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默玉:川岛芳子之妹,受她牵连入狱15年,78岁办学,2014年去世
金默玉
1918年,肃亲王善耆迎来了他的第38个孩子——十七格格爱新觉罗·显琦,也叫金默玉,她也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位格格。
虽然清朝已经在历史的洪流中褪去,但肃亲王仍妄想着恢复清王朝的统治。
在新时代来临之际,他用庞大的家产维持着他的王府。
那时,北京流传着一句话:“恭亲王的房子,豫亲王的墙,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
肃王府的家产可想而知,而金默玉生在这样一个优渥的家庭里,从小就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这与她的哥哥姐姐并无多大不同。可是她又与其他人有着不太一样的地方。
年轻时的金默玉
上学的时候,按照王府的规定,所有王子和格格都必须由奶妈带着去上学。
但是金默玉执拗着不肯答应,她的哥哥姐姐们因此戏称她为“革命儿”。而在金默玉心中,她并非是为革命而叛逆,她做的一切皆是追随本心。
小时候,金墨玉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她认为那样就可以走出王府的禁锢,自由自在地生活。
王府的下人听说后都劝告她,说格格不能出去抛头露面地工作。
金默玉并没有理会他们,虽然最终她也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她一直将这份心思藏在心底。
她并不是非要当记者,她想要的是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金默玉手迹
1937年,金默玉在日本的学业中断,凭借着对日语的精通,她找到一家公司,在里面当起了顾问。
她觉得这份工作薪水很高,而且不用坐班,是一个很好的工作。
在工作时,她随心所欲,还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但是,每天迟到早退的金默玉并没赚到多少钱,而且她对亲朋好友非常大度,这也导致她花钱如流水。
只要是她的朋友吃饭买东西之类的,她总是大手一挥:“这些东西我包了。”
她的工资比起她的挥霍,可谓是微不足道。很多时候,金默玉都要跟家里报账,这时她想着,家里自会有人替她还账。
从小处于纸乱金迷的环境,金默玉对钱从来没有什么概念,也从来不会缺钱用。
除此之外,她的几个哥哥姐姐在生活上也是极尽奢华。
可是,命运在拿走她拥有的东西的时候,从来不会有一丝犹豫。
父亲善耆死后,一切就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当时,善耆为了实现复辟的理想,去日本找到了川岛浪速。
甚至他为了实现复辟梦,将自己的一个女儿送给川岛浪速当养女,这个养女就是后来的川岛芳子,也是金默玉的姐姐。
在川岛芳子成为了一个被痛恨的汉奸之后,金默玉也受她连累,在狱中度过了十几年。
复辟梦难成,不久后,善耆病逝。
整个肃王府无人当家,这让川岛浪速有机可乘,他不再隐藏自己的本意,渐渐地将肃王府的地界和财产都据为己有。
1901年,被破坏的肃亲王府
从此,金默玉从此告别了奢靡的日子。
1948年,聂荣臻的大军将北平团团围困,金默玉的兄弟姐妹们都纷纷逃往香港。
临走时,他们劝金默玉也去,金默玉却觉得没什么要紧,比起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她更想留在自己的家乡。
这时的金默玉一无所有,她的哥哥们走后只留给了她100元,还有就是6个孩子和保姆。
一从不愁吃穿的格格,变成需要自己去赚钱养家的普通人,金默玉心里的落差不是没有,但她没有放弃,每天想尽办法去赚钱。
维持将近十个人的生计,对金默玉来说太过困难。
刚开始,她变卖家中的钢琴、地毯、沙发、皮大衣、留声机等东西,虽然卖出去了,可她终归是没有体验过生活的格格,她把这些东西卖得很便宜,亏了许多。
不过好歹也有了生活费,即便依然生活拮据。
那时候,她的付出总是无法得到对应的回报。她织过毛衣出售,基本上3天就能织好1件,虽然速度很快,但仍然难以凑出一家的菜钱。
这样窘迫的日子维持一段时间后,在日本的兄长给她寄来一笔钱,她用这笔钱开了一家川菜馆。
由于在北京的四川人有不少,这家饭店一下子火爆起来,虽然没有让金默玉赚多少钱,但是总归是不用愁生计了。
两年后饭店公私合营,金默玉成为中央编译局的一名职员。在这里,她学习的日文终于发挥了作用,被分配到日文组工作。
找到了新的工作对于金默玉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她很开心自己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每天为一家人的吃穿而四处赚钱。
虽然不能保证所有人吃穿,但最起码她现在有工作了。而且就在这时,金默玉也迎来了她的爱情。
1953年,画家马万里前往北京治病,住在她女儿女婿的家中。
徐悲鸿曾评价马万里:“马君以其艺倾倒南中名流……精进不懈,则他日与于文艺复兴之业者,微斯人其谁与归乎?”
