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祖先们的复杂关系

  上古时期,我们祖先们之间的关系实在比较复杂,还有点绕。但是经过我多方面的挖掘还是给捋顺了。建议您认真阅读。看完会让您对上古时期的人物关系有个大致清晰的了解。

  首先要从钻木取火的遂人氏说起

  

  火祖——燧人氏

  ,遂人氏是有记载的第一位人类氏祖,他被列为三皇五帝之首,人称天皇,注意,可不是日本的那个天皇哦,燧人氏在商丘这个地方发明了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自此开始吃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是人与禽兽的生活习性区别开来,被后世奉为火祖。传说,燧人氏有一双儿女,他们就是伏羲和女娲,伏羲同样位列三皇之一,称为地皇,伏羲姓风,史记中又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伏羲也是后来“炎帝”“黄帝”“蚩尤”的共同祖先,在历史上大家都是八竿子之外的亲戚,《国语.晋书》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从这段记载中我们会发现,好像“炎帝”和“黄帝”是兄弟俩,实际上这里的少典氏是伏羲的第二十代孙,他和妻子有蟜氏生了个儿子叫做姜石年,姜石年长大后带领他的姜姓部落发展壮大,因为善于用火,所以姜石年被推为部落首领,被称作第一代“炎帝”。

  

  炎帝——神农氏

  所以啊,“炎帝”是对上古时期姜姓部落首领的统称。号神农氏,也就是说只要当上姜姓部落的首领就是“炎帝”,而不是专指哪一个人,历史上被称为“炎帝”的一共有九位,而他们又都叫做神农氏,那么神农氏又是谁呢?是不是有点儿绕糊涂了?其实啊!神农氏就是炎帝,《世本》云 炎帝——神农也。《世本:帝系篇》云: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就是说神农是代号,炎帝是身号,即神农氏是当时朝代的称号,而炎帝才是具体的称呼,所以说神农氏就是炎帝,只是“身份”不同,炎帝部落传承到第四代炎帝时,分出了一支到北方去,这就是后来蚩尤的祖先。

  

  轩辕黄帝

  炎帝部落传承到第九代,炎帝叫做榆罔,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炎帝”,因为后来老大的位子被人抢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就要说说伏羲氏的二十代孙少典氏的小儿子了,小儿子姓姬,是邵典与附宝的儿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他住在轩辕山脚下,号轩辕氏,后来才有熊,也就是大概在今天河南新郑的这个地方建造都城,和炎帝一样,他每一代部落首领,都叫做轩辕氏,也称为有熊氏,轩辕氏这一脉一直比较低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发展的越来越好,话说炎帝部落到了第九代炎帝禹王时期,天下纷乱,各部落之间战争不断,而榆罔没有能力治理,这时住在轩辕山脚的轩辕氏部落,趁机收拢各族,逐渐赢得民心,轩辕氏部落的一个首领和第九代炎帝榆罔就在阪泉大战榆罔落败,被迫让出了地位,这就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炎黄上古之战。

  

  三族鼎力时期简图

  过去我们总以为是炎帝和黄帝两个人在打架,严格说起来应该是,炎帝部落的第九代炎帝,榆罔和轩辕氏部落的一个首领在阪泉干了一仗,而阪泉大战的结果是,轩辕氏这个部落胜利了,轩辕氏部落就是后来的黄帝部落。因为仗打赢了之后,轩辕氏部族改称为黄帝,因为这个部落崇尚土德,所以称为黄帝,所以黄帝也不是具体的哪一个人,而是作为胜利后的轩辕一族首领的统称。

  那么蚩尤呢?蚩尤又是谁?前面介绍过,少典氏是伏羲的第二十代孙,他的妻子有蟜氏,生了个儿子叫姜石年,这姜石年是历史上的第一代“炎帝”,其中传到第四代“炎帝”时,分出了一支到北方去,这就是后来的蚩尤的祖先。所以这说,炎帝,黄帝,蚩尤都是八竿子之外的亲戚。

  因为黄帝是他们老祖宗少典氏的小儿子姬轩辕,创立的轩辕氏的后代;而炎帝和蚩尤都是老祖宗少典氏的大儿子姜石年的后代。

  

  兵主战神——蚩尤

  这“蚩尤”也是北方蛮族部落首领的统称,而不是具体的哪一个人。这个时候蚩尤部落,不听从新老大黄帝部落的命令,还到处捣乱,于是就被黄帝部落追杀,两个部落在涿鹿进行了一场大战,蚩尤部落首领是个战神战力值爆表,黄帝部落拿他没办法,于是就叫上被自己曾经打败了的炎帝榆罔,炎黄两方一起追杀蚩尤部落,这蚩尤部落的猛男再厉害,也挡不住前后夹击,于是落败。在合力打败敌人之后,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握手言和,炎帝部落的首领带领族人融入了黄帝部落,所以我们中国人也称为炎黄子孙。

  这就是理顺的上古时期的人物关系图,比较绕大家可以多看几遍,另外上古时期年代久远,会有一些谬误的地方,我们大家可以一起修订其中的观点,一起来捋一捋我们老祖宗的这个关系,算是对我们自己的一个,追根溯源吧!