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第一天主题演讲和重点方案集锦

  2022年11月7日-9日,华为面向ICT产业的年度旗舰活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在深圳和线上举办。第一天,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华为云CEO张平安携手长安汽车大数据中心总经理任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以及国家电网设备部直流处处长王庆分享了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各种理念、技术以及落地实践。

  胡厚崑:释放数字生产力,激发行业新增长

  胡厚崑基于大会主题释放数字生产力。与大家一起,围绕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深入探讨如何把新兴数字技术更好地引入各个行业,帮助企业用好技术,应对数字化的挑战,帮助社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他认为,中国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千行百业数字化的迫切需求和丰富的ICT人才储备,正推动行业数字化进入快车道。为了帮助企业应对数字化发展中的共性挑战,胡厚崑提出了三大举措:“让技术不难选不难用,让企业‘上好云、用好云’,让数字人才供给源源不断,助力千行百业释放数字生产力。”

  有技术,有能力,数字化转型正当时

  当前在中国,数字化转型处在非常好的时间点上。从数字技术和人才供给来看,数字化转型基础条件具备。

  首先在联接方面,我们有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宽带网络。同时,中国近几年在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的大力投资,使我国的算力网络规模也达到了全球第二。

  除了数字基础设施,我们也看到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中国的普及率已经大幅提升,过半的企业在使用云服务,AI的使用率也接近50%。

  更重要的是人才的供给。中国每年有超过300万理工科高校毕业生,为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人才保障。

  有技术,有能力,这些正推进中国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释放数字生产力正当时。

  有需求,有实践,千行百业拥抱数字化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各行各业已经开始积极地进行数字化的尝试。

  在金融行业,银行可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把小额贷款的审批时间从一周缩短到“秒批”。这不仅大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也让中小企业贷款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用技术的手段帮助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既有商业价值,更有社会意义。

  在煤矿,利用5G实现远程操控,让煤矿工人从井下走到井上,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现远程采煤作业,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提高了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在农田,通过5G使能的无人机巡田,加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让农作物更环保、更安全。

  以上只是千行百业数字化的一些缩影,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成功的应用一定可以在各行各业得到迅速复制,形成千行百业拥抱数字化的明确趋势。

  数字化转型是一道必答题,但面临共性挑战

  我认为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数字化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要回答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样做,怎么才能做得好。我们也看到,大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也面临一些共性的挑战。

  首先是技术选择难,企业想解决的问题很明确,场景也很复杂,但是在特定场景下该选择什么技术最合适?比如在港口,要实现岸桥的远程操控,是选择5G、WiFi,还是光纤?哪种更适合业务需要?找不准,不好选。

  即便技术选好了,要用好这些技术,也常常受限于技术能力和资源约束,面临着成本高、周期长等困难。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一下人才的问题。由于数字技术变化非常快,企业人才往往懂行业但不懂技术,即使对于原有的技术人才来说,也面临着知识更新慢的挑战。企业极其缺乏既懂行业生产实践,又懂最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推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华为做什么

  华为在过去的多年里,也一直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经验,也有教训。因此,我们对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感同身受的。

  在当下这个阶段,华为作为ICT技术的提供者,怎样帮助客户走好数字化之路?我认为,我们需要聚焦解决几个关键问题:第一个是帮助客户“选好技术、用好技术”;第二个是“上好云、用好云”;第三是与各方合作,积极培养数字化人才。

  让技术不难选、不难用

  要让技术不难选不难用,现阶段我们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在产品层面,我们打造适配场景、简单易用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获取技术更便捷;二是在运作模式上,我们成立军团组织,联合伙伴,建立面向行业的技术架构,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们要理解客户最需要的是什么。在行业数字化中,我们看到,客户面对不同的场景和问题,往往需要容易选、容易用、容易维护的产品组合方案。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在原有产品研发的基础上,向前多走一步,提前做好多产品的预集成、预验证,形成更匹配场景的、预制化的产品组合方案,这样就可以降低客户产品选择和方案设计难度,帮助客户更快、更好地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今年,我们已经面向金融、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推出了40多个产品组合方案,比如园区智慧安防、极简办公网等,覆盖数据中心、园区、数字站点、广域网络等场景,基本上可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90%的数字基础设施需求。

