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于东来的重情重义,才发现张兰口中的“格局”,到底有多虚伪

  01

  1996年,中央电视台大门口,来了3个年轻人,3人中一个胖子,两个瘦子,都是“农民工”模样,他们在大门口绕了一圈又一圈,似乎要找什么人。

  可能是在门口绕圈久了,保安便来问这3人,是不是要“找人办事”?没想到这3人却答:“我们不办事,我们想给国家捐2万块钱。”

  在1996年,“农民工”模样的人,一开口就想捐2万块钱,这事儿不仅保安惊呆了,后面来采访的央视记者也震惊了。

  

  原来,这3人都是个体户,在家看新闻时,得知国家近期遭遇了“台海”危机,看到国外军舰驶入国家领土,这3人气不过,一合计便揣上2万块钱,从许昌坐火车到北京,想给相关部门捐钱,支持国家造导弹。

  到北京后,他们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只能揣着钱来到央视大门口,希望通过央视找到捐钱的地方。

  经过央视牵线,这2万块钱,最后捐给了“中国航天基金会”,钱捐了之后,这3人就回来了,后面央视派人来采访,他们说:“不用采访,这就是咱支持国家建设的一点心意。每个民族都有民族自尊心,咱们不能让老外看轻!”

  

  后来,3人捐钱这事儿,到底还是被报道了出来,他们不仅上了央视节目“三兄弟的故事”,当地官方还给他们发了锦旗,表扬他们支持国家国防建设。

  虽说他们捐钱不为名不为利,但报道出来后,这3人还是在当地出了名,只是彼时大家没有想到,这次出名仅仅是个开始。

  

  因为这3人中有个人,后来凭借一家超市,火遍了全国。

  哪怕到了2023年,这家超市依旧是无数人的“理想超市”,它就是“胖东来”,而超市老板就是于东来。

  

  与于东来差不多同时白手起家的张兰,彼时靠着从国外“淘回来”的2万美金,也开起自己第一家酒楼,“阿兰酒家”。

  跟于东来经常关注国家大事不同,张兰把所有精力都投入了自己的酒楼,继“阿兰酒家”之后,她还开了“阿兰烤鸭大酒楼”,和“百鸟园花园鱼翅海鲜大酒楼”。

  终于在第10年,张兰创办了“俏江南”,当时张兰告诉众人,她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

  “我要做餐饮业的路易威登,要把店开到纽约,巴黎,伦敦,瑞士和东京,我希望有路易威登的地方,就有我的俏江南。”

  

  世事难料,变化无常。

  如今于东来的“胖东来”,虽然只开在许昌,新乡两个三四线小城市,却早已靠着口碑和服务,火遍全国,就连马云,雷军等一帮大佬,也都前后去“朝圣取经”。

  

  而再看当年叱咤京城的“俏江南”,早已销声匿迹,成为资本的一个牺牲品,虽然现在张兰全力支持“麻六记”,可近期的各种风波,早已让这个品牌和她自己困境缠身。

  

  同为商界奇才,为何一个把小超市变成了“朝圣地”,一个却麻烦不断?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于东来和张兰,来看看他们的格局有多不同。

  

  02

  他们都走过弯路

  一个悬崖勒马,一个阔步向前

  回首于东来和张兰的年轻岁月,两个人都走过不少弯路,他们跟所有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对金钱无比渴望,甚至急功近利。

  先说于东来,他在访谈里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前半生:

  “我的故事很多,不是一本书十本书就能写完的,可能一个故事就能写一本书,回顾我走过的路,其实生活阅历很沧桑,也很丰富,生活的历练,让我明白太多的事和物,也看透了很多。”

  

  1966年,于东来出生,上面有个哥哥,叫于东明。

  哥哥于东明,上过初中,后来开了家小超市,为人踏实本分,从未想过太大的“发财梦”。

  但于东来不同,他虽只念过6年书,却渴望“一夜暴富”。

  

  为了赚钱,于东来年轻时没少折腾。

  刚开始做买卖,卖过冰棍,瓜子,批发过西瓜,甘蔗,但这些都是“小本生意”,在那个年代,挣不了多少钱。

  后来电影兴起,于东来看大家喜欢看电影,他就开始当“黄牛”倒卖电影票,但发现干这个也不稳定。

  为了稳定,于东来还去工厂打过工,在厂里干了没几年,厂子倒闭了,他20多岁“光荣”下岗。

  

