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功夫足球?来瞧瞧东坡门童的传奇人生

  原标题:皇家功夫足球?来瞧瞧东坡门童的传奇人生

  近期的世界杯,很多人半夜三更看球,但难免遗憾,球场上没有国人的份儿。殊不知,咱们的足球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那时候还不叫踢足球,咱们叫它“蹴鞠”。【1】

  据说,上溯十万年前,咱们踢石球。蹴鞠,则是黄帝的创造。

  最早在汉代,蹴鞠还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后来走入寻常百姓家就成为了长盛不衰的乐子。而到了唐宋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充气球也出现了,就连球门也架起来了,俨然成为宫廷宴乐的大场面。

  话说我大宋时期,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踢球为乐,姑娘们也参与到了踢球活动。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这么一个平民小子,竟然靠着踢球的本事,从小小书童最终变成了统帅兵马的太尉、皇帝的心头好,比当年书童的主人风光百倍。

  这个书童的主人,竟然就是东坡先生。不过今天我们不论东坡,就来看看东坡家小书童的传奇人生。

  1093年,也就是东坡先生再遭贬谪的前一年,那时的他即将要外调到中山府,见自家小书童为人乖巧,便把他推荐给了朋友王都太尉王诜。于是小书童离开了苏家,给王诜做了家童。【2】

  这王诜是谁?他就是后来皇帝宋徽宗的姑父,当朝驸马爷。

  小书童聪明伶俐、能书会画,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不仅如此,他还会使枪弄棒;更不仅如此,他竟然很会“蹴鞠”,球技高超得那是找不到第二个。

  坡小主想,所谓技不压身啊,就是人生路上多学点技能,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

  聪明伶俐的小书童到了驸马爷家,接触圈显然蹭蹭地上了几个档次。

  机会终于来了。

  大约是在1100年,有一天驸马爷让他送“梳子”给赵佶。那时候的赵佶还只是端王,后来才成为皇帝宋徽宗。

  据说,赵佶当时正在自家院里踢球,兴致勃勃,不过一帮陪踢的家童就只是逗主人开心而已,球技实属一般。

  这小书童可不管那么多,看见有球落下来,该出手时就出手,一个紧急转身救球还给了赵佶,漂亮干脆!

  众人一片喝彩,然后定睛一看,哎,这人是谁呀?

  非同凡响的球技令赵佶眼前一亮,想必心想:这球法,天下除了我没有第二个啊!

  于是小书童就这样被未来的皇上看中,“梳子”留下,人也给留下了。

  当年的这一脚,小书童直接把自己踢到了皇帝的身边,从此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阶段。

  要说这个小书童凭借踢球就能够成为后来的朝廷大红人,那显然是把他当傻子,更是把皇上当成了傻子。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的才智、心机、能力都绝非泛泛之辈。

  如果说宋徽宗赵佶只会画画写字弄出了个瘦金体,显然也是有失偏颇的。根源还是皇上好大喜功,总想着超越先朝、要惊天动地,总想着人生还有更多大乐子。

  于是放弃了先朝百年安定的盟约,把国家安定的大事也当做了足球,踢过来、踢过去,终于导致靖康之耻,国破城摧、百姓流离失所、身陷五国城。

  而当时的这个小书童,作为皇上“耳目”,皇上为了让他迅速“升官”也还是费了点脑子的。那就是让“懂事”的刘仲武带着小书童出去镀镀金。

  于是,1104年,小书童参与平定了吐蕃赵怀德叛宋之乱;1108年,小书童参与招降了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终于,小书童以边功升为殿帅。

  殿帅是干啥的?统领着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据说,那就是执掌80万禁军的。这逆天改命的传奇人生,坡小主都啧啧称奇。

  2.南宋王明清《挥麈后录》载

  “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吏,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师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3.高俅后人情况

  高俅在史籍中留下的事迹,其实很有限,但却让小说家添油加醋,成了《水浒传》中第一反派。

  高俅死后,在以李若水为首的大臣的压力下,宋钦宗削夺了他的所有官爵,高氏一门的家财被充公。

  靖康二年,金兵押送宋宗室大臣家属去北方,高俅一家也在押送之列,他的四个儿子有三个惨死在异域,只有高尧明逃出虎口。

  南宋的高宗对高俅没太多恶感,高尧明在南宋朝廷还当过多年知县。到了高家的第三代,已是穷困潦倒。据岳飞的孙子岳珂记载,他们将宋徽宗赐给高俅的书帖,辗转卖给岳珂,赖以活命。

  此后,再无高俅后代的记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