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为救火不幸牺牲,国家把他的英雄事迹写进了教科书
真实原因心服口服!15岁少年为救火不幸牺牲,国家把他的英雄事迹写进了教科书,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科书上移除了这位少年的英雄事迹,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位救火牺牲的小英雄名字叫做赖宁,赖宁出生于1973年,在小时候,赖宁就是个很好的小伙子,邻居家遇到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他都会给予帮助,别看他小小年纪,帮助村里人做了很多事。赖宁在学校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对于同学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赖宁的家乡是在四川省的石棉县,这个地方森林茂密,天气干燥,比较容易失火。每次发生火灾,赖宁都冲在最前方,帮忙灭火,为了这个事情,他的父母批评了赖宁好多次,不让他小小年纪往火堆里冲,可是,热心肠的赖宁一点也没有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不幸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这天,正在和好朋友们一起玩耍的赖宁,突然看见山上的方向燃起了浓烟,心里一想,难道又起火了?他和小朋友说了一声,就往山上的方向跑去,其余的小朋友赶紧回家通知大人。到了山上的赖宁,看到好几棵树都被燃烧了,他就拿起地上的铁棍子敲打火焰,这时的天气还有点风,火焰越来越大,消防员在十来分钟后赶到了,使用一切救火措施灭火,终于火势扑灭了。
后来,消防员士兵在清理现场的时候,发现了赖宁的尸体,他的父母跪地痛哭,可是赖宁永远停在了15岁的时候,他的生命仅仅延续了15年。
赖宁见义勇为的精神慢慢的传遍了全国,大家对于小英雄的事迹深表遗憾,为了倡导他的见义勇为,教科书上也采用了赖宁的英雄事迹,每个中小学生都要向赖宁学习。当时,全国上下都在推行赖宁见义勇为的精神,让赖宁的行为能够感染更多的青少年,要大家从小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可是,赖宁的英雄事迹不知什么时候从教科书上移除了,大家对于这个事情很疑惑,为什么小英雄的事迹没有了,这样的话他的牺牲不是太不值得了。有部分人说,国家自从进入21世纪之初,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希望每个未成年人在见义勇为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保护好自己。
其实,国家的这种做法还是值得提议的,未成年人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茁壮成长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后继有人。未成年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寻求大人的帮助,千万不能私自行动,以免给家人造成严重的伤害。我们倡导见义勇为,那也是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切不可逞英雄。
父母对于子女的养育十分上心,我想没有哪一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为救他人牺牲,也许这个孩子很伟大,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表扬,但是,他们的父母呢,谁又能重新给他们一个孩子呢,他们失去孩子的伤痛也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现在的生活压力过大,不仅是大人,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承受不住一些事情,或者想不开,选择自杀,前段,一女孩跳江,有三名青少年跳到江里救人,最后女孩救上来了,三个小伙子溺水身亡,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才十六七岁。后来这件事情在网上传开了,各种言论都有,有人说这三名小伙子太不值了,为什么要救一个寻死之人,为什么不先报警呢?
但是,我们能批判这三个小伙子吗,不能,他们毕竟是见义勇为,倘若能重来一次,真的希望他们能够先保护好自己,再照顾别人。所以,在救人或者做见义勇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保证好自己的安全才能行动。未成年人不仅仅代表着自己,还属于父母,属于国家。
最后,虽然教材中删除了赖宁的救火事迹,但是赖宁的英雄行为会被大家永远铭记,他永远是值得被尊重的一个人,也希望所有的未成年人能够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旦有危险行为先寻求大人或者警察的帮助,不要擅自行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