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祁连山下裕固族

  迎着太阳向远方

  ——裕固族

  文/王琳

  听老辈人说唱才知道了,西志哈志是我祖先的故乡。

  许多年前那里灾害降临,狂风卷走牲畜,沙山吞没帐房。

  河道干涸无水流,草原荒芜无牛羊。

  寻不见我们尧乎尔的寺院,找不到黄金铸成金顶的经堂。

  我们笃信佛教的祖先,抵御异教徒的侵略,人人挺起胸膛。

  虽然寡不敌众,伤亡惨重,我们裕固人坚持抵抗。

  ......

  敌人把我们团团围住,男女老少宁死不降。

  部落头人商量决定,趁天黑突围,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走过了千佛洞,穿过了万佛峡,酒泉城下扎营帐。

  沿着山梁走上那高高的祁连山,望见了辽阔的八字墩草滩。

  草绿花香的八字墩草原,变成了裕固族可爱的家乡。

  ——裕固族史诗《尧乎尔来自西至哈至》

  这是一首流传至今的裕固族史诗,名为《尧乎尔来自西至哈至》。“尧乎尔”是裕固族的自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创造过辉煌,也历经坎坷。今天,他们生活在中国的西部,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是一个中国唯一、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

  祁连山下 坚毅英勇的古老民族

  亘古以来,绵延千里、横贯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以丰美、清冽的乳汁,浇灌着丝路一片片生命的绿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河西儿女。如果面对地图,你会清楚地看到,近70%的祁连山脉都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康乐草原 摄影/陈冈关于裕固族的祖先,较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游牧在蒙古高原及鄂尔浑河流域一带的回鹘。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发生内讧,灾害蔓延,致使回鹘各部分崩离析,四处迁徙,其中一支投奔河西走廊,与早先迁来的部分回鹘汇合,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便是今天裕固族的先祖。裕固家园 摄影/钱英文这是一个坚毅英勇、饱经风霜的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先后演变为丁零、回纥、回鹘、黄头回纥、撒里畏吾、撒里畏兀尔等多种族名,创造过辉煌,也历经坎坷。盛唐之际,她在漠北建立了强大的回鹘汗国,拥有了先进的城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宋朝之时,她扼守丝绸之路黄金段,建立甘州回鹘汗国,充任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元朝时,她又退居西部大漠戈壁,守关戍边;明代中期,国家日益衰落,裕固族先民生腹背受敌,东迁入关;近代以来,苛捐杂税,军阀混战,裕固族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饱尝家国之痛,多次掀起了反抗压迫,保家卫国的斗争,努力营救和保护失散的红军战士,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马蹄寺藏经殿 摄影/樊年林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了河西走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裕固族先民获得新生,进入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他们盼望着稳定与祥和,也向往着美满和富足。1953年,经裕固族群众协商同意,他们拥有了一个全新的民族称呼,将“富裕稳固”的期盼与憧憬都融入了“裕固”这两个字中。 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了裕固族这片神秘圣洁的土壤,也赋予了裕固族人坚韧刚毅、自信乐观、善良淳朴的天性。转经轮 摄影/郭东回望来时路,裕固族先民历经无数磨难,但一直都有信仰相伴。有信仰的裕固人是幸福的,活在希望之中,平和而坚定,乐观而从容。如今,藏传佛教已成为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殊寺石窟 摄影/陈冈在这个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寒地区,有裕固族最早的黄教寺院——黄藏寺,有“小西天”美誉的藏传佛教寺院——文殊寺,还有景耀寺、康隆寺、清隆寺、长沟寺、水关寺、红湾寺、莲花寺、明海寺等众多寺院。飘扬的经幡,转动的经筒,庄严的寺庙,巍峨的佛殿,无一不在敬畏地诉说着虔诚,照耀着裕固族人的心灵。

