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时代·高校建筑奇谈·苟道寺与吕洞宾的传说

  本文承接【我的学生时代·高校建筑奇谈·图书馆】。

  

  上回聊到学校的图书馆。

  图书馆主入口朝南,正对新校区的主大门。

  大门与图书馆之间,是一座宽阔的、近万平米面积被蓝青色花岗石铺满的长方形广场——官方名称“颂心雅镜”。

  反正,我们这些【大学牲】,总觉得学校更像是在给商业楼盘起名——太他妈的有文化了!

  据城市志记载,这座“颂心雅镜”原来的位置是一面湖,名为“朱雀湖”,还是颇有故事的。

  

  建文帝是一位著名的文皇帝,在位期间提倡文官治国,大兴教育。

  其早知皇叔朱棣有谋朝篡位之心,执政初期除进一步推行“削藩”政策、加紧时间练兵以及巩固皇城外,还听从心腹大臣——皇室宗亲朱却的建议,准备秘密在他处修筑陪都,以防朱棣大军南下应天失守。

  朱却奉密诏寻索数月,终至一地,其城东北有一湖,名曰镜湖,其城东南有一山,名曰磬山,恰与京师的一湖一山(玄武湖、紫金山)相仿。建文帝闻讯后大喜,命朱却于此地先修城墙再筑宫殿,且务必城高墙厚。

  朱却自知陪都的重要,精选石料并亲自监工,光外城墙就足足修了两年,其工程之精、耗时之长,可想而知。朱却秘密修筑陪都的时候,

  北方的燕王朱棣已开始逐步起兵。直至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7月应天城破,朱允炆乔装兵卒,从中华门城堡地道中出逃之时,陪都才刚修筑内城墙。

  有一种说法,朱允炆后来并没有隐居湄江的观音崖,而是悄悄逃到这座陪都准备东山再起,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在这里终老至死。

  朱棣虽知朱允炆真正的藏身之处,但叔侄二人因胡濙作为“传话筒”最终达成了妥协——“如果你能让我在这里苟活,我的余生绝对不搞事儿折腾你”。

  

  随着永乐大帝坐稳江山,有关这座陪都的所有文字资料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至今,学者对这座陪都是否存在以及朱允炆的真实下落等尚有争议。

  但学界对那位负责修陪都的皇室宗亲——朱却的下落,并无争议。

  随着靖难之役落下帷幕,朱却作为“不愿妥协的反对派代表”被朱棣安排捕捉后,押解回应天入狱。

  临近应天城外的雨花台附近,突然被一群义士解救,可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朱却身为皇室宗亲,又能逃到哪里呢?

  于是,朱却最后在紫金山以东投湖,用自己的死表示对朱棣这种“明抢”行经的永不妥协。

  老百姓有感朱却之忠,遂将这里改名为朱却湖。

  待永乐帝驾崩,只坐了不到一年龙椅的朱高炽即位,给方孝孺等人平反时,不免想到朱却,于是,下御笔赐“朱却湖”为【朱雀湖】,与【玄武湖】算是“遥相呼应”。

  至此,“虎踞龙盘”的金陵,才真正实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位一体”——虽然具体方位还不是那么正就是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说“朱雀湖“的时候,由于受到外婆平时爱玩麻将的影响,脑子里冒出的三个字居然是——猪却胡。

  瞬间联想到的场景是这样的:

  四只动物在一起打麻将,分别是海豚、猴子、大象和猪,相较于前面三种公认智商较高的物种,猪恐怕要差那么一些,结果,谁没想到,在这种需要“盯上家防下家咬住对家”的高智商游戏中,猪居然杠后开花自摸胡牌了!

  我擦咧,【猪】【却】【胡】了?!

  这就是威名远扬的“朱、雀、湖”。

  我一时怎么都想不明白,那肥肥胖胖的大肉猪,与(像玄武湖那样)这波光粼粼的一面水,到底是因为什么机缘巧合才有机融合到一起的呢?

  当然,在我知晓“朱雀湖”这三个字该怎么写之后,一切的困惑也就冰消瓦解了。

  等长大了之后,我才更加明白,虽然这“猪”与“湖”,两者恐怕无法做到完美的统一,但“猪”与“江”却可以达成无与伦比的和谐。一代音乐教父还为此写了首《东方之猪》的歌,优美的旋律佐以写实的歌词,为所有听者充分展示了一幅千百头猪仔浮游江河的壮秀之景。

  所以说,对于一些事的认知,我们总是从肤浅到深刻。

  

  到了上世纪的某个特殊年代,早已日趋干涸的“朱雀湖”被填成了农田,之后又被政府征收为高校新校区用地。

  这就是“颂心雅镜”的“前世今生”。

  对了,其实食堂“红烧肉”北面还有一座山,湖可以填,山可不好被炸,所以这座据说原名“狗盗”的山还在,山上还有座小型天文台。

  以前,这座“狗盗山”上还有一座寺庙,据说叫“苟道寺”(狗盗寺),里面还有几位年老的苦行僧——原址就是天文台今天的位置——同样是在上世纪的某个特殊年代被“清理”掉了。

  聪明人可能会想到“狗盗山”上的“苟道寺”(狗盗寺),是不是与城内的鸡鸣山与鸡鸣寺遥相呼应?甚至有不可明说的的历史渊源?