只是,这时候的马万里还只是一个小画家,他没有成名,也没有钱。但却与金默玉相爱了。
马万里的画作
金默玉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喜欢艺术,也有着鉴赏艺术的能力。
她去和平画店闲逛时,看见了一幅荷花图,金默玉很是喜欢这幅图,就问画店的经理:“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作者名叫马万里。”
于是,金默玉就在此和马万里相识了。
马万里初到此地,能遇到一个能遇到一个这样喜欢他作品的人,甚是欣慰。
他与金默玉闲聊起来,觉得十分投机。而金默玉也十分欣赏他的画,对其赞不绝口。
就这样,两人在一次次的来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感,并在不久之后结婚了。
马万里在这之前曾有过两段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病逝后,他又娶了一个人,但最终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
金默玉和马万里的结婚照
而他对金默玉可以说是用情至深,在临死之时,也想念着金默玉。
对于一个清朝末代格格来说,马万里并不是一个门当户对的人。
即便金默玉家境没落,但终究是与马万里有着身份上的差距。
可金默玉并不在乎这个,她也从来没有在乎过这些,就像她小时候倔强地不要奶妈跟着她去上学一样。
在那些人眼里,她总是离经叛道,可在马万里眼里,她才是那个真性情的人。
因为经济有限,金默玉和马万里的婚礼草率又仓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幸福的生活。
金默玉是一个随性的人,她知道他们缺钱,所以省钱是最好的选择。
结婚之时,她穿的旗袍甚至都是向别人借的,而请帖也是马万里用毛笔自己写的。
马万里的作品
在婚礼上,金默玉笑得很开心,她觉得自己要开始更美好的生活了。这种在经历过奢靡生活后,还能平静接受贫苦的品质非常稀少,或许这也是马万里对她眷念不忘的原因。
那时候,马万里虽然在书法和绘画两方面都非常出色,但是苦于没有名气。
之后,在金默玉的帮助下,他在日本举办了画展。
这时候,金默玉和马万里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幸福,却不料,生活的苦难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1958年2月的一天,街上弥漫着新年的气息。这是一个临近春节的日子。
马万里(二排右二)与金默玉全家合影
金默玉和马万里正在喜气洋洋地准备着新春的到来。傍晚之时,十几名警察突然闯进他们的家里,宣告说金墨玉被逮捕了。
就此,金默玉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一朝破灭,被捕后三个月,她被押送到劳改队进行劳改,在这里,她待了六年。
她从前是个衣食无忧的格格,现在却要每天种田、干活。
然而她的苦难并没有就此结束,6年后的一天。金默玉被队长叫进办公室:经我院经过审查,你犯有间谍罪,现在决定判处你有期徒刑15年。
之后金默玉被带到秦城监狱服刑,开始了漫长的9年的监狱生活。在这艰苦的9年里,她无辜,但是却无处申诉。
金默玉内心清楚她被捕入狱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因为她是格格、汉奸的妹妹。
她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无法左右自己姐姐的行为。
她知道这一切看似与她无关,其实又与她息息相关,因此她从不抱怨。
入狱时,金默玉为了不连累自己的丈夫而选择与其离婚。
可她不知道自己是马万里生活的精神支柱,她离开后,马万里精神状态每况愈下,不久就住进了精神病院。
无法与妻子相见,使马万里痛苦不堪,他每天不是胡言乱语,就是乱砸东西。
在医院的时候,他偶尔会清醒,一醒就疯狂地作画。
或许是为了不让自己去想那个无法见到的人。但是他永远忘不了那个在窘迫日子里,支持他的人。
在1979年,马万里去世的时候,他的家人在他的枕头底下发现一张照片,那是一张婚纱照。
上面是他和金默玉两个人的笑脸,可惜的是,他们两个人在生命的尽头还是未能再见一面。
出狱后,金默玉被分配到了天津的茶淀农场,以种地养羊为生。
曾经,她的身份给了她多大的荣宠,这个时候,她就受到多大的嘲讽。
她在这里收到的恶意远比善意多得多。因为干活而弄伤了手的时候,人们嘲笑他说:“瞧啊,这就是满清的格格,大汉奸的妹妹,连这点事都做不好!”
金默玉并不跟他们争吵,即便后来她因为太过劳累而生病,她也不诉苦,而是写信给邓小平。
她没有向人诉说自己的无辜,而是渴望一份工作。她给邓小平的信上写着:
“我已经干不动体力活了,但是还干得了脑力活的,请给我一份工作吧!”
不久后,金默玉就得到了回复,有人来核实她的相关情况,之后组织为她平反,使她能够摆脱之前的身份。
晚年的金默玉致力于日语的教学工作,为了筹办培训班,她将所有的存款全部用于购买了书桌、教材等用品,并且开办了“爱心儿童日语班”。
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金默玉又在日本和北京之间来回奔波了数年,四处演讲,终于在1996年筹集到了所需经费。
1996年5月,金默玉创办的“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正式成立,这所学校也是当时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学校。
不久后,晚年的金默玉终于在廊坊,有了一套完全用自己挣来的钱买下的房子,总算有了真正的居所。
2014年,金默玉离世,享年96岁。
她一生坎坷,最后回首时,她说并不后悔。只有坚持自己的选择,才能过自己想要的人生。这其中,虽有苦痛,但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