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探寻——王褚

  

  在太行山南麓有个神奇的千年古村名曰“王褚”。清道光进士吏部尚书毛昶熙曾惊羡这块钟灵毓秀,文化底蕴厚重的村庄,撰文赞曰“王褚村而居焉距城四十五里,枕太行,望黄河,精藏气聚---”,是块“南临黄河观鱼跃,北依太行听鹿鸣”的宝地。古老的村庄不尽傍山依水风景优美,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其与众最为不同的是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且长盛不衰。明万历年间就曾广泛流传着“江南才子万万千,不如王褚王玉铉”的故事;清代因每年岁考录取名额居多,被誉为科考之乡“王半榜”;及至民国到上世纪中期的新中国,王褚在村外之校长教书者近乎百人;就连计划体制高考录取大学生凤毛麟角,王褚村却出现一个胡同(骨洞)走出多名大学生的现象,被称大学生胡同,几乎每年都有高考中榜者;改革开放后高考扩招王褚村“本硕博”大学生更是指不胜屈。文化教育的蔚然成风,折射出经济繁荣下村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在南水北调大运河原地保护、市政斥资千万就地复制、完美保留的古建筑群——焦作市西王褚王家明清古民居,最能代表王褚村的建筑风格与村容村貌,加之大有故宫金碧辉煌气概的三座祠堂,星星点点散落在村中的许多座砖混两层楼房,足鉴王褚村源远流长文化积淀的厚重。为此,本文试图探寻这一突出而又经典的文化村庄现象,勾勒描绘出人文荟萃王褚村的文脉及其脉动规律与代表人物,刨析挖掘其成因、走向及其对社会、经济和后人的影响,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为村庄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撞击中留住永恒的记忆。

  一、千年古村王褚的前世今生

  (一)村名的由来

  村名者,村之标识、符号矣。王村村名的由来,据本村有识之士(高知近百人)在上世纪末至今历时多年的团队考证,形成比较权威、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有两个版本:

  1、以本村大姓王、程、杨、姬氏等族谱为主要依据,结合传说、走访上年纪的老人,座谈研讨,认为王褚村名至迟在明代宗景泰三年(公元1452)即有,是由村中有威望的王氏始祖王午(山西隰县通判)和褚氏始祖褚明(河北开州总班头)两家的姓氏确定的村名。在20世纪及其之前“我的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是王褚人的共识,即分别在明洪武25年和永乐元年两次移民后才有的王褚村。此说虽有族谱等详尽资料,也为本文研究王褚文脉提供了素材,但一不知何因王褚村近百年来未见一户褚姓人家;二不知该如何认识唐宋碑记多次出现的“王褚村”(作)字样。

  2、以州县志记载与碑记为证,认为唐朝至迟宋朝即有,王褚村名已逾千年,沿用至今且从未变更,现之东西王褚村委正在申办河南省千年古村,其依据;

  1976年焦作市闫河村中距地面丈余地发现并挖出“唐故”方形碑文(碑文现存市博物馆);在该村西也挖出同样类型唐代墓碑:“王褚王姓人,此地乃是王褚王长林的土地”字样。

  2010年5月修南水北调主干渠时在王褚村西和普济路的交汇处东南角挖出一宋代古墓,墓主人刘智亮。墓志铭记载“……曾皇讳,考讳,校自彭城人也!爰因宗胤置庄于王褚村西,偏于胤嗣之庄田也---大宋太平兴国五年岁次庚辰十一月庚子朔十一日迎葬。”大宋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

  2004年9月河南美术出版社的《山阳石刻艺术》31页“宋、贾绍清造罗汉像“。坐底正面题记“---怀州武德县大义乡王褚作,弟子贾绍清合家造五百罗汉二百弟三尊----。淳化三年二月日记”,书中注:王褚作,为今焦作东、西王褚的古名。与现焦作的一些村名尚遗有“作”相一致,如马作、上白作等。淳化三年为公元992年。

  修武县志卷十载:“十柏院供床刻字,在王褚村西。今将助缘人名开列于后,本村--上秦村--王褚村--大德元年孟夏日记”。大德元年即公元1297年。

  王褚村南数百米远有一条东西大路(俗称南大路,现为新安路),是古代怀川驿路,路面宽三丈六尺,古时驿路是供地方文武官员出巡所行之路,每隔30里设有驿馆,除供官员食宿间歇外,还负有传递公文信件事宜。村东10里的恩村古时建有驿馆名曰“恩州驿”。修武县志载“公元前1027年春西周武王姬发--渡黄河伐纣---走的就是这条驿路,---老百姓扶老携幼,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为感谢王师而有恩村村名,为招待王师而有待王村名,王师东发行至雍邑,天降大雨军车无法行使,周武王下令歇兵三日修整武器,故将雍邑更名为修武。另之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描述冀州侯苏护在公元前1042年进妃送女儿妲己,走的也是这条路,故有“恩州驿狐狸死妲己”之章节。恩村东街门路南原有妲己冢,1963年焦作铁路(道清铁路)南迁,为扩大耕地将冢土垫了路基,因而妲己冢不复存在。据此可证这条驿路迄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全国各地有文字可考的驿路中是最早的。而王褚村离这条驿路数百米之距,历史上同恩村一样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大村,亦可间接证明王褚村的历史悠久。

  以上志碑、府县志及神话、传说等证实、说明王褚古即有之,非明初移民后有之,但缺乏相应的佐证亦不知王褚村名的由来。

  3、本文倾向王褚村名由来2的说法

  (1)志碑、府县志及神话、传说等有“王褚”村之地名,而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语言文化景观,是每个时期社会环境的承载物,既能体现出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及科学价值。所以说王褚应为千年以上的古村。

  (2)明初移民后由王、褚两大姓命名王褚村的说法似乎合于情理。但若以碑记、府县志及考古资料说明王褚为千年古村,村名的由来又缺乏相应佐证资料。亦或许漫长岁月天灾人祸形成的历史断代,如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农民军与元朝精锐部队在怀庆府展开的激烈拉锯战,三次血洗怀庆府(“两面牌”的传说、即“两面派”来历)的故事(有学者研究传说与史实不符,但如此广泛的代代口口相传,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怀庆府一带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民众独特心理的想象和情感,是民众对那段“拉锯战”历史的补充和集体记忆),而之后导致的明初朱元璋从人口密集的洪洞县大量移民罩怀之。

