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前期获得正一品有多难,只有五人生前担任过

  在唐朝,宰相的品级是正三品,想要获得正一品和正二品的的官职是很难的,即使有大功也不一定能获得正一品和正二品的官职。如战神李靖有灭国之功,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灭掉东突厥后也才封为尚书右仆射,从二品的官职。在唐朝中前期,大部分朝廷重臣都是在去世后被追封为正一品或正二品官职,活着的时候能够担任正一品的屈指可数,仅5人而已。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几个人。

  唐朝的正一品官职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天策上将只有李世民一人而已。

  1、裴寂

  裴寂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出身于河东裴氏,隋朝时以举孝廉出身,官至晋阳宫副监。裴寂与李渊有旧交,李渊太原起兵时,裴寂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李渊攻占长安后,自领大丞相,把持大权,公元618年隋炀帝被杀后,李渊更是加紧了称帝的步伐,期间裴寂多次劝说李渊赶紧称帝,李渊欲拒还迎,最后裴寂以辞官相“威胁”,李渊才决定称帝。

  

  裴寂

  李渊受禅称帝后,封裴寂为尚书右仆射,每有临朝,必请裴寂同坐,散朝之后也把他留在宫中,对他言听计从,只称“裴监”,从不直呼其名。裴寂所享有的待遇,满朝文武无人能及。

  裴寂称得上是李渊的第一宠臣,武德六年(623年),裴寂升为尚书左仆射,武德九年(626年),裴寂又被李渊拜为司空,赐实封五百户,成为唐朝初年朝堂上唯一的正一品大员。

  贞观六年(632年),裴寂去世,终年59岁。

  2、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哥,也是李世民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

  武德九年(626年),长孙无忌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事变之后李世民被李渊册立为皇太子,长孙无忌被封为太子左庶子。李世民即位后,长孙无忌因功被封为左武侯大将军。

  贞观初年,因为长孙无忌的功劳,唐太宗李世民打算让长孙无忌出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但是长孙皇后担心权力太大招来杀身之祸,于是长孙无忌被改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但仍然担任吏部尚书。

  

  长孙无忌

  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册拜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上表推辞。李世民说道:“以你的功绩、才干、声望,完全能胜任三公之职,你就不要再推辞了。”还特意撰写一篇《威凤赋》,赏赐给长孙无忌,追思自己创业之艰与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

  李世民一直没有忘记长孙无忌的功劳,时刻想着为他加官进爵,贞观十六年(642年),长孙无忌进拜为司徒,次年其画像又被悬挂于凌烟阁,位列第一位。

  唐高宗继位后,长孙无忌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任扬州都督,主持朝政。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坚决反对高宗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招致武则天的仇视,在显庆四年(659年)时被中书令许敬宗诬陷谋反,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

  3、房玄龄

  房玄龄有“大唐第一相”之称,与杜如晦并称为“房谋杜断”。

  房玄龄很早就在李世民麾下任职,是秦王府的重要成员,武德九年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登基之后封他为邢国公。

  

  房玄龄

  贞观年间,房玄龄长期位居相位,辅佐李世民处理朝政大事,贞观三年(629年)二月,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贞观九年(635年),房玄龄护高祖山陵制度,以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十六年(642年),加封为司空,次年其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位列第五位。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去世,终年七十岁。李世民为之废朝三日,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陪葬昭陵。

  4、李绩

  李绩就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公了,在演义中他是半仙一样的人物,可是在正史上他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武将。

  李绩早年的瓦岗人员,后来跟随李密归降了唐朝,李渊下诏封他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被赐姓李氏,可谓是荣耀之极。

  归降唐朝后,李绩参与了唐统一天下之战,贞观年间又参与了唐灭东突厥之战。贞观十一年(637年),李勣被改封为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

  

  李绩

  贞观年间,李绩虽然也颇受重用,但是还没有达到他仕途的最高点。唐高宗继位后,李绩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不久又册拜为尚书左仆射。

  永徽四年(653年),李勣被册拜为司空。李治命令为他画像,还亲自为画像作序。高宗时期,李绩参与灭掉了高句丽,总章二年(669年),李勣被加授为太子太师,增赐封邑连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户。不久病逝,终年76岁,李治闻讯后为之悲哭,下令辍朝七日,册赠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

  5、郭子仪

  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一生福禄寿俱全,是后世武将的典范。

  郭子仪武举出身,然而他的前半生却不怎么显赫,只能说是平平无奇,要不是安史之乱,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武将而已。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率军平叛,收复两河地区(河北和河东地区);756年,郭子仪被肃宗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任朔方节度使,发兵南征,平定河曲。

  

  郭子仪影视形象

  757年,郭子仪随广平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俶先后收复两京,因功加封为司徒、代国公;此后762年因平定河中之变,被册封为汾阳郡王;764年,率兵抵抗仆固怀恩叛乱,单骑说服回纥。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继位后,郭子仪被加封为太尉,仍兼中书令,充任皇陵使,赐号“尚父”。两年后郭子仪去世,享年85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

  小结:

  唐朝中前期有多少有功劳的大臣啊,大部分也都是止步于正三品,能够获得正一品官职的屈指可数。这也看出了唐朝中前期正一品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可是自安史之乱后,朝廷势弱,正一品的官职开始泛滥,很多地方上有实力的人物也开始担任正一品的官职,不过这已经与唐朝中前期的意义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