  转了一圈后,于东来盯上了“烟酒”生意,那个年代,烟酒都是稀罕货,货源少,要的人多,为了赚差价,很多人“夹私货”。

  看身边有人干这个,于东来也干,但“倒卖烟酒”,于东来没挣到钱,却进了2次看守所···

  2次看守所的经历后,于东来再出来,老实多了,但光老实不行,得挣钱啊,因为彼时的于东来,不只是没钱,他还背了30万的外债···

  

  眼看快30岁了,一事无成不说,还背了30万的债,于东来非常痛苦,痛苦到想自杀。

  幸运的是,哥哥于东明没放弃他,哥嫂给了于东来一笔钱,让他也学着开个店,好歹有个营生。

  哥哥于东明的店开在许昌人民路,叫“胖子店”;于东来的店也跟着叫“胖子店”,不过因为他本人有种“大侠”情节,就在店名前头加了三字“望月楼”。

  

  这回开店,于东来不再奢求“一夜暴富”了。

  他跟家里人说,自己想通了,世界上没有“一夜暴富”的事儿,你越是急功近利, 最后的结果就越痛苦。

  所以这一次,于东来主打的就是“慢功夫”,正如他在店里贴的标语那般“用真品,换真心”。

  

  因为于东来的“望月楼胖子店”,只卖真品,谁买到假货,直接赔款,再加上他为人真诚,不管对谁都真心以待,慢慢口碑好了,顾客多了,仅是开店第一年,于东来就赚了80万。

  这时候,他再次庆幸自己的“真心换真心”的信念,多年后他成了“胖东来”大老板,依旧还是那句话:

  “做事情大家不要急功近利,你就踏踏实实,一点一滴的做,看似过程很慢,但结果不一定会差。”

  

  跟于东来一样,年轻时候的张兰,也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主儿!

  在她的自传《我的九条命》里,张兰记录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儿。

  为了当“孩子王”,她上树掏鸟窝,玩弹弓,比男孩还要猛;为了让照顾患风湿的妈妈和体弱的弟弟,张兰一个人上山抓蛇,下河抓蛤蟆;为了养家,她挑水,砍柴,插秧,做饭,样样拿手。

  张兰小时候的性格,就注定她长大后,一定是个“干大事”的女人。

  

  果不其然,长大后的张兰,依旧敢拼敢干!

  为了让“下放”的父母回京,她拿了一碗红烧肉,就去求同学父亲“通融”,为了爱情,她主动追求汪玺,即便当时汪玺有女友,但张兰依旧无所顾忌,甚至最后为了彻底拿下汪玺,她直接未婚先孕,生了汪小菲···

  但以上只是张兰的一部分,真正让她在未来大放异彩的,是她在商业上的无尽追求。

  

  1987年,张兰跟汪玺离婚,她说自己再不想过这样缩手缩脚的日子了。2年后,张兰来到加拿大“淘金”。

  为了赚钱,一天干4家餐馆,连轴转16小时,洗盘子,切菜,扛猪肉,搬牛排,老板没把她当女人,她也没把自己当女人······但为了赚钱,张兰从不后悔。

  1991年,34岁的张兰,拿着国外“淘回来”的2万美金,开了人生第一家餐馆,“阿兰酒家”。

  

  如果说,于东来开超市,初心就是一个“慢”,希望一切都能慢慢来。但张兰主打的却是一个“快”,她太希望赚钱了,也特别希望自己的酒店能越做越强。

  从第一家“阿兰酒家”后,她又接连开了“阿兰烤鸭大酒楼”,和“百鸟园花园鱼翅海鲜大酒楼”。直到2000年,已经积累了600万身家的张兰,开了“俏江南”。

  后面短短3年,“俏江南”就在北京连开9家分店,随后上海,武汉,天津,成都,深圳,苏州,青岛,广州,都有了“俏江南”的存在。

  

  2008年,张兰的事业再创新高!

