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歌舞非遗“活”起来
“合肥之春”2023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上精彩的莲湘舞表演 合肥文旅 供图
莲湘舞非遗传承人在培训班上传授技艺 文旅肥西 供图
在合肥的4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门歌、安徽(庐州)大鼓、抛头狮、莲湘舞属于音乐、歌舞类非遗,对于它们来说,活态传承是关键。在守护非遗传承内在的“精气神”亘古不变的同时,也需要创新和改变,让非遗“活”起来。
丰富节目内容,将现代生活融入非遗技艺,让时尚与传统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非遗技艺,才能让这些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
门 歌
提起门歌,许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是,在一百多年前,门歌却是合肥及其周边地区不少人的绝活。相传,门歌在明末形成,在清朝中期发扬光大。人们沿门唱歌,故称为“门歌”。
“门歌”是安徽土生土长的歌唱形式,又名花鼓小锣、锣鼓书、老婆歌等,即兴演唱的小段为民歌,有固定情节的坐唱为曲艺。明初,皖中地区的农民惯用“一声高,一声低”的语调吟读唱本,后形成简单的曲调,名曰“高低调”。明末,江淮地区连年荒灾,有人沿门吟唱“高低调”谋生,皖西一带则因唱时配以小鼓、小锣而取名“锣鼓书”。
门歌以合肥为中心发展为中、西、东三路。中路分布在合肥及周边各县;西路分布在皖西大别山区;东路分布在滁州及合肥东南的巢湖、无为、宣城和长江两岸。三路门歌因生态环境、方言民俗等差异形成不同的区域特征。西路山区门歌高亢嘹亮;东路沿江地区门歌柔畅抒情;中路则兼有东、西两路特色。门歌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中、西、东三路庐剧。
门歌的语言和音乐与庐剧为同一系统,民间艺人如王绍西、王本银等,半年演唱庐剧,半年演唱小锣(门歌)。新中国成立后,肥东县山王乡门歌创作组创作了《抗旱抢种人人忙》《栽秧的人儿爱唱歌》等新作。涌现出以殷光兰、王书琴为代表的“新型门歌手”,特别是殷光兰将门歌从田间、场舍唱进了剧场、舞台,还唱进了中南海。2006年,“门歌”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门歌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唱门子”,是走村串户形式的称谓。包括两种样态:其一是两人结伴,一鼓一锣,一人主唱,一人帮腔;其二是一人演唱兼打锣鼓,左手拎锣,右手握鼓槌,锣下缘接近鼓面,一槌两击。演唱内容是通用的套词加“望风采柳”(即现抓现挂或即兴创作)。另一种是“唱书场”,大多为应主人之邀设场,地点多在场地或堂屋。演唱者用三根竹棍架起扁鼓,左手提锣于鼓上,右手以槌击鼓连锣自打自唱。唱书场近似大鼓书,鼓槌和锣可兼作道具,表演者可根据内容需要即兴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门歌表演形式逐渐从一人操锣鼓演唱演变为一人领唱,众人伴唱,另加乐队伴奏等。
住在合肥市包河区贾大郢社区的94岁老人贾德云,就是合肥地区远近闻名的门歌大师。他从四岁唱到八十多岁,从田间地头唱到舞台庙堂。
贾德云创作的门歌来自生活,来自民间,来自他本人的经历。他的门歌《插秧歌》“楝树开花你不做,蓼子开花把脚跺”歌词,就来自江淮地区妇孺皆知的一句劝诫懒汉的警世名言,以农村常见的两种植物不同的开花季节,劝诫人们应抓住农时不误庄稼。
贾德云长期生活在农村,熟悉当地的典故与民间传说,所以他即兴创作的歌词淳朴自然又很幽默,深得群众喜欢。由此,他也得到了一个雅号:小铃铛。在当地,谁家娶媳妇,谁家要搬去新房子,总要找他唱几首助助兴。
解放后,贾德云进入了合肥市土产日杂总公司工作,还进了识字班。文化知识的学习让贾德云把他的作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今,门歌已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他也成了首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贾德云的门歌,曲调中有庐剧的韵味,有江南采茶调的余音。音调随着歌词内容跌宕起伏,韵味悠长,余音绕梁,字字泥土香,句句家乡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安徽(庐州)大鼓
舞台上,一人、一鼓、一箭、一夹板,醒目铿锵,唱腔刚健。舞台下,观者如潮,如痴如醉。这便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庐州)大鼓如火如荼的表演现场!一人、一鼓,唱的是家国天下,说的是古往今来,鼓声铿锵有力,唱腔声声震耳……你听,那些脱口而出的唱词里,无不饱含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与热爱!