  特别地,广大的中小企业也有强烈的数字化需求,希望能快速部署业务,并远程维护。针对中小企业,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小而美的场景化方案,目前已有70多个上市, 覆盖了从办公到生产的大部分场景,例如数字化办公、全无线生产等,未来还有30多个方案即将上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中小企业更便捷地获取数字技术。

  同时,我们还打造了一站式的数字化平台,如华为亿企飞APP。客户和伙伴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丰富的产品库、方案库、案例库等资源,以便更好地使用数字化产品和方案。

  简而言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努力,将简单留给客户,复杂留给自己,让技术不难选不难用。

  为了帮助企业选好技术、用好技术,另一个关键措施就是成立军团。自去年底,我们已面向煤矿、港口、电力等多个行业成立了多个军团组织。军团是专业化队伍,一方面,对内拉通端到端的资源,包括研发、销售、交付、服务等,以便深入理解行业的生产实践和行业知识,打造适配场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外联合更多的解决方案伙伴,把华为和伙伴的能力整合在一起,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效果。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煤矿行业的例子。当煤矿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设备互联互通难,数据取不出,流不通。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把宽带网络部署到了井下。5G、F5G全光连接及IPv6+技术的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可满足如视频回传、远程控制等多场景需求。比如,?5G设备提供了1Gbps以上的上行带宽,可将100多路高清摄像头的数据实时回传到井上,满足了远程控制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将5G通用设备做了特殊的适配,满足井下作业的防爆要求。

  光有网络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把设备连进来。但是,井下设备种类繁多,标准也不统一,无法连通。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去年9月份,华为煤矿军团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了30多个伙伴,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基于鸿蒙操作系统开发了矿鸿操作系统,这是矿山领域首个物联网操作系统。

  #华为5G实现远程采煤#,华为把5G等技术从地面带到井下,5G通用设备做了特殊适配,满足井下作业防爆要求。在煤矿,利用5G实现远程操控,让煤矿工人从井下恶劣工作环境走到井上,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现远程采煤作业,大幅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整个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除了煤矿军团,我们在电力、港口、公路、机场、轨道等行业的军团,类似的进展也越来越多。在这里,不只是华为在努力,我们还携手1800多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围绕场景联合创新,为客户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并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咨询、应用集成等服务,让客户选技术、用技术的难度大大降低。

  让企业从“上好云”到“用好云”

  过去几年,云服务在中国企业的普及率大幅提升,目前,已有过半的企业使用云服务,企业上云已经是一个非常确定的趋势。

  在当前阶段,很多企业更多地是利用云的基础设施服务,来获取弹性的计算资源。然而,云已经发展出了新能力,我们认为云服务的下一跳,是从“上好云”到“用好云”,即在云上获得业界最新的技术,在云上沉淀和复制经验,从而把企业数字化底座建立在云上。

  为了让企业实现从“上好云”到“用好云”的升级,华为云提出了“一切皆服务”的理念。我们把AI、软件开发、数据治理和数字内容生产等最新技术,以及集成开发工具,都开放在云上,企业可以随取随用,同时,我们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用好这些技术和能力。

  我们还将华为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全球伙伴在各行各业的优秀实践,沉淀为可以被调取的aPaaS服务,比如智慧供热、数字政务等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调用云上已有的行业优秀经验,快速形成自己的应用,无需从零开始。

  除此之外,华为云通过集成伙伴开发的大量应用,还提供开箱即用的应用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开展业务。如企业从开通网站到协同办公,都可以一站式获取服务。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个案例,看一下港口如何用好云的能力,在云上快速开发AI应用。

  对于港口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如果能让人、港机设备、车、船、货整体高效调度,就可降低船舶的停港时间,进而提升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在天津港这个吞吐量为2,000万箱的港口,这意味着要考虑千万级的变量和约束条件。

  传统方式靠人工做计划,要24小时,且无法达到全局最优。现在,天津港引入了港口智能计划系统,将作业计划耗时从24小时缩短到10分钟。不仅时间缩短了,计划的质量也提升了,可应对台风天气、设备故障等突发变化。

  智能计划效果是很显著的,船舶在港的时间节省了7%,同时,由于码头装卸效率提升,一个吞吐量300万标箱的码头,每年可增收2900万。天津港共有5个集装箱码头,未来增效空间非常可观。

