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人生|军医刘涛:筑梦军旅 无悔青春
军旅人生
刘涛,山东平度人,陆军第80集团军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作为一名女军医,她爱岗敬业,在专业领域不断精进,为基层官兵的健康保驾护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带领科室全力投入抗疫最前沿,所在科室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她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被陆军表彰为“强军精武标兵”。
初冬时节,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记者见到军医刘涛时,她刚跑完5公里。回到办公室,刘涛擦去额头上细碎的汗珠,对记者说,尽管平时工作很忙,但她仍然坚持参加体能训练,目的就是要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
刘涛:“军人为打仗而生,军医为打仗而备。我在努力提高临床业务技能的同时,也积极参加军事训练,这既是对自己体能素质的锻炼,也锤炼了我坚韧不拔的品格。”
刘涛查看患者的肺部CT(韩智伟 摄)
特招入伍 穿上心爱军装
今年43岁的刘涛爽朗豁达,言谈举止非常干练,这样的性格得益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刘涛的父亲、哥哥和两位叔叔都曾当过兵。小时候,刘涛经常听父辈和哥哥讲述军营的故事,从小她就对部队生活充满了向往。
刘涛:“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小的叔叔穿着军装回家探亲,我当时就觉得穿军装特别精神。我从地方大学毕业之后,正好有特招入伍的政策,全家人都很支持我参军。到部队后,我的心情很激动 ,一想到自己终于如愿穿上这身绿军装了,就特别自豪。”
刘涛回忆说,当时她从地方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特招入伍,需要先接受半年的军事训练,再分配到医院工作。然而,部队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明的纪律,让初入军营的她着实有些不适应。
刘涛:“经过努力,新训结束的时候,我被评为了优秀学员。当时,我给父亲发了一条短信:爸爸,我被评为优秀学员了,这是我入伍以来的第一个奖励,我以后一定会继续努力。 ”
刘涛查阅资料(韩智伟 摄)
直面挑战 践行医者仁心
青春因梦想而闪耀。带着入伍后的第一份荣誉,刘涛被分配到了陆军第80集团军医院呼吸内科,入伍第二年,她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5年,医院组建重症医学科,表现突出的刘涛被选调参与筹建工作。6年后,刘涛考入原第二军医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修清玉教授的言传身教让她受益终身。
刘涛:“在修清玉教授的指导下,我不但提高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还学到了她踏踏实实做事、严谨做学问的优秀品质。”
学成归来后,刘涛以导师为榜样,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专业技能不断提升。2019年11月,刘涛担任呼吸内科传染学组负责人,新的岗位对她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涛:“之前我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做好领导安排的工作就行。成为传染学组负责人之后,不仅要求我有精湛的业务技能、科学素养,还要具备优秀的管理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带领科室不断发展的魄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科里处置新冠肺炎患者经验不足、人手紧缺,这些困难对新上任的刘涛来说,是不小的压力。恰逢当时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负责人到国外执行援外任务,于是,传染学组和重症医学科工作的重担便落在刘涛身上。
刘涛:“在疫情期间,传染学组和重症医学科要处理的工作千头万绪。作为负责人,如果不能有效救治患者,不能确保自己的同事不被感染,我觉得我是失职的。当时,我们没空想那么多,紧张忙碌的气氛基本上已经盖过了害怕、畏惧的情绪。”
刘涛(右)为新冠肺炎患者检查身体(韩智伟 摄)
就在刘涛和同事们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时候,她的女儿连续3天高烧,儿子眼睛发炎肿得厉害。作为母亲的刘涛无法陪伴照顾孩子,只能抽空在隔离区远远看一眼女儿,在心里默默牵挂着被病痛折磨的儿子。
刘涛:“那个时候的压力确实很大,一两个月下来我瘦了15斤。所以我也很少跟家里人视频,不想让他们看到我又瘦了、又憔悴了,怕他们会担心。我爱人平常在外地工作,两个孩子都是双方的老人帮忙照看,每当有需要的时候 ,他们都会说没问题 ,不让我担心。”
亲人们的爱与支持,让刘涛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抗疫一线,将更多的心血倾注在病患身上。有一位患者病情不重,但情绪波动很大,刘涛和同事们了解情况后,总是想方设法开导他。
刘涛:“作为医生,不仅要医身,还要医心。面对心理压力大的患者我们会通过聊天的方式打开他的心结,帮他减轻压力。 例如,在这位患者过生日的时候,我们给他写了一 张 ‘生日快乐’的小卡片。”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刘涛作为科室代表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时隔两年多,回忆起那份荣光,刘涛仍激动不已。
刘涛:“这是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这份荣誉沉甸甸的,当时感觉压力更大了,责任也更大了。”
刘涛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留影(韩智伟 摄)
行医边防 做官兵健康“观察哨”
每一段奋斗的征程,都在为追梦蓄力。今年5月,刘涛又迎来一段特别的军旅经历,前往内蒙古阿尔山边防部队代职。 那里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连队和哨所比较分散,就医条件有限。刘涛说:“作为军医,自己能有机会深入基层一线,就必须要当好守护边防官兵健康的‘观察哨’。”
刘涛:“我们在一线取得官兵所患疾病的一手资料后,会针对数据做相应的统计研究,以便后续能深入了解驻地官兵的身体状况,帮助部队有针对性地派遣医生并合理分配药品、医疗设备。 针对那些重在预防的疾病,我们可以来到官兵身边,向他们普及知识,加强宣传教育。同时,我们还可以调动集团军医院的力量来帮助卫生连、卫生队提高业务水平。”
在边防哨所为官兵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刘涛也十分重视官兵的心理健康。在诊疗中她发现,有不少年轻战士由于远离亲人,再加上对边关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会出现一些焦虑情绪。她就像知心大姐一样,经常去倾听、帮助、开导这些戍边战士。
刘涛:“有些战士可能只是轻微咳嗽、流鼻涕,我也会耐心询问他们具体情况,多叮嘱几句,通过沟通帮助他们释放压力。”
刘涛(右)赴边防一线巡诊(黄韦纬 摄)
在阿尔山代职的日子里,刘涛与戍边官兵朝夕相处,深深地被他们扎根边防、奉献青春的精神所感动。在采访时,她给记者讲起了在边防哨所听到的“相思树”的故事。
刘涛:“有一次我去三角山哨所巡诊,那边的连长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相思树的故事。讲的是他们一位老连长名叫李相恩,在巡逻途中牺牲了,他的妻子郭凤荣就在哨所种了一棵相思树,每年都会到哨所上来看一看。2010年,郭凤荣去世前,特意嘱托儿子李心要把她的骨灰撒在哈拉哈河,继续陪伴丈夫。连长给我介绍的时候,眼神里透着一种骄傲和坚定,这份戍边情怀让我很感动。守边防虽苦,但是边防官兵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很苦很累。”
如今,刘涛已经结束代职工作,回到了医院。她说,“冷的边关,热的血”,在边防3个月的历练,让她更加热爱部队,更加体会到了“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的意义。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会带着这份赤热的情怀,把个人梦想融入医院的建设发展,继续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刘涛:“我认为,边防官兵忠诚戍边的精神是最宝贵的。守一寸边界,护一方平安,铁心向党,忠诚戍边,没有任何动摇。代职结束后,边防官兵忠诚戍边的精神更加坚定了我对工作的信心,我对自己之后的学习也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军医是有着军人和医生双重身份的,我要练就过硬的本领,不断提升救治危重病人的能力。作为一名女医生,要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时刻为备战打仗做好准备。”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李曼辰 山森淼 黄韦纬
播音:朱江 徐佳慧
编辑:山森淼 龚家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