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武松打一头虎得1000贯赏钱,换算成现在是多少钱?
简介
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打虎的故事是《水浒传》中的经典。同时,通过打虎事件,人们也能看出武松身上的一些特点。
在靖阳岗打虎之后,武松不仅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和声望,还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笔钱来自当地政府给他的奖励。小说中,武松收到了1000枚金币,最后全部送给了当地曾经患过“大虫子”的猎人。那么有人就要问了,北宋一千贯多少钱。
01
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带动了社会的繁荣。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穷的朝代,朝廷鼓励商业贸易以获取更大的利润。一千贯,其实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关”是古代常用的计数单位。一般1贯等于1000铜钱,但情况也不完全一样。在武松时代,1贯约合770贯,1000贯即77万文铜币。
这是什么概念?铜钱作为古代商品交易的媒介,其数量可直接与金银相提并论。这个换算比例在史书上有记载,《水浒传》中的1000铜钱借用了北宋中后期的商品换算比例,即1:770的方法。
与明清两代的经济制度不同,宋代一直实行“铜本位”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铜币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货币。与真金白银相比,铜币重量更轻,携带更方便,适合日常小商品交易。一方面,真金白银本身价值波动大,不适合携带大量现金。通常,金银用于大宗商品交易,因此铜币在市场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优势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和白银不能用于日常交易。
其实北宋建国的时候,一两白银可以兑换一关钱。往年,一两白银可以换两贯钱。
02
武松当然生活在北宋那个国家动荡不安,政权垂死的年代,他手里的1000铜钱大概相当于500两白银。500两白银听起来很多,但按照北宋称量法,一两白银约40克,500两自然是20斤白银。和如今的市场成交价相比,20斤白银,实在是太惊人了。如果不考虑金属纯度和市场波动,今天合适。四十万!
可想而知,武松打虎的官方奖励确实不是普通人短时间内能承受得起的,而且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大虫子”对公司的影响有多大。当地公安是。
以上计算是以铜币换算成白银的价格,但如果换算成黄金,则有天壤之别。由于金银在北宋并不是交易的主要货币,所以金银本身的兑换比例就波动很大。比例最高的时候,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十三两白银。这个数字在不同时期基本都维持在十两左右。如果1两黄金等于10两白银,那么1000铜币就等于500两白银和50两黄金。两次对比之后,是不是立刻对千文铜币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呢?
即便如此,纸上的公式计算还是比较死板。虽然与实际情况无限接近,但还是有误差。购买力显然是影响购买力的主要因素。与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大米相比,宋代一石米约120斤,1铜钱可买120斤大米,1000铜钱可买12万斤大米的惊人数据。这足以养活一个家庭多年。
结束语
虽然我们很难准确理解几千年前古人是如何计算价格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和换算,最大程度还原市场成交比例。从金价与金价的折算比例来看,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当然,这也确实可以让人看到北宋经济发展的繁荣。从景阳岗当地猎人恶劣的环境来看,武松此举确实难能可贵。它受特定历史时期和小说的影响。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完全计算出确切的数字。武松打虎成佳话,但他的善举不是一千铜钱可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