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南门坛上有家百年老店,装饰得古色生香,看到面价有些不相信

  一场秋雨,驱散了连日的高温,天气变得凉爽多了。走出家门,感到丝丝的凉意,惬意舒适。趁天气凉快,去南门坛上转转看看,毕竟大半年没去了。

  据记载,常熟南门坛上在明代洪武时期,曾建城隍神坛而得名。清末民初,神坛已废毁。但当初因香火而带来的商业活动却依然活跃,于是在坛地故址四周改建市屋商铺。

  站在总马桥上向前望,人头攒动,不算宽敞的街道上人流如织。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大多店铺小巧而货品门类丰富,种类繁多,特别网红熟食店前站满了顾客。

  小姨以前的家就在这里,后拆迁搬走了。今天路过,看到修建一新的楼房,还是很感慨。小时候外婆经常带我来小姨家,趁大人们聊天,便与表妹来到大街上玩耍。

  大街上那嘈杂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以及商铺里商品的琳琅满目,都给幼小的我留下深刻印象。最开心的是,每次回家总会带许多好吃的熟菜和零食。因此,一听到去小姨家,我总是异常兴奋。

  如今走在热闹的街上,看到熟悉的街景,仿佛穿越到了孩童时代,仿佛听到亲爱的外婆牵着我的小手,在糕团店前问:小囡,想吃啥啊?

  熟悉的场景总会让人勾起难忘的回忆,外婆已离开我好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眼前(在写这段文字时已泪眼婆娑了)。所以,我时常会来这里走走,找寻孩童时代的印迹。

  在坛上各条小街巷走走,这里不太拥挤,白墙黛瓦,红灯笼高挂,马头墙耸立,古典元素很多。虽然旧房已改建,焕然一新,但市井气息依旧没变。

  来到远近闻名的得意楼,新建的三层楼高大、有气派。得意楼是常熟著名的茶馆,创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同治和光绪两帝的老师翁同龢晚年经常来这里品茗,并亲书“得意楼”三字做金字招牌。

  在得意楼门口看到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各种面价,这么便宜,看着惊呆了,真有些不相信。面的价格这么便宜,不知道味道怎样,于是想去尝尝。

  走进得意楼,这家百年老店装饰得古色生香。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摆放着八仙桌,古色韵味的窗格,充满着浓浓的中国风。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好有喜感。

  拱形门上用绿萝装饰,很有生气,匾额上写有“吉祥”两字。来到店里,仿佛置身在古典小说中。

  店里吃饭的人蛮多,每张桌子都有人坐。我可能来晚了,被告知店里只有焖肉面、鳝糊面以及鳝丝面了,我买了碗10元钱的鳝丝面。

  取到面条,看到面上的鳝丝浇头还不少。我先轻轻搅拌一下面条,稍稍等一小会儿,待面条吸入了少许酱汁之后再吃。吃一口细细的面条,软硬刚好,味道真不错。再尝一根鳝丝,外脆里嫩,爽脆可口,酱汁浓郁,鲜美可口。

  同桌坐着三个保洁阿姨,我边吃边与她们搭话,她们告诉我,这里的蒸菜又便宜又好吃,自己带饭菜不方便,因此每天都在这里吃中饭的。

  她们点了三个菜:红烧蒸鱼6元,清炒土豆丝3元,还有麻辣豆腐也是3元,每人一小碗紫菜汤,是免费的。她们说,只要点了菜,米饭也是免费的。三道菜一共12元,有荤有素,还有汤,三位老人吃得挺满足。

  环视四周,见老人吃饭的较多,有的三五围坐一桌吃饭,吃完吸口烟聊会天;有的独自一人前来,点碗鳝丝面,就着鳝丝喝个早酒,二两下肚之后再美滋滋吃一碗阳春面,好不自在。

  我想买一碗蒸菜打包回家,谁知已经卖完了。店里推出打五折活动,吸引了好多顾客,不知道这样的活动持续到多久。

  我是秋嫣旅游,热爱生活,喜爱旅行和写作,乐意分享旅途美景美食,更多旅行资讯请关注@秋嫣旅游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