  (3)农耕文明中记录乡村级的历史几乎没有,有的也是零星散见于家谱祠堂类,县以上才有志但亦是“盛世修志”、多少年才修一次,很少有村落变迁的记录。王褚村民居及人文资料有可能在元末的战争中毁于一旦,这样较能讲通唐宋朝时就有王褚村落,才有若干考古文物出现的王褚村(作)字样并延续使用至今,但明之前除了这些村名字样外无任何佐证其存在的资料。

  (二)村貌、区界、村政建置的沿革演变

  1、王褚村原庄位于焦月铁路以南,南大路(俗称,现名为新安路)以北,东邻西于村,西邻士林村,方圆千米呈东西长方形状。十来米宽的南通路在村南北中轴线上。村之风貌以四合院连接四合院落为主,大户人家的四合院落还可二三四甚至五进院,几进院中接待客人的大房子称谓“客位”。上世纪中期村中有文庙和白衣堂,30多座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富丽堂皇的王家程家祠堂;村外西有圆觉寺、西北有二仙庙、东北有牛王庙、南有关帝庙等(老辈人说咱村的庙宇又多又密又高大,老远就能看到,是方圆百里的朝圣之地,常年香火鼎盛。可惜这些庙宇及碑记在1948年10月24日焦作第二次解放前,被驻防伪军王凤银部拆毁用于工事修筑,解放后破除迷信和“文革”破四旧,现已荡然无存,但村中王氏、李氏等族谱均有记载以及有心人对老辈人口传的记录),烘托点缀着王褚村富裕小康的文明风光。村庄以几条大街道与大大小小遍布全村的无数条胡同(骨洞),构成了小农经济农耕文明下最先进的网络便捷交通。

  2、千年古村王褚的村政建置及演变。从现有资料看唐宋及其以前是个空白,除考古文物有“王褚村(作)”文字外,历史的久远性村政演变已找不到、今后亦更难找到相关佐证资料。王褚的村政沿变最早有史料的是明洪武年间,散见于州县志、氏族家谱及乡土传说中,始属怀庆府修武县管辖。清时沿袭明制,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怀庆府志载:王褚村归修武新店路辖制,全里大小28个村庄。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修武县志载王褚属一里路管辖,里机关在新店村火神庙内,下辖村庄有前后府城、南北苟村、东西小庄等,唯有王褚这样大的村未分东西。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实行区村制,修武县志载王褚村归二区管辖,区公所在焦作中山西街南头路西(现之胜利中街南头)。之后实行联保制,1936年王褚村六道街划为六个保,全村为一个联保、亦称王褚乡,乡公所设在王褚村的文庙内。1938年2月19日日寇侵占焦作,汉奸李希德任维持会长时以石河(现在的南通路,早先是条河)为界,从此王褚村分为东西两个行政村。1945年9月8日焦作第一次解放,以修武县焦作镇成立焦作市民主政府,东西王褚属焦作市,1948年3月焦作撤市改县,属焦作县。1949年5月7日设立新乡专署,至秋东西王褚复属修武县恩村区。1949年8月20日成立平原省,10月15日设立焦作矿区,东西王褚属焦作矿区。1956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设置焦作市,1957年8月东西王褚属焦作区焦南公社。1958年1月14日焦作市设立城区郊区,东西王褚属郊区,同年11月17日撤销城区郊区,设立解放中站马村三区,属解放区焦南公社(1959年5月18日焦南公社并入解放公社)。1961年9月设立新店农业管理区后改为新店公社,1962年1月11日行政区划恢复郊区,东西王褚属郊区新店公社。1968年4月新店公社更名先锋公社,1969年11月先锋公社改为王褚公社,1984年6月王褚公社改为王褚乡,1988年10月王褚乡划归解放区,2005年11月改为街道办事处。东西王褚亦随之更变,但隶属关系没有改变。

  (三)村庄人口、土地、物产与彰显人文精神的民风民俗

  王褚村广土众民,耕地面积呈现南北长东西短形状,北至现在的解放西路南,南至北张村,耕地肥沃、面积广阔,傍山地形南低北高而少有涝灾,因土地相对平整,几乎全是水浇地而旱涝保收,除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外,据老辈人说很早以前王褚村因连片水浇“菜园子”种植蔬菜,而富甲一方闻名遐迩;勤劳智慧又处于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中的村民很早即解决温饱、过着殷实富裕的小康生活。千年古村王褚未分东西前已有数千人口,是方圆百里颇有声望的大村,现在人口已近两万,且多姓氏和睦相处,仅西王褚王姓人口约占70%以上,东王褚则由王、程、姬、杨等几大姓组成,也是王姓居多。然在多姓(这在农耕经济社会相对少见,多为氏族村庄)且人口众多的庞杂结构中,书香门第或大户中的读书人居多,重文崇教引领着王褚村风淳朴,文明教化底蕴十分厚重。尤其是明清建筑的村容村貌,兴旺发达的私塾(学校)教育,历史悠久的中医、戏曲、武术文化与经典的祠堂文化等,凸显出人类源远流长的璀璨文明和代表着王褚颇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王褚,这个千年古村落的辉煌已为历史。现在意义上的王褚北有建设路,南有丰收路,中有焦枝铁路,三条路线横贯其中,而南通路则在中轴线上直竖东西王褚之间,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王字,王褚村正处在这个王字之中,亦正以王者皇矣、冠军也的姿态阔步走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新征程。

  二、王褚文脉的基础、轨迹、影响与领军人物

  (一)王褚文脉概念的提出

  探寻王褚文脉需先明确文脉为何,又何为王褚文脉:

  1、文脉的基本定义是华夏文明发源的脉络。延伸义是指中国文化五千来文明的灵魂,是人类文明开化长河中最高等级的生命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因体量小,绝大多数情况下既非官方主流亦非民间主流,故若隐若现时断时续,但却注定长久主导、引领、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文脉依赖于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或阶段、文化大家的产生与引领,又独立存在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由此看文脉是文化之灵魂故太重要,又在隐潜状态故难探寻,其最原始的材料是文字,而构成文脉的是等级,决定等级的则是品位,这是文脉概念的定义与诠释。

