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出身的军事家,为明朝收复西北国土,却被言官骂成了误国奸臣
明朝“万历中兴”时代,一桩能与当时繁华经济媲美的亮眼辉煌,正是名将荟萃的强盛武功,但要论最为“文武双全”的军事强人?却当属一位看上去柔弱的文士:明朝十六世纪末铁腕军事家:叶梦熊。
一、仕途坎坷的“愤青”
叶梦熊,字男兆,出生于广东惠州。这位有“惠州三大尚书”美誉的强人,少年时即英气迸发,十七岁时参加科考,答卷行为就常写得气势磅礴,谁阅卷都要吓一跳。也从此脱颖而出。二十四岁就考取进士,开始在明朝宦海打拼,而他入仕没几年,著名的“隆万中兴”盛世就要开始。几乎是在最好的年华,赶上了大好的时代。
可是,在此时明朝的各位政坛大佬,特别是万历首辅张居正眼里,英气勃勃的叶梦熊,简直是愤青一枚。
早在三十二岁做山西道监察御史时,即明朝隆庆四年(1570),叶梦熊就“愤”得把大明内阁吓一跳:当时多次遭到明朝重拳反击的鞑靼可汗阿勒坦,终于诚心诚意求招降。高拱张居正等内阁大员们,正准备欢天喜地办理封贡互市事宜。没想到身为山西御史的叶梦熊直接一篇奏折开骂,高呼不能轻信鞑靼,结果引得朝堂上吵架声四起。捅了篓子的叶梦熊,事后也被一贬到底,撸到合阳做县丞去了。
以“封贡互市”接下来带来的西北多年和平看,叶梦熊这一顿骂,确实错得离谱。但贬到底层的叶梦熊,倔劲却毫不改,之后几年不但政绩辉煌,官风更是廉洁,做事以雷厉风行著称,到任一地后出手就抓死穴。几年后他督理凤阳粮仓,到任一个月就废了当地几十年的陋规,每年竟给明朝省下数万两白银。这下终于又引来张居正的注意,大手一挥把他提成安庆知府。
在张居正看来,自己此时正在力推一条鞭法,就需要叶梦熊这样的硬骨头冲锋陷阵。但万没想到,新官上任后的叶梦熊,转头就给了张居正一记摆拳:这一条鞭法好是好,可是地方官借着推行“一条鞭法”的幌子,大肆乱报土地田亩,沉重的赋税全甩锅给老百姓。这下叶梦熊哪看得下去,接连顶牛了好几次,又结结实实得罪了张居正,被罚了三个月俸。
但比上次好得多的是,虽说被罚了俸,但叶梦熊总算保住了官。因为就在这多年浮沉里,他的军事才华却是蒸蒸日上,尤其擅长捕盗平乱。特别是在江西任上,他多次统筹布局,几乎兵不血刃,就常把当地好多盘踞了十多年的恶匪扫平。这个独家才能,叫张居正也没脾气:既然能在当地灭火,爱顶牛你就顶吧。
待到万历十年张居正过世,且亲政后的万历皇帝,开始大肆清算张居正后,被张居正折腾了多次的叶梦熊也扶摇直上,在浙江贵州陕西陆续担任过要职,任务也主要是一个——带兵平叛。几乎是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派叶梦熊,而每次只要叶梦熊出手,就是轻轻松松扫平。堪称万历年间最佳“救火队员”。
但万历二十年(1592),一场惊天“大火”,却成了十六世纪晚期的大明王朝,乃至叶梦熊军事生涯里,一场无比残酷的考验——宁夏叛乱!
