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风流》热播中 由古及今品读济宁

  一条运河,穿越百年

  带来一段传奇故事

  一群人,走过历史,演绎一场爱恨别离

  4月3日,19:35山东卫视《花漾剧场》

  播出齐鲁家风厚韵绵长的年代剧《运河风流》

  该剧的故事,发生在山东济宁

  这里南临微山,东辖曲阜

  更为重要的是,大运河穿城而过

  使得这座城成为了北方大名鼎鼎的水陆码头

  电视剧的热播

  也再次擦亮了济宁运河之都的名片

  今天,我们一起来揭秘

  大运河文化下的济宁故事

   

  融运河厚重,兴“运河经济”

  千年来,人工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连通五大水系,串起四通八达的漕运交通

  也承载着沿线城市的历史与当下

  以大运河文化为载体

  融厚重家国情怀的年代剧《运河风流》

  以宏观视角讲述

  国家与运河命运的密切相连

  又从微观着眼展现个人与运河命运的共振

  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

  折射出济宁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济宁不光是运河流经之地

  也是儒家文化的滥觞之地

  济宁三杰,对应着儒、商、文三个阶层

  他们身上也几乎覆盖了

  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标准

  黄子荣,为人一身正气,为官清正廉洁,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是完美的化身;宋鲁生,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鲁商,做生意讲信义,遇大事显智慧,而且有超越父辈的眼光和境界;而提起杨春早,昃文江用了三个词去形容他,分别是骨气、脾气和神气。在运河两岸、码头城市的经商之道,透露出鲁商的诚信与智慧。

  古有史料记载

  在济宁城南运河东岸和南岸

  一度出现

  “官舸商舶鳞集麻拥于济城之下”的兴旺景象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竹竿巷

  竹竿巷

  其伴随着运河的开通应运而生

  因竹器产业的经营而闻名于世

  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

  竹竿巷老商家大多开始转型

  但在一些店面里

  还能看到手工制作竹器的老师傅

  一个檐角、一扇格窗、一块店号牌匾

  似乎在将运河之都的故事娓娓道来

  除了造就出一条条繁华的专业街巷

  运河经济也孕育出一批济宁百年老字号

  绵延三百多年的玉堂酱园、广育堂

  就是一支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儒商代表

  老济宁人对玉堂酱园的记忆鲜活而深刻

  “南门外,买卖忙,生意兴隆数玉堂”

  这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

  生动记录着这个经历300余年

  风风雨雨的玉堂酱园昔日的辉煌

  其制定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经营店训

  成为玉堂历经磨难、经久不衰的传家之宝

  也是玉堂享誉世界的文化之魂

  经过440多年沧桑巨变

  传承至今的广育堂共收录1180个经典古方

  其镇店之宝“二仙膏”的制作技艺

  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列入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百年老字号的历史,不仅是经济产品

  更是运河文化精神的体现

  这一块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凝聚了济宁民族工业发展的精神

   

  依漕运优势,展“运河生机”

  济宁是调控中国南北大动脉的枢纽

  汶上县南旺镇素有京杭大运河的“水脊”之称

  是漕运之“咽喉”

  最具科技价值的节点之一

  便是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引汶济运,分水南北

  兴建疏河济运、挖泉集流、设柜蓄水、

  建湖泄涨、防河保运及建闸节流等

  一系列结构缜密的配套工程

  解决了大运河跨越水脊的难题

  确保了运河漕运连续500余年畅通无阻

  历史不复,记忆却永恒

  行走在如今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

  已经听不到汶水撞击河堤的汹涌波涛声

  为了保护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

  当地在工程原址上

  建设了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

  2011年,南旺分水枢纽遗址被评为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近年来通过在遗址发掘保护的基础上

  重新规划设计

  使其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

  吸引着游客们了解历史、走近文物

  感悟大运河文化

  如今,穿行济宁城区中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几经整修

  皆用青石垒砌,两岸绿树成荫

  杨柳低垂,处处透着江南气息

  清一色的旧式门板店面

  每一个檐角,每一块店号牌匾

  都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运河汤汤,浸润着这座倚水而兴的城市

  运河文化的基因深深镌刻在血脉之中

  渗透在济宁人的生活里

  影响了世世代代的济宁人

  近年来,济宁市对

  大运河济宁段古河道本体

  水工设施以及沿线文物古迹

  文化遗存实施有效保护

  纵贯济宁市全境的大运河

  在保护传承利用中

  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面貌

  新晋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济宁“运河记忆”文化街

  在不破坏竹竿巷片区

  传统街巷尺度和风貌的基础上

  用绣花的功夫进行微改造

  让物质空间不断更新的同时

  留住城市记忆,传承运河文化

  让历史鲜活地存在于当代生活之中

   一河碧水,两岸青葱

  古建街道、商场集市、生活习俗

  古都风韵、记忆街巷

  无一不诉说着这座古老城市

  浓厚的“运河情结”

  立足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独特优势

  济宁市明确提出将

  “现代港航物流突破战略”作为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九大战略”之一

  以“智慧港航”为牵动

  强设施、增绿色、保畅通、优服务

  推进内河航运提档升级

  全面振兴济宁市港航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让千年大运河重焕新生机

  2022年,济宁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

  突破5800万吨,同比增长26%

  稳居全省内河第1位、全省港口第5位

  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15条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65万标箱

  同比增长106%

  济州港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

  首个集装箱装卸专业港口

  正在逐步打造“国家级物流中心”

  与“国内首个内河自贸港”

  梁山港则是“西煤东运”的咽喉

  煤炭供应沿运河辐射江浙沪

  自2021年4月通航以来

  单日吞吐量超过4万吨

  是全国最大的铁水联运港口

  跨越时空

  这条绵延千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仍在流淌

  俯瞰济宁城

  古运河蜿蜒流淌,宛若玉带

  经过岁月的洗礼

  依然展现着经久不衰的活力

  而这些恰好印证着

  “连接”与“流动”的重要性

  荧屏上生动的大运河故事

  也在融合古今的多元讲述

  让大运河的文化活水“动”起来、“流”起来

  不断滋养当下,流淌向未来

  来源: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