  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的是,由于使用了华为云上的资源,包括AI求解器开发环境和集成工具等,只用了4周时间就完成了AI应用开发。相比之下,如果用传统方式,需要购置设备、搭建环境、采集数据,再启动算法开发,至少要花费3-6个月时间。这是一个极大的改进,也正体现了企业用好云的价值。

  华为全方位支持客户用好云,将技术、经验和应用开放在云上,帮助更多企业利用好云的新能力,实现从“上好云”到“用好云”的跨越。

  让数字人才供给源源不断

  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数字人才需求激增。虽然我们每年有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但供给的缺口仍然巨大。我们预计,到2025年ICT人才缺口将超过2,000万人。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人才非常稀缺,伴随技术融入场景,兼具ICT技能和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最为紧缺。

  面对这样的挑战,华为正和大家一起积极行动。一方面,我们携手院校培养ICT人才。通过与教育部联合发起的“智能基座”项目,与全国72所高校合作,预计5年培养出300万计算产业人才,助力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为企业自身人才培养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面向管理者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组织、流程、人才等全面赋能;面向业务人员及ICT技术专家,提供ICT技术和应用实践的培训,培养懂技术的业务人才。目前,华为数字化人才发展服务已经覆盖企业客户1200多家,累计为企业培养数字化人才近5万人。

  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希望政府、企业、院校携手推进数字人才培养,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充沛的人才供给。

  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华为愿与客户和伙伴一起,坚持开放、创新、合作,携手推进数字化进程,释放数字生产力,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行业找技术,深入场景创造价值

  当前,我国的数字化已经进入快车道,释放数字生产力正当其时。而“数字生产力就存在技术里,藏在场景里。”基于此,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为行业找技术,深入场景创造价值》的主题演讲,重点分享了华为基于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和企业转型成功秘诀。

  跨越数字鸿沟 转型成功有方法

  毫无疑问,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必答题,但想要转型成功却并不简单。究其原因,主要包括顶层设计不够系统、架构不稳、以及落实举措不到位等。而华为经过多年的深度探索和业界最佳实践,总结出一个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方法论,即“意愿牵引、场景切入、目标导向、组织适配,技术内化和应用外挂”六个步骤。

  意愿牵引:数字化转型是创新与变革。我们发现,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有强烈的转型意愿,敢闯、敢试、敢投入。特别是高层亲自参与,制定转型战略和愿景,并分步实施落地;在过程中敢于试错,还能坚定不移的投入资源,这样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加卓有成效。可以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首先源自于企业高层的强烈意愿。

  场景切入:聚焦三大价值场景,选定转型投入方向。生产力藏在场景中。从小场景切入,步步推进,是推动企业转型成功的又一要素。而企业的价值场景通常包括三大方面,即通过提升品质、降本增效、增加收益,实现企业效益提升的商业价值;实现减少安全事故、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社会价值;还有以整体安全可靠、架构可持续演进、规模可灵活扩展为原则审视数字化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价值等。选定了场景,也就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方向和阶段目标。

  目标导向、组织适配:面向目标,构建三方联合的创新组织。以目标为导向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还要看到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组织都有能力短板,因为“懂行业的不懂数字化,懂数字化的不懂行业。所以“客户、伙伴、华为”应该是一个“铁三角”型的创新组织,即客户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和业务理解,伙伴有沉淀多年的行业经验,而华为有全栈的ICT技术。同时,华为为了快速集结资源、提高决策效率、实现短链条运作,成立了行业军团、产业军团和产品组合军团,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和伙伴,更好地解决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难题,帮助企业更快达成目标。

  技术内化:让技术匹配业务战略。有了场景、目标和组织,还需要客户、伙伴、华为联合进行4A架构的重构。即以客户为主,基于企业战略和业务本质规划业务架构(BA),进而以ISV和SI为主,基于业务责权和数据流动明确业务运行的应用架构(AA)和信息架构(IA)。以上过程华为都会参与,但华为最聚焦的是用技术内化的手段支撑客户技术架构(TA)的设计与建设。

  华为的?ICT?技术涵盖了联接、计算、云等产业。技术内化,是华为把有根的全栈?ICT?技术进行聚合,由内而外生成数字平台,对准复杂的硬件平台、复杂的软件和算法平台,将它们封装成简单的对外接口;让客户和伙伴能在场景数字化建设中直接、高效使用业界数字化能力。