  2、王褚文脉的概念是指文脉在王褚村人年深日久生活中的展现与表象,在村民生活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的程度。不是有村即有文脉,村庄文脉的有无、存续,取决于乡村经济能否可持续强盛发展,处于“三餐温饱馀,尚能补小康”水平之上;是否具有文脉的表象与载体---文化教育蔚然成风,连绵不断才人代出。文脉概念与村庄文脉的区别表现在同于不同,犹如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之关系,是故提出王褚文脉的概念。其依据有三:一是时间跨度在明清至今,中国文字已十分成熟与规范。二是封建科举“王半榜之乡”的雅号、村庄与皇榜的关系说明王褚文脉在国家层面,薪薪相传代有英才俊杰,在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亦符合文脉既非官方亦非民间主流之说,即官方维护治安催粮收税抓丁,民间吃喝拉撒以食为天,但却能几百年来支撑左右村民生命的文化仪式,如婚丧嫁娶、非遗祠堂祭祀文化仪程、科举应试等;因而王褚文脉拥有的等级无可置疑。三是决定文脉等级的是品位(品质与位次),即意识形态的精神财富及其辨别和鉴赏能力。而王褚文脉的品位在于不同时期代表人物高品质的大量著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具备的高超辨别鉴赏水平与能力,引领着文脉精神积极向上的方向,代表着特定时期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支撑着王褚村持续几百年的经济富足与文明风尚,故此之高尚品位决定支持着王褚文脉的崇高等级。

  3、王褚文脉概念的提出既非井底之蛙狂妄自大,亦非牵强造作之举,古今中外文化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关系。古为今用、赓续文脉,提出王褚文脉概念、刨析研究并发扬光大,是王褚人应履行担当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全国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今天,可谓恰逢其时。再后之将会随着新中国建立前后一代人的谢世,王褚的灿烂文化与文脉精神将会失去记忆、再建造的条件与基础。

  (二)王褚文脉产生的基础、源头及条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褚村地处豫北怀川平原,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中华文明发祥的中心地带,历史上曾为多个朝代的京畿要地。这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文化经济发达,素以河朔名邦、“完富”著称于世,《后汉书》谓之“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明清时因富庶在河南八府赋税最高,顾炎武《日知录》“河南八府,而怀庆地独小,粮独重”。何瑭(怀庆府进士)曾言“怀庆田土较河各府最狭,而税粮最多”(《怀庆府志》卷5《田赋》)。千年古村王褚处于如此美丽富饶金门玉户之乡,文脉的产生就自然具备了优越而又深厚的基础与条件。

  1、农业基础,即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亦文脉之物质载体

  一是水资源即雨水地下水丰富充沛,这是农耕文明下农业生产保持优势的重要条件;二是山阳之土富饶肥沃,元代学者金仁山赞云“罩怀当太行,山尽地始平旷,田皆腴美,俗称小江南”,因其地多且平整,便于浇灌,故粮食产量高历史悠久,至今小麦亩产仍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三是一代代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农耕技术的提高与成熟,尤其是“境内土脉腴润,饶有水竹之胜”,王褚村水浇菜园连片膨胀扩大、大面积种植与开发“时鲜蔬菜”;奠定了文脉产生与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

  2、文化教育基础,即文脉的起源和产生的环境与条件

  ①在蛮荒的大自然中的人类只有其群体性才显现其生产力,才能获取食物繁衍种族。黄帝时这里是“宁”的封地,《史记》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天下之中---”,王褚村的先人就生活在河内这块中华文明早期发祥、广袤富庶的土地上。至秦时不仅一统文字,而且推行礼教;汉时“独尊儒术”使得文教风盛,班固《东都赋》中曾赞誉“学校如林”。汉献帝被贬山阳公产生的近两千年未变之民俗,也侧面鉴证了地处河内郡的王褚村古往今来的文明教化。时至明清崇文重教的风气已是怀庆府属县的优良传统,因故该地区教育文化事业格外发达,设有府学、县学,书院、义学,形成了官办与私立两足并立、多级互补完备的“金字塔型”教育体系与机制。辖之王褚村的修武县学是由县令翟中舍等人于金天会年间(约公元1133)创建,明清时期规模不断增大,内建大成殿、明伦堂、泮池等主体建筑富丽堂皇;此外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建于城东三官庙的宁城书院及多所义学等,为王褚人才泉涌般薪火相传与生生不息的文脉衍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与坚实基础。

  ②目前探寻王褚文脉拥有的文献资料仅限于明清至今这一历史时期,且多为府县志、族谱与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20世纪初出生人的采访、座谈及其著述,基本观点现实可信,对研究乡村文化现象及其引领乡村文明的人才成长规律与地域特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文中亦曾追索的久远:一是王褚村有文字能说明存在最久远的是唐朝,唐前有无不得而知,但有无或叫别的村名,或天灾人祸村之毁灭后又在这块沃土上重建,都是生活在河内、怀庆这片文明开化较早的人文环境之中;二是一个村与乡及县人文精神的先进性、即是否领先,首要的是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人的聚集、世代相传的积累发酵和名人领军;故需描述王褚村明朝之前的文化教育状况。

  ③王褚文脉的起源从现有的名人传记,人物著作,府县志、族谱及流传故事(元末明初之前除考古文物有“王褚”字样,村中大姓族谱有名人生卒记载在元朝之前外,已无其他任何人文资料)研判,明洪武年间的王午(字离南,生于元至正年(公元1352前后,卒年不详)应是王褚文脉的始源人物。修武县志道光(公元1840)版载:明洪武时期有人才荐辟午公任石州通判。

  (三)王褚文脉征象、轨迹与领军人物

  宇宙万物的产生必有其因果。在分析王褚文脉产生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轨迹走向、表象特征和领军人物,方能呈现其客观存在着的基本轮廓与模样、精神实质和在村庄的地位与影响。

  1、明代王褚文脉的轨迹与表象特征

  明初洪武年间王午的荐辟石州通判开启了王褚文脉的先河。先生在通判任上忠于职守,掌管粮运诉讼等政绩精妍,后人颂之“别驾分犹石州著绩,分庭抗谏怀郡流芳”“石州著绩人庆和平康泰,宁邑悬车家传礼乐诗书”。宁邑者,所辖王褚村的修武县也,其实在先生之前应该还有诸多名士先达支撑着王褚村文化长河的流淌,可惜无资料佐证,不能妄之。有府县志与族谱记载,自先生起王褚村文化教育之风在已有传统的基础上风势更盛,“家传礼乐诗书”不仅为后世子孙的科举事业,提供和奠定了文化储备与物质基础,而且强有力的推动着村庄文明走向兴盛发达。

