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炸裂,国产剧终于硬气一回

  《狂飙》完结后,不少观众陷入三刷四刷,百看不厌,后续无剧的寂寞。

  (你看《甄嬛》,我品《狂飙》,大家的放大镜都有了归属。)

  期间,不少影视剧接连上映,却没有一个能实力接档。直到《他是谁》闪亮登场。首播当晚,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了全网收视冠军。还刷新了自 2019 年以来优酷用户拉新、会员收入等多个维度的纪录。

  《他是谁》的优异表现也让优酷不负众望地支棱起来了。弹幕第一条,庆祝优酷 " 扳回一局 "。果然,你永远可以相信张译。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是谁》一定程度上的蹭热度。张译这次同样是 " 警察专业户 ",以至于被质疑角色撞戏 " 安欣 "。更多梦幻联动的还有,张译主演的警察多年暗藏心结,依旧是一位涉黑老大的妹妹芳心暗许。

  以及都有一位话痨徒弟与其唱起搞笑双簧。

  (张译:帮我个忙,把嘴闭上)

  虽然人物有诸多相似性,但两部剧的风格大不相同,《他是谁》是典型的悬疑刑侦剧。

  也一度被观众奉为中国版的《杀人回忆》。

  尺度爆炸,国产悬疑剧又行了?说质感像《杀人回忆》勉强可行,但故事上是完全两码事。《他是谁》是现实案件的支撑。剧情合并了两个轰动全国的大案,一个是 " 白银连环杀人案 ",另一个是尚未侦破的 " 南大碎尸案 "。

  以 1988 年的连环凶杀案为背景,以 1996 年的碎尸案为主线故事。辅以其他案件作为单元剧情,逐步展开一副鲜为人知的九十年代犯罪图谱。第一集就汇集高能。1988 年,宁江市发生一系列性质恶劣的凶杀案,死者均为年轻女性,被割喉致死,死前均遭到性侵。

  左撇子、雨夜、割喉 ......这也是初入警队的卫国平(张译饰演)接触的第一个案件。在当时技术有限的条件下,警察的侦破难度很大,追凶几乎全靠硬实力。在一天雨夜里,卫国平和警队的师兄陈山河一起出去巡逻,没想到正碰上一个凶手对一名女性下手。女子恐慌地拉住卫国平,导致师兄陈山河独自追捕凶手。

  等到卫国平前去支援的时候,却正巧撞上师兄被凶手一刀割喉。

  此后,追捕 " 八八案 " 凶手成了卫国平长久的心结。四年间," 八八案 " 凶手又连续作案 2 起,而之后四年时间未曾出现,警方的调查也陷入了僵局。凶手逍遥法外,亲眼目睹队友牺牲的卫国平长期背负着负罪的心理。

  几年时间里,卫国平也从初入职场的毛头小子变成了经验老成的办案高手,还有了自己的 " 小团队 "。时间来到 1996 年,宁江市再次发生一起碎尸案,凶手将被害者杀害后碎烹煮抛洒在城市的多个地方。

  此次《他是谁》的拍摄尺度在前两集直接拉满,只不过到了后面几集又有了明显的 " 躲避 " 行为。凶案的残忍程度更多的是侧面体现,而避开了直观镜头。

  依旧还是相对内敛。剧中多运用类似于偷窥的第一人称视角,半是遮挡、半是实景,以微微摇晃的镜头去营造紧张的氛围。以及悬疑感十足的音乐做配,加强了整体的氛围。而技术侦查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基于直觉的侦查手段,也使得破案更加依靠演员的表达。案件只能去一步步揣度凶手的作案心理和手法,去抽丝剥茧,逐个击破。但剧中又不光停留在一本正经的追踪破案。比如卫国平和徒弟的幽默一刻。徒弟在水沟里摸寻碎尸后呕吐不止。卫国平嚣张上阵:" 看你师傅的 ",下一幕就看到他打脸狂吐。

  但也确实只是幽默 " 一刻 ",因为很快他们就在排水渠里摸出了被害者的 " 脏器 " 以及 " 头颅 "。此外,目前剧中还加入了黑帮大佬聂宝华的人物设定,但不似《狂飙》作为主线呈现。目前出现的镜头不多,在短短前几集中的刻画中人物形象还不够立体,全靠气质支撑。

  一部瑕不掩瑜的国产悬疑剧

  目前看下来《他是谁》最直观的两大优点,一个是 " 戏好 ",一个则是 " 真实感 "。除了 " 影帝 " 张译,剧中还有多位实力戏骨助阵。国产剧老一届 " 剧抛脸 " 的丁勇岱,多年间在众多爆款剧中都有他的身影。其次还有 " 叔圈 " 代表范雷,在剧中实力承担 " 气氛担当 ",有一份接地气的幽默感。还有一个熟悉的面孔,2009 年开始主持北京电视台的纪实栏目《档案》的主持人石凉。声音一起,就是《档案》那股熟悉的味道和风格。

  在剧中饰演的刑侦专家,形象十分贴合。而恰恰,《他是谁》更注重的就是警方人物的刻画。目前来看几位演员都完成了不负众望的演技,每个角色都足够鲜明立体。以往的刑侦片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聚焦于凶手的作案动机和心路历程。以及展现案件的残酷,和天网恢恢的正义。但《他是谁》则另辟蹊径,以刑警队长卫国平的视角,详尽地展现警方如何破获这一起,尘封多年的连环杀人案。

  (从刑警的视角,逐步跟进破案进程。)

  如果说《狂飙》是一开始就把幕后黑手交代出来,看黑白之间斗智斗勇。而《他是谁》则是根据剧中警察发现的蛛丝马迹一同头脑风暴追击真凶。每一次追凶的大获成功背后是无数警察日夜的坚守甚至以命相搏。

  尤其是在剧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设定下。

  没有当下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时期,办案条件艰苦、刑侦技术贫乏。全凭警察以实战经验缜密分析,甚至需要运用到 " 某种直觉 ",其次则是依赖大量走访调查以及群众支持的时代特征,个中艰辛自不必说。区别于其他悬疑片的地方还在于《他是谁》所营造的真实感,有着非常浓厚的纪实向刑侦悬疑风格。案件上高度还原了九十年代刑警办案中的诸多细节。就像某位观剧网友的评价:" 以当下的眼光去看 20 多年前的探案手法,有种抛开高科技外挂,纯凭犀利操作制敌的成就感。" 导演鲍晓志对于网友追剧时 " 沉浸式破案 " 评价显得乐在其中。毕竟一开始的初衷便是如此,如今则称得上付出后的结果得到了令人愉悦的反馈。这种付出主要体现在电视剧中 " 沉浸式场景 " 的打造。目前几集中的两个案例,来自垃圾场与下水道。是真实堆积如山的垃圾,也是真实的实地翻找。

  下水道的戏份,憋足一口气就是真的一头扎下。

  (流量小生要有半分这般敬业也不至于被一直吐槽了。)

  是演员的较真,和导演的认真,最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正如导演鲍晓志所说:" 实拍并不是因为技术问题,剧组不能使用特效,而是为了更真实的演技服务。" 当然,要说《他是谁》代表了国产悬疑剧的天花板其实未必,依旧还有很多肉眼可见的缺陷。但仍然瑕不掩瑜。《他是谁》更加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不猎奇、不消费。它以最真实的呈现,带我们走入那个乱象丛生的时代一隅。《他是谁》很好,但可以更好。我们期待的,是不必被称之为国版的《杀人回忆》,而是可以有中国的《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