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美学:用无限画板,讲述 AI 作图新故事
当 AI 作图搭配无限画板。
文|世昕
编|石灿
仅仅几个月,AI 技术的飞速进化几乎将我们对未来的认知重塑,AI 作图,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环。
前不久,Midjourney V5 发布,AI 作图再上一个维度,解决了 " 手指生成 " 等代表性问题,不仅画面足以以假乱真,更在文本理解领域上了一个层次。但对于很多专业设计师来说,AI 作图仍旧不能完全取代现有的工作。
生成,修改,编辑,现如今的 AI 以 " 辅助创作 " 的身份发展迅速,但一次性的生成往往仍需要后续大量的工作,对于 " 尝鲜 " 的普通人们来说,文本生成图片已经足够,但对于专业的设计师来说,AI 生成的操作体验仍旧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以《太空歌剧院》为例,创作者杰森 · 艾伦从 900 次的生成中挑选出了三张图片,并用 PS 等工具进行渲染修改,才最终诞生了这样一幅作品。现如今 AI 作图的效果大大提升,但对于很多使用 AI 作图的人来说,整体效果不错,细节有待改进的情况时常发生。
面对即将到来的生产力变革,市面上需要一款供给于专业设计师的 AIGC 产品,而早在几年以前,几位毕业于清华与北大的校友同样有了一个初步构想,2021 年 5 月,他们拿出了一个产品 Demo —— AI 生成 logo 和海报设计,并凭借其成功拿到了第一笔融资。这便是 Nolibox 计算美学的起源故事,现如今计算美学已经进行了多轮产品迭代,并已经成为国内智能设计领域的前沿玩家之一,如果 AIGC 是场产业革命,他们早已参与其中。
计算美学的出现,根本上源于国内设计行业的发展问题。" 早在大学时期,我们就觉得人工智能加设计肯定是一个未来。" 计算美学合伙人赵哲析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在清华大学期间,他和伙伴就已经对 AI 设计展开了调研,在他们看来,伴随消费、营销场景的不断升级,设计需求必将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国内设计行业却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一是设计人才储备不足,二是设计教育发展的仍不够快。
" 事实上,中国与国外的设计行业差距仍旧很大,他们的设计教育比我们早五十年,整个行业积累的从业人员与场景需求都有着深厚的积累。" 在赵哲析看来,国内设计产业存在着很深的供需矛盾。与此同时,整个行业的规模在加大,但大多数专业设计师仍在满足高端化、定制化的需求,而大众层面的众多设计场景却被忽视。大量需求无法被满足,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那么,智能设计、AIGC 或许能成为更好的解决方案。
" 我们觉得这件事必须由我们来做。" 在赵哲析和他的伙伴们看来,在设计领域他们拥有较强的学术背景,具备设计力,而高校技术氛围的熏陶也让他们对智能设计有着更前沿的理解,这更像是一种责任," 这是我们上了这么多年学之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让设计变得更普惠,让产业更加智能化,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把方向锚定到智能设计,在清华东门对面的华清嘉园 13 号楼,计算美学的事业正式开始了。
但对于 AIGC 概念尚且不清晰的 2021 年来说,AI+ 设计可能是未来,但不一定是风口。在国内做 AI 方向的创业,只有拿出优质的产品和清晰的商业逻辑,才能收获资本市场的青睐。
计算美学把自己的商业化目标选择在 B 端,跟很多 AI 作图产品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把专业设计融入进产品之中,目标用户更多是企业。他们从很理性的商业角度进行了考量," To C 的话其实是围绕流量去转化,但这种行为往往是一次性的,没有新鲜感之后 C 端用很可能就不会再深入的了解了,付费意愿也相对偏低。"
2022 年 1 月,计算美学推出了智能设计产品 " 图宇宙 " 的内测版,通过高品质的 AI 设计引擎,为企业及有设计需求的用户提供智能设计工具。这是继生成 logo 之后计算美学研发的第一款智能平面设计工具,借助这款产品,能够根据具体需求提供智能海报模型。这种设计模型跟市场上的固定模版不同,用户给出具体的需求,图宇宙可以通过 AI 智能引擎实时调整,并给出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尽管和 Stable Diffusion 等 AI 作图产品的逻辑并不同,但图宇宙已经呈现出了 AIGC 的样貌。