  她通过各种努力,打通各种渠道和关节,终于竞标成功,拿到接待外宾的资格。

  除此之外,她和儿子汪小菲还专门打造了一个奢华的会所,接待各国重要来宾,这就是号称投资高达3个亿的“兰会所”。

  据说,在“兰会所”,你看到的沙发,壁画,水晶灯,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堪称奢华中的奢华。

  

  就像汪小菲在自传《生于1981》中写的那样:

  “在兰会所,你能看见很多平日里根本不敢想象的人,某个国家的总统刚刚就完餐,前面走几步就能看见大卫·贝克汉姆。不过,兰会所也接到过一封投诉,是某个国家的王子抱怨人太多,根本找不到座位。”

  由此可见,当时张兰和汪小菲的事业,做得有多大!

  

  如果说,张兰和汪小菲的“野心”止步于此,他们就老老实实做自己的餐饮品牌,或许现在的“俏江南”会越来越大。

  只可惜,“野心”还是败给了“贪心”,张兰在与资本那场“博弈”中,不仅没有完成上市的愿望,还输得一无所有。

  而当“俏江南”没落时,于东来的“胖东来”,虽然没有走出许昌和新乡,但却变得越来越强大。

  

  03

  “一场火”让于东来涅槃重生

  “十六刀”碎了张兰的梦

  作为曾经一度“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于东来和张兰都经历过人生最难的阶段。

  1998年,就在“胖东来”正要做大做强时,“一场大火”让于东来和员工们几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变为灰烬。

  “这场火”,不是意外,而是人为,商场之争,明枪暗箭,易躲难防,当年的于东来,根本躲不掉。

  于东来说,这场大火,带走了8条人命,也带走了他所有的心气儿和干劲儿!那段时间,他感觉自己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办了“胖东来”。

  

  就在于东来陷入绝望之时,周边的人却都鼓励他继续开下去,甚至有些老顾客告诉于东来,只要他需要帮助,尽管开口。

  访谈里,于东来曾讲过,有一对经常在他店里买东西的大伯大娘,在火灾之后,老两口专门跑过来,问于东来需不需要钱,如果需要,他们愿意无偿借给于东来2万块。

  

  正是身边人的鼓励和安慰,给了于东来莫大的勇气,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一直以来付出的“真心”,得到了回报。

  所以他日后重开“胖东来”时,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回报这份爱,不辜负每一个支持他的人。这份信念,一直支撑着“胖东来”走到今天。

  哪怕到了现在,于东来依旧是那句话:“爱在“胖东来”,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走到哪里都是一束光”。

  

  如果说,于东来在困境之时,周边人的善意,成为他创办企业的一束光,那么张兰日后做大“俏江南”的信念,除了女强人的心之外,还有永生的遗憾和懊悔。

  1999年,就在张兰的生意红红火火时,她的亲弟弟却在一个夜晚,被早就盯上的一帮歹徒,连捅16刀,惨死身亡。

  在自传《我的九条命》中,张兰曾写道:“赶到医院的时候,弟弟已经不行了,他连眼睛都没有闭上,那一刻,我彻底绝望,觉得弟弟是替我而死,我发誓一定会找出凶手。”

  

  弟弟去世之后,张兰无比痛心,同时这也激发了她的斗志,她要带着弟弟的愿望,把酒店越做越好。

  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张兰的“俏江南”成立了,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张兰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她不再满足于开分店,而是期盼“俏江南”早日上市,她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看到,“俏江南”这个牌子。

  

  从这里就能看出,于东来和张兰创办企业的“初心”不同。

  一个是想靠企业“造福一方”,一个是想把企业“做大做强”。

  前者与其说做企业, 不如说是在为自己“造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商业帝国”,后者则是实打实的做生意,说白了就是要赚钱,赚更多的钱!

  

  2005年,“胖东来”在许昌开了多家分店之后,第一次走出家门,把店开到了新乡,彼时很多人都以为,“胖东来”或许也要走其他超市的路子,在各个城市开分店。

  但令人意外的是,随后“胖东来”不断有分店关闭,但这个“关闭”,不是“倒闭”,而是于东来主动关闭。

  2015年,他决定关闭新乡分店时,曾直言:“关店,是它离我理想中的超市越来越远,我从头到尾就只想做一家店,然后把它做成最好的店,哪怕你去全世界逛一圈,依旧会觉得我的店是最好。”

  

  在于东来看来,真正的好企业,不是说能不能上市,能给人带来多少利益,他更希望企业能给人带来幸福。

  他说:我身边的大老板,比我有钱的多了去了,但我敢说,比我幸福的人并不多,因为这些大老板赚了钱,可是没有让员工感到幸福,没有让周边人幸福。

  而于东来的“理想”,就是通过“胖东来”,让员工幸福,让顾客受益,让大家幸福。

  

