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淮北:昔日城市“伤疤” 缘何引来候鸟栖居?

  春芽吐翠,生机盎然;碧波荡漾,花开斗艳。淮北的仲春,宛若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阳光沐浴着林木,鱼儿畅游在湖面,鸟鸣如乐,回荡在耳畔......

  漫步在南湖湿地公园,吮吸清新空气,欣赏鸟岛独秀之光,自然艺术谱写的生态华章,引来20余种候鸟栖居。这里曾是城市“伤疤”,如今又缘何变身碧水画卷的呢?

  野生鸟类栖息“绿岛”

  仲春时节,湿地公园鸟岛上桃花盛开,野生鸬鹚云集枝头,还有白鹭、苍鹭、斑头鸭等大量野生鸟类栖息繁衍。繁花绿植倒影于湖,飞鸟翔空起舞,野鸭成双漫游,碧水之间,众星交织。

  

  目前,景区内已有各种植物100余科,仅湿地植物达36余科74余种,各类侯鸟20余种,水生鱼类18种,还有各种鼠兔、草兔、黄鼠等湿地兽类。另外,核心区已种植各类乔木、亚乔木3.28万棵,种植地被植物6万多株,种植水生植物10万株。

  南湖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说,景区现在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已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处,更见证着无数淮北人拼搏奋斗,崛起转型跨越之路。

  逾10亿元建自然人文景观带

  离岛不远处,有一钻井标志,名为“淮北煤田第一钻”。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1955年9月,原华东地质局325地质队打下的。那根半埋在水中的钢管,按下了开发建设淮北煤田的按钮。立于景区内的淮北国家矿山公园纪念碑,还有淮北市矿山博物馆等,也在诉说着南湖的昨日之史。

  

  这片碧水公园,曾是煤矿“塌陷区”。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多年的开采,这片土地的煤炭资源正面临枯竭,同时留下了许多“伤疤”。当地探索从“黑金城市”向“绿金城市”转型,从能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战略。

  “南湖景区水域相对封闭,水源主要来自杨庄煤矿环保过滤后抽排的地下水,注水量基本固定,无其他水源流入,景区水质良好,常年保持在二、三类水质。”当地文旅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

  来自当地的官方数据显示,为实现转型崛起,打造绿金淮北,政府先后投入各项资金10多亿元,治理南湖煤矿塌陷区,实施了8.2公里环湖大道与湖滨南岸建设,共建有22处景点,45座特色景观桥梁,诸多景点与湖水相连,构造出自然和人文交融的景观带。

  “六湖”盛景创皖北“水乡”

  南湖湿地公园景区是淮北市的城中湖,被誉为淮北的“掌上明珠”,也是当地“塌陷区”变“湖景”的缩影之一。景区总面积为20.0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总面积约4.9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约占2.48平方公里,景区东南面是烈山、卧牛山。先后获批“国家矿山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称号,2017年12月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新增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淮北市结合现有矿区特色,着手打造环六湖旅游观光景区。”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常军娣对景区发展憧憬万分,“目前的朔西湖、碳谷湖、绿金湖、南湖、乾隆湖、华家湖,水质优良,植被茂盛,成为了皖北的‘水乡’,给城市植入了一片‘绿肺’,未来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当地对湿地湖景的保护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园林养护队伍,水域岸线的保洁队和安保队。生态质量逐年提升,候鸟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此观光旅游拍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景区还将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贯彻落实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要求,让淮北的湖景和城市更美!”常军娣说。

  凤凰江西新媒体 文图 朱汕 李子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