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文旅花开满城芳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漫步吕梁市各景区、公园,处处涌动着文旅产业千帆竞进、异彩纷呈的汩汩春潮,让人惊喜、令人赞叹。我市文旅事业亮点频现,接续不断的深度融合成果,无不彰显着全市上下砥砺前行的足迹与辉煌。

  

  “汾酒故乡、英雄吕梁”城市品牌越叫越响,苍儿会生态康养游、贾家庄研学游入选国家精品旅游线路,兴县蔡家崖晋绥文化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兴县碧村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伴随着发展的脚步,吕梁的文化旅游从悠悠岁月中款款走来:在发展中起步、探索中前行、调整中提升,如今已然实现了华丽转身、精彩嬗变。

  顶层规划,文旅融合渐入佳境

  文旅产业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是城市的“软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如何让文化旅游资源走向大众,助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吕梁在思考、在行动。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在推动吕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总体设计,高标准编制了《吕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吕梁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等市级规划,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起草《吕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调整重组方案》和《临县碛口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制定出台了《吕梁市盘活景区旅游资源的指导意见》,有力破解了长期以来“小资本占有大资源”和“优质资源长期闲置”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工作。

  此外,我市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围绕建设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打造了西部以临县碛口为支点、东部以汾阳杏花村为支撑的“一西一东”两大核心景区,并通过景区提质升级、开发文旅新产品、打造文化旅游新品牌,构建起了吕梁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建设百里黄河旅游经济带的规划下,我市打造了集黄河风情、晋商遗韵、民俗文化和红色洗礼于一体的碛口古镇游,建设了黄河旅游板块核心景区;打造了以杏花古村落、汾酒老作坊、中国汾酒城为依托的酒文化旅游目的地,力求再现“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意美景;打造了兴县红色旅游区、石楼红军东征文化园、黄河奇湾旅游度假区、庞泉沟自然生态旅游区、苍儿会生态文化旅游区、卦山山地禅养旅游区、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

  吕梁,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

  项目带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

  如何推进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如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吕梁给出的答案是: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2022年,我市启动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康养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并实施了总投资325.22亿元的34个文旅建设项目,通过打造酒文化旅游胜地、黄河板块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擦亮“汾酒故乡、英雄吕梁”这一核心文旅品牌,文旅产业真正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作为“活着的古镇”,碛口古镇在我市文旅融合大潮中也迸发出了新的生机。

  围绕碛口古镇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等特色资源,我市不断推进碛口景区整体保护开发与提档升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碛口景区环境卫生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等;启动东入口、西云寺、五里长街等古建筑的修缮修复工作,逐步恢复碛口古镇历史风貌;持续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逐步完善智慧导览、在线预约等智能化水平;未来将启动碛口麒麟滩游乐场综合项目、马家塔驿站沙滩体验项目,打造碛口旅游体验项目目的地……

  不断提档升级的碛口古镇民俗体验、民宿餐饮、娱乐设施,也日益丰富着吕梁的文化旅游新业态。“碛口景区的保护开发,已经从主要对街巷及建筑外立面保护修复的基础上,逐步向旅游业态和建筑内景的升级改造转变,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和古村镇文化,真正把碛口景区打造成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的核心景区。”临县碛口景区管理中心规划科科长白永军说道。

  如今,漫步碛口景区,漂亮的飞檐、美观的拱门,处处彰显着黄土高原特有的风格;一排排挂着红色灯笼的民宿和商铺给这座古镇带来了热闹;黄河水畔的大型实景剧《如梦碛口》再现着古镇的繁华;一位位当地人走上街头成为了解说员,用生动的乡情打动着到访游客……

  “希望继续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本地的文化名片,讲好我们的文化故事,精心守护好碛口旅游这块‘金字招牌’。”临县如梦碛口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炜如说道。

  车轮驶过,脚步踏过,碛口古镇旅游业的繁荣也见证着我市文旅产业的蓬勃兴起。

  创新引领,文化事业多面开花

  吕梁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境内古建筑、古遗址等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悠久的历史馈赠了吕梁众多文明瑰宝,慷慨的自然赋予了吕梁一片秀美山川。

  如何让镌刻着厚重文化印记的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与前行中熠熠生辉,让一方沃土更有文化,让文化更有价值?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聚才赋能,拓展阵地,在文艺精品创作、文化惠民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文化建设活力迸发,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文化服务精准有效。一年来,我市聚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文化活动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成果惠及更多人。吕梁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运行;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全市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文艺作品百花齐放。一年来,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一批“有生气”“接地气”的作品接连涌现。临县道情现代戏《大河清清》已启动剧本第三次修改;舞剧《刘胡兰》在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演出中荣获杏花新剧目奖;《吕梁英雄传》《刘胡兰》《红军娃》等文艺精品剧目,在全省、全国舞台频频亮相,展现出我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吕梁精神的蓬勃动力……

  文化惠民久久为功。一年来,我市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并积极组织文艺队伍和能人艺人开展文化活动。2022年全市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完成演出8527场,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完成演出3683场,“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活动”完成演出1300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文物保护扎实推进。一年来,我市完成了6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评选工作;组织完成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计划申报20个,获得批复10个;组织完成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设计方案申报25个,获得批复21个;制定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推进机制、责任清单……

  非遗传承出新出彩。一年来,我市持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整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汇编》,并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入选国家级非遗16项,入选省级非遗53项,入选市级非遗118项;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46人。如今,“非遗+旅游”“非遗进校园”已成为吕梁文旅融合的热点和亮点,岚县面塑、孝义贾家庄婚俗、汾阳汾酒酿制技艺等非遗项目依托景区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产品。这些文化遗产,向世人述说着隽永的吕梁历史,更成为吕梁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从文艺作品到文创产品、从文旅融合到文化惠民,我市的文化事业正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努力创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明天。

  大道其光,步履铿锵。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巨轮已鸣笛起航,必将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中演奏多彩的华章! (韩笑 刘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