  同时华为坚持发展安全可靠的根技术,目前拥有“2+2+2”的根技术,联接领域有IPv6+和5.5G,计算领域有鲲鹏和昇腾,操作系统领域则有欧拉和鸿蒙;三大领域的根技术正在不断生根、发芽、开花,创造越来越繁荣的生态。

  应用外挂:坚持应用系统由伙伴打造。华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针对价值场景,发挥华为在联接、计算、云等数字技术方面的优势,提供产品和产品组合。有所不为,就是有清晰的边界,坚持被集成,发挥合作伙伴对行业的理解力,来开发应用和设计信息架构,发挥客户的业务理解能力,华为与伙伴、客户一起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系统化解决问题。

  华为强调应用外挂,就是要充分利用技术内化的数字平台,激活客户数字化建设的生产力。数字化的很多结果要通过应用(含数据)呈现出来,应用要反映业务,必须具备快速、敏捷和极致体验,应用也只有与平台解耦且采用服务化架构,外挂在数字平台上,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当前,应用外挂的模式极大利用了数字化成果,极简开发应用,灵活响应业务,极大释放了数字化自身生产力,并已在多个行业得到了价值实践:

  在电力行业,华为帮南方电网解决了巡线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危险等问题,将单次巡检时间从7天降至2小时,并实现了“高压巡线不登塔”的目标;大幅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风险,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丰收。在油气行业,华为帮国家管网解决了油气管道第三方入侵检测困难的问题,用一套设备便能实现100公里管道的AI检测,定位精度达到10米级别,事件识别准确率达到97%;大幅降低了管网入侵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有效保障了能源安全。而在金融行业,华为则为邮储银行部署了银行分布式新核心,在确保业务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也帮助银行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帮助邮储银行实现了数字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十大场景化解决方案重磅发布

  华为携手伙伴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价值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涌现。在大会现场,重磅发布了十大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包括:城市融合感知解决方案、财政技术中台解决方案、智慧医院全光阅片解决方案、银行分布式新核心解决方案、工业AI质检解决方案、电网数字换流站解决方案、本安型矿山工业承载网解决方案、智能隧道解决方案、智慧机场光感围界解决方案、港口智能水平运输解决方案等。吴辉表示,感谢所有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关注,你们让华为的技术更有生命力。

  数字化转型助力一汽高质量发展

  作为客户代表,一汽集团体系数字化部总经理门欣也在分享环节中介绍了一汽集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门欣表示: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所有业务工作的基石,在创新的行为范式和4A架构重构的助力下,一汽集团通过云原生思想在业务的应用,打造了“产品/服务、经营/管理的数字孪生体”,同时打造了业务IT一体化战队,加速转型落地,并依托创新云管边端数字底座,进一步释放了数据生产力。特别是在生产工位的转型实践中,通过工位要素数字化,成功挑战零废品目标,将单台工废成本从过去的17.68元降低至0.89元,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对此,门欣特别谈到,数字化就是把决策变成了选择;数字化转型是认知,更是信仰和理想。

  转型方法论 释放数字生产力

  数字生产力存在技术里,藏在场景里。吴辉强调,数字化转型是创新和变革,需要意愿牵引、场景切入、目标导向、组织适配、技术内化、应用外挂;并由客户、伙伴与华为携手,共创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华为也希望携手更多客户和伙伴,为企业增效益,为社会添福祉,为发展固根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华为云:构筑行业云底座,一切皆服务

  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构筑行业云底座,一切皆服务”主题演讲,分享了华为云在“构建全球存算网”“加速应用现代化”“使能产业上云”三个方面的创新实践,并发布15大云服务新品和能力升级。

  华为云还联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行业客户、软件提供商、咨询机构等成立“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凝聚产业力量,促进软件产业升级,加速行业数字化。

  构建全球存算网,让算力无处不在,让数据高效存储

  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数据是生产资料。为满足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对海量算力和存储的需求,华为云构建了全球存算网KooVerse,为客户提供全球一致体验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华为云KooVerse通过CloudOcean、CloudSea和CloudLake三层架构,打造30毫秒的时延覆盖圈,以满足企业业务的不同时延要求。

  依托当地在气候、能源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华为云在贵州、内蒙古、安徽等地建设了CloudOcean云核心枢纽,规划建设的服务器规模均达到百万台以上,并通过科技创新与自然优势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加充沛、绿色、高效的云服务。例如,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能效比PUE(电能利用效率)低至1.12,处于业界领先水平。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每年可节省电力10亿度,减少碳排放81万吨。

