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指点别人的人生
文 |?刘小畅
汪曾祺曾在《四方食事》中说: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
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一句朴素简单的话语,却讲出了深刻的道理。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去评判身边的人和事,觉得不符自己的三观,便是非愚即错。
但其实,每个人都经历着不一样的经历,感受着不一样的感受。
所以,永远不要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
而是要试着接纳和理解,然后学会共情和感恩。
不以自己的立场评价别人。
前段时间,在《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一书中,读到这样三个故事:
一位被抛弃的中年女人拼了命地减肥,很多人都说她是接受不了被抛弃的现实,可实际上,她只是想救肝癌晚期的女儿。
因为只有减掉三十公斤,她的肝脏才有可能满足移植的条件。
一位记者去贫困山区采访,看见瘦弱的孩子在吃泡面,就告诉孩子的妈妈总吃泡面不好。
可现实却是,孩子只有在过生日时才能吃上一回。
一个花季少女把所有的头像都换成了偶像,大家都嘲笑她无脑花痴。
而她只不过是想借偶像的光来治疗自己的抑郁症,只是想借着这份单纯的喜欢重拾信心,去跟糟糕的生活厮杀下去。
当我们常把“我以为”放在真相之前,就只能得出主观的结论。而后,误伤了别人,也中伤了自己。
几年前,戴建业教授被骂到哽咽。一次讲座时,有人当场质疑他为了赚钱到处走穴,失了文人风骨。
可人们又怎知道,他的妻子患了肺癌,而一盒30粒的药就要5万多块。
他接邀约、开讲座只不过是想赚些医药费,救回相伴几十年的妻子啊。
作者老杨的猫头鹰在书中写道:
在没有真切地经历过别人的伤痛之前,请不要随意对一个人进行道德审判。
的确,在未知事情全貌的情况下,我们都太容易被晕轮效应所误导,总会以自己的立场和思维惯性去评价一个人、一件事。
因此,忽略了最该正视的现实:
那些表象之下,所经历的苦难和无数深夜里的难眠。
抛开事实谈结果,离开条件谈对错,都不客观,也毫无意义。
要知道,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他的理由。岁月沧桑,无论苦与乐,我们都不要再带着偏见去评价,记得,多一份体谅,就会少一些指责。
不以自己的认知指点别人。
董宇辉曾在直播间里,略开玩笑地讲过自己和弟弟之间的故事。
他说:
我现在和我弟尽量少联系,只要不联系,他应该就不会反应过来,他现在生活的困难都是我一手造成的。
语气里带着自责和悔意。
弟弟当时的工作,比较轻松,赚得不算多。
于是,董宇辉就建议弟弟辞去当下的工作,去北上广深打拼下自己,练上一身本领再回来。
结果,弟弟如他所愿南下打拼,但却未能像他期望的那样。
在深圳待了两年,弟弟经常加班熬到半夜,却没有赚到钱,甚至都要交不起房租,养活不了自己,无奈只能又回到老家。
讲到这里,董宇辉说:
后来,我就再也不给人乱建议了,我们偏颇、片面、狭隘的思想不足以指导别人的人生。
这句话,他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作为家人,我们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对世界的认知,去为别人规划未来、指点江山。
是真心的“为你好”,但也忽略了对方愿不愿意、需不需要、适不适合。
闺蜜买房子,你说一定要买位置好的,却没有考虑到她的预算问题;
外甥报志愿,你说一定要选大城市的,却不知道他不想离父母太远;
同事办婚礼,你说一定要人多热闹,却忽略了双方家人都习惯低调……
《偷影子的人》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人生。”
而人之患,也正因好为人师。
太多时候,我们都没有难察觉自己的“热心”,已超过别人能够接受的界限,甚至成了道德绑架。
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若对方没有主动寻求帮助,我们就不要自以为是地做主。
毕竟,我们的认知有限,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片面的想法,把别人的人生指错了方向。
要知道,每个人的决定背后,都有他的原因。
世事变化,无论对与错,我们都不要再好为人师地去指点,记得,少一点干涉,就会少一些后悔。
不以自己的三观衡量别人。
听到过这样一句话:
有些事我们无法理解,不代表这件事是错的;有些东西我们没见过,不代表它不存在。
生活里,若总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别人生活的答案,就难免偏颇鲁莽。
记得一年前,外甥满周岁时,表姐的闺蜜当着我们家人的面,瞪着眼睛对她说:
“你们和婆婆搬到一起住了?婆媳是天底下最难处的关系,我一年才和婆婆见上两面。
让她帮你照顾孩子,还要天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岂不是要闹翻天!”
可她不知道的是,婆婆搬过来帮忙的这段时间,表姐可以重回职场,下班到家也能吃到热乎的晚饭。
甚至连家务的时间婆婆都帮她省出来,让她有精力准备考研。
婆媳间既没有如闺蜜预判的针锋相对,反而更加亲密了。
现实中,我们也常会被固有的思维所限,习惯了以自己的观念,来衡量别人的感情是否会幸福,别人的做法是否有意义。
同事李姐就常会以“老大姐”自居,对办公室的人和事特别“上心”。
一次,她吃完午饭恰巧看到婷婷拿着书往外走,就回头和旁边的同事说:
“都30多岁了,还成天拿本书看,能有什么用?”
“一天就中午这点休息时间,给自己搞那么累干嘛,也多赚不了一分钱!”
其实,从婷婷来到公司,午休时她都会找个安静的角落边读边记,不管别人刷视频还是小憩。
两年过去,她在平台上分享了100多篇笔记,成了文化博主,也有了副业收入。
《庄子》有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觉得无用的东西可能是别人的热爱,你觉得浪费时间的事情,别人也许会乐此不疲。
世事纷繁复杂,三观不分高下。很多时候,价值不一定非要以金钱来界定,意义也无需以别人之口来断定。
要知道,每个人的三观里,都藏着他的经历。
生活多样,无论怎样选择,我们都不要以自己的想法衡量别人,记得,多一些理解,就会多一些尊重。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人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深以为然。
世间百态,风雨变化,我们终究无法完整看到一件事的全貌,也无法了解到一个人的所有经历。
坚持自己的同时,也要记得尊重别人,不以自己的立场去评价,不以自己的认知去指点,不以自己的三观去衡量。
放下偏见,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