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夏季钓深钓浅的见解,不同意见的可以来举手!
夏天鱼相对比较活跃。它们喜欢游到岸边比较浅的区域寻找食物,所以钓鱼人会对鱼习惯规律的总结了夏钓深或夏钓滩的说法。究竟如何选择钓浅还是钓深,今天分享以下几个个人的经验给大家参考。
雨钓浅,晴钓深:钓鱼们应该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晴钓深潭,雨钓浅边,意思就是说晴天我们要钓深,这是因为炙热的阳光十分容易将水体表层的水晒透,所以鲤鱼在晴天的时候不得不在深水区去凉。而雨天就不一样的,降雨会让浅水区的水变得更凉爽,并且还会给浅水区带来更丰富的氧气,所以我们钓浅为宜。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夏天钓鱼雨天是最好钓的时候。并且好的鱼线也十分重要。
早晚浅,正午深:清晨气温还不是很高,此时鱼儿的活性也较大,会选择在浅水处觅食;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逐渐升高,鱼儿才会慢慢向深水区转移;等到了傍晚时分暑气散去,鱼儿又会回到岸边浅滩。由此可见,在鱼儿活性最高的早晚时段,钓深是不合适的。如果全天垂钓,也应该根据气温来随时调整垂钓水层。
活水浅,静水钓深:在有流动水源的水域,这种水域就是活水,在活水的水域氧气含量也要更加充分一些,这里鱼会非常活跃,食欲自然也是非常好的,钓鱼相对而言也容易些。相反如果在没有这样进出口的死水中钓鱼就需要钓深,因为死水中通常溶氧量也是比较低的,鱼儿会选择沉到更加凉爽的水底,如果是钓场比较浅,鱼儿还会上浮到水面呼吸氧气,如果发现有浮头的情况,最好就不要钓鱼了,这个时候鱼儿是没有心思进食的。
小鱼钓浅,大鱼钓深:小鱼个头小,动作灵活,喜欢在浅水区活动觅食。而大鱼体型大,活动笨拙,警惕性高,所以一般都躲藏在深水区,只有夜晚安静的时候会到岸边觅食。
清水钓深、浊钓浅:清水区能见度高,鱼儿能看见岸边的景象,一般会躲在深水区里,可以给它们安全感。而浑浊的水,能见度比较低,鱼儿发现不了岸边的人,所以感到浅水区觅食。
天气闷就钓浅,天气爽就钓深:夏天,一般在气压高的天气钓鱼时,河边的水会被太阳的光一下子就晒透,此时的水温肯定高,鱼会游到凉爽同时又缺氧的深水区域的,这个时候如果钓鱼就按照平时的惯例用长杆选择深水区域来钓。水库钓鱼,一般选择三到四米深、五到六米深都是可以的;在水塘钓鱼,一般用5米的长竿或海竿放在中心区域来钓。
事实上上述观点都有道理,而且鱼类的活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大部分鱼都有早晚游到浅处近岸觅食的习惯,而白天待在深水处等,所以笔者主张不宜固守深浅,而应该根据野外自然水域的具体情况作出钓深和钓浅的抉择。钓浅基本是钓近,相对长杆远钓而言,手臂不累,视线比较清晰,更易抓住漂相变动的信号。
因而,夏季钓鱼要根据时间、天气和钓场环境的变化深浅有别。这里的深、浅并非绝对,没有一个确切尺度,具体应该钓多深钓多浅,要根据当时的天气和钓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总而言之就是要根据鱼情来判断钓位钓法,不要一昧的按前人说的不知变通哦,毕竟钓鱼的学问也在进步,你也在进步。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