志愿军,使它们的军队可以服务领土外的行动。决定得到加拿大、新西兰和印度等殖民地的响应,都派遣志愿军到南非,这又使殖民地从英帝国内部争取到军事自主的权利。关税特惠制是国家间的贸易协定,主要涉及来自协定伙伴国或受惠国的货物待遇问题。可以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因为它使买主能在货物进口港要求特惠关税待遇。必须证明产品产自关税特惠制覆盖的国家,或需要从新加坡海关取得原产地证书,以证明产品的“国籍”的产品才具有受惠资格。1901年、190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先后成为自治领,接着诸多英帝国的殖民地也纷纷宣布成为自治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衰败的趋势已非常明显。

  (十六)1931年英国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