  张平安表示,为了让更多业务能运行在拥有海量云资源的CloudOcean云核心枢纽,真正实现“东数西算”“东数西存”和“东数西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首先要匹配不同业务对时延的要求,然后要满足不同行业业务和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还要让应用实现全局自动部署和动态调整。

  以自身实践为例,华为公司时延要求在30毫秒以内的热应用,需要部署在靠近用户的数据中心,以满足用户体验;时延在30毫秒以上的温应用和冷应用,可部署在西部云核心枢纽。经分析,华为公司有90%的温、冷业务,包括2700多个应用系统、700PB的数据,都可运行在华为云贵安和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如果深入分析并针对业务做好设计,还可以将更多的业务搬迁到云核心枢纽。

  为了满足企业不同业务和数据上云的安全要求,华为云可以为客户提供不同安全等级的云上专区服务,让客户业务安心上云。S1级为公有云用户提供主机、网络、应用、数据、管理等全系列的安全云服务。S2级专区面向政府、金融、汽车等行业,提供满足行业安全合规要求的云资源。S3级专区提供物理隔离的专属资源和专享的运营运维专区服务。S4级专区提供更高等级的物理隔离,实现客户对身份权限、资源归属、数据使用的全面掌控。

  华为云还提出了KooVerse Regionless架构,让应用自动地运行在多Region数据中心,从而进一步发挥不同Region基础设施带来的优势,提高应用的运行效率。

  持续技术创新,加速企业应用现代化

  当前,基于单体/SOA架构、面向物理机/VM部署的传统企业应用已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需要向云上运行的现代化应用演进,应用现代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张平安表示,传统企业要快速实现应用的现代化,组装式交付、数智驱动、DevOps、服务化架构、安全可信和韧性六大关键技术至关重要。华为云提供DevCloud开发云、Astro低代码平台和多个创新云服务,帮助企业加速实现应用现代化。

  华为云推出DevCloud开发云,融合多种生产线能力,可以支持应用、数据、AI模型和数字内容的协同开发、按需编排,能够让应用开发者、数据工程师、AI科学家们工作在同一平台,共享研发能力和资产,提升多团队的协同效率,更快地构建现代化应用。

  华为云发布Astro低代码平台,作为开发云的一部分,覆盖了可视化大屏应用、工作流、复杂应用、智能助手等多种开发场景,沉淀可复用资产,加速应用构建,让企业业务人员也能成为应用开发者。长安汽车采用华为云Astro低代码平台构建了营销云图、预算和排产等十几个应用,开发时间从3个月降低到9天。

  同时,华为云发布一系列创新云服务和能力升级:

  AI for Industries,加速千行百业智能化:华为云发布盘古气象大模型和AI基因平台,进一步推进行业的智能化变革。其中,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支持秒级预测未来7天全球天气情况,相比传统方式速度提升1000倍、精度提升20%。华为云AI基因平台可通过独有的AutoGenome算法,对基因组数据进行自动AI建模、分析和解译,构建疾病与基因之间的深层次图谱关系,加速药物靶点发现。

  GaussDB数据库,给世界一个更优选择:华为云打造全球领先的云原生交易数据库GaussDB,提供高出行业主流厂商45%的高性能、跨中心双集群RPO=0的高可靠、以及满足全球权威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标准CC EAL4+级别的高安全能力,更快、更稳、更可信。

  华为流程IT ERP系统中部署GaussDB后,实现了业务效率的十倍提升;采购履行从90分钟缩短到15秒,订单履行从23分钟缩短到9秒。同时,GaussDB也已经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30多家金融客户的核心业务系统广泛应用。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基于GaussDB,为全行6亿多个人客户提供日均20亿笔的处理能力,联机交易处理效率提升一倍,批处理效率提升33%。在2022年9月底的三季度结息中,新系统仅用了23分钟就完成了原系统70分钟才能完成的操作。

  华为云区块链,打造Web3.0时代可信应用底座:以华为云业界唯一的芯-边-云全栈安全的区块链引擎服务为底座,华为云发布数字资产链服务,为客户提供中立、开放的数字资产管理能力。华为云携手武汉市环保部门、斗鱼网络科技基于数字资产链推出了“数字江豚”,助力长江江豚保护事业。