  至明万历年间王午“家传礼乐诗书”几代人的积累沉淀,以王玉铉(号太阿)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识渊博的青年才俊如雨后春笋,连绵近百年间呈现集中爆发式增长,是王褚文脉最强盛的一个阶段。府县志和焦作市文物志均有多处王玉铉的记载;清咸丰三月(公元1853)版《王氏族谱》中进士毛昶熙举人吴周聚撰写的《太阿公传》《太阿先生轶事》,王氏祠堂的堂联见证着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射策抡元名噪全国,倒背黄历压倒洛阳”“十五省同科经义超群居榜首,一百郡会试策论博雅占鳌头”。

  先生天资聪慧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考取乡试第一名(列十五省榜首),主考对先生文章赞不绝口,批曰“不愧先辈冦绝当世”并以官银出版。先生不尽文采盖世且不贪权势,在同弟瑶铉赴京殿试时,正值宦官权倾朝野,魏忠贤早闻先生大名,派人转告如允魏意许其为状元,招其胞弟为驸马。玉铉闻之横眉,岂能依附令人憎恶的阉党权势上进!于是随与弟连夜改装返回故里,从此不求为官致力于古文研究。河内县(今沁阳市)朱载堉(亦称端清世子,明太祖九世孙,中外学者尊崇其为“东方文艺复兴式圣人”,与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十分钦佩先生学行,让其子“从铉受业”拜先生为师。

  先生不但精通文学,对乐律亦颇有造诣,朱载堉的世界名著《乐律全书》全由王玉铉考订。并且先生记忆力超群,有过目不忘之才,流传甚广的“江南才子千千万,不如王褚王玉铉”,其实是先生比试才艺“倒背黄历压倒洛阳才子”的故事。说的是省考时洛阳才子以背书赌输赢挑战先生,先生说背哪篇?“背皇历吧”!先生一听大为惊讶,读过的会背的书太多唯独这本书从未读过更别说背,但他急中生智“你们先背吧”!口齿伶俐的洛阳才子刚背完就有人叫“好!一字不差”。这时先生已将背词全记在心,胸有成竹地说:“我给您倒背一遍”!他倒背如流亦一字不差,尚未背完一帮洛阳才子,早已呜呼啊呀的目瞪口呆,从心底里佩服认输,从此这个故事不翼而飞至今广为流传。此外,先生有作品《清水篇》数卷刊行于世,以及为本族家谱撰写的序言、改驿揭贴、止临德二仓揭贴及“游苟泉陂”诗等。

  明万历至泰昌、天启年间(公元1573--1627)王褚文脉除王玉铉重量级代表人物外,还有多位灿若星辰级人物,如岁贡王思礼、思智、思恭,王金铉、玟铉、琳铉,拔贡王孚铉等,由岁贡进步府县教谕教授者多人,以及具有岁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秀才、生员(省学政每三年主持两次乡试通过人的称谓)、监生(取得进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有多种,监生是一种人的称谓)等,在村民中占有相当比例。文化教育人才的大量涌现,保证了王褚文脉的可持续性延绵发展。之后一个时期与明万历年前的王褚文脉,虽能春风化雨般登堂入室,但缺失大碗顶尖级领军人物,亦是“审美潜流,因其体量小,若隐若现时断时续”的规律使然,同是王褚文脉明朝时期的表象与特征。

  2、清代王褚文脉的轨迹与表象特征

  大清时期数以千年的农耕文明达到了顶峰阶段,封建统治趋于成熟与完备,村有祠堂人在家谱则代表标志着农耕乡村文明的最高成就。怀庆八县独有的资源与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农业的高度发达,从而成为乡村文明最高成就的典型代表,广袤的乡间以祠堂教化村民管理族务的影响力超过封建村级行政。而闻名宁城的“王半榜”--王褚村更是这种最高成就典型中的典型,不仅有三座祠堂,且受在外做官人的影响带动(如两座王氏祠堂均有两块近两米高的太湖奇石,重数吨,形似小山状,可谓集奇、瘦、漏、透、美于一身,精美绝倫,人爬在上面对孔一吹,象哨音一样响亮。父老乡亲对奇石无不兴趣盎然,半大小孩儿爬上爬下对孔吹者拥挤不堪。据说是建祠堂时绍兴府教授王思智学生所赠。然看似石头其实是文化人赠给或引进的文化,就像现在人们旅游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一样,会认识到比偌大村庄更大的广阔世界。可惜珍宝级的奇石毁于上世纪文革年代),以四合院、四合院连在一起的几进院、两层楼为主,多座寺庙、文庙的村容村貌建设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更是如日中天蓬勃发展;呈现出不仅是科举文化,中医、戏曲、武术、民俗等多元文化并进的强盛态势。这一时期王褚村高士名家光彩夺目,健旺的王褚文脉薪尽火传,其代表人物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的拔贡王兰广(1806-1874),殿试后为官入仕,所到之处深受民众爱戴,并尤以数治天津政绩特为显著。

  清咸丰七年(1857)黄河决口铜瓦箱,时值盛暑洪涛声雷一片汪洋似海。先生随徐太守赈灾,徐以官尊居衙不出,独兰广与其随从冒着雨驾扁舟,出没于惊涛骇浪中,历时9昼夜查勘三百余村,救出难民数万人,而先生则多次遇险几乎丧生。水退、先生离县,东明百姓皆以鼓乐送行。天津县宜兴埠有一恶霸温毓善,群呼温杂烩“淫凶豪横,财雄一方”,凡有新官上任温必“迎舆自诉”并行贿赂。故其横行乡里民怨沸腾,但官者望而生畏无人敢问之。道光二十八年先生到任温故技重演,然兰广不为所动拘审后断然杀之,百姓闻之无不拍手称快。宜兴埠人敬赠先生“好恶同民”匾额,有人将此“编为歌词,分出绘像,刊册以售”,于是王兰广之名大噪。