安徽(庐州)大鼓,因流行于江淮之间,又称淮河大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曾一度成为安徽曲艺艺术中流传面最广、最具知名度的曲艺种类之一。2008年,安徽(庐州)大鼓入选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这里既有“曹植三顾地才高八斗岭”的历史传说,也曾是安徽(庐州)大鼓的集散地。出生在这里的江义阔老先生,自幼便对安徽(庐州)大鼓情有独钟。1968年高中毕业后,他便拜师了大鼓名家刘正先,正式开启了他与安徽(庐州)大鼓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相守相伴。
在江老的工作室里,我们可以看到表演安徽(庐州)大鼓所需要用到的器材非常之少。但角落里堆积的那一根根磨损、断裂的鼓箭,向我们诉说着技巧必从勤苦得,业精必自苦寒来。
为了突破安徽(庐州)大鼓的地域限制,更好地传扬这一曲艺。江老创新求变,融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把传统曲目进行改编,在现有剧本的基础上,开创新的题材节目。2011年,江义阔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由他创编的曲目《说唱刘大妈》在首届安徽省“鼓书”曲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江义阔比以前更加忙碌。他既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曲艺大师,也是传道授业的“校园老师”,把安徽(庐州)大鼓带进小学课堂。近年来,八斗镇与八斗学校携手开班授课,请江义阔给八斗学生传授安徽(庐州)大鼓的精髓。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加安徽(庐州)大鼓的知晓度,更能够提高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寻找合适的接班人,把这项曲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庐州大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我现在心中最大的期望。”江义阔说。
抛头狮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抛头狮”,是蜀山区南岗镇一带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绝技,是人们在长期农耕生活环境和生产习俗中形成的以当地门歌、 舞蹈、崇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等诸多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其历史悠久,据考证,抛头狮传承人陈德荣家族祖上从1867年就开始玩狮,距今已有156年历史。
与传统狮舞不同的是,抛头狮的狮头与狮身是分开的。舞狮头者上场之前举起狮头套置于自己的上半身,举套之间便有了一个向上抛的动作,故称为“抛头狮”。抛头狮狮身是用篾、木条、红布、铃铛、皮革等扎制而成;表演时配以鼓、锣、钹、钗、小锣等打击乐器,营造喜庆气氛。引狮人还必须要唱当地门歌,以烘托现场气氛。在南岗镇鸡鸣村,过去每逢元宵佳节、集会庆典、房屋乔迁之时,村民都要请抛头狮队前来助兴。在玩狮场上,用32张方桌层层相叠,引狮人把狮子引到顶处,然后双狮从高处往下跳。农家盖房乔迁之前,请玩狮队到新房玩狮,在房中写下寿字或点上油灯玩狮,狮子舞动,油灯不灭,寿字不乱,寓意吉祥如意。在历史鼎盛时期,抛头狮还不时被邀请至外县、外市进行表演,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以陈德荣为主的南岗镇鸡鸣村抛头狮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荟萃合肥民间文化,展示民间音乐、唱词、打击乐,充分展示合肥民间艺术的内涵。抛头狮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程序,并通过活动不断发展提高,成为合肥区域民间艺人交流和传承的重要形式。
莲湘舞
身着五彩衣、手持莲湘棒,轻移舞步,以棒敲击肩、臂、背、腿等部位,打击出有节奏的声音,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显得格外和谐悦耳……这就是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名单“传统舞蹈”项目的莲湘舞,又称“打莲湘”,是中国民间传统舞蹈。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流传更为广泛,已有145年的历史。
莲湘舞,在合肥市肥西县广为流传。最早由柿树黄花一带农民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艰苦的劳作中形成,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扬光大并进一步传播。
莲湘舞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舞姿刚柔相济,节奏明快。表演时,演员各持莲湘,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一起一落,节奏鲜明,动作活泼。每逢春节,农村的男女老少都会用打莲湘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通过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和穴道,达到舒筋活血的功效,也为全民健身活动增加了新的项目,同时,普及打莲湘舞,也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
然而近二十年,莲湘舞却一度濒于灭绝。柿树岗乡党委政府意识到,如果再不挽救这种民间艺术,可能会使之陷入失传的窘迫境地。