  黑河水畔 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园

  在这片东西长达650公里的土地上,裕固族人民依靠祖先传承的价值观和生活习俗,自给自足,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山峦叠嶂、水流湍急的黑河上游,筑起了自己新的家园。 如果说虔诚的信仰让裕固族人精神富足,那么独特的服饰则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精致和温馨。裕固人家 摄影/王政德在我国多元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裕固族传统服饰始终别具一格。其中,裕固族妇女的着装特色尤为鲜明。女性们一般头戴喇叭形白色毡帽或红缨帽, 身穿高领偏襟蓝长袍,下摆两边开外套坎肩。衣领、襟边和袖口都用各色丝线上劲合股,摹仿天上的彩虹,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精心攀绣成波浪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几何彩色图案,仿佛把自然美景绣入衣服的图案当中,美化生活。织褐子 摄影/成林在漫长的岁月中,勤劳的裕固族人民制作出了一件非常精致且价值昂贵的民间工艺品——头面。这是裕固族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华,用料考究,构思精巧。用红布、青布做底,红色珊瑚珠、白色海贝壳、玛瑙珠、珍珠、孔雀石、银牌、铜环穿缀,中绿、翠绿、黑、赭、紫红、大红、中黄、淡黄丝线合股滚边,上面还有以红珊瑚做底、白色及蓝色珠子等穿缀而成的华美图案,图案中镶嵌有银牌、孔雀石、玛瑙、珍珠等物件。色彩强烈而鲜明,花纹图案排列整齐又对称。头面共分三条,两条垂于胸前,上端在耳际以上编入辫,下端至脚面,中间勒入腰带,一条垂于背后,系在发辫上。一件漂亮精致的头面,寄托着父母对女儿的不舍和祝福。裕固人家 摄影/王将“启明星出来了,天快亮了。亲生的姑娘,你戴头面的时候到了”。当悠扬典雅的《戴头面歌》歌声响起,即将出嫁的姑娘,在伴娘们的精心打扮下,戴上喇叭形毡帽,佩戴上胸饰和背饰,再戴上头面,显得格外端庄美丽大方。清晨,新娘身着嫁妆,告别慈母,在父亲、叔叔、兄弟、姐妹等家族人组成的送亲队伍的簇拥下,一路饮酒欢歌,向新郎家进发。这意味着姑娘已经结束了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走向新的生活。喜庆热闹的婚礼上,人们把情感,把期盼都融进了这欢乐祥和的典礼之中,祝福新人幸福吉祥。

  草原之上 悠扬纯净的天籁之音

  “当我忘记了故乡的时候,故乡的语言我不会忘;当我忘记了故乡语言的时候,故乡的歌曲我不会忘。”这是在裕固族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语。尽管在一次次的融合、流浪、迁徙中,裕固族的文字逐渐失传,但是裕固族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千年累计的裕固文化精髓延续了下来,世代流传。夏日塔拉 摄影/钱英文一首首放声高歌的裕固民歌,蕴含着裕固族人热烈、深情而又含蓄的情感,也承载着他们民族的根基和精神的家园。《裕固族姑娘就是我》《萨娜玛珂》《黄黛琛》《阿斯哈斯》《路上的歌》《说着唱着才知道了》《尧达曲格尔》以及《我只得到处含泪流浪》……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裕固族人,用歌声唱出了对故乡的依恋,对过去无奈的忧伤,也唱出了爱情的美好,英雄的无畏,更唱出了他们内心的纯朴本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顶杠子 摄影/成林对于裕固族人来说,极富生命力的民间故事和民歌一样,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也是最原始、最质朴、最纯真的民族记忆。打酥油 摄影/成林在裕固族民间传说中,流传着一个动人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他每天都到海子湖边上去放牧歌唱。时间久了,海子湖边的鸟类们都来听他唱歌,为他鸣叫,湖里成群的天鹅都为他的歌声舞动。冬天来临,天鹅要飞走了,可有一只天鹅却留下来,继续听小伙子的歌声并与他做伴。一天,小伙子来到湖边放羊,不见那只天鹅。他四处寻找,终于在芦苇丛中找到了天鹅,可是它已经没有了气息。小伙子痛哭了一天,在芦苇边的草地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他发现,天鹅不见了,旁边却竖着一把天鹅琴,原来那副骨架变成了一把天鹅琴。从此小伙子将天鹅琴视为最心爱之物,弹着天鹅琴成为了草原上的一名歌手……裕固族天鹅琴 郭东/摄影传说中的天鹅琴是裕固族著名的民间乐琴,却在约400年前裕固族祖先“东迁”途中逐渐失传。近年来,在肃南文艺工作者的苦心研究下,这动听的天籁之乐又重新回归了艺术殿堂。 当太阳再次从地平线上升起时,灿烂的光芒照耀着每一寸山河,也照耀在人们的心间。沐浴着明媚的阳光,裕固人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是温暖的曙光,更是美好的希望。水天一色 摄影/张耘“哎,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哎,姑娘我心中歌儿多……裕固人胸怀像草原,裕固人体魄像雪山,裕固歌儿像清泉,裕固人故事在流传……”祁连山下,那悠远纯净的天籁之音再次回荡在寂静祥和的草原上,这里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文化,更承载着他们那份质朴厚重的情感,那股自强不息的民族力量。 来源:肃南县文旅局 编辑|张丽芸 审核|屈正新●绝美超燃!这才是平山湖十二时辰,每分每秒都让人留恋······ ●【视频】#爱旅游 dou来金张掖——张掖丹霞、马蹄寺 ●习总书记去了甘肃张掖的哪些地方?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