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李华:“追望大道”有深意(文艺评论)

  

  “追望大道”有深意(文艺评论)

  文/李华

  《共产党宣言》首译陈望道既是教育家、也是中共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与重庆的交集凝聚在抗战陪都的北碚夏坝:国立复旦大学;最精彩的瞬间定格在复旦大学新闻馆。

  “茅屋里求学,战火中教书”,这是复旦大学重庆北碚办学期间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电影《望道》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以陈望道、杨逢林等为代表的复旦师生艰苦教学、救亡图存之路。

  跟着莉莉周观影团参加电影《望道》重庆推介会,这部红色题材的电影作品以怎样一种朴实的表达方式,去讲述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的故事,同样对于“美学修养”著书立说的学者,我也期望在电影中呈现关于它的美学价值。

  客观反映:对历史的认知回归

  电影《望道》客观反映历史,对历史的认知回归,还原上个世纪初叶,迷茫的中国,清醒的青年们对真理的向往和探寻。在那个混沌的时代,青年们保持了理性的清醒和对光的渴求。电影通过重现历史场景,歌颂了建党初期革命中的历史人物,肯定了革命的正确性。不管是陈独秀、还是戴季陶,他们创办的《新青年》还是主编的《星期评论》,在宣传爱国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思潮,介绍共产主义方面,都是积极的、进步的和革命的。

  电影《望道》客观地反映了这段历史,没有回避戴季陶和陈独秀等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密切联系,没有回避戴季陶参与了若干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筹备工作。也正是戴季陶将自己租住的楼让给了陈独秀一家住,经常参加由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杂志社举行的座谈会,讨论有关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改造等问题,才有陈独秀急切需要翻译《共产党宣言》,戴季陶推荐大学讲师陈望道担纲的史实。

  早期的戴季陶是革命的。受命于孙中山,主编《星期评论》,曾经尝试用共产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他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他认为翻译、研究、批评马克思著作是不可也不能禁止的。他参加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起草《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时,戴季陶的住址即团址,对外挂“外国语学校”,团务由袁振英、施存统、俞秀松等主持,总务由杨明斋负责。戴季陶的家实际上也是共产党小组所在地。戴季陶为中共的创建做了不少前期准备工作。他早期与陈独秀、陈望道交往是真实的,也是真挚的。

  可是,戴季陶终究是背离了革命,因为他选择的道路不同。据说戴季陶负责起草《中国共产党纲领》的时候,党纲是边讨论边修改边起草,其中一条“共产党员不做资产阶级政府的官吏,不加入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让戴季陶倒吸一口凉气,独自关门垂泪,内心十分痛苦。由于世界观的不同,戴季陶终于渐渐与共产主义分道扬镳了。在中共一大召开的三年之后,戴季陶成了国民党右派的旗帜性人物,成了彻头彻尾的反共高手。

  《望道》对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陈独秀、戴季陶、施存统、俞秀松等人,还原客观史实,真实地再现了上个世纪初的斗争风云,真理探索和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更加凸显出真正的革命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和革命本色。对当今青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准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疑是一场精神的熏陶和洗礼。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精神、牺牲精神?怎么把握理想、信仰与梦想的丰富内容?如何理解坚持、坚守、坚定的丰富内涵?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真理之甘:对历史的美学评价

  陈望道首先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美学大师。除了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名踏实的学者。他的一生尽管跨越了中国社会多个动荡时期,但是,他始终是一个忠实的学者,平静地坚守在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实践中。一个安静地专心地做学问的人,如何与澎湃的社会变革和激越的社会斗争联系起来?我不得不佩服编导创作团队的匠心独具:以真理之甘点亮陈望道一生的美学光环,还原一个美学大师的完美形象。

  陈望道1920年翻译《共产党宣言》,1926年出版《美学概论》。生命、人格、感情,爱憎好善,贯穿着陈望道的美学思想。望道先生一生就是把他的学问付诸于美学实践的生命长度、价值高度、历史维度。

