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美女科学家庄晓莹,在德国斩获世界大奖后,带着1300W欧元奖励,拒绝国外

  如今是美女帅哥的时代。不管是在舞台上,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你打开电视,打开手机,走向大街,来到商场,第一眼看到的必然是美女帅哥。另一方面,即便你还没有见到美女帅哥,也会经常听到美女帅哥的称呼。事实上,美女帅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或者时代的标签。只要是个女的,如果不是太老的老太太,都会被人称为“美女”;只要是个男的,如果不是太老的老头,也都会被称为“帅哥”。

  不过本文讲到的这位美女科学家,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女”,她是位不折不扣的美女,而且是美到骨子里的,美到灵魂里的。她是标准的天才美女科学家,32岁时获得1300万元德国科技大奖,却谢绝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选择回国效力,令人尊敬。

  

  (一)爱美的上海女孩

  1983年出生的庄晓莹,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女孩。生在80年代的她,跟其他女孩一样,也是爱美的,当然她也有爱美的条件、环境和资本。

  庄晓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她从小就跟一个普通的邻家女孩一样,爱逛街买衣服,喜欢时尚美丽的东西,追求美是一个女孩的天性。但是后来,她不一样了。在追求时尚方面,她开始“落伍”。

  尤其是到高中以后,庄晓莹的着装和修饰都开始变得很随意,甚至很简朴。因为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挥霍了,她有了与众不同的追求。她除了上课,就是读书,在家,在学校,都是如此。连妈妈都说,女孩子想那么多,做那么多干嘛,买买衣服,做做头发,修修指甲,美美的,不好啵?但听到这些后,庄晓莹总是俏皮地一笑,反问妈妈:“你看我不美吗?”妈妈只好说,“美美,我女儿是这世界上最美的女孩!”

  不错,高中时代的庄晓莹,仍然是靓丽逼人的。当你第一眼看到她时,你必然会被她明亮清澈的眼光强烈地吸引过去,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永远闪耀着明媚、智慧、自信和善良的光彩,这会让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失去对她的朴素的着装的注意。这就是一个女孩的魅力:一头长长的黑发总是很随意地在脑后扎个“马尾巴”;洁白的衬衫,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或者是长及膝盖的黑色短裙。这身随意的打扮似乎永远跟随着她,直到她成为身价千万的“富婆”,也丝毫没有一点“掉价”,反而拥有永恒的青春风采……

  (二)永不言弃的天才少女

  生在上海可不是白生在上海。庄晓莹在改革开放中,同上海的一众摩天大楼共同成长。她早在市三中读书的时候,看着建设中的高大巍峨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心里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我以后也要建造这些人间奇迹!那时候上海有一个很火的广告,广告中有一段歌词:“城市的高度,它越变越快……好日子好时代”,每每听到这句广告词时,庄晓莹的心中就会充满无限豪情。

  所以,在庄晓莹的心中,很早就有了学习土木工程设计的打算。这对于一个女孩来说,简直让人不可理解,长大当工程师,尤其是土木工程师,在传统理念里,似乎都是男孩子的事情。但庄晓莹就是庄晓莹,谁规定这个必须是男人的“专利”?

  2001年,18岁的庄晓莹参加高考成绩优秀,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报考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而当时她的父母要求她报医学专业,甚至请班主任去做她的工作。但庄晓莹依然故无,坚决遵从自己的意志,走上了她的梦想之路。

  然而一切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考上大学只是第一步,庄晓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跟许多大学生们的“60分万岁”的理念不同,她在大学学习非常刻苦,课堂上自不必说,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学习、查阅资料是她最主要的生活内容。

  庄晓莹在学习生活中也曾遇到过迷茫,但是迷茫的她在学习上一点也不含糊。在人才济济的同济大学,在男生如林的土木工程系,她力压群雄,连续三年拿到优秀本科生奖学金。她付出的辛苦努力可想而知!

  在大四的那一年,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庄晓莹突然意识到,中国在工业设计这一领域虽然有不少成就,但还是缺乏很多个人发挥的空间。她要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由于成绩优秀,她被免考,从2005年9月开始,她在同济大学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听起来就很恐怖)直接攻读硕士。两年后,她以优秀论文《基于无网格法的节理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获得硕士学位。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庄晓莹读硕士的时候,她遇到了她的导师,也是她人生的导师朱合华。朱合华对她说:“中国很多具体工程项目虽然在工艺上实现了突破,但理论方法滞后,问题远未解决。”朱合华的话也一下点醒了这个心怀奇志的女孩,让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她把重心移到了理论上,而这条理论之路,她一走便是10年,从未停止,永不言弃。

  庄晓莹在导师的点拨和提醒下,深感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她要进一步武装自己,而下一步,就是出国留学。

  2007年10月,庄晓莹到英国著名的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2011年英国综合排名第六)就读。三年后,2010年9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此校的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此时庄晓莹才27岁,还是花一样的年龄。此后,她还一度到挪威科技大学结构工程系做计算力学、岩石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一路走来,她确实不易,不过她也让外国人见证了一个中国天才少女的魅力。

  