  先生爱国民族气节坚贞,道光二十二年夏奉调天津海疆抗击英军,闻悉《南京条约》签订大为激愤,写诗感怀!:倏报南中又讲和---。清同治九年先生奉调赴津审理时震中外的“夷案”,而其导火线则是“教堂迷拐幼童”事件。先生办案严谨敢于抗命,彰显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但他的正义却受到-贼的申斥,乃愤而辞职,以示。先生善诗文,著有《静涵书屋诗存》《王香圃先生年谱》《静涵书屋文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丁酉科拔贡戊戌朝考荣获二等,性情刚直的王慎五、讳世典,是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封建文人,亦是清代王褚文脉的重要代表人物。先生深恶痛绝丧权辱国、强权专制的晚清时政,一生不赴命官,施教乡里;先生善文终生专心著述,如敬业诗集、《慎修堂文稿》等,可惜多毁于“文革”破四旧时,后其门生处发现“抄本14篇、碑文杂记10篇”,虽此仅为少数,但颇有文献价值。呜呼!莫以为“为官才能造福一方”,然权利的两重性以致贪官祸国殃民者屡见不鲜,故文化人不当官亦会在诸多方面成为领袖者,而勇于为民请命的文化人,或许比做官之人格品位更高。19世纪末英商福公司开矿焦作,把头仗势欺压乡民,世典率众据理抗辩,经修武县府(拔贡有公事可直接见知县之特权)调停,打击制伏了蛮横英商恶棍把头的嚣张气焰,百姓感动先生之功德将此碑记立于普济桥傍。

  王褚文脉在清代不尽健旺,代表人物群星灿烂,而且人文沉淀基础根深柢固,加之多种文化元素的汇集,尤显得繁花似锦色彩斑斓,其特征与表象:

  (1)从清朝科举最后一次考试王褚村考中的两位秀才,看“王半榜”并非虚构妄言。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是中国封建科举考试的最后一次,修武县近500名应考童生进入县城东门外的贡院,除事前有一名廪生担保考生家中上三代无剃头、吹鼓手等下九流业者外,还要经逐人搜身进场入座。考分三场,每场都有专人手举木牌一边高呼看题,一边在每一横排石桌间走着,第一场经主考评卷刷下200人余下复试,第二场刷下200人,第三场百名考生录取18人。发榜在辰或寅时,取龙虎榜吉祥之兆,黄榜贴在县衙门的墙上,并鸣炮鼓乐举行发榜典礼,第一名为案首由他带领其下17人行三跪九叩礼谒见、拜主考大人为师,第三天由马快班头携报单到生员家中报喜。王褚村王士虎字砚耕、王画畴字摩西榜上有名,乡亲们前来贺喜,生员衣帽整洁在家焚香化彩先祭祖、后拜父母再拜亲友,过一天穿上岳父家做的衣帽蓝衫,由家父带领晋拜授业恩师,最后去拜岳父母,继而入县学(宁城或集贤书院)深造考取举人。

  清时的修武县有近百个大小村庄,18名秀才中有两位王褚村人,其概率是村庄平均数的十倍以上。而从顺治年王玢铉、赞铉两位岁贡始至光绪年王世典拔贡至,王褚村共出举人1 名、拔贡3人、岁贡12名、知县5人、中宪3人、朝议大臣2人、奉政大夫一人、文林郎4人、承德郎1人、翰林院检讨一名。可见远近闻名的“王半榜”真的是名副其实。

  (2)“天脊”太行“地脉”黄河的山阳大地宝藏着厚重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山阳公刘协(汉献帝)在此尝草治病悬壶济世,深受百姓爱戴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从明初洪武年王午“家传礼乐诗书”以来,多代中医相传的深厚积淀,至清朝涌现出一个神仙般大医王裕后、字垂统,雍正乾隆年间人,生而颍异,读书不数过成诵。稍长即弃绝时艺专肆力岐黄业,自云为万物立命不必名登仕途版,动辄与人异。有二子而不为纳聘,人诘之则以河朔非能久居,安得有其室乎?有女将及笄而不令有髻,人疑之则曰有髻恐不获生,家人不听果未逾年而殇。平生治人之疾投药立效不索谢,亦无德色以故延请者踵相接也。及将卒其令濯衣,家人以其素不浣衣深诧异之,乃以死期告而家人不信,及期果正冠襟卧床自言自语,气之绝也。其二子竭赀营葬后奉公之道,南渡汝宁府婚娶生子。真乃神医矣!

  如将王裕后谓之神医,道光年人王庆泉则是普救众苦颇接地气的苍生大医,因“一剂愈”而“医名籍甚至哄传遐迩”。道光六年丙戊公主染痼疾,太医及不少地方名医无愈之者,庆泉公只投一剂,厥病乃疗,上喜,特将拔擢,公不矜其能,不伐其功,谢不从命,上强之,公凛然曰“匹夫不可夺志也”。上爱其才、惜其直,特设长亭十里以送,并恩赐六品顶戴,又赏护家圣旨一道、古玩钱币金宝若干却之不受,辞君归里,行医乡野為百姓把脈疗疾,治癒患者不胜枚举。杏林名士王庆泉老人膝下六子,俗稱老六院,其后子承父业代有名医,直至新中国后仍是大名鼎鼎的岐黄世家。

  此外彰显王褚老村中医药事业兴旺繁荣的数家药铺,也是满清时期乡村的一道美丽风景。如庆泉公的嫡孙王啟釗在村后街开的冠名《積善堂》药铺,不仅扶危救难、村民还将此作为聊天议事的好去处,因医生和草药集中于此人称药舖圪垱。中街王景新道光年间开的冠名《同心恒》的药铺(現焦作市民主路南段二医院南,当时这条路是通往“馬市街”(现新华街)和“大武台”(现貿易大廈旧址),其中草药饮片品质量好且价格合理,方圓百里内享有名气。上之大师与名誉中草药铺象征着王褚一大批儒医,岐黄术水准进入炉火纯青的无人之境,故在怀川杏林江湖独占鳌头亦在情理之中。因而医学、家谱学界及民间有着“王氏多人行医”的多版本美丽传说,至今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与此同时王褚村人因教育普及,故而精明、擅长计算,“南京到北京没有怀川精”,传遍全国各地的俗语大概说的如是之;也因村中在外官者众,文化视野开阔加之经济厚实富足,村庄建筑艺术风貌也与众不同,故在数百里之外亦享有禹州怀帮会馆那样的“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的美誉:还有王褚的戏曲、武术文化,耍老虎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等民俗表演艺术风起云涌,都为文脉脉动强盛增添了多元化的行色,令世人刮目相看。3、民国时期王褚文脉的轨迹与表象特征