于是,2008年,柿树岗乡民间业余艺术团正式成立。当时,艺术团成员们在黄花村找到了一位87岁的老艺人,根据他的回忆去学习摸索莲湘舞的基本步子。这之后,艺术团开始多次在一起协商编舞,修改莲湘舞伴奏音乐。令大家惊喜的是,焕然一新的莲湘舞深受大众喜爱。
在当年年底举行的肥西县家庭才艺大赛上,由柿树岗乡选送的民间舞蹈打莲湘唱词一举夺得大赛特别奖,莲湘舞也因此“一炮打响”。
第二年4月,莲湘舞在合肥市“农运会”传承项目中荣获一等奖;短短几年间,莲湘舞受邀外出参加活动达200多场。
2014年6月,柿树岗乡的莲湘舞作为安徽省唯一选派节目,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全国莲湘舞邀请大赛,荣获国家银奖。
2015年8月,该乡选派的少儿莲湘舞代表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活动总决赛又获国家银奖。同年12月20日,第五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闭幕式暨“光年奖”颁奖盛典在京举行,《莲湘舞》再次入选全国《十佳公益奖》,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代表作品获奖。
2011年,柿树岗乡文化站将非遗项目莲湘舞引入柿树岗乡中心学校,并且把它作为少年宫的一门重点课程,并通过创新和改革,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分别编排了莲湘舞和莲湘操项目。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社团,组建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少儿莲湘舞队伍,这支独具特色的少儿队伍曾获得合肥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优秀演出奖、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舞蹈类大赛国家银奖等荣誉。学校也成为合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首批合肥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今年2月21日晚,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合肥之春”2023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在合肥大剧院歌剧厅圆满上演。当晚21时许,随着轻快悠扬的旋律,肥西县选送的莲湘舞伴歌《看山看水看中国》作为压轴节目上场,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细长莲湘棒,不停变化招式,敲出悦耳韵律;脚下舞步整齐灵巧,令人赏心悦目,不时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这个节目有20个成人演员、24名小演员,小演员都是从我们学校400多位表演者中挑选出来的。”肥西县柿树岗乡中心学校校长张高友向记者介绍,为了传承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柿树岗乡中心学校从娃娃抓起,以学校少年宫为平台,以莲湘舞为特色品牌,打造少儿莲湘舞队伍,让学生们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学校每周安排两节莲湘舞课程,通过说莲湘、写莲湘、跳莲湘的系列课程,让学生了解莲湘文化、走进莲湘文化,传承莲湘文化。同时,学校还创编了《我是幸福莲湘娃》莲湘舞韵律操,在大课间,全校学生齐跳莲湘操。
“我们一直教育学生要爱国、爱家乡,那么他得先知晓、了解自己的家乡,这时候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有效的载体。”柿树岗乡中心学校校长张高友说,“开展莲湘舞进校园活动,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离开了生活的非遗传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莲湘舞想要“飞入寻常百姓家”,最根本的就是保护传承实践、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只有让莲湘舞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群众的生活,才能真正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了促进莲湘舞的发展与普及,柿树岗乡计划把打莲湘作为全民健身项目加以普及,列入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定期举办莲湘舞培训班,让全民参与其中,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莲湘舞的服装更加精美,音乐更加动听,规模更加壮大。莲湘舞也从幕后走向台前,从柿树岗乡走向肥西,走出了安徽。莲湘舞已成为柿树岗乡“一镇一品”特色文化项目中引人注目的文化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4月由柿树岗乡举办的合肥蒿子粑粑旅游美食节更是让该乡的非遗技艺进一步对外进行展示。虽名为“蒿子粑粑”美食节,实则是全乡民间文化艺术的荟萃展演。游客们在此不仅可以品尝到蒿子粑粑等传统风味美食,更可以观赏到莲湘舞、闹花船、挑花灯等民俗表演,非遗技艺的魅力在此满溢。这些传统民间艺术,也在挖掘、传承与弘扬中,焕发着新的光彩。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秦鸣
通讯员 王进雨 陈晓 张娜 张娟 詹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