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回忆:战衡阳国军参谋九死一生,后报考飞行员失败却得遇佳人

  郑信强,出生于1921年,祖籍是福州马尾亭江康坂村。1935年,江南造船厂在福州招生,他在亲人的举荐下,顺利入学,在上海开始半工半读的生活。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学校被迫解散,尚未毕业的郑信强被遣送回福州。

  之后,国民政府以抗日为号召发布公告,招收闽籍人士入读黄埔军校。郑信强拿着学历证明投考,并顺利通过。

  1939年11月,他来到长汀,编入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第17期步兵科。第二年,跟随大部队搬到湖南的分校就读。

  

  军校的训练很苦,几乎每天都有半夜临时集合,伙食也很差,米饭里都伴着沙子。教官说,这是完全模拟前线战斗训练,因为到了前线就是这样。

  有不少人受不了苦,找个机会逃了出去,郑信强坚持到毕业。

  1941年,郑信强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0军,任参谋部少尉见习参谋,负责军需后勤保障。

  23岁那年,郑信强与他的兄弟们乘坐押送运输车雄赳赳开进了衡阳城。

  

  接下来的47天,他与将士们一起抗击近6倍于己的日军,钻壕沟、送弹药;守碉堡、修枪械;打阻击、磨炮弹,什么都干过。说来也怪,47天全程生死奔跑,印象最深的就是看飞机。

  白天看中美空军逞英豪,晚上看日军飞机施淫威。空中双方空战,他情绪亢奋;低空敌机俯射,他咬牙切齿:白云下空投物资,他欢呼雀跃。

  飞机太帅了!轰隆隆,一阵轰鸣,来无踪去无影。飞行员太神了,一个能顶上百人,比他在公路上驾车要“牛”得多。

  他整日梦想着,若是能当上飞行员,该多好!

  

  衡阳保卫战后,郑信强被调动到青年军军事训练团第二团任上尉,负责青年军组训工作。

  1945年初,亚洲战场上的局势更为胶着,郑信强再次报名,在重庆考上飞行员,去了成都中国空军军官学校入伍生团第25期。

  那时候考空军最难,体检非常严格。第一道查视力,因为飞机扔炸弹是没有机械测量的,全靠眼睛,眼睛最重要。

  然后是检查身体,总共80多项。整个过程要一个多月。

  

  当时100个人里面,只有2个人能通过,淘汰率达98%。体格好,才能参加笔试。

  学员学了一个多月后,直接拉去训练,从成都往西100公里左右建有一基地。每天3点半时起床,起床后即开始早操训练。第一堂课就是先做30个单杆。

  令郑信强难以忘怀的是,从成都新津机场飞去印度,乘坐B-29轰炸机,飞越被称为“鬼门关”的驼峰航线,艰险异常。

  半年后,飞行实训,第10军老兵郑信强没有通过,未能实现在蓝天上与日寇作战的愿望。

  

  1945年12月,郑信强再次奉命来到衡阳,接收盐务局。那时,衡阳盐务局还是由日本人看管,衡阳全城只有7间房子,到湘江东岸才找到房子住。

  这是因为我军撤出,日军占领后,中美空军又对衡阳进行了大轰炸。整个古城全毁掉了,基本没有房子。

  巧的是,就在郑信强入住的第二天,房东又接待了一位姑娘。姑娘在粤汉铁路局工作,居然是来衡阳接受日本人掌管的铁路,两个人租了同一座房子。

  第三天便开始无话不谈。姑娘胆小,她去铁路办公,路上两边经常有日本人出没,郑信强胸脯一挺说:“别怕,小日本终成败将,如今还想找死不成,我送你!”

  这一送,便送了三个月。

  1946年3月,第10军老兵郑信强在衡阳这片鲜血染透的土地上种下了爱情的种子,随之开花、结果。

  (郑信强,福建福州人,第10军参谋部见习参谋,黄埔军校第17期空军军官学校,第25期飞行科毕业)#历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