  辛亥革命走向共和建立了名义上的统一民国,实际上则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军阀割据统治,是漫长封建分封制与“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国人扭曲帝王心态的遗毒、“肿瘤”般的扩散与蔓延所致。尤其是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文化上的侵略,西风渐盛、泱泱世界中心的大国文化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意识形态及其它领域中自觉不自觉崇拜、迷信、模仿,全盘西化的思潮纷至沓来,改革开放后更为甚之。从教育文化角度分析,清朝科举制度从顺治三年(公元1645)始至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废止,1912至次年间民国政府制定公布壬子癸丑学制,改学堂为学校分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中国首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因封建帝制科举的废除,“王半榜”村的文脉重心失衡,加之民国在大陆虽有国号48年,实际上1928年12月张学良的易帜,才是真正意义上民国统一仅有20年的历史,而且短暂的历史中国共两党的斗争如火如荼,加之军阀割据,抗日战争对文化的影响巨大,因而这一时期王褚文脉脉动细弱,走向弯曲接近静止,代表人物更是难以寻觅,其特征与表象:

  (1)王褚村最后一次祭孔活动集中代表了这一时期王褚文脉的特征与表象。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诞辰2491年纪念日,是日王褚孔庙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清邑痒生王画畴主持祭奠仪式,巳时在鸣炮三响、民乐齐奏声中姬广烈、王鸿福等四个执事手捧贡品肃立庙门东西两侧,画畴老先生宣布祭孔须遵守的规则,主祭为清邑痒生王砚耕、陪祭为武官王鸿顺,祭者王褚村办私塾师生和村民一百多人。齐集在阅台南端,赞礼王廷选、王萍舟等四人就位,祭祀以最隆重的三十二叩为主旋律,一个小时后圆满结束。日伪统治下的王褚人不尽勇于抗击外侮,而且光明磊落祭拜文圣彰扬传统文化,足见王褚文脉在非常时期、主旋律缓慢之时,尚有强有力的人文基础与衍传发展动力。

  (2)取缔科举,读书人出路何在?小孩子上学校能学啥?变革、动荡,小儿读书总量的减弱,波及影响文脉。其次1904年前后10年(一代人)王褚出生的读书后生,在风雨飘摇的荡漾年代,大都难为文脉的衍传发展做出贡献。如王廷兰(1915--1973)、国民党军某部教官,一次在押送两名八路军俘时,有意识与赶马车人(时之交通工具,相当于司机)攀谈,转移其注意力,使眼色让两人跳车逃跑,因此被关押审查开除回家,1946年又跟随八路军(1948年9月全军团以上单位才冠以解放军字样)备战上山,1948年10月焦作第二次解放时下山任东王褚村首任村长;王啟银(1907—1986)、幼读私塾,后师范毕业教书。1945年9月8日成为八路军某部教员,长期耕耘教育事业,1956年调至矿务局机关工作至离休。上其二人是王褚文脉民国时期的典型代表,还有很多比肩子建之才的青年,在那多事之秋的社会环境中,成为博弈政权的党派骨干,亦为抗击日寇甘于奉献生命;其中不乏国共两党军队的教员、医生或基层工作人员,和在邻乡、县学校或私学的教书先生;但缺失领军人物更难见著作文集之类,因故王褚文脉几乎断流。第三文为世用,科举取士的消失,政权争斗的不确定性,致使王褚文脉主流孱弱,但枝流如中医戏曲武术民俗艺术等却有着不俗的表现。

  这些建立在村民富裕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精神文化,与百姓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民国政局风云开阖,但一日三餐满足后的百姓生活,不能没有鲜花与美酒,犹如农耕文明中的大年下走亲戚,村民心中的诗与远方:

  ①王褚中医在继往开来的杏林文化长河中更加波澜壮阔,首先是文化人在科举取士消失的迷惘中走向学医(中西),杏林沸腾医生群体壮大。二是村中若干中医世家的引领、带动,使得王褚中医人多势众,阵势宏大。三是西医文化的侵入(焦作最早的西医是1898年英国商人詹美森组织“福公司”来焦作掠夺煤炭资源,有为其治病的外国医生始西医传入)、刺激,不少文化前沿者勇于探险学习,也为中医开阔视野提供了借鉴。因而以资深名医王殷畴 ( 1886.1~1971.2 )为代表的王褚中医药再度风靡河内,医术精湛的王老不尽诊治常见病而且擅长疑难杂症,且颇具医者仁心儒医世家之遗风,自开診所求医者络绎不绝,无贵贱穷富一視同仁,沒錢的先把药掂走:逢年过节,前来家中酬谢的应接不暇,王老念及“民国”之年景拒收任何礼物:世有黄金有价药无价之说,但王老秉承先人“~宁可架上药生尘”之古訓,药价方圆百里总是最低;王老对药方子每味草药的配伍总是再三审度,从不对病人滥用药物;其医德医风及其治病救人的骄人事迹已被收入《焦作市中医志(名医传记篇)》。

  ②王褚戏曲明清时期有无不详,现有资料能够证明最早的王褚戏曲为京戏,即1912年由王启信、李印堂等老辈艺人,每逢春节在村中组织京剧围鼔圏戏,其艺术形式是演员和乐队围坐一圏,不化装不走场,按照剧本或说或唱配之以弦乐打击乐,剧目有《二进宫》《三娘教子》等,很受村民欢迎。民国5年(公元1916)煤炭商人郭子良在盐店街文明仓筑建了个砖木结构的“振阳武台”,因驻军头目生得胜酷爱京剧,故常请京津等地的京剧大碗名角来焦演出,如麒派老生田月樵、程派旦角坤伶、新贵兰等。王褚艺人在欣赏观摩名角演出后大受启发,信心满满立志搞好自己的剧团---王褚京戏团应运而生(1920年之前)。老管主王吉畴不辞劳苦全村发动募措资金,剧团曾先后聘请专业老板史兆义、刘奇等人指导排练演出,由于影响与规模不断扩大,村中青少年姬脉行、王启尧、王令符等近百人刻苦学戏演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斩露头角,王褚京戏如日方升。此后几十年间排演了《铡美案》《打鱼杀家》《风仪亭》等三十多出戏,每年春节(正月初七、八要到新店村火神庙)中秋节在本村演出,还受邀到修武县城、博爱县许良、武陟县宁郭等百十个乡镇大村演出。时至1931年焦作“中福公司”有个京剧班,周六晚星期天在当时的中山公园露天舞台演出,因其缺乏剧目常年邀请王褚京戏,演出场场爆满、反响十分强烈,深受市民和广大工友的欢迎,中福公司每次都锦旗鼓励与物质褒奖。这一阶段是王褚京戏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声誉红遍焦作工矿和怀川城乡大地。