  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大幅提升渲染效率:华为云发布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通过将云、AI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相结合,在多个行业场景中大幅提升渲染的效率,满足未来元宇宙中的虚拟数字世界,或者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镜像等需要强大图形渲染能力的行业需求。以一部90分钟的3D电影为例,原来在线下渲染需要6个月,使用华为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的云渲染服务可降低到2周,而使用MetaEngine只需要7天。

  除了发布多个云服务新品和能力升级,华为云还联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行业客户、软件提供商、咨询机构等,共同成立“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华为云CEO张平安、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宝国、长安汽车大数据中心总经理任喆出席启动仪式。联盟将凝聚产业力量,促进软件产业升级,加速行业数字化。

  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成立

  使能产业上云,共创新价值

  华为云在2021年发布了开天aPaaS,将华为多年来与全球各行各业的合作创新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宝贵经验沉淀在云平台上,变成可被调用的API服务开放给行业开发者,使能行业场景化创新。

  在本次大会上,华为云分享了在工业领域的实践,并全新发布电力aPaaS和公路aPaaS,使能传统企业上云。

  在工业领域,华为云联合国内工业软件产业的合作伙伴,引入大量科学家和行业专家,基于AI、并行调度、GPU加速等核心技术,在云上构建几何建模引擎、图形渲染引擎、数据模型驱动引擎等10大工业软件内核引擎和工业基础资源库,助力工业软件伙伴从第三代单机工业软件快速升级到第四代SaaS工业软件,实现弯道超车。

  在电力领域,华为云将行业伙伴的100多种电力应用沉淀为电力aPaaS API,实现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作业。例如,华为云基于电力aPaaS推出了数字换流站平台,支撑国家电网开展全网近60座换流站的数字化改造工作,如通过智能故障分析实现了AI故障定位,准确率提升30%。

  在公路交通领域,华为云联合伙伴打造公路aPaaS,沉淀了300多个交通行业API,覆盖了公路的建、管、养、运、服全生命周期,帮助客户实现公路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宁波交投集团基于公路aPaaS的事故快速发现和交通态势智能预测能力,可以准确发现十多种类型交通事故并提供疏导策略。

  同时,华为云还发布了KooSearch云搜索服务、KooPhone云手机服务、KooDrive一站式存储服务三款基础aPaaS,以加速企业数字化升级。

  面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华为云的追求和使命是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张平安表示:“华为云将继续与客户、伙伴一起,通过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经验即服务,构筑行业云底座,实现一切皆服务,共创新价值。”

  华为联合业界发布城市感知白皮书及解决方案,加速城市智能升级

  首日上,华为携手业界领袖、专家、客户、伙伴共同举办了“华为城市智能体峰会2022”,以“共筑城市智能体,深耕城市数字化”为共同目标,发布了基于OpenHarmony的《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和“城市融合感知解决方案”,共话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及下一代参考架构。

  先进技术驱动智慧城市不断演进,以感知塑造智能、智能提升认知、认知锐化感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条块深度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华为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基于OpenHarmony的《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城市感知体系的建设有助于丰富“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内涵,完善城市感知数据,打通城市间的各类数据孤岛和壁垒,形成高效的协同配合,实现前所未有的城市综合感知能力,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以《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发布为契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为将联合业界伙伴,谋划开展相关标准的研究制订。

  与此同时,华为联合业界伙伴首次发布了城市感知体系的最新解决方案——“城市融合感知解决方案”。结合OpenHarmony打造万物互联的城市全场景操作系统,同时运用华为光感知、视频AI分析及光纤传感等核心技术,感知海量数据,构建“可看,可算,可控”城市融合感知平台,支撑城市燃气监测、数字综合管廊、城市网联等应用场景,主动式保障城市安全,提升城市高效治理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作《智能技术驱动城市治理现代化》主题演讲,指出,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实现城市治理方式智能化、模式协同化、内容预防化、决策精细化,探索“类人化”的数字化发展架构支撑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MKT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王彬在致辞中表示,“以人为本”、追求让城市中的“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成为行业共识;城市需要形成一个善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能体”,实现城市高效能治理、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在“共筑城市智能体,深耕城市数字化”的主题演讲中,王彬强调:“我们看到越来越复杂场景与体验的要求出现,城市的发展将进入下一个阶段:以智能体为代表的变革重构期。城市智能体技术体系上注重打造融合感知、智能中枢、一体化安全,已成为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共识和最佳选择。”