  再看张兰,当“俏江南”分店遍布全国各地后,张兰和汪小菲并不满足,他们更希望让“俏江南”早日上市,赚更多的钱。

  2012年,她签下“对赌协议”,按照约定“俏江南”须在4年内上市,后来上市失败,哪怕她改国籍,设置家族信托,最后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023年,张兰的危机仍未结束,她被报道出“家族信托被击穿”,至今有9.8亿外债未还。

  

  04

  同是企业家

  一个侠肝义胆,一个看重名利

  2023年,“胖东来”依旧在小城市发展,连省会郑州都没去到,但它却成为无数人的“朝圣地”。

  不仅,全国各地的顾客,不远万里前去“打卡”,还有无数网友称“胖东来”这个超市,就是自己的“梦中情司”,好想去“胖东来”打工。

  

  对于想购物的顾客而言,“胖东来”不仅有干净的环境,丰富的商品,透明的物价,还有你想象不到的贴心和服务。

  免费退换货,免费停车,免费提供休息地就不说了,这里举一个例子,你如果在“胖东来”看电影,发现影片不好看,直接退你50%的票钱。

  就问你,在哪儿见过电影不好看,还能给你退钱的?

  

  而对于“打工人”来说,能在“胖东来”上班,也是真幸福。

  这里没有所谓的“996”,也没有所谓的“画大饼”,“胖东来”给你的薪资,待遇,各种福利一切都是公开透明。

  用于东来的话说,“你只要进了胖东来,绝对不用担心工资,只需要担心你能成长到什么地步。”

  就拿这个“委屈奖”来说, 哪个超市能做到?

  

  除此之外,“胖东来”还专门给员工建了图书馆,健身房,休息室等等各种娱乐场所。

  老板于东来说了,在这里你只要在上班的时候,能够用心服务好顾客,其他时间你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公司给员工配的有电脑,有平板,你愿意听歌就听歌,愿意看电影就看电影。

  

  最令人羡慕的是,公司还给部分员工有40天的假期,要求员工必须在这个假期内,拿出10天以上长途旅行,门店主管进行跟踪,要是不去,假期作废。

  用网友的话来说:见过想去旅行请假挨批的,没见过老板“逼着”员工去旅游的!

  

  而能够做到这些,于东来觉得还不够。

  他曾说过,如果老板不把企业员工当人看,你只顾着挣钱,把大家挣的钱全部揣自己兜里,这样的人才是最傻!一个企业只有让大家都感到幸福,才会更加长久,因为你得到的是人心。

  

  看到这样的“胖东来”,再对比“俏江南”,则是另一番景象。

  2023年,“俏江南”这个品牌早已不在,取代的是“麻六记”。

  随着汪小菲和大S离婚闹剧“大戏不断”,再加上张兰卖力直播,“麻六记”的酸辣粉销量最好的时候,一周就卖了几个亿。

  只是这样的带货热潮,不持久,且“反噬”极大。

  

  一是,张兰靠“曝家丑”做噱头,看似赚了一波儿流量,可这样的营销手段,终究不持久,没有大S和汪小菲的娱乐属性加持,她的直播间销量立刻下降。

  

  二是,张兰在直播带货时,虽然常常“抛鸡汤”,立人设,但看过她直播的人都知道,那些所谓的“打碟”,“跳舞”,“唱歌”,刚开始大家图个热闹,时间长了却让人厌烦。

  

  三是,张兰常常讲“格局”,大谈当年她叱咤风云的过往,不得不说,她的确有傲人的资本,也有强大的实力,可这个“格局”,对照她的现实困境,不难看出端倪。

  签“对赌协议”,是她为了实现上市的野心,谋取更大的利益;曝“家庭丑闻”,是为了赚取流量,增加带货销量;把员工当家人,可大家看到的是,她直播间的工作人员,几乎全年无休,24小时不间断···

  

  你可以说这是经商的手段,可对比于东来,却不难发现,张兰所谓的“格局”,不过是创造更多的名和利。

  还是那句话,资本伪装的再朴实,依旧是资本,而于东来的理念,才是商界真正的清流。#好内容我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