  ③王褚武术与耍老虎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等民俗表演艺术,在明清甚至更早些时肯定已有,只是没像“官本位”的封建社会“进京赶考”那样成为社会主流,仅是看家护身的技能和自娱自乐的形式,但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却有了长足发展,为王褚文脉衍发传承增添了耀眼的一笔浓彩。王褚武术从现有资料来看,代表人物要从王寸然说起,王先生自小习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仍好学不倦、博采众长,常请有名气的大师来家里教学,为村里喜欢武术的后生习武提供方便。据说名贯沁河两岸声震怀庆府的武术大师史令业,就是那个时候在王寸然家学的恶虎挙,还有传说史令业与大师王献孔(府城村人)比武,史的一个扫堂腿,王往上一跳,腿打空却踢掉石头门墩一大块,由此史令业名振武林,亦自此始王褚武术高手迭出,同时也因当时社会兵戈扰攘,全村人习武健身之风盛达。

  而最能代表王褚武术与耍老虎踩高跷等民间艺术成就的,是圪垱坡朝圣药王孙思邈时“王褚老虎”的阵式与表现。清末民初不知何因耍老虎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之风靡怀川乡村,几乎人皆喜爱支持爱好者甚众,如“老虎”表演(模拟老虎全身,一前一后两个人,前者摇头咧嘴后者摇尾抬腿,老虎跳起时前者站在后者的前腰)到哪,街上家家户户都拿出最好的让老虎队人吃,并且村村如此。王褚邻近几十个村的“老虎”每年都在新店村的火神庙表演,比赛看那村老虎上的山高即八仙桌摞着登高后再下山(桌子一一撤掉)快,王褚老虎因上高下快而总占鳌头。1929年春节期间应邀,有博爱近邻修、武、沁、温四县几十支老虎队参加的圪垱坡(始建于唐初贞观年间,为纪念医药学家孙思邈在此行医扑灭瘟疫;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病逝于此,宋徽宗崇宁二年在圪垱坡依山修建了药王庙,形成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的大庙会)“老虎上山大赛”,王褚虎队出场气势宏大压人一头,四只凶猛吓人黑狸虎在前边开路,后是威风凛凛武术大师杨清燕(曾获新乡武术大赛第一名)总教头,手持习练刀枪棍棒武器的二百多人长方阵队伍紧随其后,大鼓金锣唢呐声震山野。比赛要求老虎要直上百十多个陡峭的台阶顶端,中间不能休息,很多老虎上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就下来了,多少年来没有一个老虎一口气上到顶端的;王褚村王周畴、王鸿功表演的王褚老虎是第一个、一口气上到山顶的(据说回来后累的病了一场)。当時主持大赛的县长赵鸿瓒及所有参赛的各村老虎无不惊呼不已,“王褚老虎”名扬博爱、声震圪垱坡,令时人刮目高看。至今还口口相传,流行着“圪垱坡朝圣王褚老虎辦(ban四声)大响(即风光、名气大之意)”!

  4、新中国后王褚文脉的轨迹与表象特征

  谓之新中国是相对于1949年10月之前的旧中国,新在人民当家作主而非封建帝王和半封建半殖民的民国,新在革除旧弊各行各业耳目一新,而王褚文脉在这个全新社会形态中的轨迹与表象,可分为两个阶段:

  改革开放前30年决定文脉轨迹、脉象强弱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与改革,一是公民扫盲,普及小学教育(文革期间普及初中教育)使得王褚文脉比旧中国(已有一定基础)有了更广泛更扎实的人才基础,尤其是高考选拔人才的机制,王褚文脉呈现强劲蓬勃之势(大学生胡同具有典型意义上的代表性)。二是“王半榜”的遗风,王褚农会村委领导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也保证了文脉衍传与发展,并且在文化载体硬件上舍得投入,如村中最好的建筑祠堂用作学校,戏曲京剧艺术几十年薪火相传,全民健身王褚篮球灯光球场宏大光亮,方圆百里时之唯一的一座村级大礼堂富丽堂皇,武术高跷腰鼓队表演更是活跃在大街小巷。三是村民、社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种植时鲜蔬菜育苗的玻璃房、各队的技术员以及玉米授粉新技术等,都是王褚文脉轨迹宏大,表象强势的显现。这一时期王褚文脉旺盛,各行各业代表人物群星灿烂:王鸿富(市粮食局党委书记)、王啟蒙(恩村、王褚公社党委副书记)代表着一大批党政干部;王鸿德、王鸿简代表着百位数的校长教书者;王鴻志(西医为主,中西結合的全科医生)、張炳彥(朱村矿医务科医术首屈一指)代表着难以计数的医护工作者;多才多艺戏曲全才郭家驹将王褚传统京剧推向了顶峰,可与市级剧团媲美;武术大师关荣耀的桃李遍布邻县八乡,其厨艺也香飘万户千家;更不必说大跃进时期高跷秧歌打鼓声震九霄,惊天动地的宏大场面等等;这些代表性的人才成就,其动力与源泉皆来自文脉的强劲勃动和文化精神的力量。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雷响彻大江南北,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而逐步富起来到今天的强起来世界瞩目,王褚文脉也迎来盛世而大放异彩。一是高考制度的扩招改革,更多的王褚后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膨胀,文脉的基础更加坚实雄厚;二是社会进步“官本位”思想意识弱化,“王半榜”之乡亦随着改革价值多元化的市场潮流,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的人才琳琅满目,在传统科举中医武术戏曲民俗等基础上有了超凡脱俗的改变,故王褚文脉格局之大品质之高前所未有;三是一浪高过一浪思想解放的大潮,文化领域进入到信息化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影视、抖音、网红、文化大咖等新生物迭生等等;使得王褚文脉范围更广元素更多力量也更强,更具有衍生发展传承的广阔空间。