  城市精细化治理需要系统化建设城市智能感知体系。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主任翁晓泳在实践分享中表示:“我们采取了通过华为作为南京城市合伙人的角色,打造智能感知体系建设的南京模式,主要是依托各级城运中心实体组织,基于开源鸿蒙的技术升级,创新商业模式,带动产业发展。”

  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着人类社会,华为希望联合更多的城市、伙伴一起,“共筑城市智能体,深耕城市数字化”,共同把我们生活的城市建设成为善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生命之城”。

  附录:十大场景化解决方案介绍

  城市融合感知:

  结合OpenHarmony、光感知、视频AI分析及光纤振动传感等核心技术,感知海量数据,构建“可看,可算,可控”城市融合感知平台,支撑城市燃气监测、数字综合管廊、城市网联、城市停车等应用场景,主动式保障城市安全,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城市高效治理能力。

  财政技术中台

  华为智慧财政解决方案围绕财政业务规范化、资金监管精准化、辅助决策科学化等需求,运用华为云和大数据等技术,携手行业伙伴为客户提供从咨询顶设、构建云网底座到集成运维的端到端方案,助力财政业务一体化、数字化建设,实现财政业务需求响应“快”,预算数据“准”,预算管控“稳”,辅助决策“智”,构建“财政管理规范,资金监管精准,辅助决策科学”的数字财政。 其中关键子方案财政技术中台通过构建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登录,统一权限,统一认证,统一流程,统一功能 ,服务组件复用,提升效率。助力财政构建资源集约、效能提升、安全可控、高效运维、数据智能的数字化平台,提升协调效率,赋能智慧新财政。

  https://e.huawei.com/cn/material/local/702f78e6297247e2bd6276f367caafde

  智慧医院全光阅片

  华为智慧医院全光阅片解决方案,基于华为F5G全光网络、高性能存储等,具备极高带宽和极低时延,实现阅片组图秒级加载,依托人工智能算法和三维影像快速重建技术,可将CT/MR等数据进行实时的智能三维重建,并提供音视频会议及实时影像阅片双向标注,极大地提升了医生的阅片体验。 该方案华为重新定义阅片体验及网络标准,通过“全光网络+双活存储+智能交互+远程会诊”系统性解决阅片体验差的问题;通过华为双活数据中心,为医疗数据存储安全及7*24h业务不中断提供有力支撑。

  银行分布式新核心

  华为推出了“分布式新核心解决方案”,支持银行核心系统安稳“换心”,应对业务敏捷上线,系统弹性伸缩以及各种创新业务对核心系统的挑战。解决方案包括如下内容:1)金融级可信高性能ICT底座,高可靠稳定运行,满足核心业务要求(存贷款、中间业务、支付业务、信贷业务等)2)敏捷灵活的分布式技术平台(微服务框架、CCE容器、强一致分布式消息组件等),支持业务应用低成本改造3)高性能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一站式在线实时数据迁移,保持账户数据一致性4)咨询与专业服务,使能金融机构核心系统分布式改造5)与业界多家主流核心系统软件提供商集成适配,包括存贷款(与中电金信等伙伴)、支付(威富通)等业务,开箱即用,提供极致客户体验

  工业AI质检

  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由“云”端的基于华为云的智能计算中心提供数据标识、AI模型训练、视频接入管理和数据统一存储等能力;“边”侧智能边缘(Atlas 800?推理服务器)提供实时高效的AI推理服务能力;“端”侧工位则提供AI应用开发平台HUAWEI VISION,供客户或ISV伙伴灵活扩展定制,为汽车、烟草、电子等制造行业客户打造工业AI视觉质检平台,识别准确度达到98.5%以上,实现生产质量管控的自动化、智能化,助力持续提质降本增效。

  https://e.huawei.com/cn/solutions/industries/manufacturing/ai-quality-inspection

  电网数字换流站

  数字换流站充分利用数字化先进理念和技术,赋能业务流程优化变革,形成“增强监视一体化、运维分析自动化、生产管控场景化、人工替代规模化、检修策略智能化、平台应用生态化”等6个方面的生产模式转变。华为深度参与全环节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华为构建“星火架构”,深化云边架构内涵。在边端构建算力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基础软硬件,支撑边端海量复制,实现边端便捷化、少人化管理;在云端以“业务平台化+生态运营”,将复杂业务云上建设、云上管理,推进总部云、区域云、专业云建设,实现建设“平台化、专业化”,管理“集约化、集控化”。

