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新片被喷!《如果声音不记得》真在消费抑郁症吗?

  《如果声音不记得》上映第4天,就拿到了1.6亿的票房。

  相比同期热映的《一秒钟》、《赤狐书生》、《除暴》等片,从商业角度看,这部电影是成功的。

  但,电影的评分却远低于同期院线片,艺术上无疑是落败了。

  究其原因,最大的槽点就是导演团队加入了抑郁的话题,那这部电影是否真像网友评论的,消费了抑郁症呢?

  无病呻吟的究竟是谁?电影还是观众!

  匠叔想单纯从这部电影消费抑郁这件事出发,分享自己的浅见。

  1

  吉泽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凡是说谁在消费抑郁症,那大概率是打着抑郁的旗号赚钱,对抑郁本身的探讨则空洞无物。

  网友们都说《如果声音不记得》是在消费抑郁症,甚至有很多自称抑郁症的患者站出来说,抑郁何至于此?

  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看片中的吉泽。

  电影中的女主吉泽长大于一个原生家庭,母亲为了呵护她的成长,选择给她找了一个继父。

  但继父是个混球,电影中有一个经典的镜头:吉泽在洗澡时,发现继父在偷看自己,她慌张的穿起刚刚要脱下的衣服。

  后来,母亲为了维护吉泽,失手杀死了继父。

  更残酷的是法律无情,母亲也因杀人而入狱。

  此后的吉泽便陷入孤独、失意的情绪状态,最终心里衍生出了要自杀的念头。

  这是电影给我们展示的,吉泽之所以会抑郁的缘由。

  现实中有类似吉泽一般经历的人很少,但并不代表不存在。

  我相信,那些存在的少数人看了这部电影会被刺痛,但这种痛楚确实幸福的,因为这种社会现象终于开始被电影所表现,终于开始被社会所关注。

  可能有人说抑郁不止于此,但我想问抑郁又能玄到什么地步呢?

  2

  什么是真正的抑郁?

  关于郭敬明的这部新片,我在豆瓣看到一个滑稽的评论:抑郁症患者表示光看了宣传片就被尬的想吐了。

  为什么说这条评论很滑稽?

  因为我常年从事写作行业,生活中的朋友不敢夸赞的说全是抑郁症,但很多都有抑郁情绪。

  这里就要区分抑郁症患者和被抑郁情绪影响的人,这两类人是有天壤之别的。

  1、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患者从中度开始,可以说已经陷入了对万事万物提不起兴趣,身体会感受到莫名但真实的痛苦,持续的情绪低落,甚至要靠舍曲林、氟西汀之类的药物帮助自己和颓废抗衡的深渊里。

  试问: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何谈会因为一部电影演的不好,而产生厌恶之情呢?

  2、被抑郁情绪影响的人

  受朝九晚五的工作、和生活开支不相匹配的薪资、催婚、催嫁、穷富攀比等社会现象影响,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被抑郁情绪影响。

  偶尔我们会有不想努力、辞职、得过且过的想法,但一旦有一个新的好消息出现,或者和某一位朋友喝了个酒、吃了个火锅,心情立马又能敞亮。

  这是被抑郁情绪影响,是抑郁的萌芽,但并非抑郁。

  3

  抑郁不是玄学,而是一种疾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型的工作岗位,越来越趋向阻断人与人在现实中的接触。

  尤其是受这个疫情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线上办公工具被开发和使用,像设计师、插画师、文案、写作者这些偏艺术类的工作岗位,成了在线办公的新秀职位。

  人们在欢呼终于可以不用早起、化妆和假笑的同时,却迎来了另些个危险困惑:孤独、社交能力丧失、配偶成功率。

  虽然医学界至今对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我们知道,抑郁和我们的压力、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因此,抑郁真的是一种切切实实的疾病,而非玄学。

  4

  为何那么多人自称抑郁?

  有人说抑郁是你抬头看天时,都会莫名的哭泣,你看见一只小鸟独自飞过窗前会难过。

  似乎抑郁像哆啦A梦的口袋,玄妙的很。

  这种玄妙的画面,逐渐和艺术画上了等号,譬如泰戈尔的名诗句: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在物质世界得不到满足的人,总会觉得自己是那个郁郁不得志的浪子,希望在精神的世界里抑郁一把。

  5

  吉泽抑郁的本质

  抑郁者为什么会因为一只独自的鸟飞过,而哀伤?

  就拿电影中的吉泽来说,原生家庭把她致郁的原因具体是什么?

  是继父偷看她,而形成的心理影响?

  还是母亲入狱后,她感觉到孤独?

  又或者是被同龄人排斥?

  都不是!

  而是吉泽心里对母亲的愧疚,我想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应该深谙此道,抑郁症患者选择自杀的时候并不是自己撑不下去了,而是她心里的愧疚撑不下去了。

  6

  无病呻吟的究竟是谁?

  这一问是匠叔看完电影,看了网络风评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无病呻吟的究竟是这部电影,还是观众?

  你受不了电影把你认为的高雅抑郁拍的不像样子,还是电影真的在消费抑郁,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这个世界已经够糟糕的了,有太多人在等着光!

  每年在我国都有上千万人在黑暗里挣扎,他们需要的只是一束光明的敲打,而对大多数因为这部电影消费抑郁症而愤慨的人们,却真的是在评价这部电影,还是无病呻吟?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