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谁来救这些年轻人?

  这个月,天门山 4 个年轻人相约自杀的事件刺激了中国人的神经,可是似乎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可是,作为一位父亲,一个根本没有任何社会心理学背景的自媒体人,我还是想聊聊这个悲剧。

  为什么?

  四个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年轻人,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为什么会在同一时间相约自杀?

  很多人说,是他们都来自于农村,生活充满了绝望,显然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他们的生活是底层,但比他们生活更悲惨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人生活比他们更加不如意,却充满了积极乐观。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本身是属于悲观、阴郁型的性格,特别容易自杀。

  除此之外呢?真正促使他们从 " 想自杀 " 到 " 去自杀 " 的,可能是那个他们同时加入的自杀社群(约死群)。

  很多年轻人在青春期,可能都有过自杀的想法。我太太就曾经分享过一段经历:

  20 多年前,她读大一的时候上公民教育课,当时教授让新生上去讲讲自己的经历,聊聊自己。很多同学上去发言时,都聊到自己在中学时,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

  注意,汉语有时很微妙," 想自杀 " 用英文表达,可以是 think,也可以是成 want。很多人曾经思考过 " 自杀 ",但并不是真正想要自杀。

  但是,当时我们的信息是不通畅的。如果是现在呢?通过网络,当很多有过 " 自杀 " 念头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社群,他们的想法会不会变成行动,就很难说了。

  负面情绪

  互联网生态下的年轻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分层组成社群,本身是一件好事,可是负面的情绪,往往更容易传播。

  具有阴郁性格的人,偏悲观的人,一旦误入阴暗的社群,就极容易互相影响甚至出现悲剧。他们会感觉这个世界并不孤单,原来这么多人都想去自杀,负面情绪被无限放大。

  很多人会说,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看不到希望,难道不应该是从解决这个社会上的不公平这个问题去入手,去解决自杀问题吗?

  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我非常同意这种观点。但是社会再发达,依然会存在不公平,是不是都要去自杀?4 个年轻人有共同特点,出身农村,家人曾患重病,感觉无力承担。

  作为现代社会,我非常同情他们这样的遭遇。

  可是今天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比起 10 年、20 年、30 年前,进步是巨大的,绝大多数人不会因病致贫,或者说毫无希望。社会的发展,确实带给我们了更多的希望。

  所有的发展都会产生新的问题,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因为发展带来的新问题造成新不公,就会导致更多人自杀吗?这道理说不通。

  隐秘的角落

  如何能够让负面情绪不在隐秘角落流传,我个人认为是更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为关注这个事情,我去搜了一下过去的新闻,原来,这种 " 约死群 " 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出现,2016 年和 2018 年,央视网和中国青年报都有过报道。

  2018 年:QQ 现 " 约死群 " ,男子潜入一个月劝说近 20 人放弃自杀

  上面这则新闻中,一名中年男子潜入 " 约死群 ",是因为他 20 岁出头的儿子进入约死群后自杀了,他希望通过劝说其他年轻人放弃自杀,来了解儿子的直接死因,拯救自己的灵魂。

  群里传授的死亡方式加大了死亡的概率。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童永胜告诉记者,有自杀倾向的人,只有不到 10% 的人会去实施。在 " 约死群 " 里,他们相互怂恿。" 本来拉一把就能救他们,可‘约死群’起到的是踹一脚的作用。"

  于是,民间有一些像这位父亲这样的志愿者,又组成了 "劝生者群",到黑暗社群里捞人,一旦发现有人发出 " 劝死 " 行动就报警,因此救了一些人,也封了一些群,但是很快他们根据暗号,在新的群重逢。

  看到这则新闻,真的很唏嘘:正面的信息难以传递,封闭的黑暗社群,却将很多的年轻送去天堂。

  积极心态

  我去年写书的时候,提到新时代理财精神的第三个关键词:积极心态。

  任何的社会现实,我们都可以选择积极,也可以选择悲观。

  要让选择积极的声音能够传播出去,就能挽救更多的人。

  如果有更多的非盈利机构,能够关注到这些黑暗社群,能够组织专业人士去有策略地 " 营救 ",传播积极的能量。。。

  如果我们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门诊能够更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因应时代的发展,深入到乡村、城中村、务工人社群。。。

  如果我们的父母,无论贫富,都能懂点亲子沟通,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年轻人。。。

  如果我们的政府,能像关注 " 反诈 " 一样,关注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重视,而不是成为互联网信息海洋中无足轻重的小舟,可能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得救。

  其实,我也没有更好的建议,请各位看官一起献计献策。

  温馨提示

  最近,公众号推送规则又改版了。改版后,没有加星标 " ★ " 的订阅号,图文消息可能只显示标题和小图,或者延迟推送,甚至被折叠。

  如果不想错过最新消息,请给" 孙明展 " 公号一个星标。

  具体操作请看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