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在南阳:南阳的三国文化遗迹
卧龙岗武侯祠位于今南阳市区,是诸葛亮当年躬耕受三顾之地和《草庐对》的诞生地。魏晋时期已建祠庙,唐宋时已相当闻名。
今日卧龙岗景区总占地面积200亩,殿堂院宇200余间。诸葛亮、刘备等人塑像13尊。历代骚人迁客,达官贵人留下的佳句名篇和修葺题记碑刻400余通(块)。牌坊、山门、大拜殿、茅庐、小虹桥、宁远楼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与两侧的诸葛井、碑廊、古柏亭、野云庵、伴月台、三顾祠等构成一组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南阳卧龙岗是全国现存诸葛遗迹中规模较大、文物价值较高、文化内涵较丰富的一处旅游胜地。
新野议事台位于新野县城内,是刘备三顾茅庐后同诸葛亮等议论军政的地方。今台高5米,宽4米,长70米,台上有双层八角挑檐亭。新野汉桑城位于新野县城内,现存汉桑树一株,高约4米,主干直径1米余,传说为名将关羽手植或为其栓马之树。后人珍爱,在其周围护以砖垣。垣上部砌以城垛,故名。
太子阁位于新野县内,是刘备长子刘禅出生的地方。刘禅即阿斗,宇公嗣。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为汉中王,其被立为王太子。及刘备称帝,以禅为皇太子,故名。今遗址犹存。
徐庶走马荐诸葛处位于新野县沙堰镇北门外的分手岭处。该处现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农舍田园。在汉代,这里原是一片茂密的丛林。相传刘备送徐庶去曹营、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方城博望坡位于方城县城南博望镇。据《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夏侯传》和《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建安七年(202)依附于刘表、屯驻新野的刘备北直至叶(今叶县旧县镇)与魏将夏侯悖、于禁等相遇,刘备主动南撤。李典等劝夏侯停不要南追,悖等不听。当追到博望时,被刘备伏兵所烧,曹兵惨败,仓皇北逃。
在当年的古战场上,今仍有一株焚烧时留下的柘刺树,且枝叶茂盛,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梅林铺位于今方城县博望外镇西南,沿古官道行五公里处这里有一村落叫梅林铺,因古时这里遍栽梅子而得名。据南北朝时期刘庆义所撰《世说新语》记载:东汉建安二年(197),曹操南征张绣路过于此,由于行军匆忙。错过了饮水之处,军士马匹皆口渴体乏,士气大衰。不愿前行。曹操心中焦躁,他高居马上,举目四望,忽举鞭指曰:“前边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于是不渴。“望梅止渴”的成语典故即由此而来。
黄忠故里在南阳市新店夏饷铺村,现存“汉后将军黄忠故里”石碑一通。为清宣统二年(1920)所立,碑高1.74米,宽0.67米,厚0.19米。此外,尚有演武厅、饮马池、灌花井等后人纪念建筑。
典韦墓位于南阳卧龙区潦河镇东汉建安二年(197)正月,曹操自许都南征张绣于宛。初,张绣降复又反戈,攻击曹操。曹的部将、校尉典韦与张军展开激烈战斗典韦击杀张绣兵卒20余人,身被数创,又双手提起两个士卒迎敌,击死八九人,最后寡不敌众而亡。后葬于此,今遗址犹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