二、受尽谩骂的胜利者
宁夏叛乱,即万历二十年(1592)由鞑靼裔身份的原宁夏副总兵哱拜悍然发起的叛乱,河套蒙古各部纷纷驰援响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宁夏卫悲惨沦陷,河西四十七堡尽数落入叛军之手。明朝火速调兵平叛,“万历三大征”中的“宁夏之役”就此开打。
但以战略意义说,“宁夏之役”在三大征中,当属最关系明朝国运的一战。一旦哱拜叛乱得手,河套大地就将尽数落入鞑靼手中,和平了二十多年的明朝西北大地,就会瞬间开天窗。都城北京也将暴露在蒙古铁蹄眼皮下。其直接威胁程度,甚至要远远大于二十四年后,努尔哈赤扯旗叛明。
可如此生死攸关的战役,明军在兵部尚书魏学增的带领下,却是打的灰头土脸。甚至朝野里也一片杂音,好些缺心眼言官甚至建议放弃宁夏。关键时刻,却是六十二岁的叶梦熊一声愤怒大吼:不早扑灭,蔓将难图。
虽然已是花甲之年,虽然早已历经浮沉,看懂了宦海的世态人心,但与当年的“愤青”表现一样,叶梦熊,依然是那个宁折不弯,敢于担当的叶梦熊。满朝一片退缩下,他再一次主动请缨,以“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身份,担起平叛大任。
当然,比起早年反对张居正招抚鞑靼时的愣头青表现,这时的叶梦熊,却已底气十足,除了百炼成精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更为得意的,就是强大的火器研发才能。天赋奇才的他,对于火器的改装研发有多种造诣,精心开发的“叶公神铳”等火器,拥有轻便运载能力和强大杀伤力,堪称对付鞑靼骑兵的克星,这次更要一展身手。
果然,叶梦熊的到任,成了宁夏之役的最重要转折点。他手持尚方宝剑,严厉整顿军队风气,把畏缩不前的明军折腾得似打鸡血。然后亲自身先士卒,一边将叛军盘踞的宁夏城重重围困,一边巧妙部署口袋,痛击前来增援的鞑靼各部援军,连续多次在野战里重创敌人。终于把嚣张的哱拜叛军打的全线崩溃。是年九月,明军终于成功收复宁夏边城,沦陷的西北大地失而复得,哱拜全家自尽。
这场拉锯般的血战,是明王朝经过隆庆年间的军事大改革后,经历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平原浴血野战。其惨烈程度与战斗力考验,远远高于著名的万历朝鲜战争。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事的胜利,明朝才得以腾出手来,调动部队去朝鲜收拾日本。可以说,这是一场至关明朝国运的胜利,更是叶梦熊军事生涯里的无上荣耀。
可是,缔造荣耀后的叶梦熊万没想到,载誉归京后的他,得到的却是北京城铺天盖地的口水。战事中被叶梦熊顶替了主帅岗位的魏学增哪肯甘心?一群魏学增的亲信言官们纷纷开骂,竟把劳苦功高的叶梦熊骂成了误国奸臣。战场上杀伐果决的叶梦熊,也只能选择沉默。满心委屈,正如他当时一首诗里所说:“塞北凄凉只自知。剪发堪伤骑骏马,割衣剖腹补旌旗。貔貅百万临边境,那见先生点笔时?”言外之意是,敌人百万大军压境的时候,你们这些先生们能干些什么呢?
可是,再委屈又有什么用?这已经是党争加剧,政事一团乌烟瘴气的明王朝了,是非怎能分得清楚?心灰意冷的叶梦熊,就此愤然告病请辞。连续请辞了两年被拒后,终于在万历二十三年自顾自回家养老,离开了这个他缔造了荣耀,又心寒齿冷的明朝官场。
三、英雄冢于草莽间
回家时的叶梦熊,比起诸多当时明朝“精英”们盆满钵满的财产,却只有寥寥几个箱子,家乡的老宅里,更只有几亩薄田。可他却并不在意。回家后的两年里,他极少提自己昔日的荣光,除了教育家族子弟以报国为己任,更是每天以泛舟写诗为乐,过上了悠然的晚年。
但仅仅两年后,他又收到了朝廷要其复职上任的文书,叶梦熊只得叹道:“吾受国恩,非致身,无以报。”不曾想,多年积劳成疾,未等上任,叶梦熊便魂归黄泉。但也有记载称,叶梦熊某日饭后正在阅读案头书,忽然间呼唤子女到身边,道 “乃翁长往矣”便长逝而去。英雄究竟如何离开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谜题,或许告别的方式并不重要,我们希望天堂没有非议与重任,让良将可以悠悠地喘口气。
叶梦熊的人生演出已经谢幕,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只见墓址已经被一片比人还高的芒草所湮没,周围人迹罕至。即便在清明节,这座无人问津的墓址显得格外冷清和苍凉,唯清风相伴英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