  数年来,庄晓莹获得了不少奖项或者奖金,比如同济大学美国LORD奖学金;英国海外研究生奖学金(ORSAS)全奖;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陶乐茜研究生奖学金(DHPA)全奖;2009年 英国工程计算力学协会年会最佳会议论文奖;2010年英国计算力学辛科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年度唯一)等。在2014年欧盟第七框架玛丽居里国际人才计划(FP7 Marie Curie International Incoming Fellow)中,她还获得了国际人才称号,获得著名的欧盟居里夫人奖学金等。但这些奖项,跟她后来拿到的1300万超级科技大奖都不值一提。

  庄晓莹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最先就是因为手中劳动工具变化,比如从石器到铁器的发展等,其中最关键的是工具材料的突破。后来庄晓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纳米复合材料,其方法和路径,是通过设计一种计算机模拟平台,来设计新一代的复合材料。她的天才发挥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在德国,有一个科研奖项深受世界的关注,就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和红堡基金会联合设立的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亚奖,获奖者奖金高达16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300多万元。它是奖金数额仅次于莱布尼茨奖的全球奖金第二高的大奖。此奖项的设立目的是,为了吸引全球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学家在德国开展长达5年的课题研究,这个奖每两年才颁发一次。

  

  前面说过,庄晓莹不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如此高大上的奖项不可能躲过她的眼睛,不可能不吸引她。庄晓莹通过自己的天才和努力,2015年,她终于成为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亚奖的得主,她是世界华人中第7位获得此项大奖的人,同时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位女科学家得主。

  面对世界上众多竞争此奖的科学家,庄晓莹的获奖委实不易,她付出的努力不亚于任何一个男科学家,她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为了突破巨大的难度,她总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她付出代价是常人无法想象的。1300万是对她的奖赏和肯定!然大功告成,她如何走下一步的路?是用这千万大奖当一个富婆,吃喝一辈子吗?

  (三)感恩祖国,回馈同济

  获得这个奖,不仅仅有一笔超越诺贝尔奖的巨额奖金,还有一个对科研人员有着致命吸引力的条件,就是获奖者具备招收博士后和博士组建自己研究团队的资格。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庄晓莹也曾经因为该奖项资助,在德国汉诺威大学连续介质力学研究所,与计算力学领域国际顶尖学者彼得·乌利格斯教授合作,研发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庄晓莹曾被称为“德国最想留着的女性科学家。”据施瓦茨教授介绍,在以往的索菲亚·克瓦雷夫斯亚奖的获得者中,因为德国优越的科研环境和丰厚的奖金,有三分之二的索菲亚奖的获奖者会选择留在德国继续做研究。然而庄晓莹何去何从?

  人生有限,知识无涯。无疑,在德国,可以说庄晓莹找到了其人生的康庄大道。显然在那里,她更容易出成果,更容易在世界领域成就辉煌。但钱学森说过,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詹天佑也说过:“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庄晓莹不会忘记前辈们的谆谆教导。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和德国人的极度信任,庄晓莹还是像她的前辈,像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等等老一辈科学家那样,毅然选择了回国效力。

  这不能不令人尊重。今非昔比。如今,当国内好多顶级人才大量外流,当人们揶揄清华复旦是在为外国培养人才时,庄晓莹没有留恋国外的高薪,没有留恋国外提供的顶级科研条件,而是毅然选择回归祖国,她要用自己的行动感恩祖国,回馈母校。

  庄晓莹从上海同济大学走出来,最终又回到了同济大学,成了一名辛勤的园丁。在同济大学,她已经成为计算力学和岩石力学领域上数一数二的专家,如今已经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的她,还仅仅三十多岁,风华正茂。她既是一位令莘莘学子们喜欢的老师,又是一位令同学们尊敬的“女神”级科学家。她跟一般的老师不一样,她一点也不严肃刻板,而是永远地青春阳光,温柔可亲,脸上永远洋溢着甜美的笑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美女科学家”。

  人美心更美。庄晓莹曾坦率地说:“每每看到祖国越变越好,好日子好时代一天天靠近,心中会充满无限的豪情。”

  庄晓莹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她经常教导同学们,“虽然我们的教育进步很快,但还没有国际化,缺乏和世界对话的能力。”她不敢怠慢,在继续研究自己的课题的同时,也尽心尽责教书育人。本科学生的课程《弹性力学》是一门全英文课程,她花费大量时间,搜集了世界其他名校的教材,有时还会请外国专家来同济授课,使得学生能够尽量深入地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谈到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庄晓莹郑重地说:

  “现阶段,我们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值得肯定,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个人认为远没有到值得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做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转化为国家的核心科技竞争力,目前来看我们离科技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庄晓莹,在这条科研和教书育人的路上正信心满满地走着。

  邓先生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科学工作者的水平和态度,没有这些卓越的科学家,一切都是空谈。如今是个造星的时代,与其花费巨资去打造那些炙手可热、名冠天下的影星、歌星、娱乐明星,不如打造这些更加璀璨更加永恒的科技明星。

  娱乐明星炫耀一时,科技之星闪亮永恒!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