" 设计是一门逻辑科学。" 赵哲析解释," 我们就是将许多设计思维量化,并将其加入这个工具中,因此图宇宙是一种智能设计模型,可以根据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计算美学的底层基因是设计和 AI 的深度融合,因此,不同于后来的许多文生图、图生图产品,图宇宙生成的海报是分图层、可编辑的,较强的可操作性是其特点之一。图宇宙的发布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企业订单日渐增长,在 B 端,计算美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商业路径,同时他们也开放 API 接口,让更多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体验到这种产品工具。
2022 年下半年,AI 作图的狂风刮起,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等产品刷屏,ChatGPT 的横空出世更让 AIGC 炙手可热。计算美学选择抓住这个机会,10 月,他们推出了属于自己的 AI 绘图产品 " 画宇宙 "。如果只是市场上千篇一律的文生图产品,画宇宙不会得到如此多的目光,计算美学的策略在于利用已有的产品基因加持 AI 作图,让画宇宙 " 剑走偏锋 "。
画宇宙产品界面
画宇宙是一款面向专业场景的 AI 绘图产品,其接入了 Stable Diffusion、GPT、百度文心大模型等多个大语言模型,并根据已有的技术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画宇宙的独特之处与图宇宙一脉相承,即在文生图、图生图基础上的高度可操作性。在画宇宙工具里,设计师可以拥有一张无限边界的智能画板,你可以利用文生图功能实时生成想要的图像,并对其进行修改、编辑、消除、修补,还能将图片进行外延、拼接、融合,在各种技术模块的集合下,可以实现对 AI 生成图片的自由且强大的编辑。
相比于其他文本生图的 " 一锤子买卖 ",画宇宙更类似于 AIGC 时代的 Adobe 产品。
画宇宙解决的问题很实际,在 AIGC 时代,专业设计师必将高度使用 AIGC 工具,那么为了避免大量的无效生成,在应用层必将出现编辑工具,而 ChatGPT 等大语言模型的成熟还将加强人机交互的效率。这是未来的趋势,而计算美学就是想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 画宇宙产品就相当于是一个本科生,有着所有的通识性的学科知识。要把它真正运用到 to B 或者专业的场景上,就需要更专精的领域知识,类似于让它读个博士。" 在他们的构想中,画宇宙是一个通用型的工具,但计算美学会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模型定制,以及为企业做定制化产品开发," 这种开发其实是一种共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去给它产生价值,产生收费,产生利润,这本身就是由企业端的需求和我们内容侧、技术侧的一个结合。"
凭借着企业客户采购、定制化产品、以及一些 API 服务,计算美学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商业路径。对于赵哲析来说,更大的兴奋则来源于设计和创意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对于整个设计、美术行业来说,AI 到底能带来什么?" 以前我们找灵感都要去很多网站不停的去搜索,然后在脑海中组合拼贴,AI 技术不仅能帮设计师快速的找到灵感,还能帮助甲乙双方更好的表达想法。"
生产效率、内容的精准度、丰富性,都能迎来新的变革,这正是 AI 能带给设计行业的革新。
现如今,在服装、电商、工业设计等领域,计算美学的产品已经得到了认可,依靠业界领先的 " 画宇宙企业解决方案 ",在设计、品牌营销等方向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思考,为场景和企业创造了扎扎实实的价值。
但这条路也并不好走,计算美学摸索的是一条几乎没有前人的赛道。如何更好的加强 AI 工具体验、下一代产品的方向是什么、B 端企业服务商业化路径前景如何,在 2023 年的春天里,AI 正改变着我们的认知与互联网的历史,带着年轻的团队,计算美学走进了洪流中,并成为其中的分子。他们带着一种使命感,正如赵哲析所说的:" 如果必须有人去做这些事,那就应该是我们。"
(本文头图由计算美学产品 " 画宇宙 "AI 生成)
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yunlugong
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 " 进群 " 加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