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朱晓鹏:中国风科幻,要有独立精神内涵
《界》海报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实习生 吴熳纯
一年前,因一次“不抱希望”的投稿,广东潮汕青年朱晓鹏以家乡非遗项目英歌舞为题材创作的一人手绘动画《英歌》先导片幸运入选B站“小宇宙”计划。尽管只有1分钟,但凭借创作者对家乡风物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英歌》小小出圈,超10万的点击量代表了网友的肯定,也让朱晓鹏增强了做原创动画的信心。
近日,朱晓鹏延续了与B站网友的缘分,由他和深圳Solid Studio团队耗时14个月创作的三维动画短片《界》,作为B站国创动画人扶持计划“寻光”下设子项目之一“胶囊计划”的应邀之作,将科幻与《易经》、活字印刷、中国古代哲学等传统文化元素做了深度融合,目前已揽获了超150万点击量。
就此,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朱晓鹏,听他讲述自己从《英歌》到《界》的成长,介绍《界》的幕后创作故事,并回应了网友们的反馈与解读。
女主角李未
很值得“动画的魅力在于天马行空地造梦”
《界》用9分钟的篇幅,以未来世界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人类对人工智能发起道德实验的故事,探讨“人工智能与人性道德边界何在”的议题。有了团队的加持,比起《英歌》先导片,《界》不管是从故事的成熟程度还是制作精度都有了飞跃性的提升,而这背后,是整整14个月的辛苦创作。
羊城晚报:相比于创作《英歌》时的单打独斗,与团队共同创作的《界》对你来说,是挑战更多还是机遇更多?
朱晓鹏:我觉得挑战更大了。单打独斗时,虽然个人的时间、精力、技能都很有限,但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内。
《界》以三维为主,我原先的工作经验偏向二维动画,导这条片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我对三维流程的熟悉程度太低,所以在团队协同、时间周期把控上都面临挑战。另外,我们的团队本身是专攻动态设计的,《界》这种故事片也是我们跨界第一次做,压力和工作量并存。
羊城晚报:《界》从酝酿构思到制作成片,一共花费了多长时间?
朱晓鹏:总共花了14个月。由于找到了合适的故事原著,一两周就确定了脚本。之后,就是细化脚本、做分镜,找概念艺术家一起做角色设定、场景设定。今年3月进入三维动画制作、渲染、合成等工作,特效部分则是从6月份开始全员熬了3个月时间赶出来的。
羊城晚报:做动画确实辛苦,作为创作者,你觉得动画的魅力在哪里?
朱晓鹏:动画魅力就是,相比较实拍作品,可以更加天马行空地造梦,更自由。所以辛苦也值得。
羊城晚报:从朴实的《英歌》到如今的《界》,短短两年里,你的成长让人惊喜。如果说《英歌》像是“中奖”,那么《界》就有点像“交卷”。
朱晓鹏:确实有“交卷”的心态。带着《英歌》去参加“小宇宙”计划,是心血来潮,凑个热闹,上线后,也是同乡的反应会大一点。《界》是比较实实在在的,刚接到“胶囊计划”邀约的时候,我是挺有压力的。
另外,有14个团队一起参与“胶囊计划”,虽然会有一点比较心态,但我们会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看同行在做些什么,国内动画创作者的才华和信念,还是很让我们感慨的。
导演朱晓鹏
有野心“另辟蹊径,做更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片”
《界》最让网友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科幻”与“国风”的糅合。
不断闪现在女主角李未脑海中的《易经》卦象、围绕在李未身边的无人机“金吾”和系统“枢机”……片中传统文化的印记比比皆是。
朱晓鹏表示,作为一部探讨人工智能的科幻题材动画,很容易走入与国外作品同质化的路径中,陷入相差无几的重复创作:“我们要做就做属于中国的科幻。”
羊城晚报:为何会有把科幻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的灵感?在你看来,二者有何相容相契的点?
朱晓鹏:国外做科幻作品更早、更成熟,我们想另辟蹊径,做能突出我们特色的科幻片。创作伊始,小组讨论时,团队主理人陈钻说了一句:“我们要做就做中国的科幻”,引发了我们的共鸣。再后来,我们发现,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二者确实有很多共通共融的点。比如,《易经》中的六十四卦,采用的其实是二进制,与如今的计算机语言一致。
羊城晚报:要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你们做了哪些功课?是否担心误用或理解不够深刻,进而引发专业人士质疑或给网友带来误导?
朱晓鹏:在创作的过程中是会有担心的,我们毕竟不是专家学者,所以会很小心地去做多方位的考据,比如查阅资料、阅读专著、咨询专家等。不过,个人觉得,哪怕是真的错了,掀起批评或讨论了,让大家关注到传统文化的相关话题,那也是一件好事。
羊城晚报:除了视觉元素和画面符号,在精神内核上,《界》也是很中国的。
朱晓鹏:对,我觉得要做中国风科幻,不能只从视觉上融入,那样太表面了。我一直在思考怎么从故事内核上融入传统文化的哲思。我们在片中探讨了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与人性道德的关系,引入道家文化的思考再适合不过了,它提倡顺从自然,我们也抛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人类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由其创造出的人工智能是否属于‘自然’?”
盼交流“创作者没有标准答案,观众能赋予作品含义”
《界》上线后,网友反馈热烈,各种剧情反转和留白,让网友们纷纷“脑洞大开”,积极思考和解读短片中的内容细节。甚至还有网友专门推出了解读视频,让《界》享受到了以往爆款影视剧才拥有的待遇。对此,朱晓鹏表示:“我觉得一部作品就应该这样,不光是创作者赋予它一些意义,观众也可以赋予它一些意义。”
羊城晚报:《界》上线后,网友给出来的反馈如你所愿吗?如何看待大家的解读和“脑洞”?
朱晓鹏:我们得到了各种反馈,有鼓励有批评,有各种中肯的建议,我们在很认真地去看、去消化。
至于网友自我发挥的解说,也蛮有意思的。我的看法是:一部作品出来之后,就不再专属于创作者,它是属于观众的。所以创作者的观点我不会拿来当一个标准答案,去左右观众们的各种解读。
羊城晚报:对于成片的最终效果,你有遗憾吗?
朱晓鹏:还有挺多遗憾的。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很多细节没做完美,节奏整体也急了点,该慢的地方没有慢下来。如果有时间的话,镜头表现上可以再丰富一点,视觉设定上也可以再飞扬一点,这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审美。不过,虽然有遗憾,但并不妨碍观众理解故事和角色。
羊城晚报:在之后的动画创作里,你会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种创作路径延续下去吗?
朱晓鹏:会的,我觉得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继续去挖掘的东西。如果是个人选择的话,当然是会想要能多表现一些传统文化元素,毕竟这是土生土长的东西,离我更近。我们团队也是一样,不会抗拒任何风格的创作,也会拓展不同类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