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中国|十月初九·织寒衣
早在《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意为九月之后,
天气行将寒冷,
此时就该添置御寒的衣裳。
在流传至今的唐诗中,
有不少 “捣衣诗”。
如唐代诗人刘元淑有诗云:
“北斗星前横度雁,
南楼月下捣寒衣。
夜深闻雁肠欲绝,
独坐缝衣灯又灭。”
为什么唐诗中多为 “捣寒衣”,
而不是 “织寒衣” 呐?
此处就涉及到历史的真相。
棉花是在宋朝时传入中国,
直到元朝才开始在中国推广。
所以在宋朝之前,
中国人冬天御寒的 “寒衣”,
大多是用葛麻、丝绸及丝絮制成。
而作为布料的葛麻和丝绸,
就需要通过 “捣缯”,
即把布料放在砧上,
由两位妇女相对而立、执杵而捣,
将生丝捣熟变软。
而且,“丝” 和 “思” 谐音,
故早先的 “捣衣诗”,
更多的是寄托诗人的愁离之情。
如唐代大诗人贾岛就有:
“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
事实上,忙完三秋,
古时候家家户户的女主人,
便要为全家人张罗过冬的寒衣。
于是就有了杜牧描写的情景:
“石城花暖鹧鸪飞,
征客春帆秋不归。
犹自保郎心似石,
绫梭夜夜织寒衣。”
【来源:周到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