  三、王褚文脉探寻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狭义上的王褚文脉是一个村庄农耕文明的现象,祠堂家谱,族规族约、族长管理,上千年文明教化有序,祖德代传人才辈出,这对于族人发展成长极为重要,对繁荣本土经济促进人文进步影响巨大。王褚文脉在河内怀川八县具有极其广泛而又典型的代表意义,甚至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缩影,因而研究这一历史现象,刨析其深层次的成因、规律具有一定的历史(史料价值)意义,对当今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探寻王褚文脉现象凸显的文明开化功能,分析文化软实力对当代与后世诸多方面的巨大影响

  (1)文脉者非一时一世而能形成,需有至少三代文化人的积聚,并且需有代表或领军人物,如此方能形成家风村风。而封建官场的陋习“拜门”风(本文“清朝科举最后一次考试王褚村的两位秀才”中,就有“第一名为案首由他带领其下17人行三跪九叩礼谒见、拜主考大人为师”之说法)极易形成“门伐”,然同时亦易形成门风村风官风,对文脉传承是个有利条件。故之文脉有无强弱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进程影响巨大。

  (2)文脉现象强弱对促进人类文明提升关系密切成之正比。王褚之所有 “王半榜”之誉,文脉使然!一代代人的文化传承并有服务皇权的高官厚禄者的领军,引领全村重教崇文礼仪之蔚然成风,既促使文脉刚劲强固、影响的范围更为广泛(如中医武术戏曲等),又促进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可见王褚文脉功在当代,文风熏然教育成就无数后生成为青年才俊;村民拥有着超前时髦的建筑物群和殷实的小康生活;祠堂庙宇等多元文化的发达使得王褚村文明富裕远近有名。

  (3)王褚文脉不仅功在当代亦利在千秋。其影响力无处不在,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即使新中国破除封建迷信甚至“文化革命”,但王褚文脉一衣带水进入又一个的辉煌。正如学者云“毛泽东思想的本质与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思想”,伟人毛泽东开创性地应用西方理论、西方式的共党组织方式,实现了中国农民的大联合、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有机融合。而依附于农耕文明的王褚文脉,新中国后遭遇革命的红色文化,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普及与指导以及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王褚文脉与红色文化融汇和谐,前所未有的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代;与此同时潜移默化中先人智慧启迪后生,王褚村也进入全面大发展时期:一是科学种田亩产粮食蔬菜超大幅增长,生产力空前提高。如科技积肥、施肥,玉米授粉,诊治农作物虫灾;老一辈的土农专家王永贤和新一代科学实验家王经德等,共同科技创新玻璃房育苗等。二是承先启后王褚村崇文重教传统遗风浓郁,有“大学生骨洞”盛誉的王褚村几乎又成为新社会的“王半榜“。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农民劳动日值平均在三毛多钱时,而王褚文脉的沉淀发力“王半榜”村社员的劳动日值最高已核到一块六毛,文化人高科技是快速发展的硬道理!四是村民物质生活殷实富裕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不尽传承国粹京剧艺术风靡焦作城乡,怀绑、曲剧、豫剧,踩高跷、耍老虎(舞狮子)、扭秧歌等地方戏,武术、民俗表演亦名扬一方。五是方圆百里时之唯一的村级大礼堂(1965年建成,公社常借用全社大会安排部署工作表彰等),从设计到施工均是村中能工巧匠所为,不请专家或外村一人,足见源远流长的王褚文脉影响下的王褚村各类人才济济一堂(有王鸿月先生《西王储名人录》一书鉴证)。六是村风村貌换然一新,村民精神文明大厦巍然耸立,成为当地声名遐迩的“梧桐树招来金凤凰”村,远近百里的姑娘以嫁入王褚为荣!

  2、探寻王褚文脉是盛世修志,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盛世修志,乱世铸典,治天下者以史为鉴!当今中国是在革命先躯前赴后继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时代,故修史撰志能鉴昔知今承前启后,是精神强大民族传递正能量的有效途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迭,需要把各种各样各种形式的文化,挖掘梳理和记录下来,否则“失传”就是当代人的罪过。探寻王褚文脉的初衷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有责任感的当代王褚人。

  (1)王褚文脉的根与枝叶关乎这个美丽村庄的前世与今生,而随着大工业化的城市文明滚滚洪流,近乎千年的村庄文脉将何处安身?所以收集整理记录留存王褚文化的人和事,可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生,亲历了新旧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一代人,对王褚历史文化尚有记忆,应紧紧抓住这一探寻王褚文脉的最佳时机。

  (2)编修方志是一种文明。它启于宋、兴于明、鼎盛于清,著名学者戴震、章学成等都曾主持修志并阐发修志理论。当今之修史撰志已历数十年,然村之志史仍为薄弱环节,村级文脉考究更是少有问津。从邻近个别村庄的情况看,历史悠久文化经济发达的王褚更应有自己村的志史,本文王褚文脉的探寻将为其提供借鉴与参考。

  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续写王褚文脉新篇章

  王褚文脉这个不能承受文化之轻的字眼,承载着太多文而化之的人文精神,滋润着一方人的精神希冀与追求,千年古村王褚是这个文化含量极高浪漫字眼的载体。虽然2014年12月15日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丹江水从王褚穿村而过,2017年夏又成为城市提升区后,古老的村庄消失在飘渺的美丽之中,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古训灼灼,距原村址南数公里处傲然挺立并更名为“社区”的王褚村,是王褚文脉文风滋润熏陶影响下的一代代王褚传人,在当今中国综合国力将超越美国的机遇时期,当代王褚人更应有更大作为,肩负起发扬光大,再铸王褚文脉辉煌的历史使命。期冀前景远大而宏达!

  结束语:本文以“王半榜”为荣简单扼要勾勒出了明初至今王褚文脉的产生、发展(健旺或儒弱)阶段、规律、代表人物,以及文脉的载体千年古村王褚的前世今生。阐明了王褚文脉这一特殊的村庄文明开化现象,及其彰显的文化功能,对村庄村民的发展方向性前瞻性的重大影响。本文探寻研究王褚文脉仅仅是个初步尝试,其中能挖掘的文化宝藏还会很多,并敢断言王褚文脉绝非始于明朝,可以也应该追索的更远,只是苦于缺乏相应的文史资料。目前已掌握占有的文史资料足以说明650多年来,王褚文脉连绵不断确确实实的存在,并闪耀、护佑着千年古村的文化精神财富,支撑着村民在追逐人类文明曙光的征途中渐行渐远,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