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自我折腾,因避名讳闹出的历史喜剧和悲剧,其原因值得深思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古时候的人们讲究“避讳”,实质上这是古人的自我折腾,但是“避讳”的影响相当深远,就是搁在现在,现代人们亦如此,比如现在家里小孩取名字,名字里肯定不能和长辈有相同的字,这已经是潜移默化的一件事了,只是有区别的是,古人的名讳是两个意思,“名”是生前的称谓,“讳”是去世以后的尊称。而现代人没有这么多含义,就是名字,绰号之类的意思。

  那么古代人为什么要避讳,或者说避讳到底在避讳什么?其实所谓避讳,就是如果遇到帝王,圣贤,长官,以及长辈的时候,不能直呼其名,其次在书写的时候不能使用他们的字,应该用一些“错别字”代替,予以回避,《公羊传》里面曾经总结过古代避讳的总原则,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样的三大原则。因此避讳是我们重礼教的一个体现,也是封建礼教束缚迫害的体现,为此,历史上没少闹出笑话。

  比如“观音菩萨”的由来,我们知道“观音菩萨”的法号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那么为什么又被叫做“观音菩萨”,相信很多人都会以为“观音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简称,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其实这也是因为避讳惹的祸,“观音菩萨”的称号改变还是得从唐朝说起,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名字中的一个“世”字,天下的百姓为了不被杀头,避讳就只能把“观世音菩萨”改称为“观音菩萨”,从此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另一件趣事,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位很牛的宰相,现在人称“不倒翁”宰相,这是因为他辅佐过四朝十君,名叫冯道,他为相期间,招募了很多的门客为官员百姓讲解百家经典,底下门客在讲解老子《道德经》这本道家经典的时候,就被开篇第一句的六个字给难住了,我们都知道《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可是这第一句已经连续三次犯了冯道的忌讳,所以可难坏了这群门客,于是其中一个非常机灵的门客讲解的时候就直接将第一句改成了“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再分享两则关于避讳长辈的故事,避讳长辈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遵循着“三纲五常”的道德准则,所以其中父为子纲的关系,那么父子之间自然而然的也有避讳,叫做“家讳”主要是指避讳家庭中长辈的名讳。比如“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通篇五十多万字里你找不见一个“谈”字,甚至历史上的一个人物“赵谈”由于司马迁的父亲名叫司马谈的原因,硬是将“赵谈”改成了“赵通”,这里你就不得不感慨,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是多么的厉害了,司马迁受腐刑都意志坚定,坚持“秉笔直书”,结果因为避讳,却放弃了自己一贯的作风。

  另一则说的唐朝被誉为“诗鬼”李贺的故事,李贺年少成名,极富盛名,如果他想参加科举考试入仕途,在唐朝那样的条件下,肯定不是难事,但是他的父亲名为晋肃。“晋”与“进”同音同义,于是李贺为了避讳,连进士考试都没办法参加,只能可怜这位才子,27岁郁郁而终,这事换谁身上都很难接受,更何况古代的那种环境下。

  一个避讳就闹出了这么多的笑话和悲剧,而避讳还只是封建礼教中一个非常小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封建礼教害人不浅,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稳定,不可否认,它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让人们产生敬畏之心,有红线意识。只是这种积极作用更多的是服务于当局者,这也就演变成了我们现代人看历史上这些故事里所体现出的“礼教吃人”本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