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平桥区:沙土地里种萝卜 “甜”了农民心

  央广网信阳11月16日消息(记者 彭华)11月14日,信阳市平桥区彭家湾乡陈寨村的沙土地里,一簇簇青绿萝卜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忙着将新鲜出土的萝卜挑拣、装袋。

  

  沙窝萝卜喜获丰收(央广网发 平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立冬过后,萝卜进入采收旺季,信阳市平桥区春友大地农场合作社也忙碌起来。“我们的沙窝萝卜味甜、水足、香脆,口感很好,这得益于陈寨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农场负责人高友春说。

  陈寨村的土质疏松、肥沃,涵养水源充足,产出的萝卜品质优良、色泽翠绿。悠悠淮河绕村而过,孕育出脆甜可口的“沙窝萝卜”。

  

  沙窝萝卜地(央广网发 平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种了200多亩萝卜,亩产最高能达到七八千斤。行情好的时候,每斤收购价在1.5元到1.8元之间;现在处于大量上市期,每斤收购价为0.8元到1元,每亩收入预计在5500元左右。”趁着晴好天气,高友春一边组织农户抢收萝卜,一边接听客户电话。尽管忙得满头大汗,他却满脸喜悦。

  近年来,春友大地农场合作社的萝卜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眼下“沙窝萝卜”喜获丰收,也带动了农户的收入增加。“从我家到农场,走路几分钟就到,萝卜丰收了,我就来帮忙收萝卜,不仅收入增加,也方便照顾小孩。”村民邓春花搬了把小马扎坐在地头,熟练地把萝卜简单整理后进行装袋。据了解,周边20多位村民都在农场实现了就近务工,每天可以有60元的工资。

  

  农户们正在收萝卜(央广网发 平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农业种植基础,陈寨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同时,该村依托优美的环境开发乡村采摘与旅游,让乡村旅游成为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产业关联互通的重要桥梁。

  让产业更兴旺,让乡村更宜居,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在平桥,一个个如陈寨村一般的美丽乡村正将美好蓝图变为生动实践。近年来,平桥区因地制宜,精心谋划产业、大力培育产业,实现了产业有规模、有特色、有优势、可持续,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农业+”发展模式,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