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会有两个姓名?
作者:萧西之水
我们注意到,日本人通常会有不只一个名字。比如,日本的大河剧《真田丸》中,主人公真田信繁明明有“信繁”这个名字,大家却都管他叫“源次郎”,后来获得官位以后又要叫“左衛門助”,这是怎么回事呢?
俩姓、俩名
古代日本人姓名体系与现代日本人虽然看起来类似,实际上却风马牛不相及,绝对不能用现代姓名概念来套用,一旦乱套乱用出了问题,会掺杂很多复杂概念,到最后什么也说不清楚。
就武士阶层而言,日本古代中上层武士一般有两个姓氏,两个名字:两个姓氏,分别叫做“氏”(本姓)与“苗字”(家名);两个名字,分别叫做"通称"(假名)与"讳"(实名)。
氏
所谓“氏”,便是表示家族男性祖先出自,最著名的便是"源"(みなもと)、"平"(たいら)、"藤原"(ふじわら)、"橘"(たちばな)等。
苗
所谓"苗字",便是家族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新家名,我们非常熟悉的足利(あしかが)、武田(たけだ)、上杉(うえすぎ)、织田(おだ)、德川(とくがわ)、真田(さなだ)便全部属于这一范畴。
讳
"讳"的语义自然与汉语"名讳"相似,是指正式文件中使用的名称
通
"通称"就大体可以看作一种外号。但由于实名不能在日常生活之中随便使用,日本人"通称"系统反而极为发达。
日语通称大致分为三种模式:
一种是家庭排行,比如太郎(武田信玄)、益次郎(大村永敏)等,通过通称可以看出来家庭排行,但也有例外,比如《真田丸》里等大哥真田信幸,虽然排行老大却称为"源三郎",再比如镰仓时代著名武将源义经(源义朝第八男子)也称为"九郎"。
一种是借官职之名而自由发挥,比如"官兵卫"(黑田孝高)、"左卫门"、"右卫门"、"吉之助"(西乡隆盛)、"正助"(大久保利通)、"内藏助"(大石良雄)。
一种是官职本身,《真田丸》里有一个情节,是说丰臣秀吉本想给真田信繁一个官位,后来真田信繁顺势为哥哥也申请了一个,于是哥哥成为"伊豆守"、真田信繁则成为"左卫门佐"。从那以后,周围人便不再称呼真田信繁为"源次郎様"、而是改称"左卫门佐様"。
"通称"也是行为艺术
到了江户时代,由于德川家广泛授予旗下大名以"松平"苗字,幕府也会使用通称来作区分:比如松平陆奥守(仙台伊达家)、松平萨摩守(萨摩岛津家)、松平筑前守(福冈黑田家)、松平长门守(长州毛利家)等等。
那这么说,德川将军家还有"赐姓权"么?
这个说法也对也不对,因为古代"苗字"并不算做正式意义的姓氏,即便苗字更换掉了,"氏"(本姓)一般也不会跟着一起改。而正相反,如果某个武将换了一个新主人,那算作主人"家来",他的"氏"就会跟着主人而变,比如丰臣秀吉时代,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对外都以丰臣为正式称呼。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刚刚统一三河国之时(1566年),松平家康就把"苗字"改为德川家康,然而这一时期,时任关白近卫前久认为三河国主历来由藤原氏担纲,因而未将"德川"这个"苗字"归入源氏,反而是归入了藤原氏。直到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前的1588年,德川家康才正式归入源氏。
纵观整个日本古代,用"苗字"配"讳",即现代人熟悉的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德川家康这种称呼在古代其实极为罕见,只有在人名全称里才会瞥得一见,然而那个时代的人名全称是这样的:
源(氏)朝臣(姓)武田(苗字)太膳大夫(官位)晴信(讳)入道(表出家)德容轩信玄(法号)
或者也可以短一点:
丰臣(氏)朝臣(姓)羽柴(苗字)太政大臣(官位)秀吉(讳)
反正都是蛮复杂的,所以这种称呼一般当真不会用。
那上面提到的这个"朝臣"又是什么?别着急,慢慢聊。
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常以"苗字"配"通称",然而在对京都宫廷提交的正式文件之中,两者都属于"俗称"之列,不能上得厅堂。面对天皇与外国使节,武士必须恢复其"氏"(本姓),用正式名称(讳)来自称,而且在"氏"与"讳"之间还需要加一个の",表示从属关系。
所以中朝史料记录中没有足利义满、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之称,反而有"源义满"、"平信长"、"源家康"之类的称呼。
还不止如此,古代天皇还有赐"姓"权,即给某一功勋卓著或地位崇高的"氏"配上一个象征荣誉身份的"姓"(カバネ)挂在后面,相当于赐予一个封号,最常见的便是上面提到的"朝臣"(あそみ)、"宿祢"(すくね)、"真人"(まひと)。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初期,当时几位明治元老的正式名称分别是"藤原朝臣利通"(大久保利通)、"源朝臣有朋"(山县有朋)、"越智宿祢博文"(伊藤博文)。
但由于使用麻烦且难于记忆,到了明治4年10月12日(1871年11月24日),日本发布明治四年太政官布告第534号《姓尸不称令》,禁止再使用"氏"、"姓",正式称呼必须以"苗字实名"形式出现,于是"苗字"配"讳"这种现代人最为熟悉的姓名格式才得以确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