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代客祭扫 清明有“情”

  

  民生关注

  行动改变城市

  每逢清明节,大家总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但是,一些市民朋友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到现场祭祀亲人。为了方便群众祭扫,我市相关部门推出了代客祭扫、网络祭扫等多种服务形式,让思念不失约,让缅怀不缺席。

  详情戳视频

  在石家庄市人民纪念堂,两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小组正在进行“代客祭扫”。服务人员根据家属要求准备祭祀用品,在现场擦拭阁位,敬献鲜花,代读家书。据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有二三十位市民预订“代客祭扫”服务。

  除了代客祭扫之外,网络祭扫也是民政部门提倡的绿色祭扫方式。市民可以关注“燕赵生命文化”公众号,它是石家庄市殡仪服务中心推出的官方公众号,市民在这里可以通过网络祭奠亲人。以此祭奠亲人时,家属的隐私能够得到保护,在祭扫过程中也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操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自动生成一个逝者纪念馆,家属还可以添加背景音乐。在纪念馆内家属通过网络为逝者献花、献果,也可以留言表达哀思。同时家属还可以把建好的纪念馆分享到家庭微信群,供家人在网上祭扫。

  “互联网+祭扫”有助于推广厚养薄葬、文明祭拜的清明新气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满足市民多样化祭扫需求。

  我们的节日·清明——走进红十字

  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 传递人间大爱

  清风寄哀思,鲜花化缅怀。4月4日上午,河北省红十字会在河北省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广场举行了以“生命?遇见”为主题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深切缅怀无私奉献遗体和人体器官的捐献者,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大爱善举和崇高精神。

  详情戳视频

  2019年12月28日,70岁的王永芝因病不幸去世,家属遵照遗愿将其遗体和器官无偿捐献出来。而在六年前,王永芝的丈夫去世后也同样进行了遗体捐献。

  2020年12月4日上午,?河北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受中心,石家庄58岁退休女教师陶雅会女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庄重的气氛中举行。按照陶老师的遗愿,她辞世后,角膜和遗体被捐献,用于科研和教学。

  活动现场,全体人员在纪念碑前鞠躬默哀,向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表达崇高敬意。

  活动中,遗体捐献者家属刘庆丰动情讲述了父母有关生命延续的故事。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公益奉献的认同和理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中。数据显示,河北省登记器官遗体捐献的志愿者逐年上升。截至目前,全省共登记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志愿者26万余人,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遗体捐献675例、器官捐献561例,捐献器官1614个,角膜910枚,挽救了上千余人的生命和健康。

  生命如花,感恩遇见。活动上,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的学生现场朗诵《用爱延续生命的美丽》,正如诗中所写的那样,“在躯体离世后,我还能微笑地再一次重生,再一次重见光明。生命没有给我机会,但捐献却能兑现我心中永恒的信念”。

  民生关注记者报道

  转载请注明来源

  

  繁荣夜经济?活力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