  毕竟,鸡鸣狗盗么!

  但一座规规矩矩不藏污纳垢的寺院叫做“狗盗寺”,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方法自然是通过谐音改名,于是,这本该叫做“狗盗”的,就变成“苟道”了。

  只是,真的是这样吗?

  

  据另一部已经失传的城市志记载,“苟道寺”确实并非它的原名,而且,朱元璋定都南京时,小小的苟道寺早已屹立于山上好几百年。

  看到此,也许有人会想,好几百年?莫非是宋代就有了?

  实际上,还要再早一些——始建于唐朝。

  不过,那时候,它还是一座名为苟道观的道家修炼之所,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相传云游天下的纯阳子曾在某日来过这里,在当时还叫北山的苟道山上搭了座草房,数周于此救济苍生,并借自己与苟杳间的往事教化百姓要知恩图报知书达理。

  吕仙祖走后,众人出于对其的感激以及弘扬苟杳善德的想法,遂在原来吕洞宾搭建草房的位置上修了最早的苟道观,随着后世又不断翻修,其规模逐渐由小变大,最后形成了现在的这般规模。

  而这座道观,后来因故又被改筑为寺院,则是元朝的事了。

  恐怕有人会急着问,这苟杳是谁?

  与吕洞宾是什么关系?

  一位上仙缘何要以他为例?

  烦请看官稍安勿躁,容我慢慢道来。

  

  世传吕洞宾在得道成仙之前是个读书人,家底十分殷实。

  他有一位叫苟杳的结拜兄弟,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为人忠厚,是一个读书十分勤奋的君子。吕洞宾出于赏识,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能有个出头之日。

  某天,来吕洞宾家造访的一位客人,见苟杳相貌堂堂,知书达礼,准备将妹妹许配给苟杳。苟杳听闻小姐美貌倾城倾国,一口答应。

  而吕洞宾则担心这科举在即,若苟杳贪恋床笫之欢,岂不是误了锦绣前程?于是对苛杳说:“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

  苟杳听了大吃一惊,无奈自己寄人篱下,也只能咬牙答应。

  但成亲当晚,吕洞宾进了洞房只是通宵埋头读书,根本不管新娘子,且一连三天皆是如此。

  待到第四天苟杳进了屋,才明白吕洞宾是以此来告诫自己莫因贪欢误了读书,夫妻俩对吕洞宾满怀敬意,期望将来有机会报答。

  后来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而去。

  

  一晃已是8个春秋。

  这年,吕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财化为灰烬。吕洞宾和妻子只好在残砖破瓦搭就的茅屋里寄身,日子十分艰苦。

  无奈之下,吕洞宾只好去找苟杳帮忙。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热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

  吕洞宾一住几个月,一点银子也没拿到,不禁仰天长叹:“人情薄如纸,一阔脸就变,滔滔然天下皆是也!”

  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吕洞宾老远就见自家的破茅屋换成了新瓦房,大为诧异。

  进屋再看,妻子正趴在一口棺材上痛哭,一问才知道:原来,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了房子就走了。

  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来。

  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

  吕洞宾当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戏。于是他打开棺材,里面竟全是金银财宝,此外还有封信,信中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如梦初醒,苦笑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

  

  以上,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因为“苟杳”与“狗咬”同音,传来传去竟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这就是苟杳与吕洞宾的故事。

  所谓的“苟道”,也正是“苟杳为人之道“的意思。

  吕洞宾之后成了仙,与苟杳还有另一段传奇,有机会在和大家聊聊。

  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儿,就将“北山”改称“苟道山”,山上的道观,也就称为“苟道观”。

  到了信奉藏传佛教的蒙古人建立大元,道家式微,逐渐荒废的“苟道观”就被地位日增的和尚改成了“苟道寺”。

  至于,“苟道”被戏称为与“鸡鸣”对应的“狗盗”,也许是一些对佛教不感冒的俗世文人编出的市井段子吧!

  

  (未完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仅为娱乐,所涉各种名称、无数情节等均为胡扯,除非你身患绝症,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