  二、华为安全可信的无线物联体系。通过应用F5G、WAPI等安全可信技术,部署无线物联汇聚和宽带接入节点,构建全站统一的无线物联专网,支撑多种类、多协议无线传感设备统一接入和管理,实现本地通信网络一专多“能”、频谱无“限”和开放融“合”,以移代固为设备“剪辫子”,提升现场人员业务体验。

  三,华为打造站端数字化标准化体系,驱动后端系统功能分层解耦,提供标准化接口,屏蔽组件技术栈差异,实现应用的即插即用。借鉴智能手机应用APP的开发理念,应用厂商基于华为ROMA上的标准化接口敏捷开发,应用软件一次开发全网通用,通过应用商店实现自动化安装、便捷化配置,构建开发集约化、功能模块化、迭代敏捷化的数字化建设新模式。

  本安型工业承载网

  围绕矿山智能化场景,构建安全、极简、高效、综合承载的下一代矿山工业网络。该方案基于万兆本安型路由器、本安型Wi-Fi 6 AP、本安型ORE等产品,面向井下生产业务提供多样化的接入方式,多种有线无线技术按场景适配。

  应用华为F5G全光技术,实现井下“0”电火花,构建易部署、少防爆、免熔纤的全光无源网络;应用网络切片技术,实现井下视频、语音、工控、5G等多业务综合承载;与伙伴联合,支持本安型Wi-Fi 6 AP与UWB共站部署,实现井下高精度定位和随时随地无线接入。

  智能隧道

  针对公路隧道内安全隐患大、应急救援难、机电设备多、巡检效率低等业务痛点,华为联合多家行业伙伴共同打造智能隧道解决方案。在感知交互层面,基于雷视融合实现重点车辆轨迹全域实时跟踪和异常事件车道级精准感知,基于OpenHarmony实现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在联接层面,通过统一光纤环网,实现一网多用;在中枢层面,基于一体化超融合、边缘物联网关、物联网平台打造统一物联平台,实现统一监控管理和机电智能联动一键下发。智能隧道解决方案集精准感知、极简网络、一键联控、智能巡检于一体,经实际验证,预警误报从上百起/天下降到几起/天,机电联控响应时间从5-10分钟压缩至秒级。

  机场智慧围界

  机场围界安全是机场安防的头等大事,机场空侧安全直接关系到航空器运行,尤为重要。而近年来因人员入侵未及时处置而导致事故时有发生,对航空器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传统技术防范手段会受恶劣天气与周边环境的双重影响:如在风雨雪雾等复杂天气,或受航空器尾流冲击而振动的情况下,围界告警系统的准确率亦会下降,导致误报频发;同时围界外侧存在植被、道路和来往车辆等,对主动式围界入侵探测手段进行干扰。如某机场误报达400次/天,台风天甚至超1000次。通常一个年吞吐量千万以上的大型机场围界长达20多公里,靠人工观看监控视频或现场识别是否误报很辛苦。华为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联合民航二所等行业伙伴打造的智慧机场光感围界解决方案,针对机场围界的业务场景,能够更准确有效地区分是人还是风带来的振动,实现“0”漏报,误报率低于1次/公里/天,提供全天候、全覆盖、长距离、零漏报、低误报,提升围界智能防护水平,全面保障机场运营安全,同时还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的工作体验。

  https://e.huawei.com/cn/solutions/industries/transportation/smart-aviation/airport-perimeter-protection

  港口智能水平运输

  华为与天津港C段码头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基于5G+AI的智能水平运输系统,实现了港口L4级自动驾驶,助力码头76辆IGV满负荷常态化高效协同作业超12个月,实现水平运输无人驾驶安全、高效、规模化运营。

  系统采用华为车规级MDC智能驾驶平台,融合AI全局路径规划、路网动态拓扑、多车车序控制、智能路口调度等创新算法,通过云端动态短路径规划,实现了IGV在路口的并行转弯和全局调度效率最优;系统采用北斗+5G+高精地图,结合路侧辅助感知,实现车道级高精度定位,使岸桥一次对位成功率达90%以上,极大提升作业效率;此外,系统还实现了云车解耦,目前已完成与多种智能驾驶车型的对接,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可推广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