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起《西厢调》,就想起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
原创:唐伊
青城小曲《西厢调》是流行于甘肃兰州榆中青城区的一种以《西厢记》故事为唱本的说唱艺术,其音乐融合了秦腔、陇剧、眉户、江南采花戏、陇东道情、花儿等元素,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是青城地区民间文化娱乐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深受群众青睐。
“西厢调”又称西厢小调、青城小调、青城小曲。在此小曲未出现之前,当地人一直是以唱“眉户小曲”为主。“青城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眉户”是发源于陕西眉县和户县的各种民间小调的集合体,最适合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等内容。
清道光二十二(1842)年,青城出生了一位人物,名叫张海润,字晓霞(1842-1904)。清同治年间,由于陕甘回汉矛盾的激化,兵灾突起,许多村庄出现十室九空的悲惨局面。父亲遇难,张海润和母亲等在其三叔的力救下从山后侥幸逃离。左宗棠平乱后,“善词曲”的张海润被保举入国子监。在国子监期间,张海润研读了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1870年,当时民间文娱渐兴,张海润便以《西厢记》中的内容为参考,结合当时社会发展走向和人们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人生观的变化,开始创作了《西厢调》歌舞小曲,并于1875年完稿。光绪初年,为活跃乡里文娱,张海润将编辑的八句式歌舞小曲《西厢调》搬上舞台并取得成功,自此广为流传。
《西厢调》全剧五千余字,曲调采用《阶州》《降香》等近三十阕,且变换自如,绘声绘色,有板有眼,极具雅风古韵,再配以锣鼓的倾动,梆子的干脆强劲,铙钹的铿锵起伏,使人物性格愈加鲜明突出,更具特色魅力。《西厢调》叙事简洁,对白婉约,文字典雅,演员依靠完美优雅的动作设计和温文古雅的对唱独白而完成各自的形象塑造。无论张生的儒雅洒脱,莺莺的脱俗狡狯,还是红娘的成就良缘的聪明机智,均在谐和清雅的管弦竞奏、完美优雅的动作设计和温文古雅的对唱独白中完成了各自的角色塑造。
《西厢调》共创作24个曲调,富有浓郁的“眉户”风格,音乐唱腔优美动听、曲折委婉,情真韵雅,剧情简单,出场人物少,容易排练。在早期,《西厢调》的演员一般为2至3人,唱词多为文言文,剧本除了《游寺》《借厢》《酬韵》《请宴》《传简》《递简》《越墙》《拷红》等八折外,其余均来自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总共27折。
初期的《西厢调》伴奏一般为三弦和二胡两种乐器,现在已经发展为文场和武场。文场排列在舞台右侧,为清雅的管弦乐队(笛子1人,唢呐1人,三弦2人,板胡1人,二胡3人,扬琴1人,共9人);武场以锣鼓、梆子、铙钹和铃子等打击器乐为主,排列在舞台左侧(这种乐队排列形式受秦腔乐队的影响)。曲调采用《南方》《太平》《么曰》《落岸》《三朵花》《河南》《慢河南》《慢蜀川》《月调》《甘凉》《风筝》《渐渐高》《阶州》《南调》《打拉》《银钮丝》《扬州》《麦里浪》《闪断桥》《降香》《梨花》《神仙》等近30阕。
《西厢调》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婚姻、家庭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认识、新思考和新追求。特别是曲调所传扬的移风易俗、革故鼎新的思想主题,极大地影响了所在区域不同民俗、不同习惯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
《西厢调》旋律流畅,曲调优美且各具特色,如“渐渐高调”昂扬激奋,“梨花调”委婉入耳,“石榴调”醒心欢快,“风筝调”缥缈悠扬,闻之如临其境、如饮甘泉。谙音律者闻之如身临古远村落而接自然之生息,仿佛牧童伴晚霞归来,似晨曦射冉冉升起的炊烟,使人醉入梦乡。故百年来广泛流传,生生不息,成为民众茶余饭后不可缺少的文化食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