  真理之甘:手沾墨水口来尝,信仰味道终觉甜。四月天,杏花绽,新青年陈望道在浙江义乌老家,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房,不舍昼夜、不问时间,翻译来自西方的思想典籍《共产党宣言》。望道的母亲悉心照料其一日三餐。望道先生不小心沾了墨汁吃了,还说“甜”。电影在这一段的画面是非常美的,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之美、民风朴质之美、母亲亲切之美,望道先生专心探索真理之美,以及对语言的准确把握理解之美,无不透出贯穿始终的望道美学思想。

  矩阵之美:革命队伍多壮士,人生伴侣总相随。电影首先是一个以塑造人物和制造冲突为手段的艺术形式。陈望道的一生跨越了中国社会多个动荡时期,在如此巨大的变革中,他真的能够始终平淡吗?影片要从近代中国几十年的时间线索中去寻找陈望道怎样融入历史,他在这些历史事件中个人是怎么样努力和选择的?电影的叙事功能如何讲述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时代变迁?影片塑造了一系列革命壮士形象:革命前辈、战线同仁,亲友、恩师和学生,还有陈望道的人生伴侣和坚强后盾蔡暮晖。电影《望道》,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追寻真理为主线,在三十年时间线索中,既有陈望道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筹建复旦新闻馆等重要的人生经历,也看到了他与陈独秀等人的革命友谊、与工人杨阿龙超越阶级、阶层的友谊、与妻子蔡慕晖相识、相知、相伴的历程。这个矩阵同样贯穿了先生“爱真好善”的美学思想。对真理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对爱的坚守。特别是蔡慕晖拒绝翻译失实的新闻稿,陈望道不情愿接受戴季陶的“帮助”使用盘尼西林;新闻馆拒绝施存统的资助,都体现出望道先生的“美”的选择和坚守,就像他的《美学概论》,生命、人格、感情贯穿始终。

  真实表达:对人物的生动塑造

  《望道》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基础,还原一些重大的历史史实,人物是要融入历史事件中去的。恣意拔高人物形象,对作品和历史人物都是一种伤害。唯有艺术的、真实的表达,才能展现作品及人物的人文精神和思想高地。

  我特别欣赏刘烨、胡军、奚美娟等主演高超的演技。在大学时,教师们与政府对抗保护学生时,那种并不是高声喧哗的激昂,言行举止、举手投足之间,都体现出学者们掷地有声的威严,烘托出纯朴自然的师生情谊;在分水塘柴房,母亲那种目光中的关爱、怜惜和欣赏,温暖而有力量。奚美娟饰演的母亲形象,眼珠子转动之间,那丝怜爱就上来了,这或许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像家国天下,多少顾盼,不由人不思虑长远。

  电影《望道》,回望与牵引陈望道的一生,陈望道不仅首译了《共产党宣言》,更是杰出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新闻工作者忘不了他,因为是他创建了复旦大学新闻馆;人们忘不了他,因为是他主编了《辞海》,对语言学、美学的研究和实践,孜孜不倦数十年,从未言弃;复旦学子忘不了他,他担任了长达25年的复旦大学校长职务,教育是他的使命。《望道》呈现的不只是“革命”,是有比“革命”更加纯粹的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崛起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价值:对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和传播。

  不得不说,刘烨塑造的人物角色非常饱满、富有感染力。柴房翻译,字斟句酌之间,本身就是对真理的探寻和对社会问题的精准定位;一堆废纸的揉捏,也是对科学理论的准确理解和高度凝练。拒绝戴季陶和施存统,眼神中的差异化表演,把道路选择和人格选择区别开来。

  正是这样的真实表达和对情感的人文展现,刻画出了一个个性鲜明、情感饱满、丰富学识和高尚修养的“望道”形象。

  电影《望道》中,建党、抗日、新中国成立等宏大的历史叙事中的历史“再现”和望道“在线”,生动地把一百年前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怎样把家国情怀、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融合在一起,探索解救中国的真理糅合起来,启迪今天的青年,如何理解中国梦、复兴梦的百年初心,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挑战,如何坚定信仰为家国天下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认真体会《望道》“追望大道”的深意。

  (作者单位: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莉莉周观影团供图)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